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指導培訓講義講義_第1頁
物聯網指導培訓講義講義_第2頁
物聯網指導培訓講義講義_第3頁
物聯網指導培訓講義講義_第4頁
物聯網指導培訓講義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聯網指導培訓講義講義目錄1、物聯網基礎知識2、物聯網典型應用-智能交通系統3、眉山電信物聯網應用案例第一章物聯網基礎知識物聯網基礎知識-物聯網初探物聯網定義:把所有的物品通過射頻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物聯網=射頻標簽(RFID等)+Internet意義:實現了物理空間與數字空間的無縫連接。物聯網基礎知識-RFID概念1/3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或稱射頻識別技術,是從二十世紀90年代興起的一項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它是利用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通信,以達到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具有精度高、適應環境能力強、抗干擾強、操作快捷等許多優點。沃爾瑪使用的RRID物聯網基礎知識-RFID概念2/3RFID技術的基本工作原:RFID進入電磁場后,接收閱讀器發出的射頻信號,憑借感應電流所獲得的能量發送出存儲在芯片中的產品信息(PassiveTag,無源標簽或被動標簽),或者主動發送某一頻率的信號(ActiveTag,有源標簽或主動標簽);解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統進行有關數據處理。物聯網基礎知識-RFID概念3/3RFID技術的典型應用:物流和供應管理生產制造和裝配航空行李處理郵件/快運包裹處理文檔追蹤/圖書館管理動物身份標識運動計時門禁控制/電子門票道路自動收費汽車防盜和無鑰匙開門系統的應用

sensor即傳感器,是用來感應一定的信號。

在一些高智能化的機器中,sensor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通過sensor來達到機器的自動化控制,機器中常用的sensore有touchsonsor,光感sensor以及磁感sensor等。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常見的幾種sensor的原理和作用以及一些簡單的例子。

1、touchsensor意是是接觸性senseor,當兩個物體接觸時產生的一種信號,將這個信號收集傳經計算機,可執行下一步的動作。這種sensor主要用來感應兩個物體的關系。

2、感光sensor,通過兩個簡單的電路來完成,一個電路有發光二極管或LED等發光元件,另一個電路則接有一個感光元件來感就發光體,當裝有sensor的兩物體具有對就的關系時,感光元件就會接收到信號,將這個信號傳給計算機,通過計算機來完成其它的動作。這種sensor主要用來感應是否到達預定的位置,或者用來確定兩物體的相對位置關系。

3、磁感sensor,通過磁性感應物體,當兩運動部件運動到一定的區域內時,可以通過磁感來感就到物體的存在及位置。物聯網基礎知識-sensor概念

IrDA:紅外數據組織(InfraredDataAssociation)的簡稱,采用紅外線通信。

紅外通訊,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紅外線傳輸數據。在電腦技術發展早期,數據都是通過線纜傳輸的,線纜傳輸連線麻煩,需要特制接口,頗為不便。于是后來就有了紅外、藍牙、802.11等無線數據傳輸技術。

在紅外通訊技術發展早期,存在好幾個紅外通訊標準,不同標準之間的紅外設備不能進行紅外通訊。為了使各種紅外設備能夠互聯互通,1993年,由二十多個大廠商發起成立了紅外數據協會(IrDA),統一了紅外通訊的標準,這就是目前被廣泛使用的IrDA紅外數據通訊協議及規范。

紅外數據傳輸,使用傳播介質——紅外線。紅外線是波長在750nm~1mm之間的電磁波,是人眼看不到的光線。紅外數據傳輸一般采用紅外波段內的近紅外線,波長在0.75μm~25μm之間。紅外數據協會成立后,為保證不同廠商的紅外產品能獲得最佳的通信效果,限定所用紅外波長在850nm~900nm。物聯網基礎知識-IrDA概念

GPS:GPS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而其中文簡稱為“球位系”。GPS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間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其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并用于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是美國獨霸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經過20余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己布設完成。物聯網基礎知識-GPS概念物聯網(TheInternetofthings)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物聯網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物聯網基礎知識-物聯網定義1/5物聯網基礎知識-物聯網定義2/5物聯網基礎知識-物聯網定義3/5物聯網基礎知識-物聯網定義4/5物聯網基礎知識-物聯網定義5/5M2M概念物聯網應用前景RFID物聯網應用移動支付全程監控無線數據傳輸基于無線通信技術及網絡(GPRS/CDMA/3G/WIMAX/WLAN)降低數據傳輸成本將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聯合在一起,構成物聯網絡,實現實時地電子移動支付及客戶信息服務管理RFID+GPS+GPRS/CDMA/3G+GIS+GSM實現物流產業的全程實時物聯網監控和管理RFID

RFID手持終端將RF模塊植入到手機SIM卡中,使SIM卡同時具有視頻識別功能,可以讀取電子標簽信息第二章物聯網典型應用-智能交通系統ITS-智能交通系統概述1/5IT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