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編人格特質理論
第一章奧爾波特的特質理論當前1頁,總共40頁。第一節生平事略高登.奧爾波特1897年11月11日,生于印第安納州的蒙特蘇馬,父親是一個醫師。1922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以后又在柏林大學、漢堡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習。1924年回到美國,在達特茅斯講授社會倫理學,后來在哈佛大學任教,1930年后任該校心理學教授。1939年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37-1949年任《變態與社會心理學》雜志編輯。曾執教于卡羅來納大學和錫拉丘茲大學,直到1957年退休。1963年獲美國心理學基金會授予的金質獎章。1967年因患肺癌逝于馬薩諸塞州的劍橋。當前2頁,總共40頁。第二節理論觀點一、人性觀1.人能夠主動作用于環境,能主動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2.人格終其一生都在不斷發展。3.人有自由意志,自由是相對的。4.目的論,強調自我決定和自我選擇。樂觀態度。相信人們具有自由,受到目標定向,受來自意識層面的驅力驅使。當前3頁,總共40頁。二、人格界定人格是個體內在心理物理系統的動力組織,它決定一個人對其環境獨特的適應。1.動力組織:各元素之間相互聯系構成整體;該組織是個體行為的驅動力量。2.心理物理系統:人格是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統一體3.決定傾向:給予適當刺激就會喚醒相應行為4.獨特性:個別性5.行為和思想:外在行為和主觀心理當前4頁,總共40頁。三、人格結構(一)特質概念一種概括化的神經生理系統,具有使許多刺激在技能上等值的能力,能誘發和指導相等形式的適應性和表現性的行為。1.潛在的反應傾向2.可推測性3.概括性和穩定性4.特質不需要激活5.獨特性6.特質間可能有關聯性當前5頁,總共40頁。(二)特質類型1.首要傾向(顯著特質)占絕對優勢的行為傾向,滲透性極強。2.中心傾向(核心特質)普遍性與滲透性略弱于首要傾向的重要人格特征。3.次要傾向最不顯著、最不舉普遍性和滲透性的特征,較少體現出來。當前6頁,總共40頁。四、人格動力(一)傾向與動機、風格(二)動機理論適應環境與改造環境1.完備動機理論的四條標準(1)動機的當前性(2)動機的多元性(3)動機的認知特征(4)動機的具體性2.機能自主(1)持續機能自主(行為的慣性)(2)統我機能自主(興趣愛好)(3)非機能自主的過程當前7頁,總共40頁。五、人格發展“統我”——使個人具有獨特性的所有事實(一)軀體自我感覺階段物我兩分軀體評價改造軀體(二)自我認同感階段認識到自我在時間上的延續性(三)自尊感階段希望獨立探索滿足好奇心(四)自我擴展感階段自我概念由自身擴展到外部事物,認識到占有的意義當前8頁,總共40頁。(五)自我意象感階段形成了“好我”與“壞我”,發展出道德感(六)自我理智調適感階段學會理性解決問題(七)統我追求階段探索同一性、關注目標和理想。(八)知者自我顯露階段具有機能自主性,自我達到統合當前9頁,總共40頁。六、人格成因(一)遺傳、體格、氣質與智力(二)學習過程需要被動學習和主動的參與學習(三)無意識基礎贊同精神分析的自我防御機制(四)文化、情境和角色強調人格內部結構和外部結構的有機融合(五)動機的發展與轉化動機可以發展和轉化,成年行為和早期行為不一定處于相同動機(六)認知與人格所有動機都源于認知與情感當前10頁,總共40頁。第三節研究方法一、合理研究人格的方法客觀系統的觀察、高效度的評鑒、科學的解釋二、人格研究的側重點(一)一般規律研究法和特殊規律研究法一般規律研究法:在普遍意義上理解人的行為和人格,了解群體中某一人格特點的分布。特殊規律研究法:了解某個特定個體的行為,研究人格的特殊規律。(二)個人檔案技術通過個人日記、自傳、新建、作文或采訪報道等資料來決定人格特質的數量和種類的技術。當前11頁,總共40頁。第四節理論應用一、健康、成熟人格的標準(一)具有自我擴展的能力(二)能與他人建立溫暖的相互關系(三)情緒安定和自我接納(四)具有實際的現實知覺(五)對自身有客觀了解(六)具有同一整合的人生觀二、價值觀研究量表當前12頁,總共40頁。二、價值觀研究量表六種價值類型:理論型經濟型審美型社會型政治型宗教型當前13頁,總共40頁。第五節理論評價一、理論評價(一)重視研究成熟、正常的健康人(二)整合人格理論(三)對人本主義與自我心理學的產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二、理論缺陷(一)理論可檢驗性較差(二)理論的解釋范圍較窄(三)有循環論證傾向(四)忽略了外在因素與潛意識動機對個體的影響(五)折中傾向使之啟迪性不夠當前14頁,總共40頁。第二節卡特爾的特質因素論雷蒙德·卡特爾(RaymondBernardCattell,1905—1998),美國心理學家,最早應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他對心理測驗的研究,對個體差異的測量,以及對應用心理學的倡導,有力地推進了美國心理學的機能主義運動。他編制的“16種人格因素測驗”應用十分廣泛。當前15頁,總共40頁。二、特質及其分類(一)個別特質:個體所具有的獨特特征共同特質:某一群體成員共有的(二)表面特質:可觀察到的,由根源特質引起根源特質:行為的內在根源,人格的元素每個根源特質可引起多個表面特質。16PF:16種根源特質當前16頁,總共40頁。當前17頁,總共40頁。(三)體質特質:遺傳條件構成的特質環境特質:來源于后天環境的特質(四)能力特質:決定如何有效完成目標的特質氣質特質:遺傳決定的行動風度和速度動力特質:關于人格動力的特質,使人趨向某一風格的行為動力。(1)能:動力的、體質的根源特質(2)外能:情操/態度(3)輔助:動力特質間的關系能情操態度當前18頁,總共40頁。三、人格動力動力格狀:人格中能、情操和態度等動力特質復雜的動力關系。派生:動力特質間的相互聯系。四、人格成因(一)學習因素(二)社會文化(三)遺傳和環境的相互作用當前19頁,總共40頁。第三節研究方法一、理論建構的方法:歸納——假設——演繹法歸納法:我的貓愛吃魚;鄰居的貓愛吃魚;哥哥家的貓愛吃魚;室友家的貓愛吃魚......所有貓都愛吃魚演繹法:已知所有貓都愛吃魚;Tom是貓;Tom愛吃魚二、雙變量、多變量與臨床研究策略↓當前20頁,總共40頁。三、因素分析技術本質:通過統計處理,從大量的相關變量中抽取出最基本的因素。(一)R技術對很多被試進行多種人格測量,然后求出被試在這些變量上得分間的相關系數,利用因素分析萃取相關變量背后的共同因素。(二)P技術在一定時期、不同場合下,對統一個體的一些人格特質進行重復測驗,以了解單個個體獨特特質結構及其變化過程的因素分析技術。因素分析程序:1.用各種方法對大量受試者進行測量。2.用各種測量所獲得的的資料計算各測量間的相關,得出一個相關矩陣。3.決定需要假定哪些因素,以便解釋在相關矩陣中找到的各種相關群。當前21頁,總共40頁。四、數據資料的來源L資料:生活記錄材料設計對實際的、日常情境中的行為測量Q資料:問卷資料是從問卷中得來的信息T資料:客觀測驗數據,在被試不知曉的情況下對行為的反應記錄。當前22頁,總共40頁。第六編人格特質理論
第三章艾森克的人格理論當前23頁,總共40頁。第一節生平事略漢斯J.艾森克(HansJ.Eysenck,1916—1997)出生于德國,父母都是演員,2歲時父母離婚,他由祖母撫養長大。18歲時,由于拒絕加入納粹組織而無法進入柏林大學就讀,于是離開德國求學。他先到法國學習文學和歷史,之后去倫敦大學學習心理學。193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1940年獲心理學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以心理學家的身份任職于磨坊山急救醫院,1945年任倫敦莫茲利醫院專職心理學家。1955年任倫敦大學心理學教授、倫敦大學精神病研究所教授。期間他開創了臨床心理學,由他領導的心理學系是第一個培養臨床心理學家的機構,并用于發展行為治療的方法。當前24頁,總共40頁。第二節理論觀點一、人性觀1.自我意識2.重視遺傳的影響3.肯定個體差異二、人格界定一個人的性格、氣質、智慧和體質等,一個穩定而有持續性的組織,決定了對于環境的獨特適應。三、人格結構(一)確定人格構成因素的標準1.有測量學證據2.有遺傳學3.符合理論構想4.具有社會性關聯當前25頁,總共40頁。(二)人格層次模型當前26頁,總共40頁。(三)人格維度模型1.外向——內向維度2.神經質——穩定性維度3.精神質——超我機能維度當前27頁,總共40頁。四、人格成因(一)人格的生物學基礎1.抑制理論、喚醒理論與內外向性外向者——神經系統強型——刺激忍受能力強內向者——神經系統弱型——刺激忍受能力弱內向者的皮質喚醒水平高于外向者、對刺激更敏感當前28頁,總共40頁。2.自主神經系統與神經質3.荷爾蒙和精神質4.遺傳作用的研究證據(1)人格三維度的普遍存在(2)人格特質的穩定性(3)雙生子人格特質的相關研究(二)社會化過程學習社會規范的過程,具有個別差異。遺傳基礎+社會環境當前29頁,總共40頁。第三節研究方法一、研究取向結合人格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從理論上確定人格維度——測量——實驗結果支持二、效標分析借助因素分析來證明理論假設的方法三、問卷式測量法四、其他方法當前30頁,總共40頁。第四節理論應用一、異常人格產生的原因不良適應或癥狀是與人格特質和神經系統功能密切聯系的。二、異常人格的治療方法行為反應形式是后天習得的,可以經再學習而消除。(行為主義治療理念)(一)暴露療法(二)系統脫敏法(三)示范療法當前31頁,總共40頁。第五節理論評價一、理論貢獻(一)理論啟發性強(二)理論具有可驗證性并強調精確性(三)理論的簡約性強(四)理論的解釋性強(五)促進了行為治療技術的發展(六)推動了心理學多領域的發展二、理論缺陷(一)忽略了外在環境差異對人格的巨大影響(二)理論過分簡單化當前32頁,總共40頁。第六編人格特質理論
第四章五因素模型當前33頁,總共40頁。第一節產生背景一、研究取向及理論依據二、大五因素模型的研究史當前34頁,總共40頁。第二節大五模型一、基本假設詞匯假設:所有的人格維度都包含在自然語言中。二、基本結構(一)外傾性活動強度和數量外向——內向(二)宜人性人際喜好:同情——憎恨(三)盡責性自控與自律、持久性、動機水平(四)神經質情緒的穩定性和情緒調控(五)開放性對經驗持開放、探求態度三、基本特點當前35頁,總共40頁。第三節驗證與測量方法一、重新建立詞表運用相同的原理和程序重復建構新的人格詞表,最終仍然證實了五因素模型的存在。二、不同方法的驗證(一)聚類抽樣法(二)比例抽樣法三、跨語言——跨文化研究(一)跨語言研究(二)跨文化研究四、大五人格的測評當前36頁,總共40頁。第四節中國人人格因素的研究一、古人的人格模式仁、智、勇、隱、二、現代人的人格模型(一)五因素模型善良誠樸——陰險浮夸精明干練——愚蠢懦弱熱情活潑——嚴肅呆板鎮靜穩重——沖動任性智慧文雅——淺薄粗俗當前37頁,總共40頁。(二)七因素模型1.精明干練——蠢鈍懦弱2.嚴謹自制——放縱任性3.外向活躍——內向沉靜4.淡薄誠信——功利虛榮5.溫順隨和——暴躁倔強6.善良友好——薄情冷淡7.熱情豪爽——退縮自私當前38頁,總共40頁。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景區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工程考核試卷
- 寶石的稀有性與收藏價值分析考核試卷
- 生活初一上冊語文作文
- 筆的使用與維護培訓考核試卷
- 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紡織原料行業人才培養計劃考核試卷
- 未來的數字化戲劇與表演藝術創新方向考核試卷
- 漁業機械化捕撈作業效率與漁獲物處理考試考核試卷
- 纖維板生產設備維護與管理考核試卷
- 青浦高三語文二模作文
- 實驗室的智能化設計與建設
- 《中國海洋大學》課件
- 排污許可管理培訓課件
- 《鹽津鋪子公司盈利能力探析實例報告(10000字論文)》
- 2025年中考語文課內名著閱讀專題復習:第10部 《水滸傳》課件
- 案例:中建八局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綠色施工(76P)
- 水產養殖技術培訓
- 2025年希望數學五年級培訓題(含答案)
- 保潔投標書范本
- 2025年中小學生讀書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第六講當前就業形勢與實施就業優先戰略-2024年形勢與政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