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歲的他一生都獻給了少先隊_第1頁
88歲的他一生都獻給了少先隊_第2頁
88歲的他一生都獻給了少先隊_第3頁
88歲的他一生都獻給了少先隊_第4頁
88歲的他一生都獻給了少先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88歲的他,一生都獻給了少先隊他是溫嶺市少先隊終身輔導員。在少先隊輔導員崗位上,俞明德擇一事,終一生,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今年,俞明德88歲了。1950年至今,在他的堅持下,輔導員的身份一直未變。忙碌一生,俞明德覺得很幸福。俞明德和老伴葉皎鳳于1949年農歷十二月十四結婚,至今快70年了。結婚時,俞明德18歲,剛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因為他的大小孩形象,他被任命為少年兒童委員。俞明德向團縣委打了報告,于1950年1月成立了中國少年兒童隊紫皋大隊部。俞明德成了溫嶺首位“少年兒童隊輔導員”。葉皎鳳說,結婚后,俞明德基本上都住在學校,和兒童隊在一起。從上世紀50年代起,俞明德先后換了好幾所學校,但不管是任副校長還是校長,他都會主動要求兼任大隊輔導員。退休后,俞明德再次向縣教委提出請求:當少先隊志愿輔導員。這個請求再次被批準。中國少年報要獎勵他一輛摩托車,他要求將摩托車換成攝像機。另外,他還自掏腰包,買了一部照相機。俞明德到學校里去,和輔導員們一起,策劃、組織開展少先隊活動,并拍攝記錄。回到家后,他向各級媒體投稿。2022年,市委、市政府聘請俞明德為市少先隊終身輔導員,并獎勵他一臺電腦。70歲的俞明德開始學電腦,花了一年的時間學會了打字、發郵件。一直以來,俞明德保持每天清晨4時起床的習慣。簡單洗漱后,他就坐在電腦前,處理前一天采訪的內容。“忙的時候,他弄到晚上12時,凌晨2時就起床了。”葉皎鳳說。每天晚飯后,葉皎鳳希望和俞明德出去散散步。“但他哪有時間啊?”俞明德太愛少先隊工作了。他曾專門跑到上海、杭州、江蘇等地,向當地的優秀輔導員學習,把優秀經驗帶到溫嶺少先隊工作中。俞明德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先隊員。林欣是溫嶺師范附屬小學的副校長,也是學校的少先隊輔導員。她說,之所以走上教師崗位,成為輔導員,就是受到俞明德老師的影響。林欣家住塢根鎮,被父母送到實驗小學讀書。因此,8歲的她就認識了俞明德。1986年上半年,中國兒童報開展“全國各族兒童勤巧小隊友誼賽”活動,俞明德看到后,帶著孩子們踴躍參加。同年7月,俞明德和林欣受邀到北京領獎和參加夏令營活動。打這時候起,家境貧寒的林欣,學習更加刻苦。林欣說,俞明德老師是她家姐妹仨的老師,更是她們的親人。俞明德改變了他們整個家庭的走向,使他們家越來越好。因為少先隊活動,俞明德一生獲得無數榮譽。他是全國第二次、第三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少先隊代表大會的代表。1955年9月,24歲的俞明德作為浙江省唯一的少先隊輔導員代表,出席了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并在大會上作典型發言。隨著年齡漸長,俞明德的記憶力不太好了。往往是很多學生記得他,碰面時和他打招呼,他卻不記得對方了。但有些孩子,俞明德印象深刻。上世紀90年代,俞明德到箬橫鎮北小學參加少先隊活動時,看到有個孩子趴在教室外的窗口。他就是周張標,當時,他的頭部被嚴重燒傷。俞明德了解到,周張標命運坎坷,父親死亡,母親帶著他改嫁,后來家里的柴油灶發生爆炸,母親和他都被嚴重燒傷。再回到學校上課時,因為周張標的樣子,同學們都害怕他、疏遠他。周張標幼小的心靈,再次受到傷害。他跑到了教室外面。俞明德說,他去做同學們的思想工作。在他的疏導下,同學們漸漸地接納了周張標,周張標又坐進了教室里。因雙手的手指都被燒沒了,周張標就用雙手夾著筆寫字,學習非常刻苦,成績優異。如今,1982年出生的周張標已經37歲了。“俞老師幫我拂開了人生的陰霾,讓我變得自信,有了文化知識。”周張標稱,如果沒有俞老師,他的人生將是另外的樣子。而曾經,俞明德也是個趴在教室外渴望學習的孩子。俞明德出生于1931年10月。他在箬橫讀了幾年小學便輟學,撿過煙頭、當過藥店學徒。渴望讀書的他,每天在教室外面徘徊。有一天,在教室里上音樂課的男老師發現了他。下課后,男老師得知他因交不起學費上不了學后,破格讓他來上學,還給俞明德買了新書包,付了書簿費。男老師姓吳,筆名田地。在田地老師的教育輔導下,1947年,俞明德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當時上海著名的格致中學。田地老師又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錢來幫俞明德付中學的學費和書簿費。1948年12月,俞明德和母親回到溫嶺。臨走時,田地老師來送他們,還給他們買了兩個“枕頭面包”。對于田地老師,俞明德充滿了感激。他也意識到,一位好老師對學生有著多大的影響。去年12月,87歲的俞明德到大溪小學參加少先隊活動。活動中,有個叫季遇的孩子向他獻上了一條紅圍巾。一開始,他以為這只是一條普通的圍巾,但其實不是。上世紀80年代,俞明德任溫嶺城西小學(現實驗小學)校長兼少先隊輔導員。學生家里大多比較困難,很多人都住在楊梅山頭,每天要赤著腳帶著干糧下山上學。孩子們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學校,也要40多分鐘。季遇的母親周凌飛,就是其中一名孩子。一天下午放學時,突然下起了大雨,孩子們沒有帶雨具,被困在學校里。俞明德和老伴見狀,馬上到附近的店里買了二三十件雨衣,讓孩子們穿上回家。這些雨衣,花了俞明德半個多月的工資。周凌飛說,當時的條件不如現在,這是她的第一件雨衣,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這事,她一輩子都忘不了。“他對待我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后來,周凌飛也成為一名教師,她和俞明德打招呼時,對方已不記得她了。去年,季遇要參加《紅船領航》讀后感征文比賽,母子倆商量著怎么寫。周凌飛想到了俞明德,“俞老師將一生都奉獻給了少先隊事業,正契合奉獻精神的主題。”于是,他們在這篇文章中,著重寫了俞明德。去年12月的一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