第五章中草藥的配伍應用演示文稿_第1頁
第五章中草藥的配伍應用演示文稿_第2頁
第五章中草藥的配伍應用演示文稿_第3頁
第五章中草藥的配伍應用演示文稿_第4頁
第五章中草藥的配伍應用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中草藥的配伍應用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43頁。優選第五章中草藥的配伍應用當前2頁,總共43頁。單行——即用單味藥治病,如單用一味黃芩治輕度的肺熱咳血。又如單用仙鶴草芽驅除絳蟲。當前3頁,總共43頁。相須——即兩種以上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原有療效。石膏+知母相使——即兩種性能功效有某種共性的藥物配合應用,而以一種為主藥,另一種為輔藥,能提高主藥的療效。黃芪+茯苓“相須”與“相使”當前4頁,總共43頁。相畏——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生半夏畏生姜相殺——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生姜殺生半夏“相畏”與“相殺”當前5頁,總共43頁。相惡——即兩種藥物合用,一種藥物的原有功效能被另一種藥物降低或消除。如人參與萊菔子合用,萊菔子能降低人參的補氣作用,即人參惡萊菔子。當前6頁,總共43頁。相反相反即兩種藥物合用,能產生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屬于配伍禁忌,原則上應避免使用當前7頁,總共43頁。“十八反”甘草反干遂、海藻、大戟、芫花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及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當前8頁,總共43頁。十九畏硫磺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子,丁香畏郁金,川烏,草烏畏犀角,亡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參畏五靈脂當前9頁,總共43頁。妊娠用藥禁忌

——某些藥物具有損害孕婦及胎兒以致墮胎的副作用,所以應該作為妊娠禁忌的藥物。①對母體不利;②對胎兒不利;③對產程不利;④對小兒不利根據藥物對孕婦及胎兒損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為禁用與慎用兩類。當前10頁,總共43頁。妊娠期禁用藥物——禁用藥大多系劇毒藥,或藥性作用峻猛之品,及墮胎作用較強的藥(1)毒性強烈:斑蝥、水銀、巴豆(2)藥性猛烈:芫花、干遂、商陸(3)破血逐瘀:三棱、莪術、水蛭(4)芳香走竄:麝香、皂角當前11頁,總共43頁。妊娠期慎用藥——慎用藥主要是活血祛瘀藥、行氣藥、攻下藥、溫里藥中的部分藥(1)活血祛瘀:桃仁、紅花、牛膝(2)行氣破滯:大黃、枳實、芒硝(3)大辛大熱:烏頭、附子、南星(4)滑利通泄:冬葵、苡仁、瞿麥當前12頁,總共43頁。服藥時的飲食禁忌

——是指服藥期間對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簡稱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忌口。

服藥時的飲食禁忌包括病證食忌、服藥食忌兩方面。

當前13頁,總共43頁。病證食忌——是指治療疾病時,應根據病情的性質忌食某些食物,以利于疾病的早日痊愈。

一般而言應忌食生冷、辛熱、油膩、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哮喘、氣管炎、過敏性皮炎、肝炎、瘡癤等病人,忌食吃雞、羊、魚、蟹、蝦、韭菜、大蒜等“發食”。熱性疾病忌食辛辣、油膩、煎炸肝陽上亢、頭暈目眩、煩躁易怒者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咳嗽忌食魚、雞蛋等當前14頁,總共43頁。麻黃湯——治療傷寒表證,麻黃發汗解表——君藥,桂枝助麻黃發汗解表——臣藥,杏仁助麻黃平喘——佐藥,甘草調和諸藥——使藥。當前15頁,總共43頁。六味地黃丸

熟地黃滋陰補髓、大補真陰,

三補

山茱萸肉溫補肝腎而澀精,

山藥健脾固腎而益精。

澤瀉利水滲濕而祛腎中邪水,

三泄

丹皮清熱涼肝而泄陰中伏火,

茯苓滲濕健脾,既助山藥補脾,又助澤瀉利水,且防熟地滋膩而有礙運化。

當前16頁,總共43頁。成分功用六味地黃丸肝腎陰虧所致的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等癥狀知柏地黃丸知母、黃柏肝腎陰虛火旺所致的腰膝酸痛、虛煩盜汗、遺精等癥,杞菊地黃丸枸杞、菊花肝腎陰虛引起的眩暈、雙眼昏花、視物不清、眼睛干澀、迎風流淚等癥狀。桂附地黃丸肉桂、附子對腎陽虛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長、大便稀爛、當前17頁,總共43頁。方劑的劑型與用法原則方劑組成以后,還要根據病情與藥物的特點制成一定的型態,稱為劑型。中草藥方劑包括湯、丸、散、膏、丹、酒、露、錠、條、線、洗、熏、坐、導等14種,其中最常用的劑型為湯、丸、散、膏、丹等幾種。當前18頁,總共43頁。湯劑含義:古稱湯液,是將藥物飲片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時間,去渣取汁,制成的液體劑型。特點:①內服吸收快,療效迅速。

②便于靈活加減。

③能全面照顧到不同病人或各種病癥的特殊性。

運用:適用于病證較重或病情不穩定的患者。當前19頁,總共43頁。散劑含義:

——將(一種或數種)藥物碾研成均勻混合的干燥粉末。特點:——制作簡便、節約藥材、不易變質、便于攜帶等,但吸收較湯劑要慢。當前20頁,總共43頁。內服:末細量少,可直接沖服,或用湯劑、米湯等調服;研成粗末者,加水煮沸后取汁服用,即煮散。外用:將藥物研成極細粉末,外敷或摻散于瘡面和患病部位.用法:當前21頁,總共43頁。丸劑含義:

——將藥物研成粉末,以水、蜜或米糊、面糊、酒、醋、藥汁等為賦型劑而制成的圓形的固體劑型,稱丸劑。特點:①吸收緩慢,藥力持久。

②體積小,服用、攜帶、貯存方便分類:

——常用的丸劑有蜜丸、水丸、糊丸、濃縮丸等幾種。

當前22頁,總共43頁。膏劑概念:

——膏劑是將藥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濃縮而成的劑型。特點:

——服用量小,外用可緩慢吸收,持久發揮療效。用法:

——內服和外用當前23頁,總共43頁。(1)內服膏劑:①.流浸膏②.浸膏

③.煎膏(膏滋)(2)外用膏劑:①.硬膏(膏藥)②.軟膏(藥膏)當前24頁,總共43頁。丹劑概念:

——用含汞、硫磺等礦物藥或貴重藥物精煉而成的化合制劑。特點:

——劑量小,作用大,常用于急性病證。如紫雪丹、紅升丹等。用法:

——沒有固定的劑型,可為丸、散、塊狀、錠狀等,可內服和外用。

當前25頁,總共43頁。酒劑含義:

——又稱藥酒。是將藥物用白酒或黃酒浸泡,或加溫隔水燉煮,去渣取液供內服或外用。特點:

——有活血通絡,易于發散和助長藥效的特性。適用:

——適用于祛風通絡和補益劑中使用。如風濕藥酒、參茸藥酒、五加皮酒,外用酒劑尚可祛風活血、止痛消腫。

當前26頁,總共43頁。治白發中藥泡酒方何首烏250g熟地250g生地250g大棗500g枸杞100g桂圓100g30~36度酒泡半個月0.5~1兩/次當前27頁,總共43頁。煎藥法與服藥法

——煎藥法與服藥法亦是方劑運用的一個重要環節,藥物配伍與劑型選擇雖皆嚴密,若煎法與服法不當,則藥亦無功。當前28頁,總共43頁。一、煎藥用具1.適宜器具

①砂鍋、瓦罐和陶瓷器罐為佳。②搪瓷、不銹鋼和玻璃器皿亦可。2.禁忌器具忌用鐵、銅、錫、鋁等容器。電子煎藥罐當前29頁,總共43頁。二、煎藥水源1.水質

以水質潔凈、礦物質少為原則。常用的有自來水、井水或蒸餾水等。

注意:須用涼水或涼開水,忌用開水煎藥。

當前30頁,總共43頁。2.水量①傳統的加水方法:第一煎,加水超過藥物表面的3~5cm第二煎,加水超過藥物表面2~3cm。②另一種加水方法:按平均每1g藥加水約10ml,計算出該方總的需水量,

第一煎將總水量的70%加入,

第二煎加入剩余的30%。當前31頁,總共43頁。注意1如果煎煮花、葉、全草類藥物,加水量要適當增多一些;煎煮礦物類、貝殼類藥物時,加水量可稍減。2煎藥時應一次將水加足,避免在煎藥過程中頻頻加水,如不慎將藥煎糊,應棄去,不可加水再煎后服用。當前32頁,總共43頁。三、煎前泡藥煎藥前,宜先用冷水將藥材泡透。①復方湯劑--30~60分鐘;②以花、葉、草類等藥為主--20~30分鐘;③以根、莖、種子、果實類等藥材為主--60分鐘。注意:1浸泡時間不宜過久2煎藥前不可用水洗藥當前33頁,總共43頁。(四)煎藥火候一般以“先武后文”為原則。武火:是溫度上升速度及水分蒸發都比較急的火。

文火:是溫度上升速度及水分蒸發都比較慢的火。注意:不宜頻開鍋蓋武火急煎藥:解表藥、芳香藥文火慢煎藥:補益藥、有毒藥當前34頁,總共43頁。(五)煎藥時間煎藥時間從水沸時開始計算時一煎需要20~30分鐘,二煎需10~20分鐘。當前35頁,總共43頁。目的:是為了增加藥物的溶解度或降低藥物毒性,充分發揮藥物的療效。藥物:①難容于水的藥及質地堅硬,不易煎煮的藥物。特殊煎藥方法——先煎當前36頁,總共43頁。②有毒的藥物。③泥沙多的藥物、質輕量大的藥物。當前37頁,總共43頁。凡氣味芳香借揮發油取效的藥物,為防其有效成份揮發,宜在一般藥物即將煎好前放入,再與其他藥物同煎10分鐘即可。特殊煎藥方法——后下薄荷砂仁當前38頁,總共43頁。粉末類、含絨毛類的藥物需要紗布包好,再放入鍋內與其他藥同煮。特殊煎藥方法——包煎辛夷花車前子當前39頁,總共43頁。某些貴重藥物,為了盡量保存其有效成份,減少同時煎時被其他藥物吸收,將其切成小片單味煎煮2~3小時,煎好后,單獨服用或兌入湯藥中同服。特殊煎藥方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