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 第二十六章 性傳播性疾病流行病學 胡貴方_第1頁
流行病學 第二十六章 性傳播性疾病流行病學 胡貴方_第2頁
流行病學 第二十六章 性傳播性疾病流行病學 胡貴方_第3頁
流行病學 第二十六章 性傳播性疾病流行病學 胡貴方_第4頁
流行病學 第二十六章 性傳播性疾病流行病學 胡貴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性傳播疾病流行病學性傳播性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TD)一組由性接觸為主要傳播途徑的、可引起泌尿生殖器官及附屬淋巴系統病變的疾病;包括生殖器以外皮膚對皮膚,皮膚對粘膜,粘膜對粘膜的直接接觸傳染,可涉及到全身主要器官的病變;主要受染部位為:口、咽部、肛門、直腸等;是一種嚴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傳染性疾病。1975年世界衛生組織常任理事會通過,確定用“性傳播疾病”來代替既往習慣上所稱的性病(venerealdisease)一詞。定義為由性行為接觸或類似性行為接觸為主要傳播途徑的一組傳染病。

“經典”性病:梅毒、淋病、軟下疳及性病淋巴肉芽腫等四種。STD的危害

全球每年有數百萬20~24歲生育力旺盛的青年人感染STD。WHO近年報告,每年約有4億新病例。經治療的STD年發病數為3.33億人),主要病種為淋病(6200萬)、梅毒(1200萬)、HIV感染(3000萬)、生殖器皰疹(2000萬)、軟下疳(700萬)及衣原體感染(8900萬)。STD的危害引起局部病變和損傷;也可引起全身的嚴重病變,導致傷殘或威脅生命;與某些惡性腫瘤的發生、婦女的不育及異位妊娠有關;STD還可由孕婦傳給胎兒及新生兒。STD的病原體幾乎所有醫學微生物均可致STD。如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細菌,螺旋體,放線菌,真菌,原蟲及寄生蟲等均可經性接觸傳播相應的STD。

流行概況由于漏報嚴重,官方報告的數字只能顯示真實發病情況的一部分,STD的真正發病率是很難確定的,只能用其來描述流行的趨勢。在我國,STD現已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發病人數逐年上升,地區不斷擴大,危害日益嚴重。近20年來全國性病疫情一直呈上升趨勢,平均增長124.31%。人群分布特征1.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兩性發病有明顯的差異;2.嬰幼兒性病病例明顯增多;3.絕大多數病例集中在20~39歲年齡組;4.現階段STD的發病率已無明顯的職業差異。

地區分布特征1.全國各地STD的發病率差異呈縮小的趨勢;2.總體上來說,城市高于農村、沿海地區高于內地,經濟發達地區高于欠發達地區。STD的流行環節傳染源:1.性工作者;2.性亂者;3.同性戀/雙性戀者;4.性病患者的性伴與配偶;5.吸毒者;6.血源。

流行環節傳播途徑1.性接觸傳播;2.非性行為的直接接觸傳播;3.血源感染;4.母嬰傳播;5.醫源性傳播;6.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流行環節易感人群1.人群對STD既無先天性免疫力也無穩固的后天獲得性免疫力,可以反復感染STD,也可遷延不愈,

反復發作;2.人群對STD普遍易感:沒有年齡、性別的差異。

流行環節生物學因素1.STD病原體種類繁多,引起的疾病種類也相應繁多;2.人群對STD缺乏特異性免疫力,因而普遍易感,甚至可發生重復感染或反復發作及間歇性排菌等現象;3.至今尚無有效的人工免疫方法及化學預防辦法;4.濫用抗菌素。

流行因素社會因素

1.社會制度;2.人口流動;3.嫖娼、賣淫;4.吸毒、販毒;5.淫穢文藝作品泛濫;6.健康教育欠缺及自我保護意識差;7.性病醫療市場混亂。

流行因素心理學因素

1.傳統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被拋棄;2.性觀念、性心理、性行為及道德標準的改變。

流行因素艾滋病及其流行特征基本概念:亦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

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m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T細胞免疫功能缺陷為主的一種混合免疫缺陷病。

AIDS病原學HIV為單鏈、帶有包膜的RNA的逆轉錄病毒;目前HIV分HIV-1和HIV-2二型,各型中有可分很多亞型,以HIV-1型流行為主;HIV借助受體依附于CD4+T淋巴細胞表面,進而侵入,并在其中通過逆轉錄酶的作用復制,繁殖,導致感染的CD4+T淋巴細胞被殺傷,從而促使機體的免疫缺陷形成。

AIDSAIDS的流行環節傳染源:感染HIV的人是本病唯一的傳染源,包括AIDS患者與無癥狀的HIV感染者。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各種體液均有傳染性,其血液、精液、唾液、宮頸分泌物、腦脊液、眼淚、乳汁和尿液中均可分離出HIV。傳染性的強弱與感染者體內HIV的病毒載量、病毒復制的活躍程度等有關。

AIDS的傳播途徑人群易感性人類對HIV普遍易感。不同種族人群對不同亞型HIV的易感性可能有所不同。高危人群:男性同性戀者、靜脈吸毒成癮者、暗娼以及與HIV攜帶者經常有性接觸或血液接觸機會的人。

AIDS病情發展過程

1.急性感染期;2.窗口期(2周~3月);3.無癥狀感染期(持續8~10年);4.AIDS相關綜合征期(持續1~3年)。

AIDS窗口期感染HIV后到體內出現HIV抗體的這段時間。窗口期的長短與個體差異和檢測方法有關,一般認為HIV的窗口期為15~90天。AIDS在國外的流行趨勢

AIDS分布于全球5大洲210多個國家,全球HIV感染人數估計達4200萬;在2002年亞洲及太平洋地區HIV感染人數估計約為720萬,占全球感染人數的20%,比2001年增長了10%。東南亞地區是HIV感染率較高的地區;東歐和中亞地區是目前感染率在全世界增長最快的地區,至2002年底感染者達120萬,其中新感染者達25萬人。

AIDS2002年底估計成人與兒童HIV/AIDS存活人數

艾滋病在亞洲流行的形勢

PatternoftheHIVEpidemic-Asia

DrugUsers

吸毒者Sexworkers性工作者Family家庭Children兒童SourcePopulation

源頭人群BridgePopulation

橋梁人群GeneralPopulation

一般人群艾滋病今天在中國流行的形勢

HIVEpidemicStatus-China

DrugUsers

吸毒者Sexworkers性工作者Family家庭Children兒童SourcePopulation

源頭人群BridgePopulation

橋梁人群GeneralPopulation

一般人群我國逐年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報告數AIDS在國內的流行趨勢自1985年發現首例AIDS以來,報告的HIV感染者人數逐年增多;據有關專家最新估計,全國HIV感染者人數目前已突破了1000萬;HIV感染者已由源頭人群突破擴散至普通人群。AIDS我國AIDS流行的三個階段1.散發期:1985~1988,血液制品應用者和歸國人員;2.局部流行期:1989~1994,云南、廣西邊境吸毒人員;3.廣泛流行期:1995~,全國各地都有。AIDS我國AIDS流行的特點1.最初感染者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人口流動頻繁是加劇AIDS流行的重要因素;2.經靜脈吸毒傳播是我國AIDS流行的主要傳播模式;3.經采血傳播造成的危害逐漸加劇;4.經性接觸傳播途徑感染HIV的人數逐漸增多,完全有可能成為今后我國HIV傳播的主要途徑。

AIDSSTD的預防策略和措施

有效地預防和控制STD事關民族昌盛、國家繁榮、經濟發展和人民富裕。STD的防治是一個系統工程,絕不會是某個部門可以完成的任務。預防策略和措施

STD防治的主要策略

1.加強領導,綜合治理STD的發生、發展、

蔓延,控制STD必須政府重視,并在各級政府統一領導下,各部門齊抓共管綜合治理;2.建立健全STD預防和控制工作的領導機構和組織保障系統,增加必要的人、財、物投入;

預防策略STD防治的主要策略3.制定我國預防和控制STD的規劃及行動計劃,

強化立法管理及制定配套政策;4.持久廣泛地開展健康教育,加強對性病的監測;5.發揮非政府組織即各類群眾的團體組織在預防STD,制止嫖娼賣淫、

吸毒、同性戀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預防策略STD防治的主要措施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預防意識,普及性衛生知識;

2.及時、充分地治療現癥病人;

3.開展流行病學治療;4.減少性暴露頻率;5.切斷性接觸以外的其他傳播途徑;6.防止母嬰傳播的出現;7.加強對STD的監測。

預防措施

流行病學治療基于危險性而不是基于診斷的治療叫流行病學治療(epide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