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航天航空儀器三組吳犇寅2023/3/11激光測距儀激光測距儀,是利用激光對目標的距離進行準確測定的儀器。激光測距儀在工作時向目標射出一束很細的激光,由光電元件接收目標反射的激光束,計時器測定激光束從發射到接收的時間,計算出從觀測者到目標的距離。激光測距儀重量輕、體積小、操作簡單速度快而準確,其誤差僅為其它光學測距儀的五分之一到數百分之一。2023/3/12激光測距儀原理利用紅外線測距或激光測距的原理
測距原理基本可以歸結為測量光往返目標所需要時間,然后通過光速c=299792458m/s和大氣折射系數n計算出距離D。由于直接測量時間比較困難,通常是測定連續波的相位,稱為測相式測距儀。當然,也有脈沖式測距儀,典型的是WILD的DI-3000。
需要注意,測相并不是測量紅外或者激光的相位,而是測量調制在紅外或者激光上面的信號相位。建筑行業有一種手持式的激光測距儀,用于房屋測量,其工作原理與此相同。2.測物體平面必須與光線垂直通常精密測距需要全反射棱鏡配合,而房屋量測用的測距儀,直接以光滑的墻面反射測量,主要是因為距離比較近,光反射回來的信號強度夠大。與此可以知道,一定要垂直,否則返回信號過于微弱將無法得到精確距離。3.可以測物體平面為漫反射通常也是可以的,實際工程中會采用薄塑料板作為反射面以解決漫反射嚴重的問題。4.超聲波測距精度比較低,使用比較少。5.激光測距儀精度可達到1毫米誤差,適合各種高精度測量用途。2023/3/13激光陀螺儀現代陀螺儀是一種能夠精確地確定運動物體的方位的儀器,它是現代航空,航海,航天和國防工業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慣性導航儀器,它的發展對一個國家的工業,國防和其它高科技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傳統的慣性陀螺儀主要是指機械式的陀螺儀,機械式的陀螺儀對工藝結構的要求很高,結構復雜,它的精度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約。我國成為繼美法俄后,世界上第四個具備獨立研制激光陀螺能力的國家,為我國打破國際壟斷,在精確打擊武器的導航定位、姿態測量與控制、精確制導、平臺穩定等方面全面趕超世界強國奠定了重要基礎。2023/3/14激光陀螺及其軍事應用近日,國內媒體報道了國防科技大學激光陀螺創新團隊的先進事跡。該團隊矢志不渝,三代人攻關43載,終于使我國成為繼美法俄后,世界上第四個具備獨立研制激光陀螺能力的國家,為我國打破國際壟斷,在精確打擊武器的導航定位、姿態測量與控制、精確制導、平臺穩定等方面全面趕超世界強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不過,小陀螺如何與國防科技聯系在了一起,激光陀螺是什么,許多人未必了解。2023/3/15“陀螺原理”及傳統陀螺先從陀螺說起。許多人小時候一定玩過一種玩具陀螺“冰猴”。腳尖身圓的“冰猴”放在地上,用一根繩子做的鞭子猛抽“冰猴”,“猴身”就能轉起來,用鞭子抽得越狠,它就轉得越飛快,不會倒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發現:如果一個物體旋轉時速度很快,它就會穩定地立在一個地點不動,轉速足夠快的時候,即使平板傾斜一些,它仍然不會倒,并且轉軸始終指向一個固定方向。這就是物體的“定軸特性”。科學家利用“定軸特性”制造出能定向和定位的陀螺儀,通過將陀螺定軸方向與運載體的軸心相比對,就能得出運載體的正確方向和瞬時位置。而以陀螺儀為核心部件,進而組裝出慣性導航系統或制導系統。因此,陀螺是航天、航空、航海裝備及很多武器裝備在作戰中不可缺少的定位和導航裝置。傳統的慣性陀螺主要是指機電陀螺,但其穩定性以及定向與定位精度不夠,不能滿足現代武器精確打擊的要求。科研人員一直希望能找到更好的陀螺儀,幫助運載體精確定位與定向、穩定運行,更好地發揮武器的效能,激光陀螺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替代品。2023/3/16何為激光陀螺?科技名詞定義:激光陀螺,學名“環形激光器”。實際上是一種無質量的光學陀螺儀,利用環形激光器在慣性空間轉動時正反兩束光隨轉動而產生頻率差的效應,測定敏感物體相對于慣性空間的角速度或轉角,進而測定物體方向等。原理:一束光經分光器被分成完全相同的兩束光后,進入同一環形光回路,分別沿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相向傳播。如果讓光回路繞垂直于自身的軸旋轉起來,這兩束光之間會產生相位差,利用光的干涉性能測出相位差,進而得出光回路旋轉的角速度。如果光回路被制成一個環形激光器,其中傳播的光就是方向性好、聚束性強、相干性優的激光,因此就形成了一個能通過敏感角速度來測定方向與姿態并具有快速尋北與穩定作用的激光陀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精確打擊武器的導航定位、姿態測量與控制、平臺穩定,為它們有效完成作戰任務提供更好的保障。2023/3/17在軍事上的主要應用首先,激光陀螺用于為各類戰機和精確打擊武器提供導航和制導所需要的實時航向、速度、高度、姿態等空間位置信息。使戰機能可靠飛行和靈活進行高速戰術機動,并使精確打擊武器的射程和命中精度得到很大提升。同時,它還為機動發射的彈道導彈、巡航導彈尋北提供方位基準,使它們能實現快速定向定位,準確地命中目標。其次,為艦艇、潛艇和制導魚雷提供航向、航深、航速和位置等基準數據。使它們不依賴于任何外部信息,就能獨立地進行實時導航。第三,作為穩定調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坦克、裝甲車等陸地戰車在行進中,實時感知車體上仰和下俯等動作,自動將火炮和機槍等武器穩定在原定方向和位置,保證武器瞄準和射擊時不受車體行進過程的影響。第四,作為航天器姿態和軌道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協助衛星保持正確姿態,使其天線波束始終能對準地球覆蓋區,準確完成對地面轉發和傳播信號以及對地面目標的探測。第五,用于運載火箭的慣性制導系統中。簡化導引和控制系統結構,減小火箭的控制難度,增強火箭的飛行穩定性,同時降低火箭的發射重量,增大火箭的運載能力,提高航天器的入軌精度以及機動性和變軌能力2023/3/18激光陀螺儀工作原理陀螺儀基本上就是運用物體在高速旋轉時,角動量會很大,旋轉軸會一直穩定指向一個方向的性質為依據,用它來保持一定的方向,制造出來的定向儀器。不過它必需轉得夠快,或者慣量夠大(也可以說是角動量要夠大)。不然,只要一個很小的力矩,就會嚴重影響到它的穩定性,所以設置在飛機、飛彈中的陀螺儀是靠內部所提供的動力,使其保持高速轉動的。2023/3/191986年,挑戰者號航天飛機解體,所有的航天飛機停飛兩年。2003年,此前剛執行過第4次維修哈勃空間望遠鏡任務的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返回時失事,所有的航天飛機再次停飛兩年停飛兩年。2023/3/110哈勃空間望遠鏡哈勃空間望遠鏡,(HubbleSpaceTelescope,縮寫為HST)[1],是以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為名,在軌道上環繞著地球的望遠鏡,它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氣層之上,因此影像不會受到大氣湍流的擾動,視相度絕佳又沒有大氣散射造成的背景光,還能觀測會被臭氧層吸收的紫外線。它于1990年成功發射,彌補了地面觀測的不足,幫助天文學家解決了許多天文學上的基本問題,使得人類對天文物理有更多的認識。是天文史上最重要的儀器之一。2011年11月,借助哈勃空間望遠鏡,天文學家們首次拍攝到圍繞遙遠黑洞存在的盤狀構造。2013年12月,天文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太陽系外發現5顆行星,它們的大氣層中都有水存在的跡象,是首次能確定性地測量多個系外行星的大氣光譜信號特征與強度,并進行比較。2023/3/111原理大氣層中的大氣湍流與散射,以及會吸收紫外線的臭氧層,這些因素都限定了地面上望遠鏡做進一步的觀測。太空望遠鏡的出現使天文學家成功地擺脫地面條件的限制,并獲得更加清晰與更廣泛波段的觀測圖像。一架蘇聯A-60機載激光武器試驗機上的徽標,明確顯示出以激光武器攻擊哈勃空間望遠鏡的圖像。因而引發對哈勃空間望遠鏡是否單純用于和平用途的爭論,以及反對太空軍事化的抗議。更有陰謀論者進一步指出:哈勃空間望遠鏡初期的“近視”缺陷乃有意為之,直至蘇聯解體后兩年才加以修正。2023/3/112光學系統望遠鏡的光學部分是整個儀器的心臟。它采用卡塞格林式反射系統,由兩個雙曲面反射鏡組成,一個是口徑2.4米的主鏡、另一個是裝在主鏡前約4.5米處的副鏡,口徑0.3米。投射到主鏡上的光線首先反射到副鏡上,然后再由副鏡射向主鏡的中心孔,穿過中心孔到達主鏡的焦面上形成高質量的圖像,供各種科學儀器進行精密處理,得出來的數據通過中繼衛星系統發回地面。2023/3/113高速光度計高速光度計是安裝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科學儀器之一,他被設計得能夠快速的測量天體的光度變化和偏極性。它可以在紫外線、可見光和近紅外線的波段上,每10微秒測量一次光度。新穎的設計使它能透過各種濾鏡和孔徑去觀察,卻沒有任何運動的機件。高速光度計是隨著哈勃太空望遠鏡一起升空的儀器之一,但因為主鏡的光學問題而未能成功的使用。在1993年12月,第一次的哈勃維護任務中,就被為矯正其他儀器的光學問題的太空望遠鏡光軸補償校正光學(COSTAR)替換掉2023/3/114廣域和行星照相機(WFPC)廣域和行星照相機(WFPC)(發音如同wiffpick)是安置在哈勃太空望遠鏡上的一架照相機。他是在哈勃發射時就安裝在上面的儀器之一,但是他的功能因為主鏡的光學瑕疵而被嚴重的削弱。而即使在哈勃太空望遠鏡有像差的情況下,仍然有一定數量的發現。他在明亮天體的觀測上產生可貴且有價值的高解析力圖像。廣域和行星照相機是由任教于加州理工學院的行星科學家詹姆斯A.韋士伐提議的,并且在噴射推進實驗室的管理下完成設計和制造。在他提議的年代,1976,CCD(CCD是一種半導體器件,能夠把光學影像轉化為數字信號。CCD上植入的微小光敏物質稱作像素(Pixel)。)幾乎未曾用在天文學的影像處理上,但是他的高解析力,讓天文學家強烈的建議應該考慮在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儀器上使用。廣域和行星照相機包含了兩架獨立的相機,每架都有四片德州儀器的800X800畫素CCD,構成了相鄰接的視野。廣域照相機的每個畫素視野為0.1弧秒,在犧牲角解析力的情況下可以對光度微弱的天體進行全景觀測。行星照相機每個畫素的解析力為0.043弧秒,用于高分辨率的觀測。利用一個可以轉動45度的四面體的金字塔來選擇使用的相機。2023/3/115WFPC2,3在1993年12月STS-61的維修任務中,廣域和行星照相機被新的第二代替換,為了避免混淆,通常WFPC就是第一代的廣域和行星照相機,新機稱為WFPC-2。WFPC-2是由原先的備用機改良的,主要是修正了主鏡的像差。WFPC3使用的是當年從哈勃上帶下來的WFPC的殼(真會廢物利用啊),使用兩個2048x4096px的CCD在可見光/紫外線波段進行觀測,再加上另外的一個紅外線感光器,專司紅外線波段。紅外線感光器是JamesWebb太空望遠鏡(哈勃的「后繼者」)將使用的設備的開路先鋒。2023/3/116黑匣子什么是黑匣子?黑匣子學名航空飛行記錄器,是飛機專用的電子記錄設備之一。它能把飛機停止工作或失事墜毀前半小時的語音對話和兩小時的飛行高度、速度、航向、爬升率、下降率、加速情況、耗油量、起落架放收、格林尼治時間,還有飛機系統工作狀況和發動機工作參數等飛行參數都記錄下來,需要時把所記錄的內容解碼,供飛行實驗、事故分析之用。2023/3/117黑匣子發展歷程黑匣子伴隨著飛行安全的迫切需求以及飛機制造水平的不斷進步而快速發展,一般行業內比較認同將黑匣子從誕生到眼下發展分為四代2023/3/118第一代(鉑帶記錄器)第一代黑匣子:誕生于上世紀50年代初,是在飛機設計試飛記錄設備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其工作原理為通過在金屬箔帶上用針留下劃痕來反映數據變化曲線,僅能記錄航向、高度、空速、垂直過載和時間等5個飛行參數。已淘汰。2023/3/119第二代(磁帶記錄器)第二代黑匣子:出現于上世紀50年代末,其工作原理類似于普通磁帶機,但在磁帶機外面加裝了具有抗沖擊、耐火燒等能力的保護外殼,按照美國聯邦航空局當時頒布的第一個黑匣子標準TSO-C51,要求黑匣子能夠承受100g(重力加速度)、持續11ms的沖擊,以及1100℃、30分鐘的火燒。1966年標準更新為TSO-C51a,將抗強沖擊指標提高到1000g,并增加了抗穿透、靜態擠壓、耐海水浸泡、耐腐蝕液體浸泡等要求。第二代黑匣子一般可以記錄幾十個參數,并同時出現了座艙音頻記錄器。已基本淘汰。2023/3/120第三代(半導體固態記錄器)第三代黑匣子:出現于上世紀90年代。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突飛猛進,黑匣子開始采用半導體存儲器記錄數據,隨著對飛機墜毀時黑匣子破壞情況的不斷深入認識,黑匣子的抗墜毀能力標準更新為TSO-C124,抗強沖擊指標提高到3400g,1100℃高溫火燒時間提高到60分鐘,耐海水浸泡時間由36小時增加到30天,增加了耐6000米深海壓力要求。1996年,美國聯邦航空局發布了TSO-C124a標準,增加了抗26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飲水協議書范文
- 裝修代辦保修協議書
- 校園學生住宿協議書
- 象棋比賽免責協議書
- 相關工程維護協議書
- 建行扣稅協議書模板
- 家庭責任協議書范本
- 家有寵物轉讓協議書
- 買房折扣協議書模板
- 贈送財產分割協議書
- GB/T 6433-2025飼料中粗脂肪的測定
- 廠房裝飾裝修施工方案
- 物業管理之工程管理
- 生態農業發展與綠色金融的融合路徑
- 附著齦重建在口腔種植修復中的應用探索
- 《歐式田園風》課件
- 2024年德州市人民醫院高層次衛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訂單與合同管理制度
- 【MOOC期末】《英美文學里的生態》(北京林業大學)期末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外科患者疼痛護理與管理
- 《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專題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