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減法》教案_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設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例題及做一做,第27頁練習三第6題。
教學目標:
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減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減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很多問題要用減法來解決。
通過比照練習,使學生初步感知差和減數之間的關系,同時初步滲透函數思想。
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育學生動手操作力量、語言表達力量;培育學生初步的數學溝通意識。
教學重難點:
知道減法的含義。
教具預備:
課件、實物投影、磁力板、5個圓片、5根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數的組成,拍手嬉戲
二、探究新知:
1.引導觀看,感知減法的含義
(1)過電腦反復演示,讓學生感知到:3名同學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紙鶴,1名同學把1只紙鶴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紙鶴放在一塊兒。
(2)學生之間溝通感受與體會。
教師引導學生同桌相互溝通,然后全班溝通。
(3)教師說明:3名同學中走掉1名同學,3只紙鶴拿走1只紙鶴就是從3里面去掉1,求還剩幾的意思。(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去掉)
2.學習減法算式
(1)由人或紙鶴的數量抽象出數字3和1。
(2)教師說明:從3里面去掉一個,用減法計算就要從3里面減去l個,在數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數一數去掉1是多少?用數字幾表示?在學生答復的根底上教師板書“=”,并在等號后面寫上2。
(4)教師進一步說明:從3里面減去l個,用減法計算。(板書:減法)
(5)讀減法算式。
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3.發散聯想
教師引導、啟發,使學生說誕生活中其它能用3-1=2來表示的減法事例。
4.看圖,體驗減法含義。
翻開教科書25頁,仔細觀看氣球圖,啟發學生說明圖意,并用減法算式表示,請學生表述減法含義。
三、穩固進展,學會學習:
1.動手操作,體驗減法含義。
(1)做一做的左圖
①教師示范,邊操作邊說明含義。
②學生操作,表述含義。
③說明圖中表示去掉的方法。(虛線、劃線)
(2)做一做的右圖(2、3)
學生獨立看圖操作,表述含義。
(3)獨立操作,邊擺邊說
①教師說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個圓片擺出不同的減法算式。
②學生操作。
③匯報溝通
5-15-25-35-4(5-55-0)
你們是怎么想出得數?
看圖擺一擺數出來的、用數的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幾……
2.獨立完成26頁做一做,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3.看算式擺一擺。
投影出示練習三的第6題,學生邊擺邊口述。進一步加強對減法含義的理解。
4.聯系生活,豐富聯想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減法算式表示。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何收獲,學會了什么?有了那些體驗?
板書設計: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10的加減法教案
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10的加減法教案和教學反思
第十二課時10的加減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6頁的內容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讓學生進一步熟識10的組成。
2.通過細心設計活動,組織教學,讓學生獨立與合作相結合,主動參加學習過程,從而把握10的加減法。
3.在活動中培育學生的使命溝通意識和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念。
教學重難點:
1.把握一圖四式的解題方法。
2.把握有關10的加、減的口算方法。
教具、學具預備:
圖片、紅星圖、數字卡片、動物頭飾、小紅花、小紅旗等。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拍手背兒歌:“9和1真調皮,7、3、8、2也淘氣。吹6(看做口哨),升4(看做紅旗),小手小手真伶俐……”
2.對數組成10。
教師扮作小熊貓:“小朋友,我想和你們做10的組成的嬉戲。我出1……”生:“我出9”(同時出示9的數字卡片);師生:“1和9組成10”……
二、探究新知
(圖片導入)
1.出示圓圈圖:9個藍○,1個紅○。
師問:“小朋友,你們能說說這個圖的意思嗎?”
生答:a.有9個藍○,1個紅○,合起來是10個○:9+1=10
b.有1個紅○,9個藍○,合起來是10個○:1+9=10
c.有10個○,拿走9個藍○,還剩1個紅○:10-9=1
d.有10個○,拿走1個紅○,還剩9個藍○:10-1=9
2.出示小花圖,8朵紅花,2朵綠花。
師問:小朋友,你們會說這個圖的意思嗎?怎樣用算式表示呢?
四人分組爭論,并請一組將算式寫出來:
8+2=102+8=1010-2=810-8=2
學生齊讀一次。
3.師扮成大象,拿出五星圖,問:“小朋友,你們能看圖寫出四道算式嗎?試試看!”
請學生將算式寫在紙上,寫好之后可以下座位去看看別人寫的算式是否和自己的一樣,并且說說自己的理由。
(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先獨立完成,然后下座位與別人進展溝通)
最終,請一位學生把算式寫在黑板上,集體訂正:
7+3=103+7=1010-7=310-3=7
4.出示小旗圖,6面紅旗,4面藍旗。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并用幻燈片集體訂正。
5.想一想:
出示:5+5=□10-5=□
請全班同學用手指來表示出得數。
三、演練提高
1.嬉戲“找朋友”:用數字卡片組成10。
如:學生扮成小蜻蜓:“我是一只小蜻蜓,飛呀飛呀找朋友,我是卡片2,誰是我的好朋友?”“我是卡片8,我是你的好朋友,”兩人合:“2和8組成10”……接著,小貓、小兔、小猴等都找朋友。
2.室外嬉戲:“站位”。
教師先講明嬉戲規章,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拿著數字卡片,卡片上的數字和外圈上的數字組成10。學生看清地上的圖意后,就舉著卡片站到相應的位置上。(如下列圖所示)全部找到位置的小組獲得一面小紅旗作為嘉獎。
四、總結拓展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學問?
先相互說說,再告知教師和大家。
第十三課時穩固練習課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7—69頁練習九的有關習題
教學目標:
進一步穩固10的組成及相應的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填寫10的組成及分成,并要求個別學生背誦。
二.教學新知
1、教學第1題
此題讓學生在數軸上填數,這是第一次消失數軸,它比寫在直尺上的數更抽象其目的是幫忙學生進一步穩固10以內數的挨次。練習時要留意引導學生根據從0到10的挨次去填數。填完后讓學生說一說理由,如為什么要在8和10之間的方框里填9。
2、教學第2題
此題反映的是火箭放射前倒計時數數的情景,此題聯系實際,一方面幫忙學生穩固倒著數10以內數的數法;另一方面反映了數數在生活中的應用,表達了數學與現代化建立的聯系,同時還可以起到對學生進展愛科學的教育的作用。
3、教學第3題
此題是一組特地穩固10的組面的填空題,練習時留意,讓學生說出自己想的過程,以此為后面的學習填未知加數做預備。
4、教學第5題
此題是一道有多種選擇的開放題,練習時讓學生自己作出選擇,應允許學生有不同的選擇,假如有學生用10和0兩張數字卡片組成一個加法算式,教師應賜予確定。
6、教學第8題
此題是一組比多少的問題,練習時可參照練習八第11題進展。
7、教學第9題
此題是一道填寫“>”、“<”、或“=”的填空題,這是第一次消失算式和數比擬大小的練習題,練習時先讓學生口算出左邊算式的得數,再同右邊的數進展大小比擬,要讓學生明確這樣比擬不是直接用數和數比大小,而用算式的得數和得數比擬大小。
8、教學第10題
此題是一道表達統計思想的填空題,練習時一要留意讓學生先精確的數出兩種不顏色三角形的個數,再填數,以此讓學生經受統計數據的過程;二是留意統計表下面的算式有四種不同的填法,練習時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發覺多種填法。
9、教學第11題
此題是一道讓學生對比圖在實際情境中找“7+3=10”的原型的練習題,通過練習可以進一步親密計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練習時要特殊留意引導學生仔細觀看,發覺滿意算式的不同對象。
三.演練提高
學生自己完成練習九的其它未講之題。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
這篇《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盼望對大家有所幫忙。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23頁例題及“做—做”,完成練習三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義,熟悉“+”號和“=”號,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能通過操作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
2.培育學生的觀看力量、口頭表達力量和實際操作力量。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看圖說數字。
2.示圖(幻燈片)
師:同學們仔細觀看這幅畫,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動物在跑步競賽,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還看到一只小鳥在喊。
師:這只小鳥說了些什么呢?
教師領讀,學生讀: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很快吸引了學生,翻開“你看到了什么?”這一話題,學生像小鳥歸巢一樣嘰嘰喳喳說開了,想表現的欲望特別強。一組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不僅使學生把握了舊知,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假如這一幅圖制作成課件,配以動態呈現,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
1.引題。
師:請同學們留意觀看,這時的狀況發生了什么變化?(教師反復操作活動片,如右圖)
生1:小狗和小貓趕上了小兔。
生2:現在小狗、小貓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來小兔跑在最前面,現在小狗、小貓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師:同學們觀看得真認真!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貓跑在一起,就是合起來的意思(教師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它們合起來有幾只?
生:它們合起來有3只。
師:你們知道這是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的嗎?
提醒課題:今日我們來熟悉它。
(板書:加法)
[通過演示,學生發覺“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貓跑在一起”,引出“它們合起來有3只”,很自然地產生“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的”,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學生明白了加法原來就在身邊。]
2.直觀演示,感知含義。
師: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貓合起來用數字表示,就是幾和幾加起來?
生1:1和2加起來等于3。
師:×××同學真聰慧!在數學上,1和2加起來,用“+”表示,等于3,用“=3”表示。
板書:1+2=3
加號等號
讀作:1加2等于3。
教師領讀,學生讀。
師:我們今日熟悉了兩個新朋友,你預備怎么記住它們?
生1:加號像一個+字架,等號像一雙筷子。
生2:我是這樣記的:原來就有一橫,后來又有一豎,它們合起來就成了加號啦,上下兩橫一樣長,是相等長的就是等號。
師:同學們的想法形象又奇妙。
[學生張開想像的翅膀,提出了那么多新奇別致的想法,有從形象上,也有從含義上的,這不僅對加號和等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而且培育了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力量。]
3.觀看畫面,體會含義。
讓學生看書上氣球圖。
師:誰來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生:3只紅氣球,1只藍氣球,合起來有4只氣球。
師:與同桌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并且爭論怎樣列式計算。
依據答復板書:3+1=4。
讓學生讀一遍算式。
[反思:我覺得這一環節處理得不恰當,教師一步一步牽著學生走,固定了學生思維的進展。學生對加法已有初步熟悉,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爭論、探究。]
4.發散聯想,理解含義。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我媽媽給我買回1個本子,我爸爸又給我買回2個本子,我一共有3個本子,1+2=3。
生2:我們家有2個大人,1個小孩,一共有3個人,2+1=3。
生3:我們學校一年級有3個班在二樓,1個班在三樓,一年級一共有4個班,3+1=4。
生4:我們教室講臺上面有1盞燈,我們座位上面有4盞燈,一共有5盞燈,1+4=5。
[從學生的答復可以看出,學生學得主動積極,思路豐富多彩,數學與生活的親密關系在這里表達得淋漓盡致。]
三、穩固提高
1.動手操作。
(1)第23頁“做一做”。
學生一邊擺一邊說,然后一學生上臺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2)看算式,擺小棒。
2+11+12+2
教師出示口算卡,學生用小棒擺,同桌相互檢查。
[教師注意采納多種形式的訓練,促進學生對學問的內化過程。練習設計圍繞加法熟悉這一重點,實行擺圖片說算式,看算式擺小棒、畫填方格、獨立筆答、開放題等形式,使學生的學問構建在活動中,在活動中培育學生的動手力量、語言表達力量和思維力量,到達了預定目的。]
(3)用5個△擺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學生獨立操作,然后匯報。
1+43+24+1……
2.進展題(印發)。
(1)看算式,先畫○表示,再填得數(印發)。
①1+2=□_________。
②2+1=□_________。
(2)直接填得數
2+1=□3+2=□1+3=□
3.開放題:□+□=5。
【設計說明】
“加法”是在學生熟悉了1~5的數、比大小、第幾、幾和幾(組成或分解)后進展的,是計算教學的起始課。初步熟悉加法,學問雖然簡潔,卻對以后的學習計算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教學中,共設計四個環節,層層推動。
1.直觀演示,初步感知加法含義;
2.觀看畫面,體會加法含義;
3.發散聯想,理解加法含義;
4.動手操作,穩固加法含義。
首先讓學生觀看小動物競賽情境,把觀看到的在小組內溝通,使學生初步感知“合起來”就是“加起來”的意思,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探究欲望。接著,通過觀看書上“氣球圖”,同桌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圖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法的含義,培育學生合作溝通的意識。然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列舉用“加法”來表示的事例,增進對“加法”含義的理解,使學生感悟到“加法”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最終是讓學生動手擺學具,先是看算式擺,然后是用5個學具擺出不同的加法算式,發散學生的思維,培育學生的想像力和制造意識。
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5以內的減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0頁的例題、“試一試”,第41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初步熟悉減法,理解減法的含義。
2、在觀看、操作實踐活動中,體驗問題情境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把握5以內減法的計算。
3、進展初步的語言表達力量和與人合作、溝通的意識,初步學習用減法計算解決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讓學生結合詳細情境初步熟悉,理解減法的含義,理解和學會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在觀看、操作實踐活動中,體驗問題情境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把握5以內減法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演示:出示3個彩色氣球,讓一名學生上來,演示放走1個,手中還剩2個。
2、小朋友,你能把剛剛演示的過程說一說嗎?
3、提問:放走的1個是從幾個里面放走的?現在他手中還剩幾個?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計算嗎?
4、引出課題。
二、體會情境,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初步熟悉減法和計算方法。
出示情境圖?!白o花小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兩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嗎?
學生說出圖意:有5個同學在澆花,走掉2個后,還剩幾個?
依據圖意,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學生答復,教師板書:5-2=3。
指導學生熟悉減號及算式的讀法,并讓學生說說算式各局部在圖中表示的意思。分小組爭論:為什么用減法計算?5—2=3是怎樣算出來的?溝通匯報各組的想法。
小結:剛剛各組的想法棒極了?,F在我們已經知道了5個同學澆花,走掉2個,就是要從幾個里面去掉幾呢?從個數里“去掉”一些,應當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算出得數呢?
2、“試一試”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獨立觀看圖意,提出問題,在書上填寫算式。(學生可能列出3—2=1或3—1=2)
學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組溝通自己的想法。
三、穩固深化,應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題。
指導學生看圖,讓學生說一說每一幅圖的意思后填寫算式。
同桌之間溝通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看算式,先用小棒擺一擺,再計算。
學生獨立操作后,指名演示,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想想做做”第4題。
先分小組說說圖意,依據圖意提出問題,填好算式,計算出得數。
4、“想想做做”第5題。(穩固5以內的加、減法)
四、總結:
提問:今日我們上了一節開心的數學課,你能說說學會了什么嗎?先跟同學說說,再跟教師說說。
四、教學后記:1學生能夠把握5的減法,有一小局部學生不能詳細落實減法中的詳細含義。
2學生能夠很快算出結果,有一局部不能通過加法來計算減法的結果。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比高矮》教案
這篇《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比高矮》教案》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盼望對大家有所幫忙。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頁的內容、“做一做”及練習一第7、8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觀看,初步感知物體有高、有矮;通過合作溝通,學會比擬物體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來的。
2.培育學生觀看、合作溝通的力量與語言表達力量。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4.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到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把握比擬高矮的方法,會比幾個物體的高矮。
學具預備:積木塊。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感知物體有高有矮
1.引導比擬
找兩個身高相差較大的學生比擬,你有什么發覺?
學生說有高矮,胖瘦的區分都應予以確定。
2.是啊,人有高有矮,今日我們就來討論高矮的問題。
板書:高矮
二、探究方法
1.情境演示:兩個身高差不多的同學到前面分開站著,比擬高矮。
似乎有點困難,我們該怎么辦呢?
2.布置活動:小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3.匯報溝通。哪個小組來匯報給大家聽。
4.總結方法:直接比或作記號比等方法。
三、排隊嬉戲?
1.小組內比擬說說誰誰最矮。
2.漸漸增加小組人數,說說誰其次高
四、反應練習
1.第12頁第7題
(1)說出動物名
(2)比擬高和矮
2.舉其他寵愛的動物作比擬
五、學生活動
1.摸高活動
說一說怎樣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來摸)。
2.擺高活動
拿積木或鉛筆搭高不倒比擬。
3.靜靜話嬉戲
(1)表演
兩生上臺,對一生說靜靜話:踮腳尖比高矮?
(2)推斷思索
誰高,問題出在哪兒?
六、評價總結
比擬高矮要留意什么?你學會了些什么?
板書設計:高矮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加法》教案范文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23頁例題及“做—做”,完成練習三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義,熟悉“+”號和“=”號,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能通過操作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
2.培育學生的觀看力量、口頭表達力量和實際操作力量。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看圖說數字。
2.示圖(幻燈片)
師:同學們仔細觀看這幅畫,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動物在跑步競賽,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還看到一只小鳥在喊。
師:這只小鳥說了些什么呢?
教師領讀,學生讀: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很快吸引了學生,翻開“你看到了什么?”這一話題,學生像小鳥歸巢一樣嘰嘰喳喳說開了,想表現的欲望特別強。一組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不僅使學生把握了舊知,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假如這一幅圖制作成課件,配以動態呈現,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
1.引題。
師:請同學們留意觀看,這時的狀況發生了什么變化?(教師反復操作活動片,如右圖)
生1:小狗和小貓趕上了小兔。
生2:現在小狗、小貓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來小兔跑在最前面,現在小狗、小貓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師:同學們觀看得真認真!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貓跑在一起,就是合起來的意思(教師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它們合起來有幾只?
生:它們合起來有3只。
師:你們知道這是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的嗎?
提醒課題:今日我們來熟悉它。
(板書:加法)
[通過演示,學生發覺“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貓跑在一起”,引出“它們合起來有3只”,很自然地產生“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的”,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學生明白了加法原來就在身邊。]
2.直觀演示,感知含義。
師: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貓合起來用數字表示,就是幾和幾加起來?
生1:1和2加起來等于3。
師:×××同學真聰慧!在數學上,1和2加起來,用“+”表示,等于3,用“=3”表示。
板書:1+2=3
加號等號
讀作:1加2等于3。
教師領讀,學生讀。
師:我們今日熟悉了兩個新朋友,你預備怎么記住它們?
生1:加號像一個+字架,等號像一雙筷子。
生2:我是這樣記的:原來就有一橫,后來又有一豎,它們合起來就成了加號啦,上下兩橫一樣長,是相等長的就是等號。
師:同學們的想法形象又奇妙。
[學生張開想像的翅膀,提出了那么多新奇別致的想法,有從形象上,也有從含義上的,這不僅對加號和等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而且培育了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力量。]
3.觀看畫面,體會含義。
讓學生看書上氣球圖。
師:誰來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生:3只紅氣球,1只藍氣球,合起來有4只氣球。
師:與同桌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并且爭論怎樣列式計算。
依據答復板書:3+1=4。
讓學生讀一遍算式。
[反思:我覺得這一環節處理得不恰當,教師一步一步牽著學生走,固定了學生思維的進展。學生對加法已有初步熟悉,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爭論、探究。]
4.發散聯想,理解含義。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我媽媽給我買回1個本子,我爸爸又給我買回2個本子,我一共有3個本子,1+2=3。
生2:我們家有2個大人,1個小孩,一共有3個人,2+1=3。
生3:我們學校一年級有3個班在二樓,1個班在三樓,一年級一共有4個班,3+1=4。
生4:我們教室講臺上面有1盞燈,我們座位上面有4盞燈,一共有5盞燈,1+4=5。
[從學生的答復可以看出,學生學得主動積極,思路豐富多彩,數學與生活的親密關系在這里表達得淋漓盡致。]
三、穩固提高
1.動手操作。
(1)第23頁“做一做”。
學生一邊擺一邊說,然后一學生上臺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2)看算式,擺小棒。
2+11+12+2
教師出示口算卡,學生用小棒擺,同桌相互檢查。
[教師注意采納多種形式的訓練,促進學生對學問的內化過程。練習設計圍繞加法熟悉這一重點,實行擺圖片說算式,看算式擺小棒、畫填方格、獨立筆答、開放題等形式,使學生的學問構建在活動中,在活動中培育學生的動手力量、語言表達力量和思維力量,到達了預定目的。]
(3)用5個△擺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學生獨立操作,然后匯報。
1+43+24+1……
2.進展題(印發)。
(1)看算式,先畫○表示,再填得數(印發)。
①1+2=□_________。
②2+1=□_________。
(2)直接填得數
2+1=□3+2=□1+3=□
3.開放題:□+□=5。
【設計說明】
“加法”是在學生熟悉了1~5的數、比大小、第幾、幾和幾(組成或分解)后進展的,是計算教學的起始課。初步熟悉加法,學問雖然簡潔,卻對以后的學習計算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教學中,共設計四個環節,層層推動。
1.直觀演示,初步感知加法含義;
2.觀看畫面,體會加法含義;
3.發散聯想,理解加法含義;
4.動手操作,穩固加法含義。
首先讓學生觀看小動物競賽情境,把觀看到的在小組內溝通,使學生初步感知“合起來”就是“加起來”的意思,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探究欲望。接著,通過觀看書上“氣球圖”,同桌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圖意,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法的含義,培育學生合作溝通的意識。然后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列舉用“加法”來表示的事例,增進對“加法”含義的理解,使學生感悟到“加法”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最終是讓學生動手擺學具,先是看算式擺,然后是用5個學具擺出不同的加法算式,發散學生的思維,培育學生的想像力和制造意識。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比長短》教案
這篇《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比長短》教案》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盼望對大家有所幫忙。以下信息僅供參考?。。?/p>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比長短》教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頁,做一做及練習一5、6題。
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觀看,初步感知物體有長有短;學生通過操作學會一般比擬物體長短的方法;知道長和短是比出來的。
2.培育學生操作、觀看力量和語言表達力量。?
3.培育學生愛惜學具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到處有數學。
教學重、難點:把握多種比擬方法,會間接比幾個物體的長短。
學具預備:十二袋不同的物品。兩支不同顏色、不同長度的鉛筆。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感知物體有長、有短
1.引導觀看
談話:每組桌子上有兩個紙袋,你們想知道里面裝什么東西嗎?兩個人一袋把它們倒出來看一看,有什么??
2.溝通、匯報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品市場競爭的動力與策略試題及答案
- 人教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課課練 漢語拼音
- 藥物致效機制探索試題及答案
- 靈活應用的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激光技術的誤區與真相試題及答案
- 處方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圖書管理員學術寫作能力試題及答案
- 藥劑專業綜合能力考核試題及答案
- 激光傳感器的應用與發展趨勢試題及答案
- 激光工程師考試的職業前景分析試題及答案
- 心血管麻醉思考與實踐讀書隨筆
- 2024年個人廉潔自律述職報告(三篇)
- 小學家長會-做好孩子手機管理主題班會課件
- 2023年桂林市臨桂區增設特崗教師招聘筆試環節的考試真題
- 作家雨果課件
- HYT 191-2015 海水冷卻水中鐵的測定(正式版)
- 煤礦職工應知應會知識考試題庫(含答案)
-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實驗題專項訓練含答案
- 深基坑開挖與支護施工監理實施細則
- 【學考試卷】2023年6月 福建省學考英語真題及答案
- 中班-社會語言-好鄰居-課件(互動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