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34建設項目基本情況項目名稱××公路改造(××大道~××中心河)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法人代表聯系人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傳真——傳真建設地點立項審批部門××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局批準文號通開發行審[2017]7號建設性質改建行業類別及代碼[E4813]市政道路工程建筑[N7840]綠化管理[E4852]管道工程建筑占地面積(平方米)30.47萬綠化面積(平方米)6.6萬總投資(萬元)41000其中:環保投資(萬元)2671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6.5%評價經費(萬元)-預期投產日期2020年4月原輔材料(包括名稱、用量)及主要設施規格、數量(包括鍋爐、發電機等):施工期:1.原輔材料:主要使用石灰土、水泥、混凝土、鋼材、碎石、瀝青混合料、砂料、管材、電線電纜、樹苗等。2.主要設備:施工期:推土機、輪式裝卸機、平地機、雙輪壓路機等。營運期:—。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稱消耗量名稱消耗量水(噸/年)-燃油(噸/年)-電(度/年)-燃氣(標立方米/年)-燃煤(噸/年)-其它-廢水(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施工期:本項目不設置施工營地,施工人員生活依托附近既有設施,租用周邊的民房,生活污水排入開發區第二污水處理廠,經處理達標后排放。施工廢水、管道閉水試驗廢水通過沉淀等處理后回用。營運期:主要是路面徑流的影響。本項目路面均布設了完整的排水系統,路面徑流經市政雨水管網收集后排入道路附近河道。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電磁輻射的設施的使用情況:無。工程內容及規模(不夠時可附另頁):1、項目概況××經濟技術開發區于1984年12月經中國國務院批準設立,是中國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是國家環??偩质谟璧摹癐SO14000國家示范區”,是中國權威機構評出的跨國公司眼中最具投資價值的開發區前十強和跨國公司最佳投資的開發區,是××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社會治安安全區”,素有“江海明珠、風水寶地”之譽?!痢灵_發區現有的產業結構以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紡織、輕工食品為主,未來通過“5+3+1”產業園的發展,預計2020年××開發的產業結構轉變為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精細化工、生物醫藥四大產業為主。建設完善的配套設施和基礎設施,實現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把保護與治理生態環境作為發展建設的重要內容,高度重視,嚴格實施,使生態環境水平對經濟發展始終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打造生態工業園區。本路段位于東方大道以東,××大道以南,蘇通園區(××中心河)以北,223省道以西,距東方大道2.7km。東方大道距223省道7km范圍內無南北向主干路,路網密度低。項目路段的改造在響應規劃的同時,能加密開發區東部路網,優化東部路網結構,解決蘇通園區東部片區、金屬工業園區、兩個規劃產業園對外出行問題?!痢凉犯脑欤ā痢链蟮馈痢林行暮樱┕こ添椖恳延?018年11月21日通過××市經濟開發區行政審批局核準(通開發行審投資(2018)57號)。本次改造項目道路建設等級按照城市主干路等級建設。改造項目主要在老路的基礎上進行擴寬,部分路段改線。在此背景下,××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公司決定投資41000萬元對現有××公路(開發區段)進行改造,建設××公路改造(××大道~××中心河)工程項目,建設項目主要內容有:××公路開發區段工程北起××大道、南至××開發區××中心河橋,道路全長5.75千米,道路紅線寬53米。路線先后跨越天星橫河、原后豐村中心橫河、圩田北三級河、圩田南三級河、中心分場北匡河,布置橋梁五座。本項目起點紅線中線相對××大道以北××路已改造段中心線向西錯位15m,銜接不順,本階段已將線位向東微調,與××大道以北已改造段平順銜接。其余段落均按道路紅線布設平面線形,基本與老路線形一致,局部路段(K0+850~K2+600),根據道路紅線對老路裁彎取直改線。建設項目擬開工日期為2019年6月,施工期10個月,于2020年4月可建成竣工。2、與產業政策、環境規劃和用地規劃的相符性建設項目為市政道路工程、河道工程、管道工程和綠化工程項目,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項目屬于國家鼓勵類中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設項目、城鎮供排水管網工程、城鎮園林綠化及生態小區建設、城市燃氣工程等。建設項目不屬于《××省工業和信息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2年本)及其修改單和《××市工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中限制和淘汰類項目。建設項目符合《××省城市綠化管理條例》(2003年修正)等相關要求。建設項目不屬于《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2年本)中限制和禁止用地項目,不屬于《××省限制用地項目目錄(2013年本)》和《××省禁止用地項目目錄(2013年本)》中所列項目,亦不屬于其它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淘汰和限制產業,符合國家和地方產業政策。建設項目用地性質屬于市政公用用地。因此,建設項目符合當地的用地規劃、××市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和環境規劃要求。3、工程內容、規模及主要技術指標本項目工程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橋梁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綠化工程等,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見表1。建設項目具體內容為:(1)市政道路工程××公路(開發區段)道路平面設計遵循規劃線位,采用直線線形,道路北起××大道、南至××開發區××中心河橋,道路全長5.75千米,道路紅線寬53米。表1-1建設項目道路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表序號工程項目技術標準備注1公路等級城市主干道一條2設計速度60km/h-3路線里程5.75km××公路(開發區段)4路面結構使用年限15年-5荷載標準城-A級-6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10g-7設計洪水頻率1/100-8人行道寬5m×2對稱分布9非機動車道4m×2對稱分布10側分帶2.5m×2對稱分布11機動車道11.5m×2對稱分布12中央分隔帶7m-(2)橋梁工程根據現狀河流與規劃水系,本項目設置橋梁五座,橋梁規模根據規劃河口寬度確定,具體詳見下表:表1-2橋梁設置情況表序號中心莊號(m)橋名跨徑組合橋寬設計角度(°)全廠(m)結構形式上部結構下部結構橋墩橋臺1K1+215天星橫河10+16+105310040.06預應力砼空心板樁柱式樁柱式2K2+168原后豐村中心橫河1-20539025.04預應力砼空心板-樁柱式3K2+796圩田北三級河8+10+85310530.04預應力砼空心板樁柱式樁柱式4K3+839圩田南三級河8+10+8539530.04預應力砼空心板樁柱式樁柱式5K4+744中心分場北匡河8+10+8539530.04預應力砼空心板樁柱式樁柱式(3)雨水工程雨水管道布置依據道路縱坡及道路周邊用地性質,并結合實際的地形地勢,將道路兩側規劃區的地面雨水就近排入河道中。雨水管敷設在道路兩側非機動車道下,距離道路中心線19.5m。(4)污水工程老路現狀D800污水管道布設在圩田南三級河(老路樁號K3+900)以南老路東側,長約1.9km。根據道路紅線圖及區域污水規劃,該污水管道可予以保留,布設于改造道路斷面西側人行道下,距道路中心23m。(5)綠化工程設施帶設計上木以喬木為主,進行序列布置。下木已灌木為主,進行分段布設。主要采用的樹種有香樟、四季桂、紫葉李、紫薇、梅花、重瓣木槿、紅葉石楠球、海桐球、紅花繼木球、金森女貞球、法國冬青、龍柏、紅葉石楠、金森女貞、紅花繼木、金邊黃楊、海桐等。人行道樹池設計以喬木為主,進行序列布置。主要選用采用樹形挺拔的高大喬木如銀杏、欒樹、高桿女貞、廣玉蘭等,本條道路推薦采用銀杏作為行道樹,胸徑φ15~20cm,分枝點高2.8m左右,樹干通直,蓬形圓整優美,保留樹冠骨架種植,饒干支撐,尺寸樹池間距6m,有限制的地方可以適當調整。(6)照明工程路燈設置了道路兩側側分帶上,距道路中心線16.25m。道路照明采用LED光源。采用“三遙”控制系統集中控制的方式進行節能控制,箱變內設置“三遙”控制終端。路燈分為全夜燈、半夜燈。路燈運行一定時間可降功率運行。具體控制由管理部分設置。(7)交通工程全線布設完善的交通標志、標線等交通安全設施;信號控制及電子監控等智能交通設施。4、規劃設計方案(1)市政道路工程①道路橫斷面及縱斷面設計根據收集到的道路紅線圖,本項目為城市主干路,雙向六車道,道路紅線寬53m。結合終點已設計橋梁及蘇通園區境內××公路道路斷面,斷面布置如下:5.0m人行道+4.0m非機動車道+2.5m側分帶+11.5m機動車道+7.0m中央分隔帶+11.5m機動車道+2.5m側分帶+4.0m非機動車道+5.0m人行道=53m。路基設計標高為中央分隔帶邊緣路面高程。行車道橫坡2%,人行道橫坡1%。圖1道路標準橫斷面②路面結構本項目一般路段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主干路為15年。A、機動車道路面結構表1-3機動車道路面結構路面結構結構厚度(cm)規格壓實度(重型)細粒式瀝青混凝土上面層4SUP-13(SBS改性瀝青、玄武巖)98%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下面層8SUP-20(摻抗車轍劑)97%下封層0.6改性乳化瀝青透層油PC-20.7~1.5L/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36水泥摻量不≯4.5%97%4%水泥+10%石灰穩定土2095%B、非機動車道路面結構表1-4非機動車道路面結構路面結構結構厚度(cm)規格壓實度(重型)細粒式瀝青混凝土上面層4SUP-1398%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下面層6SUP-2097%下封層0.6改性乳化瀝青透層油PC-20.7~1.5L/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18水泥摻量不≯4.5%97%4%水泥+10%石灰穩定土2095%C、人行道路面結構表1-5人行道路面結構路面結構結構厚度(cm)規格人行道板磚620×10×6水泥砂漿3M10C20水泥砼15碎石墊層10③預測車流量本項目交通量預測基年為2020年,項目計劃2019年6月開工建設,2020年4月竣工投入使用,故交通量預測特征年分別為2020年、2027年、2035年。根據工程可研報告及設計單位提供的資料,建設項目車流量和車型比例分別見表1-6和表1-7。根據車型換算系數,項目特征年交通量見表6。表1-6建設項目車流量(pcu/d)年份2020年2027年2035年××公路(開發區段)120001440021600類比區域相關道路車流量晝夜比和車型比,車流量晝夜比為4:1,大型、中型、小型車流量比為1:2:1,將表1-7中的車流量折算成預測年份的晝、夜,大型、中型、小型車流量,結果具體見表1-7。表1-7項目特征年交通量預測結果表(單位:輛/h)年份路段2020年(近期)2027年(中期)2035年(遠期)小型中型大型小型中型大型小型中型大型××公路(開發區段)晝間77154779218492138276138夜間193819234623346834(3)管道工程根據規劃,××公路(開發區段)沿線需考慮敷設雨水,污水管道。雨水管敷設在道路兩側非機動車道下,距離道路中心線19.5m。老路現狀D800污水管道布設在圩田南三級河(老路樁號K3+900)以南老路東側,長約1.9km。根據道路紅線圖及區域污水規劃,該污水管道可予以保留,布設于改造道路斷面西側人行道下,距道路中心23m。5、工程土石方及取土場、渣場設置本工程主要在現有道路基礎上改造,局部道路改線,主要占用土地為空地,局部分布農田?!痢凉罚ㄩ_發區段)總建設面積約為304750m2;××公路(開發區段)設置寬7.5m的綠化帶(含側分帶),總建設面積約為43125m2。表1-8項目土石方平衡一覽表路段挖方量(m3)填方量(m3)利用量(m3)棄方量(m3)借方量(m3)道路工程29012529275029537520003750管道工程35002625本項目不設置取土場、棄土場,道路上所拆除的結構層垃圾和不能利用的土石方運至政府指定的地點處置。借方外購而來,因此不設取土場。6、工程占地與拆遷(1)永久占地本項目永久占地總計92750m2,主要占用農用地(含部分耕地),本項目不占用基本農田。永久占地類型見表1-9。表1-9工程永久占地數量表(單位:m2)起訖樁號新增占地類型合計農用地(含耕地)建設用地未利用地K0+000-K0+85000092750K0+850-K2+6009275000K2+600-K5+753000(2)臨時占地項目建設期間所需瀝青混凝土全部外購,不設置瀝青攪拌站;建筑材料運輸依托現有道路,無需修建施工便道;回填土石方外購而來,故無需設置取土場。本項目不設置施工營地,施工人員租用附近民房。(3)拆遷本項目不涉及拆遷。7、環保投資建設項目環保投資總額為2671萬元,占建設項目總投資的6.5%,環保投資具體情況見表1-9。表1-9建設項目環保投資一覽表序號環保設施名稱環保投資(萬元)主要內容建設計劃1廢氣防治300臨時封閉圍欄、作業面清潔、限制車速、路面清潔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開工、同時建成運行2施工廢水處理設施75沉淀池處理后回用3施工期生活污水污水接管4噪聲防治300作業時在高噪聲設備周圍設置屏蔽,加強施工管理;加強公路保養,經常維持路面的平整度,采用吸音性能好的瀝青材料;限制車輛的速度5垃圾處理(施工期、營運期)50垃圾收集桶、環衛清運6水土保持1941植樹種草等7綠化8環境風險事故2警示標志92吸油氈、圍油欄等防護物資101加強危險品運輸管理,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并制定應急預案。11合計2671--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1、舊路概況現有路段串聯錫通園區、金屬工業園區、兩個規劃產業園、蘇通園區,沿線廠企多(非居87家),以金屬制品為主。老路現狀為二級公路,等級低,路面寬僅10.5m,病害嚴重,重車多,交通擁堵、混亂,亟待改造升級?,F有路面見下圖。改造路段現狀2、舊路現狀調查(1)起終點及相交道路調查本次××公路(開發區段)改造段北起××大道,終點為××中心河處。改造路段與5處園區輔路交叉,交叉形式均為T形。(2)舊路跨越河道調查現××公路(開發區段)跨越天星橫河、原后豐村中心橫河、圩田北三級河、圩田南三級河和中心分場北匡河五條河道。(3)舊路沿線綠化調查根據現場調查,機非分隔帶綠化局部有缺株、踩踏現象,植物長勢良莠不齊,形式不統一。行道樹形態雜亂不整齊,大部分行道樹生長不良。綠籬形式過于單一,后期養護不足,損壞嚴重,并有踩踏致使地皮裸露現象發生側石形式過于陳舊且破損嚴重,景觀性差。部分路段人行道外側綠化率較高,植物長勢良好,且已形成一定規模。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1、地理位置及周邊環境現狀××市位于××省東南部,長江入??诒币恚瑬|臨黃海,南濱長江,與上海、蘇州隔江相望,西和泰州市毗連,北與蘇北腹地路河相連成輻射之勢?!痢潦薪洕夹g開發區設立于1984年12月19日,是中國政府批準設立的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地處中國黃金海岸線中部、長江入??诒卑?,與上海隔江相望,是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流域的重要門戶,具有水陸、空交通的綜合優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具有東西溝通,南北兼顧,內外交接的良好運輸條件和地理位置,東北方向分別與海門市、通州市相鄰,西北與××新區和狼山風景區緊密相連,西南方向為長江。2、地形、地貌、地質××市位于江海交匯處,正當長江入海口,是由長江北岸的古沙嘴不斷發育、合并若干沙洲而成,屬長江下游沖擊平原?!痢潦械靥庨L江口入海北側,除狼山地區出露不足1km2的基巖外,其余全為第四紀積層和水域覆蓋。全境地勢低平,地表起伏甚微,高程一般在2.0-6.5m,自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建設項目用地范圍內地勢平坦,屬于亞熱帶和溫暖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其歷年主導風向為東風和東南風。其位于長江三角洲平原,地質構造屬揚子準地臺與江南古陸的交接部。緊靠長江,無暗溝暗塘。另外,一期地層以細砂、粉砂物質為主,夾有薄層粘土,強度較大。工程持力層在20米以下淺范圍內,地基容許承載力一般為8-13噸每平方米,深層巖(55米以下)穩定。3、氣象特征本區域濱江臨海,地處中緯度地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海洋性氣候明顯。其主要氣象氣候特征見表7。表2-1主要氣象氣候特征編號項目數值及單位1氣溫年平均氣溫15.1℃極端最高溫度38.2℃極端最低溫度-10.8℃2風速年平均風速2.9m/s夏季平均風速2.7m/s冬季平均風速2.9m/s最大風速26.3m/s3氣壓年平均大氣壓1016.4kPa絕對最高氣壓1042.9kPa絕對最低氣壓989.9kPa4相對濕度年平均相對濕度79%5降雨量年平均降水量1034.5mm年最大降水量1465.2mm日最大降水量287.1mm小時最大降水量9.5mm10min最大降水量30.7mm6積雪、凍土深度最大積雪深度170mm凍土深度120mm7風向年盛行風向SE冬季盛行風向SE夏季盛行風向NE4、水文項目所在地瀕臨長江,無暗溝暗塘。地下水類型為潛水型,最高水位2.0m,最低水位1.5m。長江××市區段在潮流界以內,年徑流量9793億m3,潮汐特征屬不規則半日潮,漲潮歷時4.25h,落潮歷時8.25h,漲潮時表面平均流速達1.03m/s,落潮時表面平均流速為0.88m/s、最大流速達2.23m/s。水量受徑流下泄影響,有枯、平、豐水期之別,最大流量為7~9萬m3/s,平均流量為3.1萬m3/s,枯水年最小流量4600m3/s。受潮汐上溯影響有大、小汛期之分,評價江段各水期近岸300m潮流特征見表8。表2-2評價江段各水期近岸300m潮流特征統計表特征水期歷時(時分)潮差(m)平均流速(m/s)最大流速(m/s)平均單寬流量(m3/s)漲潮落潮漲潮落潮漲潮落潮漲潮落潮漲潮落潮豐水期2:519:541.852.24-0.40.58-0.91.07-4.05.5平水期3:388:441.692.08-0.30.52-0.50.68-3.64.9枯水期4:336:481.201.47-0.20.38-0.40
48-2.53.6長江最高潮水位為6.38m(1974年8月);長江最低潮水位為0.42m(1965年2月);長江最大潮差4.01m。不同頻率高、低潮水位如下:1%6.18m/0.45m;2%6.05m/0.49m5%5.90m/0.56m;10%5.60m/0.70m××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從未發生過洪水災害,開發區內長江江堤設計能力為抵御100年一遇的洪水。5、自然資源××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于一身,擁有長江岸線226公里,其中可建萬噸級深水泊位的岸線30多公里;擁有海岸線210公里,其中可建5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線40多公里。全市海岸帶面積1.3萬平方公里,沿海灘涂21萬公頃,是我國沿海地區土地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已探明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鐵礦、石油、天然氣、煤、大理石等。全市耕地總面積700萬畝,土壤肥沃,適種范圍廣,盛產水稻、蠶繭、棉花、油料等作物。水產資源十分豐富,是全國文蛤、紫菜、河鰻、沙蠶、對蝦的出口創匯基地。呂四漁場是全國四大漁場、世界九大漁場之一?!痢潦薪洕夹g開發區氣候溫暖濕潤,土層厚,土質好,屬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該區域種植業以糧油、蔬菜瓜果、綠肥為主;樹木多為水杉、榆樹、槐樹;江邊多種蘆葦、綠化率高。社會環境簡況(社會經濟結構、教育、文化、文物保護等):1、××市概況××市是我國首批沿海十四個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長江入??诒卑兜牡谝粋€河口港和著名的新興工業城市,現轄如皋、海門、啟東3市(縣級),海安、如東2縣,崇川、港閘、通州3區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共有146個鄉鎮。全市總面積8001平方公里,是××全省的十二分之一。2、××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概況××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于1984年12月,是中國最早設立的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是跨國公司眼中最具投資價值的開發區前十強,是國家環保部授予的“IS014000”國家示范區,也是××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社會治安安全區”。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經濟技術開發區形成了以東麗合纖、帝人化纖為代表的現代紡織產業群,以三洋化成、美國瑞利為代表的精細化工產業群,以振華港機、惠生重工為代表的現代港口工業產業群,以邁圖高新材料、三菱麗陽PM-MA、吳羽化學PVDC、寶理POM為代表的化學新材料產業群,以百奧生物、聯亞聯科為代表的新醫藥產業群,以碧路生物柴油、麥哲理甲醇汽油、航天萬源安迅能風力發電等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群,以攜程呼叫中心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產業群等七大產業集群?!痢两洕夹g開發區交通十分便捷,南聯滬寧蘇嘉杭和沿江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的蘇通長江大橋將開發區與上海直接聯通;新長鐵路、寧啟鐵路均可直達開發區。開發區距上海虹橋機場100公里,距浦東國際機場150公里,距南京祿口機場240公里,距××機場15公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27.3公里長江岸線資源,江域寬廣,目前已建成萬噸級碼頭7座,千噸級碼頭3座,并建有容積達73萬立方米的各類液體化工原料儲罐區,集裝箱、大宗物資、化工產品、石油、液化氣倉儲。3、文物保護情況建設項目所在區域1000米范圍內無文物保護單位。建設項目位于××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所在地塊已規劃為市政公用用地,符合××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用地規劃及環保規劃等相關規劃要求。環境質量狀況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面水、地下水、聲環境、輻射環境、生態環境等):建設項目位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建設項目周邊環境概況圖見附圖。(1)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①空氣環境質量2017年度,××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為72.9%,空氣質量指數(AQI)平均為83,空氣質量指數級別平均為二級,環境空氣中主要污染物為PM2.5、二氧化氮和臭氧。與上年度相比,××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有所下降。項目所在區域××市各評價因子數據見表3-1。表3-1空氣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因子平均時段現狀濃度(μg/m3)標準值(μg/m3)超標倍數達標情況SO2年均值21600達標24小時平均第98百分位數401500達標NO2年均值38400達標24小時平均第98百分位數87800.09不達標PM10年均值65700達標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1221500達標PM2.5年均值39350.11不達標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86750.15不達標O3日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數1851600.16不達標CO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數1400100000達標城市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分別為21、38、65μg/m3,達到年均二級標準;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39μg/m3,超標0.11倍。二氧化氮24小時平均第98百分位濃度為87μg/m3,超標0.09倍;一氧化碳24小時平均第95百分位濃度為1.4mg/m3,達到二級標準;臭氧日最大8小時滑動平均第90百分位濃度為185μg/m3,超標0.16倍。項目所在區NO2、PM2.5、O3超標,因此判定為非達標區。②水環境質量建設項目所在地附近主要地表水為長江。根據《××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蘇政復〔2003〕29號),建設項目所在區域長江段使用功能為工業用水、農業用水以及景觀娛樂用水,屬于Ⅲ類水體。根據《2017××市環境質量公報》,長江干流××段水質符合Ⅱ類標準,水質優良。通啟運河水質在Ⅲ-Ⅳ類之間。③聲環境質量根據《2017××市環境質量公報》,交通干線平均車流量為471輛/小時,噪聲平均等效聲級值為66.9分貝。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聲環境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4a類標準要求。(2)周邊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建設項目所在區域水環境、聲環境質量良好,無明顯環境問題。大氣環境為非達標區,××市將通過嚴格生態敏感區域產業準入、嚴格生態敏感區域產業準入、強化“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深化工業污染治理、大力培育綠色環保產業、有效推進清潔能源使用、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開展鍋爐綜合整治等十余條措施進行整治,持續改善全市環境空氣質量。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通過對建設項目區域內及周圍環境的踏勘與調查,確定建設項目主要環境敏感保護目標見下表。(1)大氣、聲環境保護目標本項目評價范圍內的居民區等敏感點,具體見表3-2。表18聲環境和環境空氣保護目標表序號名稱樁號工程實施前工程實施后環境特征現狀照片噪聲評價標準評價范圍內戶數/人數工程拆遷距中心線/道路邊界線距離(m)路基高差/m噪聲評價標準評價范圍內戶數/人數敏感點與路線位置關系圖1竹東村K1+500位于道路東側,一層房屋,磚混結構,有圍墻。4a類40人無45/4a類40人(2)地表水環境保護目標項目沿線的主要水環境保護目標見表3-3。表3-3水環境保護目標一覽表1天星橫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施工泥沙、廢水等對水質的影響;營運期路面徑流、運輸物泄露、危化品運輸環境風險事故跨越2原后豐村中心橫河跨越3圩田北三級河跨越4圩田南三級河跨越5中心分場北匡河跨越(3)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本項目沿線主要的生態保護目標見表3-4。表3-4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工程占地耕地數量和質量工程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造成的損失植物水生生物跨越以及臨近河流、湖泊的各種魚類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蝕為主,土壤侵蝕模數約為500t/(km2.a)評價適用標準環境質量標準1、環境空氣根據××省環保廳1998年頒布的《××省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分》,建設項目所在地空氣質量功能區為二類區,基本污染物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非甲烷總烴一次最大值參照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標準詳解確定值。具體數值見表4-1。表4-1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限值污染物名稱取值時間濃度限值標準來源二氧化硫SO2年平均60ug/m3《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表1及表2中二級標準24小時平均150ug/m31小時平均500ug/m3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ug/m324小時平均80ug/m31小時平均200ug/m3PM10(粒徑小于等于10um)年平均70ug/m324小時平均150ug/m3PM2.5年平均35ug/m324小時平均75ug/m3CO24小時平均4mg/m31小時平均10mg/m3O3日最大8小時平均160ug/m31小時平均200ug/m3非甲烷總烴1小時平均2.0mg/m3參照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中的推薦值2、水環境按《××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路段跨越河道水環境功能區均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標準,具體標準值見表4-2。表4-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限值單位:mg/L(pH除外)類別pHCODBOD5DO氨氮總磷Ⅲ6~9≤20≤4≥5≤1.0≤0.23、聲環境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聲環境功能區劃分技術規范》(GB/T15190-2014),項目具體聲環境質量標準執行情況見表4-3。表4-3聲環境質量評價執行標準區域功能區類別等效聲級Leq(dB(A))標準依據晝間夜間道路沿線外為2類聲環境功能區,其道路邊界線外35m±5m的區域(K1+100-K2+500)將交通干線邊界線外一定距離內的區域劃分為4a類聲環境功能區:相鄰區域為2類聲環境功能區,距離為35m±5m4a類7055《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6050道路沿線外為3類聲環境功能區,其道路邊界線外20m±5m的區域(K0+000-K1+100;K2+500-K5+753)將交通干線邊界線外一定距離內的區域劃分為4a類聲環境功能區:相鄰區域為3類聲環境功能區,距離為20m±5m4a類70553類6555污染物排放標準1、廢氣排放標準施工期廢氣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表2新污染源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具體標準列于表4-6。表4-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污染物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mg/m3依據標準監控點濃度《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NOx周界外濃度最高點0.12TSP1.0CO0.12THC1.0瀝青煙氣生產設備不得有明顯的無組織排放存在機動車尾氣排放執行《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Ⅴ階段)》(GB18352.3-2005)、《車用壓燃式、氣體點燃式發動機與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Ⅴ階段)》(GB17691-2005)。2、污水排放標準建設項目施工期污水達接管要求,排入開發區第二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其接管標準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三級標準及《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表1中B等級標準,具體數值見表4-7。表4-7廢水接管標準項目濃度限值(mg/L)標準來源COD500《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三級標準SS400動植物油100石油類20氨氮45《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表1中B等級標準總氮70總磷(以P計)83、噪聲標準建設項目施工期建筑施工場界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中標準,具體數據見表4-8。表4-8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單位:dB(A))晝間夜間7055夜間噪聲最大聲級超過限值幅度不得高于15dB(A)4、水土流失評價標準水土流失評價標準采用《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2007)推薦的水力侵蝕強度分級標準,項目水力侵蝕強度級別為輕度,詳見表4-9。表4-9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級別平均侵蝕模數[t/km2·a)]平均流失厚度[mm/a]微度<200、<500、<1000<0.15、<0.37、<0.74輕度200、500、1000~25000.15、.37、0.74~1.9中度2500~50001.9~3.7強烈5000~80003.7~5.9極強烈8000~150005.9~11.1劇烈>15000>11.1總量控制指標本項目為市政道路工程、橋梁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綠化工程項目,營運期污染物主要為道路汽車尾氣、路面降雨徑流、交通噪聲,不納入總量控制范圍。建設項目工程分析施工期工程分析1、工藝流程簡述(圖示)(1)市政道路工程建設項目僅改線路段需要新建道路,其余為原道路及橋梁改造,改線路段沿道路埋設污水、雨水管線。埋筑路基埋筑路基市政管網鋪設基層施工路面工程綠化揚塵、噪聲揚塵、瀝青煙、噪聲、廢水、固廢揚塵、噪聲、廢水、固廢揚塵、噪聲、廢水、固廢揚塵、噪聲、廢水、固廢原路面處理揚塵、噪聲、廢水圖4施工期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示意圖(2)市政道路橋梁工程建設項目道路與橋梁工程的工藝流程。圖5.1施工期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示意圖(3)綠化工程工藝流程綠化工程施工流程為:清理場地→場地平整→放線定點→挖種植穴和施基肥→苗木種植→澆灌→清理場地。2、主要污染工序本項目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詳見表5-1。表5-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影響要素施工作業方式及污源分析污染源強估算聲環境1.施工作業機械如打樁機、鉆孔機、真空壓力泵、壓路機等。2.筑路材料運輸車輛產生的高噪音。距聲源5m的噪聲值在78~90dB(A)間。環境空氣1.路基施工中粉狀物料的裝卸、運輸過程中有大量粉塵,道路、管道施工時運送物料的汽車引起道路揚塵染,物料堆放期間由于風吹等引起的污染。2.施工期不設瀝青拌合站,購買商品瀝青,僅在攤鋪時有無組織的瀝青煙氣排放。3.運送施工材料、設備車輛、內燃機械等排放煙氣。1.運輸車輛揚塵:粉塵下風向50m處11.625mg/m3。2.瀝青煙:瀝青鋪設過程中下內向50米外苯并芘濃度低于0.00001mg/m3。水環境1.施工過程中產生一定量的泥漿水。2.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施工物料受雨水沖刷入河。3、管網建設過程需要進行閉水試驗,會產生閉水試驗廢水,試驗廢水經沉淀后回用于場地灑水抑塵以50人同時施工計,全線生活污水排放量約為5t/d。固廢施工人員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棄方。以50人同時施工計,全線生活垃圾排放量為50kg/d、棄方65866.98m3(1)噪聲本項目為城市道路、管網建設項目,施工期間最主要的污染就是噪聲污染,大量施工作業機械和運輸車輛是主要的噪聲源。施工機械設備和噪聲源強見表5-2。表5-2施工機械作業噪聲源強表序號機械類型型號測點距施工機械距離(m)最大聲級LAleq(dB(A))1輪式裝卸機ZL40型590ZL50型5902平地機PY160A型5853雙輪壓路機STR70-5型5854輪胎壓路機ZL16型5785推土機T140型5876輪胎式液壓挖掘機W4-60C型5897攤鋪機Fion311ABGc5878沖擊式鉆井機22型588(2)廢氣施工期的大氣污染主要表現在:項目施工期間廢氣污染源主要來自施工機械和車輛裝卸、運輸物料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污染;運送物料的汽車引起道路揚塵污染。尤其是在風速較大或裝卸、汽車行駛速度較快的情況下,粉塵的污染更為嚴重。運送施工材料、設備的車輛燃油廢氣,內燃機、打樁機等施工機械的運行也會造成相當的大氣污染。其主要污染物成分為NO2和CO。施工期的揚塵主要集中在項目施工場地區域附近,按照同類裝卸施工情況類比,每裝卸(拌和)1t土方,在操作高度為1m的情況下,產生約0.22kg的揚塵,其中大顆粒微粒較多,TSP很少,占起塵總量的3%左右,大于500um的塵粒占92%;汽車運輸期間的揚塵主要由地面干燥程度和行駛速度決定,在施工場地行駛速度為15km/h的情況下,TSP下風向50m處的揚塵濃度為11.625mg/m3左右;有風條件下,在每1m2的施工面積上,產生約0.003kg的揚塵,其中以大顆粒微粒為主,TSP較少。施工現場不設臨時混凝土和瀝青拌合站,建設單位使用熬煉好的瀝青,現場不設置混凝土攪拌裝置,采用保溫車運輸到施工現場立即鋪設。瀝青鋪設過程中產生的無組織排放瀝青煙氣,這些煙氣中含有THC和苯并芘(a)等有毒有害物質,對操作人員和附近居民產生影響。根據調查,瀝青鋪設過程中下內向50米外苯并芘濃度低于0.00001mg/m3,60米外酚的濃度小于0.01mg/m3,THC濃度小于0.16mg/m3。(3)廢水施工區對水環境的影響主要來自施工機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機械被人為沖洗和雨水沖刷后產生的油污水;施工場地的泥漿被人為沖洗產生的廢水,施工物料、生活垃圾等可能受雨水沖刷將大量物料帶入水體中;道路養護水攜帶SS等污染物進入水體;施工人員的生活廢水對周圍水環境造成影響。橋梁樁基的水域施工會對河流底泥進行擾動,造成施工區域附近水中SS濃度增高,影響水體水質。本項目橋梁樁基的水域施工采取圍堰法,樁基施工過程在圍堰內完成,對圍堰外水域的影響較小,對水體的擾動僅發生在安裝和拆除圍堰的過程。根據同類工程類比分析,圍堰施工時,局部水域的SS濃度在80~160mg/L之間,但施工點下游100m范圍外SS增量不超過50mg/L。本工程管道鋪設后需進行閉水檢驗,使用清潔水,水量按管道容量120%計,檢驗長度按檢查井分布情況調整。由于本工程所用管道均為新出廠管道,閉水檢驗用水在密閉管道中使用,因此基本沒有受到污染,其主要污染物為管道中的灰塵及沙礫。經計算,閉水檢驗過程中廢水產生量約為200t,閉水檢驗廢水經沉淀后可以回用作為混凝土攪拌及灑水抑塵。根據本項目的建設規模,現場施工人員最多時約50人,每人每天生活污水排放量按0.1m3計,排放量約為5m3/d,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為COD、BOD5和氨氮等。現對本項目建設施工期廢水量進行估算,施工廢水排放情況見表5-3。表5-3施工期廢水污染物排放量計算廢水類型排水量(m3/d)污染物濃度(mg/L)CODNH3-NSSTP石油類生活污水5200~3002520~804.0/道路養護排水520~30/50~80//施工場地沖洗排水450~80/150~200/1.0~2.0管道閉水試驗廢水200m320~30/50~80//本項目不單獨設置施工營地,施工人員生活依托附近既有設施。生活污水排入開發區第二污水處理廠,經處理達標后排放。施工場地廢水、閉水試驗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4)固體廢物施工期固廢主要來自施工所產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包括砂石、混凝土、廢磚、土石方等。建筑垃圾及棄方本項目道路施工不產生多余土方,原道路改造的建筑垃圾和改線部分開挖的土方均回用于本項目填方中。施工人員生活垃圾施工人員按每人每天產生垃圾1kg計算,估算施工人員50人,每天產生生活垃圾50kg,交由環衛部門處理。(5)生態影響分析施工過程中開挖沿線會導致土壤侵蝕程度加大,同時破壞兩側綠化帶,如遇到降水強度較大的陰雨天氣,極易造成管網沿線路段的景觀破壞。施工期期間會有臨時用地,因施工作業的影響,這些土地的地表植被將遭到破壞,但這種影響是暫時的,施工完成后這些植被將得到恢復或重建。施工期間的填挖土方使沿線的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裸露的地表被雨水沖刷將造成局部范圍內的水土流失,影響局部水文條件和陸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營運期工程分析1、市政道路工程(1)廢氣建設項目道路新建和改造工程營運期大氣污染物主要為建道路工程的汽車尾氣,公路汽車尾氣的排放量與車流量、車速、不同車型的耗油量及排放系數有一定的關系。汽車尾氣的排放源強一般可以按下式計算:式中:i——表示汽車分類,分為大型車、中型車、小型車;Ai——表示i類車輛預測年的車流量,輛/h;Eij——表示i類車輛j種污染物的單車排放因子,取《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JTBG03-2006)推薦值,mg/(輛·m)。隨著國家機動車尾氣排放要求增高,《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試行)》附錄D推薦的單車排放因子取值過高,不適合現實情況。根據《關于實施第五階段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的公告》,自2018年1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均執行國五標準要求。項目2019年營運后,全國范圍內將執行第Ⅴ階段標準。項目參考《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JTJ005-96)中表D1車輛單車排放因子推薦值,因為JTJ005-96制定時機動車尾氣排放執行的是GB14761.2-93,而從2012年1月1日起機動車尾氣排放按GB17691-2005第V階段執行,因此本次環評中,上述排放因子還應按照《車用壓燃式、氣體燃料點燃式發動機與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Ⅲ、Ⅳ、V階段)》(GB17691-2005)中的排放限值進行修正。本次評價機動車尾氣源強采用的國Ⅴ標準修正的單車排放因子見表5-4。表5-4單車排放因子修正值(單位:mg/m·輛)平均車速(km/h)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國Ⅴ標準小型車CO11.528.716.585.433.762.84NO20.100.130.160.200.210.22中型車CO10.579.178.678.9210.0012.18NO20.240.280.320.370.400.42大型車CO0.650.550.510.490.520.59NO21.501.511.602.122.252.65注:建設項目道路設計平均車速為60km/h。建設項目不同等級道路車輛CO、NOX兩項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源強見表5-5。表5-5車輛尾氣污染物排放源強(單位:mg/m?s)道路名稱時間CONOx晝間夜間晝間夜間××公路(開發區段)20200.5900.1460.0470.01220270.7050.1760.0560.01420351.0580.2610.0840.021此外,本項目沿線地區,地勢平坦,年均風速較大,年降水量較多,有利于污染物質的稀釋、擴散、沉降等;再加上汽車制造業將依靠科技進步執行日益嚴格的尾氣排放標準,因此營運期間行駛車輛的尾氣排放對周圍環境空氣的影響比較輕微。(2)廢水營運期間地面道路徑流通過縱坡排入雨水管網后就近排入港前河,不會對附近水體造成影響。影響路面徑流污染物濃度的因素眾多,包括降雨量、降雨時間、與車流量有關的路面及空氣污染程度、兩場降雨之間的間隔時間、路面寬度等。由于各種因素的隨機性強、偶然性大,所以,典型的路面雨水污染物濃度也就較難確定。路面徑流在降雨開始到形成徑流的30分鐘內雨水中的懸浮物和油類物質比較多,30分鐘后,隨著降雨時間的延長,污染物濃度下降較快。表5-6所示為目前常用的按年降雨量確定的路面雨水徑流污染物濃度值。表5-6路面徑流中污染物濃度項目5~20分鐘20~40分鐘40~60分鐘平均值pH7.0~7.87.0~7.87.0~7.87.4SS(mg/L)231.42~158.22185.52~90.3690.36~18.71100COD(mg/L)39.2-2855285.57-126.81126.81-28.92154.22石油類(mg/L)22.30~19.7419.74~3.123.12~0.2111.25徑流水量根據公式計算,計算公式如下:式中:Qm——路面徑流水量,t/a;C——徑流系數,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道路紅線范圍內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和人行道取0.9;Q——多年平均降雨量,mm,A——匯水面積,m2,按道路紅線范圍內面積計。路面共304750m2,Q為1124mm,計算得年路面徑流水量為342539m3。表5-7路面徑流污染物排放源強表項目CODSS石油類路面徑流量(t/a)342539產生濃度(mg/L)154.2210011.25污染物年產生量(t/a)52.8334.253.85③噪聲建設項目道路工程營運期的主要噪聲源是汽車。汽車行駛時產生的交通噪聲,它包括排氣噪聲、發動機噪聲及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摩擦聲。根據《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JTGB03-2006)附錄C,單車行駛輻射噪聲級Loi計算方法如下:第i種車型車輛在參照點(7.5m處)的平均輻射噪聲級(dB)Loi按下式計算:小型車: Los=12.6+34.73lgVS+△L路面 中型車: LoM=8.8+40.48lgVM+△L縱坡大型車 :LoL=22.0+36.32lgVL+△L縱坡式中:右下角注S、M、L──分別表示小、中、大型車;Vi──該車型車輛的平均行駛速度,km/h。其計算公式如下:式中:vi—第i種車型車輛的預測車速,km/h;當設計車速小于120km/h時,該型車預測車速按比例降低;ui—該車型的當量車數;ηi—該車型的車型比;vol—單車道車流量,輛/h;mi—其他2種車型的加權系數。k1、k2、k3、k4分別為系數,如表5-8所示。表5-8車速計算公式系數車型k1k2k3k4mi小型車-0.06174819.65-0.000023696-0.0091.212中型車-0.05753719.38-0.000016390-0.0250.804大型車-0.01019.9-0.00402-0.0240.057項目路段車速取60km/h,則自然車流量和平均輻射聲級,列于表5-9和表5-10中。表5-9各型車的自然車流量(輛/h)年份路段2020年(近期)2027年(中期)2035年(遠期)小型中型大型小型中型大型小型中型大型××公路(開發區段)晝間525241570705629191732夜間131310417171402323183表5-10各型車的平均輻射聲級(dB)路段時間段晝間夜間小車中車大車小車中車大車××公路(開發區段)2020年74.480.886.674.480.886.62027年74.480.886.674.480.886.62035年74.480.886.674.480.886.65、生態影響分析(1)生態系統結構的變化及其影響項目建設過程中,整個區域的生態環境系統將由農業生態系統、自然生態系統完全轉變為城市生態系統。在整個轉變過程是劇烈的,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城市生態系統的建設完善,將導致一些物種在該地區消失,其它物種可能被引入;引入物種可能以抗污染、吸收CO2和SO2等其它具有環保和觀賞價值的喬木、灌木、草本植物為主,物種成分的變化必將導致生態結構變化。這種變化的影響是本土物種數量的減少,單一的半人工自然生態系統、農業生態系統將被轉化為草坪、林地等有機結合的復層生態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態系統結構的復雜性和景觀多樣性。其次,由于城市建設將會導致區域水、熱循環的方式的變化,尤其是可能改變區內的小氣候。最后,建設完成后人口數量將會大幅度增長,人們的頻繁活動,對整個城市生態系統的結構存在直接或潛在的改變作用。(2)生態系統功能的變化及其影響生態結構的變化主要會導致生態功能的變化,由于道路建設初期生物多樣性和穩定性較低,承載干擾和污染的能力較低,待整個綠化穩定后可以承載一定得干擾和污染,但是項目建成后大量人工構筑物的出現,區域植物生物量的減少,土地利用格局的變化,地面硬化面積的增加,會引起地表反射率的大幅度增加,地面溫度日變幅將增加,空氣濕度會降低,大量硬質地面對雨水的截留量和儲存量將降低,引起土壤生態蓄水功能的降低,原來自然水循環系統將改變為半人工控制、半自然的循環系統。農業生態系統、自然生態系統轉變為城市生態系統后,區域生態系統對CO2的吸收能力逐漸降低,對O2的釋放量逐漸減少,有害氣體在大氣中的含量增加,環境空氣質量將會有降低。因此,項目的建設將會使區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趨于減弱,整個生態系統越來越依賴于人工進行調節。生態系統的結構演變為城市環境,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等復雜結構,污染物排放量將劇增,系統本身不可能通過自然循環消納這些短期內產生的大量污染物,必須依靠人工措施進行清除,必須運輸到系統外處置才能維持生態安全。2、綠化工程為非生產性項目,因此運營期無污染物產生及排放。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內容類型排放源(編號)污染物名稱處理前產生濃度及產生量(單位)排放濃度及排放量(單位)大氣污染物施工期揚塵、CO、NOx、--瀝青煙--運營期汽車尾氣(無組織)CONOx--水污染物施工期生活污水5t/dCODSSNH3-NTP300mg/L,0.0015t/d8mg/L,0.00004t/d25mg/L,0.000125t/d4mg/L,0.00002t/d達接管標準后排入開發區第二污水處理廠處理管道閉水試驗廢水200t/aCODSS30mg/L,0.006t/a80mg/L,0.016t/a沉淀后灑水抑塵營運期降水沖刷造成的路面徑流342539t/aCODSS石油類154.22mg/L,52.83t/a100mg/L,34.25t/a11.25mg/L,3.85t/a表面徑流經市政雨水管網收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河道電和離電輻磁射輻射固體廢物施工期施工期生活垃圾0.05t/d環衛清運0.05t/d棄方2000m3運至政府指定的地點處置營運期營運期固體廢棄物//噪聲施工期:噪聲源主要為施工機械噪聲值為78~90dB,經過減振、隔聲和距離衰減后對環境影響較小。營運期:噪聲源是汽車。汽車行駛時產生的交通噪聲包括排氣噪聲、發動機噪聲及輪胎與地面之間的摩擦聲,交通噪聲經距離衰減和綠化帶降噪后,確保沿線噪聲達標;綠化養護作業噪聲控制好作業時間和強度,對周圍聲環境質量影響較小。其它無。主要生態影響(不夠時可附另頁):施工期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主體工程占地、路基鋪設等對土壤和植被的破壞,使沿線植被覆蓋率降低,項目施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土流失,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運營期隨著環境保護工程的實施,沿線的綠化建設及植被得以恢復,排水設施的完善使水土保持功能加強,從而使沿線生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1、大氣環境影響分析施工階段,對空氣環境的污染主要來自施工工地揚塵、施工車輛尾氣及路面鋪澆瀝青的煙氣。①車輛行駛揚塵據有關文獻資料介紹,在施工過程中,車輛行駛產生的揚塵占施工場地上總揚塵的60%以上。車輛行駛產生的揚塵,在完全干燥情況下,可按下列經驗公式計算:式中:Q——汽車行駛的揚塵,kg/(km·輛);V——汽車速度,km/hr;W——汽車載重量,噸;P——道路表面粉塵量,kg/m2。表7-1為一輛10噸卡車,通過一段長度為1km的路面時,不同路面清潔程度,不同行駛速度情況下的揚塵量。由此可見,在同樣路面清潔程度條件下,車速越快,揚塵量越大;而在同樣車速情況下,路面越臟,則揚塵量越大。因此限制車輛行駛速度及保持路面的清潔是減少汽車揚塵的最有效手段。表7-1在不同車速和地面清潔程度的汽車揚塵單位:kg/(輛·km)粉塵量車速0.10.20.30.40.51.0(kg/m2)(kg/m2)(kg/m2)(kg/m2)(kg/m2)(kg/m2)5(km/h)0.05110.08590.11640.14440.17070.287110(km/h)0.10210.17170.23280.28880.34140.574215(km/h)0.15320.25760.34910.43320.51210.861325(km/h)0.25530.42930.58190.72200.85361.4355如果施工階段對汽車行駛路面勤灑水(每天4~5次),可以使空氣中粉塵量減少70%左右,可以收到很好的降塵效果。灑水的試驗資料如表7-2。當施工場地灑水頻率為4~5次/天時,揚塵造成的TSP污染距離可縮小到20~50m范圍內。同時對進出車輛進行沖洗,車輛運輸的物料進行覆蓋。表7-2施工階段使用灑水車降塵試驗結果距路邊距離(m)52050100TSP濃度(mg/m3)不灑水10.142.8101.150.86灑水2.011.400.680.60通過上述措施,可降低車輛揚塵對環境的影響。②堆場揚塵道路施工階段揚塵的另一個主要來源是裸露場地的風力揚塵。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需臨時露天堆放,一些施工作業點表層土壤需人工開挖且臨時堆放,在氣候干燥又有風的情況下,會產生揚塵,其揚塵量可按堆場起塵的經驗公式計算:式中:Q——起塵量,kg/(t·a);V50——距地面50m處風速,m/s;V0——起塵風速,m/s;W——塵粒的含水率,%。起塵風速與粒徑和含水率有關,因此,減少露天堆放和保證一定的含水率及減少裸露地面是減少風力起塵的有效手段。粉塵在空氣中的擴散稀釋與風速等氣象條件有關,也與粉塵本身的沉降速度有關。不同粒徑粉塵的沉降速度見表7-3。由表7-3可知,粉塵的沉降速度隨粒徑的增大而迅速增大。當粒徑為250mm時,沉降速度為1.005m/s,因此當塵粒大于250mm時,主要影響范圍在揚塵點下風向近距離范圍內,而真正對外環境產生影響的是一些微小粒徑的粉塵。表7-3不同粒徑塵粒的沉降速度粉塵粒徑(m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粉塵粒徑(mm)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0.1820.2390.8041.0051.829粉塵粒徑(mm)4505506507508509501050沉降速度(m/s)2.2112.6143.0163.4183.8204.2224.624施工揚塵的另一種重要產生方式是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和攪拌作業,這類揚塵的主要特點是受作業時風速大小的影響顯著。因此,禁止在大風天氣時進行此類作業以及減少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是抑制這類揚塵的一種很有效的手段。瀝青煙氣本工程瀝青是由專用車輛將混合料拌和后的瀝青運至施工現場進行攤鋪作業,施工現場不設瀝青拌合站,瀝青的攤鋪時會產生以THC、TSP和BaP為主的煙塵,其中THC和BaP為有害物質,對空氣將造成一定的污染,對人體有害。瀝青鋪澆路面時所產生的煙氣,其污染物影響距離一般在50m之內,由于擬建項目工程附近為空地,因此本項目施工階段的瀝青攤鋪階段會不會對人群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是露天作業,瀝青煙氣很快被空氣稀釋,對周圍大氣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對環境空氣質量幾乎沒有影響。必須采取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以便最大程度減少揚塵對周圍大氣環境的影響。主要措施有:a、對施工現場實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統一堆放,水泥應在專門庫房堆放,并盡量減少搬運環節,搬運時做到輕舉輕放,防止包裝袋破裂;b、開挖時,對作業面和土堆適當噴水,使其保持一定濕度,以減少揚塵量,而且開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時運走,以防長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塵或被雨水沖刷;c、運輸車輛應完好,不應裝載過滿,并盡量采取遮蓋、密閉措施,減少沿途拋灑,并及時清掃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沖洗輪胎,定時灑水壓塵,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揚塵;d、應首選使用商品混凝土,因需要必須進行現場攪拌砂漿、混凝土時,應盡量做到不灑、不漏、不剩、不倒;混凝土攪拌應設置在棚內,攪拌時要有噴霧降塵措施;e、施工現場要設圍欄或部分圍欄,縮小施工揚塵擴散范圍;f、當風速過大時,應停止施工作業,并對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蓋措施。因此,在建設期應對運輸的道路及時清掃和澆水,并加強施工管理,配置工地細目滯塵防護網,采用商品混凝土,同時必須采用封閉車輛運輸。④汽車尾氣污染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排放的尾氣中含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主要以NO和NO2形式存在)和非甲烷總烴(非甲烷總烴)等廢氣。擬建道路的施工作業量和物料運輸量比較小,因此汽車尾氣排放對沿線環境空氣質量的污染影響較小。2、水環境影響分析道路工程在施工期排放的廢水有二類,一類是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另一類是施工廢水(包括道路養護廢水、設備冷卻水)。1)施工生活污水對水環境影響分析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包括廚房、廁所、洗浴等廢水,污染因子有COD、SS等,施工人員按照50人計算,排水量按每人每天按0.1m3計,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排放量約為5m3/d,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為COD、SS、氨氮、總磷等。本項目不設置施工營地,施工人員生活依托附近既有設施,租用周邊的民房,生活污水排入汊河污水處理廠,經處理達標后排放,不會對附近水體產生影響。施工工藝中產生的施工廢水將通過沉淀池等處理后回用,不會對周圍水體產生影響。2)橋梁施工對水環境影響分析①橋梁基礎施工影響a、圍堰:橋墩采用圍堰施工,鋼板樁圍堰工藝會對河底底泥產生擾動,使局部水域的懸浮物濃度升高,根據同類工程的研究表明,圍堰施工時,局部水域的懸浮物濃度在80-160mg/L之間,但施工處下游100m范圍外SS增量不超過50mg/l,對下游100m范圍外水域水質不產生污染影響,并且圍堰施工工序時間短,施工完成后,這種影響也不復存在。b、鉆孔:鉆孔泥漿由水、粘土(或膨潤土)和添加劑(如碳酸鈉,摻入量0.1~0.4%;羧基纖維素,摻入量<0.1%)組成,施工過程中會有少量含泥漿廢水產生,目前大型建設工程施工鉆孔時,一般都采用泥漿回收措施降低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根據類比調查,采用泥漿分離機回收泥漿,含泥漿污水的SS濃度由處理前的1690mg/L降低到處理后的66mg/L,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準;在鉆進過程中,如產生鉆孔漏漿,會限制在圍堰內而不與水體直接接觸,不會造成水污染;據有關橋梁工程的專家介紹,鉆孔漏漿的發生概率<1.0%,可見因鉆孔漏漿造成水污染的可能很小。鉆孔達到深度和質量要求后會進行清孔作業,所清出的鉆渣由循環的護壁泥漿將鉆渣帶到設在工作平臺上的倒流槽,沉淀和固化后由船只運至岸上進行進一步處理,一般不會造成水污染;即使清孔的鉆渣有泄漏產生,也會限制在圍堰內而不與水體直接接觸,不會造成水污染。c、清孔:鉆孔達到深度和質量要求后會進行清孔作業,所清出的鉆渣由循環的護壁泥漿將鉆渣帶到設在工作平臺上的倒流槽,沉淀和固化后運至岸上進行進一步處理,一般不會造成水污染;即使清孔的鉆渣有泄漏產生,也會限制在圍堰內而不與水體直接接觸,不會造成水污染。d、調放鋼筋骨架:此工序也是限制在鉆孔內進行,而鉆孔又限制在圍堰內,因此,對河流水質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在灌注過程中,井孔內溢出的泥漿及時裝車運送至××市指定的棄土場處置,防止污染水體;若采用混凝土拌合船,清洗石質骨料和沙子的廢水應充分利用,經沉淀處理后循環使用,不得隨意排入河中。e、灌注水下混凝土:此工序限制在圍堰內進行,因此,對河流水質也不會產生負面影響??梢?,橋梁水下基礎施工對水體的影響主要集中在圍堰階段,只會引起局部水體SS,影響范圍有限,并且影響時間短,圍堰過程結束,這種影響也不復存在。橋梁下部基礎施工對水體影響最大的潛在污染物是鉆孔廢棄泥渣,這些泥渣如果隨意丟棄于河道,將會對河流水質造成影響,因此必須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②在橋梁上部結構現澆施工過程中,要使用大量模板和機械油料,如機械油料泄漏或將使用后的廢油直接棄入水體,會使水環境中石油類等污染物濃度增加,造成水體質量下降;因此,無論在橋梁下部結構鉆孔機械作業,還是在上部結構的現場澆筑過程中,應避免將施工廢渣、廢油和廢水等棄入水體。③堆放在施工現場的施工物料受降雨沖刷,也會引起水體污染。總之,在橋梁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施工機械與施工材料的現場管理等措施,可減緩橋梁施工對沿線地表水的環境污染。3)閉水檢驗廢水對水環境影響分析本工程管道鋪設后需進行閉水檢驗,使用清潔水,由于本工程所用管道均為新出廠管道,閉水檢驗用水在密閉管道中使用,因此基本沒有受到污染,其主要污染物為管道中的灰塵及沙礫,管道閉水試驗廢水經沉淀后回用于場地灑水抑塵等。工地降雨徑流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以及施工機械的含油污染物,在施工工地這部分廢水最終會流入城市污水管網系統,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采取各種防雨措施,減小降雨徑流廢水對城市污水管網系統的不利影響。總體而言,本項目施工時間短,生活廢水和施工工藝廢水均排入市政污水管網,不會對附近水體產生影響。對暴雨引起的徑流廢水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輕微。3、聲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施工過程中的主要噪聲來自于施工機械和運輸車輛輻射的噪聲,這部分噪聲是暫時的。本項目的施工期10個月,由于現在的施工過程采用的施工機械越來越多,而施工機械一般都具有高噪聲、無規則等特點。本工程施工過程使用的施工機械產生的噪聲主要屬于中低頻率噪聲,在預測其影響時只考慮其擴散衰減,預測模型為:式中:、—距聲源、處的等效A聲級,dB(A);、—接受點距聲源的距離,m。,得出噪聲值隨距離衰減的結果見表7-4。表7-4主要施工機械作業噪聲預測值距離(m)510204060100150200輪式裝載機影響值[dB(A)]9084747268646058平地機影響值[dB(A)]9084747268646058雙軸雙輪壓路機影響值[dB(A)]8579696763595553挖掘機影響值[dB(A)]8983737167635957攤鋪機影響值[dB(A)]8781716965615755推土機影響值[dB(A)]8781716965615755沖擊式鉆井機[dB(A)]8882727066625856由上表可見,晝間距離主要輪式裝載機、平地機、挖掘機、鉆井機60m范圍內的聲環境噪聲值將超過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距離其它施工機械40m范圍內的聲環境噪聲值將超過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夜間距離輪式裝載機、平地機270m范圍內的聲環境噪聲值均超過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距離挖掘機240m范圍內的聲環境噪聲值均超過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其他施工機械210m范圍內的聲環境噪聲值均超過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本項目周圍現均為空地,無聲環境敏感點。施工期施工設備對其噪聲貢獻值較小,對其聲環境影響較小。為了減輕本項目施工期噪聲的環境影響,必須采取以下控制措施:a、加強施工管理,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嚴格按照施工噪聲管理的有關規定,夜間不得進行打樁作業;b、對于沿線敏感附近,夜間應禁止施工作業。如的確因工期需要,需在夜間進行,應報當地管理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并及時告示周圍群眾;c、施工機械應盡可能放置于對場界外造成影響最小的地點;d、作業時在高噪聲設備周圍設置屏蔽;e、加強車輛的管理,建材等運輸盡量在白天進行,并控制車輛鳴笛。4、固體廢物影響分析本項目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來源于施工人員日常生活產生的生活垃圾和筑路過程產生的廢棄物。這部分廢棄物特別是土方,若處置不當,遇到降水則會造成水土流失。對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應加以收集,由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收集作填埋處理;對棄方應及時清運到政府指定的地點處置。因此本項目施工期固廢可以得到妥善處置,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5、施工期生態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施工臨時占地、路基鋪設等對土壤和植被的破壞以及水土流失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工程永久占地不會改變沿線地區土地利用的總體格局,但工程永久占地將減少道路直接穿越區人均占有耕地數量,對當地農業有一定的不利影響。(1)道路占地對土地利用的影響分析項目工程總占地面積304750m2(其中永久占地304750m2,臨時占地0m2)。其占地類型主要為建設用地(主要為老路)、農用地(含部分耕地)。道路占地對土地利用的影響:由于道路的永久占用,將使評價區內被占用的土地利用性質和功能發生改變。永久占地會使沿線的植被受到破壞,從本項目占地類型看,受到項目直接影響的植被類型主要是沿線草地、綠地和耕地。道路建設對土地利用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本次為現有道路改擴建,新增占地較小,且占用土地類型比例不高,對區域土地利用格局不會造成較大影響。本項目的建設不會造成評價區域以及整個項目所經區域內植物覆蓋功能性的降低。另外,項目占地性質為城市規劃交通用地,道路建設占地提高了土地利用價值,從整個項目損益來看,項目建設造成環境破壞的負效應小于道路建設后對當地經濟帶動所帶來的正效應。(2)對沿線植被及植物資源的影響分析本項目是在舊路基礎上改造擴寬,由于施工的需要,位于施工范圍內的現有綠化帶內植被將被移除,施工期臨時占地也會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壞;路面施工會有大量的人流、車流進入,如果施工管理不善,將對施工場地周圍的綠化帶及其他植被產生的不利影響,甚至導致其消失;同時新增部分耕地占地,導致評價區耕地面積下降,農作物產量下降,對附近村民生活帶來一定不便。①植物生物量損失本項目工程占地見表7-5。參照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考試教材——《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一書中介紹的地球上生態系統生產力一覽表來確定本項目涉及的生態系統的生產力情況:農田生產力按照644g/m2·a;生物量損失量:農田1.1kg/m2。表7-5工程永久占地導致的植被生產力、生物量損失估算植被類型耕地合計永久占地面積(m2)2120021200損失生產力(t/a)13.6513.65生物量的損失(t)23.3223.32由表7-5可以看出,工程永久占地將造成評價范圍內生態系統生產力損失約13.65t/a,項目的生物量的損失為23.32t。對評價范圍植被的影響相對較小,對整個評價區內自然生態系統體系來說屬于可以承受的范圍內。②工程占地對沿線植物物種多樣性的影響本次改擴建道路評價區內植物種類較少,物種多樣性指數不高。現有道路沿線植被均為人工植被,人為干擾極大。根據調查,沿線群落的生物多樣性特點是:喬木層物種單一,主要以人工綠化植物為主。由于道路沿線群落植物種類均為區域常見和廣布種,且沿線部分地區為農田生態區,因此工程施工對沿線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相對較小。③外來物種對當地生態系統的影響工程人員進出評價范圍,工程建筑材料及其車輛的進入,人們將會有意無意的將外來物種帶進該區域,由于外來物種比當地物種能更好的適應和利用被干擾的環境,將導致當地生存的物種數量的減少、樹木逐漸的衰退。④對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的影響根據現狀調查,通過現場實地調查和查詢相關文獻資料,本項目道路中心兩側200m內未發現重點保護植物和古樹名木。因永久占地無法就地恢復的植被,通過強化可綠化區域的植被進行異地補償,也可通過加強垂直綠化和隙地綠化適當補償,減少項目造成的生態植被影響。道路運營后,項目評價區的植被和生態環境將會朝著良性循環方向發展。(3)對沿線陸生動物的影響分析本項目是在舊路上改造,且沿線人工開發活動顯著,評價區域內陸生動物以家禽、家畜為主,常見鳥禽種類主要有麻雀、喜鵲、蟾蜍、蛇類等,工程沿線沒有需要保護的野生動物分布。評價區域內陸生動物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