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端午習俗與中醫養生,中醫養生論文內容摘要: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民間流傳有很多風俗,除了人們熟知的吃粽子、劃龍舟之外,各地還有掛艾草與菖蒲、佩戴香囊、飲雄黃酒及蒲酒等民間風俗。細講這些端午風俗,其實都與傳統的中醫養生文化有密切的聯絡。文章從飲食養生、藥物養生、環境養生和運動養生四個方面淺析端午風俗與中醫養生文化。本文關鍵詞語:端午風俗,中醫,養生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2018年9月,端午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批準,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由此可見,端午節在中國傳統節日中的重要地位。端午節的起源,至今仍有幾種學講觀點:一是紀念歷史人物講,以為端午節起源于紀念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陳臨等歷史人物;二是源于浴蘭節講,(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三是惡日講,以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需要除瘟驅邪祈福,因此有了端午的這些特色風俗;四是祭祀龍圖騰講,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提出端午節是吳越人進行龍的圖騰崇拜的節日;五是夏至講,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講〕中提出,有文字可考的端午節的始源應該是夏至,端午的風俗就大多源自夏至的風俗。上述的這些端午節起源講,足以反映這一中國傳統節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深遠影響。中醫養生在近些年由于其受眾面廣、接受度高、推廣性大而越來越遭到關注。中醫養生注重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順應協調、天人合一、身心和諧,作為人類生存的智慧,養生的內涵博大精深,很多理念與方式方法早已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端午節的眾多風俗中,吃粽子、掛艾草與菖蒲、佩戴香囊、飲雄黃酒及蒲酒諸如此類,都蘊含著傳統中醫養生的思想。接下來,本文從中醫的飲食養生、藥物養生、環境養生、運動養生幾個方面來探究一下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風俗特色。1飲食養生飲食養生來歷已久,敦煌發現的唐代孟詵所著的(食療本草〕就是一部對唐以前食療藥物及食治驗方系統總結的著作。民以食為天,我們國家從來就對飲食格外講究,特定的時節、場合都有獨特的飲食習慣。通過日常的飲食調節,到達治未病的效果,這是中醫飲食養生的智慧。到了端午節,吃什么,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一種用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中華傳統節慶食物。粽葉所包裹的食物,就是中醫飲食養生發揮成效所在。糯米性甘平,能暖和脾胃,補益中氣。人們通常在里面包裹的赤豆,也是利水祛濕的常用食療材料。到了如今,人們根據自個的不同需求,在粽子里裹上所需食材,不僅能夠成為一道節慶美食,更能夠成為一道養生佳品。除了吃粽子,端午還有一種民間風俗飲蒲酒。(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菖蒲酒具有提醒開竅、化痰和胃、強身健體的成效,可用以治療老人的筋骨不利、風濕疾病、神魂癡呆等。(本草綱目〕記載用石菖蒲上藥煎汁,或釀或浸,菖蒲酒主治三十六風,一十二痹,通血脈,治骨痿,久服耳目聰明。又有(太平圣惠方〕記載,菖蒲酒,主大風十二,通血脈,治骨立萎黃,醫所不治者。可見菖蒲酒在養生保健方面的成效。菖蒲酒的制作,主要取用石菖蒲適量,用度數較高的白酒浸泡,早晚飲用。可以根據自個的需求參加其他中藥食材,釀一壺對癥下藥的端午蒲酒。2藥物養生古時五月俗稱毒月,端午節正值農歷五月初五。每到這個毒月毒日,人們會在身上佩戴一個香囊,里面放上各種香料藥粉用以祛毒驅蟲和辟邪,因此構成了端午佩香囊的風俗。香囊文化源于香料藥物的應用。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后,香料藥物開場傳入中國。到了東晉,葛洪在(肘后備急方〕中記載,取雄黃如棗核,系左腋下,令人終身不魘寐。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1號漢墓就已出土了藥枕和香囊。馬王堆1號漢墓中出土的藥枕內填塞香草,為祛穢保健之用,香囊內裝有茅香、辛夷等中藥和香料藥物。香囊的成效取決于囊中包裹的香藥粉,因而也是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常用的香料藥物有丁香、薄荷、桂皮、肉豆蔻、肉桂、安息香等。端午的特定時節造就了端午香囊的特殊性,一般含有朱砂、雄黃等能夠用來驅毒辟邪、預防毒蟲侵擾。3環境養生環境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中醫講究人與天地相應,華而不實天就是指人們所生存的自然環境,相應即人生活在天地之間,是這世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環境是一個整體,當環境發生變化時,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的健康。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講到:山林深遠,固是佳境。背山臨水,氣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地勢好,亦居者安。只要當人處在宜人的環境中,才會到達身心健康的效果。民間流傳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風俗,每到端午時節,人們習慣用菖蒲作劍,用艾葉作虎,并且懸掛于門首,用以辟邪。民諺云: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手執菖蒲劍,蛇蟲歸地府。首先,艾葉與菖蒲本就是常用的中藥材。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調經安胎、祛濕止癢的成效。它的特殊氣味能夠驅蟲。菖蒲是中藥材中用于開竅寧神、化濕和胃的一味藥。由于它的外形像一把寶劍,所以人們將它插于門口,寓意辟邪除難,稱之為蒲劍。作為中藥材,菖蒲能夠開心竅、祛痰濕、醒神志,利于治療痰濕蒙蔽清竅的神昏譫語、癲癇抽搐、頭昏嗜睡、健忘耳鳴等。從藥理學上講,菖蒲含有的揮發性具有中樞性鎮靜、抗驚厥的作用。二者合用,既能驅蟲辟邪,又能凈化空氣、提神醒腦。除此之外,端午民間還有洗浴風俗,(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端午時節的氣候濕熱,容易患皮膚病,人們會用艾葉、菖蒲來洗藥浴,以祛濕止癢驅蟲。4運動養生導引一詞很早就已出現,(莊子刻意〕記載: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罷了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講的就是,像熊攀緣引體、像鳥兒展翅翱翔,噓唏呼吸,吐去胸中濁氣吸納清新空氣,是延年益壽的方式方法,這樣的人就是導引之士,擅長養生的人。后來1974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導引圖〕畫有44個不同的人做著不同的動作來到達強身健體的目的。隋朝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更是輯錄了多達289條的養生方導引法,是專論疾病病因和證候的專著,該書不錄藥方。后世,導引逐步演化應用,如今所講的運動養生也由此而來。端午節的一大風俗賽龍舟,不僅僅是一項全身性的體育運動,也具體表現出了我們國家的悠久歷史文化和集體主義精神。在劃龍舟的經過中,全身性的拉伸舒展使經絡通暢,全身氣血運行。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文化廣博而深邃,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賦予了中華民族牢固的文化根基,這是一個民族真正的強大。中國傳統文化是古人流行下來的智慧和經歷體驗,于后世而言是一個文化寶藏,需要我們用真誠和時間去挖掘。傳統文化節日和中醫養生文化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細小分支,怎樣將無限的寶藏通過研究學習運用到日常生活,繼續傳承創新,是當今人的智慧。以下為參考文獻[1]胡文彬.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J].前進論壇,2008(5):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五年級閱讀測試卷及答案
- 航空航天設備分包合同
- 家庭日常活動合作協議
- 《搭橋術后護理》課件
-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評估
- 土木工程施工的安全創新管理
- CFG樁頂褥墊層試驗段砂礫石填料工藝總結模版
- DApps助力醫療數據安全與共享的技術分析
- 健康產業中的智慧醫療管理與教育
- 創新藥物開發中的國際專利布局和保護策略研究
- 二年級下冊口算題大全(全冊可直接打印)
- 情緒調節的認知神經機制
- 供貨方案及供貨計劃(2篇)
- 離散數學(下)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CATIA創成式曲面設計經典收藏
- QC/T 922-2023 汽車用空氣濾清器濾芯 (正式版)
- 2024年高考政治必修二 《經濟與社會》(思維導圖+核心考點+易混易錯)
- 個人借車免責協議書完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課件
- SYT5405-2019酸化用緩蝕劑性能試驗方法及評價指標
- 新能源業務開發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