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地理試題回顧_第1頁
近三年高考地理試題回顧_第2頁
近三年高考地理試題回顧_第3頁
近三年高考地理試題回顧_第4頁
近三年高考地理試題回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標近年高考地理題回顧一、試題顧

(元/千克)中國某產區美國某產區北半球最適

8~1215~178~12

490~660470~520560~750

-1~-86~8>-14

19~2318~2119~23宜區3.表的美國產區最可能位于°N~40°N西海B.30°N~40°N東海岸C.密西比河三角洲

D.五大湖區4.表的中國產區與美國產區相,具有的優勢是①年平均氣溫、年降水量條件更適宜②氣溫年較差大,有利于蘋果糖分的積累③夏日光照條件較好④勞動力本錢較低A.①B.②③C.①④D.②④圖2是我國某地域略圖,讀圖回5~6題

5.圖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帶諧均有A.山常綠闊葉林帶C.山荒漠帶

B.山地針葉林帶D.山地冰雪帶6.圖景觀圖片為黃土(黃土原地域面積廣漠面平坦的黃土高地)土塬上水循環進程不同于黃土高原其它地貌類型區,其最弱的環節是A.降B.下滲C.蒸發D.地表徑流7.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晝長與20試題運會揭幕日那(8月日北京的晝長最接近的是A.奧圣火火種在希臘雅典收集那(3月25日B.奧圣火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那(5月)C.奧圣火傳遞至協辦城市青島那(7月24日D.奧圣火在國家運動場緩緩熄的那(8月24日25.目前對地球形狀的精準研究主如果基于A.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B.全世界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C.遙感技術和全世界定位系統D.數字地球26.(26分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進展是科學進展觀的必然要求。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增強區域聯系,協調人地關系,是實現區域可持續進展的重要保證。圖6表的是我國某地域及該地域某時近地面天氣形勢。表2是圖6中A、B、C三省

和東北三省和全國兩個年份的糧食總產量、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單產轉變資料。讀圖、表回答下列問題。()判斷現圖中甲城市的風向,并指出鋒面系統過境后該地的天氣狀況分()圖中三均為我國著名的糧食生產基地,與東北三省相較,其糧食生產自然條件的優勢是什么?三、東北三省糧食總產量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比重各有何轉變?據表說明三省產生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分()圖中乙丙兩城市之間已有內河航道連接,為何還有建沿江高速公路?3分()針對圖省區某種生態環境問題,有關專家指出了“治湖必需治江,治江必需治山的治理思路該態環境問題是什么?結合地理環境的大體規律談對這一思路的理解分()南風。氣溫、濕度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熱資源碩。A,B,C三省比重下降;東北三省所占比重升。A,B,C三省糧食播種面積下降;A,B,C三(與全國或東北三省相較)糧食單產增加幅度教小()航運相,高速公路更為快捷;為知足社會經濟進展對交通運輸不斷增加()沙積成的潮泊萎縮及引發的洪澇頻繁問題。(依據地球環境的整體性說明問題主要與人潮河流泥沙增多緊密相;人河流泥沙增多主要與上游山區因濫墾亂伐致使水土流失有關此湖江山應當綜合治理。

材料三經的進展推動了我國城市化進程。圖表示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及國內三大經濟地帶城市化水平的轉變情形我國1980和2004年市品級規模金字塔示用意。(3)讀圖八、9,分析改革開放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主要特點分)(4)在西部地帶城市化進程中,有人提出了應優先進展大城市的觀點,你以為是不是合理,請說明理由分31.分)[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澇漬災害是我國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圖是我澇漬災害主要散布地域示用意。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明圖示澇漬災害空間散布形成的原因分)(2)如何有效預防澇漬災害?分)(1)主要位于平面地域,地拋洼,受季風氣候影響,暴雨集中;人口濃密;經濟較發達,受災較重。

(2)增強監測、預報、預警。立完善的排澇系統。(4)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務范圍廣,功能強;對區域經濟和社會進展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強。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域自然條件較為惡劣,生態環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經濟進展水平較低。1C

2D

3A

4C

5B

6D

7B

8B二、試題考試題回顧圖1為界某地區圖;讀圖回1—2題.關該地域的地理事物敘述正確的是A.①處洋流屬暖流B.②處景觀為荒漠C.③處濕地為淡水沼澤D④處山頂有終年積雪2.當太陽直射圖中⑤所在緯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悉尼白晝將繼續變長B.雅典正值多雨季節C.北京受亞洲低壓影響D.倫敦正午太陽高度達一年中小值3.圖為地地質地貌剖面示意圖。讀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是A.①處的地表形態主如果風蝕用的結果B.②處的地貌形態主如果由崩作用造成的C.③指示的巖層分解面曾蒙受風化作用D.④指示的巖層彎曲現象是內力一路作用的結果我國既有鐵路干線第六次大面提速后速線上旅客列車最高運行時速達200千米以上并第一次實現了旅客列車蹤距離5鐘標志著我國既有鐵路干線提速已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卮?—5題4.這次鐵路大提速主要應用到地理信息技術是A.地理信息系統B.遙感技術

C.遙感技術和全世界定位系統D.全世界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5.按照提速動車組時刻表,乘1中哪車次的旅客抵達終點時看到太陽最接近正南方向表1動車組車次始站終站開時間終時間D21D201D584D776

北京長07:1513:31南昌長08:0011:15寶雞西11:1112:23深圳廣11:1812:28注:長春(43°53′N;125°20′E長沙28°11′N;113°00′E)西安(′N;108°55′E)廣州23°00′N;113°11′E)AB.D201.D584.D776圖3位華北某小城鎮略圖,讀圖答6—7題。6.該城鎮與依托礦產資源,調工業結構,進展循環經濟,你以為最適宜在該城鎮布局的工廠是A.建筑材料廠B.化肥.冶煉廠.電鍍廠7.著經濟進展和人口的增長若該城鎮規劃—處住宅區,你以為較合理的地址是A.①.②.③.④8.圖4是國第五這人口普查中四個省份的有官人口數據統計分析圖。讀圖判斷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

A.遼、江蘇、湖北、貴州B.貴州、湖北、江蘇、遼寧C.江、遼寧、貴州、湖北D.湖北、江蘇、遼寧、貴州26.(25分)流域是一個相對獨的自然地理系統,它以水系為紐帶,將系統內各自然地理要素連結成—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域成為區域人地關系十分敏感而復雜的地理單元。圖12是時某流域局部地形,圖13是試題后該地域土地利用狀況圖,圖14是地域的月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說明A支的水文特征分)(2)說出B兩流在開發利方向上的不同)(3出13中土利用不合理的現象說明這些現象對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環境影響分(4)若是在該地域選址建水庫你以為除上述方面的資料外,還需要搜集哪方面的必要資料(3分材料三改開放以來,山東省已成為外商投資的重點地域2005年商直接投資額達89.7億元。占全國外商直接資總額的比重達14%,其中,制造業是外商直接投資的主要領域。表4為東省各地市1992—2005年累計外商直接投資額占全國同期累計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比重。地區投比)地投比)地區投比)濟南青島淄博棗莊東營煙臺

濰坊濟寧泰安威海日照萊蕪

臨沂德州聊城濱州荷澤(3)依據表4歸納山東省外商直投資集中散布的兩個地帶明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

(4)簡要回答這種散布對山東省濟發展的主要影響。干旱災害是中國主要的氣象災害之一。圖22反映了我國1950-1991年不同區域季節散布及其對農業的影響,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判斷圖中旱災最嚴重的地寫序號并說明依據。(3分(2)分析②、②兩區旱災季節同的原因(4分)(3)說明①區春旱引發的最主的次生災害及其監測手腕(3分)1.B2.B3456.A.B8.A26.(1)流量季節變化大(汛期在);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較大支:開發水能;發展旅游。C支流進展航運。(3)土地利用不合理現象:坡地墾;圍湖造田;對湖泊及其下游的環境影響泊積面縮小物樣性減少調蓄功能減弱,加大下游洪災威脅。(4)地質資料;河流水文資料;會經濟資料。29.(3)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膠濟鐵路沿線地或沿濟南、淄博、濰坊、青島一線)地理位置;經濟基礎產、工業基;基礎設(交通;政策。(4)有利影響:有利于生產要向東部沿梅和膠濟沿線地帶集中,帶動山東區域經濟的發展,促進東部沿海和膠濟沿線地帶產業結構升(整(有利于山東半島制造業基地的建設)不利影響:擴大山東經濟發展的區域不同31依據區的旱災糧食損失量占全國旱災糧食損失總量的百分(或B)、災面積占全國旱災面的百分或C)均最高。(2)②區:春天降水少;升溫,蒸發旺盛。③區:夏秋季受高氣(副高控,盛行下沉氣流,于燥少雨(3)叢林火災;遙感技術。

三、試題考試題圖I是界某區域農業地帶散布圖。讀圖回答—21.農地帶沿0°經線轉變所反出的地域分異規律形成的基礎是A水分B熱量C地形D土壤2.甲域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產區,其形成的主導因素是A光B熱量C水D土壤圖2為某氣象臺發布的墨西哥灣臨近海區颶風近地面天氣形勢圖。讀圖回答3-4.3現降雨集中散布在颶風東北的主要原因是A氣上升速度快B形成鋒面雨C凝結核多D氣溫較低4估颶風中心通過70小時抵A市抵達A市時,所在地的區時為A8日13時B8日23時C9日13時D9日23時艾丁湖的存在對吐魯番盆地綠洲的維持具有重要作用圖3是l萬連來艾丁湖變遷示用意回答題5圖信息反映出艾丁湖①湖面低干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勢北陡南緩③環境調節作用減弱④含鹽量降低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6.艾丁湖1萬年來變遷的主要原因是A圍湖田B綠洲縮C湖區水面積減少D氣候干圖4為我國西南地域某流域-2002年份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轉變圖讀回答7-8題7.關流域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轉變的敘述,正確的是A前期增加后期減少的是林地B增幅和減幅均最大的是灌叢草C前期減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D整個時期耕地整體上是減少的8以土地利用類型中,其面積后期轉變能反映流域生態狀況由退化趨于好轉的是①林地②叢草地③建設用地④巖地

A①B②C①④D②26.(25分充認識區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進展經濟,保護生態,是實現區域可持續進展的大體要求.圖6為國某地域地形圖,右上方小圖是圖C實測高程點分布圖(單位讀回答()~(2)題。(1)指出圖6中主要的陸地地類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分析B地降水量少于A地原因分)(2)在制作地圖時,咱們能夠照相鄰實測點的高程肯定它們之間待定高程點的位置來繪制等高線。請用此方式繪出C地400m等高線分圖7為該地域某地生態農業模式。讀圖回答(題.(3)分析在本地農村推廣利用沼對農業生產、生活及生態的意義分圖8為A地在省、浙江、廣東及全國2001~20試題二產業占各自比的轉變目。讀圖回答第4)題。

(4)比較分析A地在省第二產業比重轉變的特征)對該省工業的進展,有人提出此后應大力進展外向型農副產品深加工工業。你是不是贊同,請說明理由分材料二改革開放后,環渤海地域的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區域可持續進展的途徑之一是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表反映是20試環渤海地域及全國的重工業比重和能源、水資源利用狀況。讀表回(3)~(4)。注:工業新水月量指工業企業生產用水中消耗的新鮮水量。(3)與全國相較,環渤海地域在資源利用方面有什么特點?分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分(4)本地域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分31(lO分)[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表6為20試氣象衛星監測的國西南三省林區火災次數統計表回答下列問題。(1)說明西南三省林區火災發生時刻散布特征分)分析其原因丹(2)請從水土維持的角度指出叢火災對當地造成的危害(6分

(1)低山丘陵流侵蝕原因:處于沿海平原,地勢低,不易形成地形雨,受臺灣山脈阻擋,水汽較少。(2)如圖所示(等高線位置大體正確,平滑完整(3)對農業生產: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農林牧漁業的發展;對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廢棄物,凈化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