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胡安群+中國古代的的對外交往_第1頁
初中歷史+胡安群+中國古代的的對外交往_第2頁
初中歷史+胡安群+中國古代的的對外交往_第3頁
初中歷史+胡安群+中國古代的的對外交往_第4頁
初中歷史+胡安群+中國古代的的對外交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

安慶十四中胡安群公元前138年,張騫奉命出使西域……

(圖為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的場景)漢武帝張騫第一次第二次時間公元前138年前119年目的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訪問西域各國建立友好關系成果使漢朝了解了西域的具體情況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以及經濟文化的交流張騫兩次出使西域一、西漢:張騫通西域長安歐洲陸上絲綢之路的路線西亞中亞西域河西走廊

絲綢之路開辟的影響:

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有力地促進了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東南沿海港口出發孟加拉灣馬來半島馬六甲海峽繞過馬來半島穿過馬六甲海峽通往孟加拉灣沿岸中南半島南下最遠到達印度半島南端和斯里蘭卡【絲路之旅】----海上絲綢之路【傳承之旅】——歷史與現實的呼應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于5月14-15日在北京召開。二、唐代: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行

遣唐使概況唐朝時,日本多次派遣唐使來華學習中國文化,其中還有留學生和留學僧等影響遣唐使把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藝術等傳回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時間:唐玄宗時期經過:六次東渡,754年終達日本影響:為傳播唐朝文化,促進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貢獻鑒真東渡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義唐風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玄奘西行時間:唐太宗時期經過:西行天竺,長途跋涉,帶回大量佛經回到長安影響:對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貢獻,其弟子根據他的口述記錄成書的《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重要文獻二、兩條絲路連東西——發達的中外交通發達的陸上絲綢之路三、宋元時期:發達的中外交通“元有天下,薄海內外,人跡所及,皆置驛傳,使驛往來,如行國中。”

——《元史·地理志》發達的海上絲綢之路馬可·波羅,意大利威尼斯旅行家、商人,經絲綢之路到達中國(元朝),口述有《馬可·波羅行紀》一書。宋元時期海路交通發達的具體表現?1.宋代海路多條航線,通往日本、高麗、東南亞、印度、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遠至波斯灣及東非海岸。元朝時,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2.宋元時,中國與阿拉伯、波斯以及東非之間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時與中國有貿易關系的國家和地區有五六十個,元代時達到140多個。說一說:

外國中國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紙幣驛站制度農業生產技術天文歷法手工業生產技術天文歷法藥物數學發達的中外交通,使中外經濟、文化和科技的交流進一步發展中外交流:條件:明朝經濟逐步繁榮,國力雄厚,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強國。目的:①宣揚國威;②加強與海外各國友好往來。時間:15世紀初(明成祖朱棣時期)四、明朝: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概況時間1405—1433年次數七次到達范圍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發地劉家港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所帶物品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金銀貨幣等帶回物品珠寶、香料和藥材等特產鄭和下西洋的意義地位:鄭和的遠航,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意義:①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②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網③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航海家鄭和哥倫布達·加馬到達地點下“西洋”,最遠到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到達美洲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時間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次數7次4次1次船數共百余艘17艘4艘船只大小大寶船長151.8米,寬61.6米旗艦100噸,長24.5米,寬6米120噸、100噸、50噸規模大時間長次數多時間早航程遠

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15-16世紀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動比較表五、清朝前期:閉關鎖國政策思考:什么是“閉關鎖國”?“閉關鎖國”是清朝封建政府實行對外交通、貿易的嚴格限制的外交政策。請思考:清政府為什么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材料一乾隆帝認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愿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材料二新航路開辟以后,西方殖民者進行全球擴張,中國也是他們的目標之一。加上清初,東南沿海的抗清武裝活動,使清朝統治者害怕西方殖民者的侵犯,又害怕中國反清勢力與西方人勾結反抗清的統治。實行“閉關鎖國”的原因: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清朝統治者認為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無需同外國進行經濟交流。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統治。西方殖民者正向東方擴展勢力,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領土主權受到侵犯。“閉關鎖國”的影響:積極影響: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曾起到過一定的自衛作用。消極影響:清政府故步自封,閉關自守,導致國家的閉塞,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合作探究

1國家強盛,經濟文化各方面居世界先進地位2多數王朝的統治者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3海陸交通發達4科技發達5杰出人物的作用(一)我國對外開放的條件(二)我國古代對外關系的特點:1對外政策的演變:由對外開放走向閉關鎖國2對外交通路線:由陸路為主轉為海路為主3對外交往內容:有經濟交流,文化交流,政治交往4對外關系的主流是和平交流5封建社會后期出現了侵略與反侵略的斗爭(如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臺灣等)

(三)我國古代對外開放的主要目的

材料一宋太祖自開國以來就意識到廣州的地理位置的重要,同時也有貿易富國的意識,開寶四年(971年),宋太祖趙匡胤“置市舶司于廣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材料二唐太宗派使者到天竺學習熬糖法,天竺的醫學天文歷法音樂舞蹈繪畫和建筑藝術傳入中國,玄奘帶回佛經600多部,譯出1300多卷,譯本成為研究印度半島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材料三“耀兵異域,示中國之富,……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廢亦不貲。”-------《明史鄭和傳》從上可以看出,我國古代對外開放的主要目的:貿易富國;學習外國文化,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進社會進步;宣揚中國的國威,擴大中國的政治影響;根本目的:鞏固封建統治。考場練兵:宋元時期的海外貿易興盛,是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宋元以來,外銷主要產品有絲,瓷器,茶,棉布,糖,水果等,進口的貿易多為香犀珠寶,乳香藥物等奢侈品,為了掌握海外交通和海外貿易事物,宋朝政府還專門設了市舶司。元代尤其鼓勵國內商人從事海外貿易。對海外商人來華貿易,更實行優待政策,與這些國家的海外貿易帶動了相互間的經貿科技文化交流。請思考:宋元時期海外貿易興盛的原因是什么?1政府積極鼓勵和支持海外貿易2經濟的繁榮和政治的穩定3科技的發達,比如指南針的發明,造船技術的高超等等4發達的交通考場練兵:材料一鑒真建立日本佛教正軌戒律的規范,還在日本開創了律宗,使律宗成為日本佛教中的一個獨立門派,促進了日本佛教的發展。他參照唐朝建筑式樣親自設計和領導修建了唐招提寺,唐招提寺的金堂保存至今,它是日本現存的太平時代最大最美的建筑。鑒真精通中國醫藥學,用鼻子嗅辨藥物,為日本鑒定了許多草藥,他在醫藥學方面的突出貢獻,使得江戶時期的日本藥店,都將他的頭像印在藥袋上,尊他為藥學的祖師。材料二玄奘取經后,以佛教為紐帶,中國和印度(天竺)之間往來頻繁。中國的造紙術在唐朝時傳入印度,代替了用來寫字的樺樹皮和貝葉,促進了印度文化事業的發展,唐朝時,中國雖能制糖,但不及印度先進,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學習熬糖法,回來后用印度工藝熬制蔗糖,熬制成的糖的口味甚至超過了印度。請思考:材料一反映了鑒真在哪些方面的貢獻呢?(宗教,建筑,醫藥學方面)材料二反映了中印之間進行了哪兩項技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