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_第1頁
第七講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_第2頁
第七講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_第3頁
第七講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_第4頁
第七講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講地殼的組成物質

和物質循環11.右圖中的大圓、中圓和小圓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A.巖石圈、地幔、地殼B.巖石圈、上地幔頂部、地殼C.巖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內部圈層、巖石圈、地殼D2.為了探測莫霍面的情況,在下圖中的A、B、C、D四點同時進行了地震波的測定,其中最遲得到從莫霍面傳來的地震波的地點是()A2圈層構造示意圖,回答3~5題。3.圖中所示的圈層A、B、C分別是()A.水圈、生物圈、巖石圈B.生物圈、巖石圈、水圈C.巖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巖石圈4.B圈層是一個()A.不連續、有規則的圈層B.連續、不規則的圈層C.連續、有規則的圈層D.不連續、不規則的圈層5.A圈層不同于其他圈層的特點是()①只有A圈層具有生命存在的條件②不單獨占有空間,滲透于其他圈層之中③占有獨立空間,厚度約為300多米④地球上非?;钴S的特殊圈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DBD31.礦物:地殼物質最基本的組成單元(1)具有確定

、物理屬性的單質或者化合物,是化學元素在巖石圈中存在的

。一、地殼物質組成化學成分基本單元(2)基本存在形式:氣態、液態和固態。(3)分類:

礦:如磁鐵礦、赤鐵礦礦:如石英礦、長石等非金屬金屬4黃鐵礦黃銅礦磁鐵礦方鉛礦金屬礦物赤鐵礦5石英的主要成分為SiO2。純凈的石英無色透明,稱為水晶;含雜質時呈各種色調。瑪瑙也是石英的一種。6長石是硅酸鹽礦物中分布最廣的一類礦物約占地殼重量的50%72.巖石(1)概念:巖石圈(地殼)中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的體積較大的

集合體。(2)分類:巖石按成因可分為

、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固態礦物巖漿巖一、地殼物質組成8

結合

聚集富含有用

富集

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化學元素礦物巖石礦產礦石地殼物質的組成關系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化學元素的單質或化合物組成礦物,礦物又有規律地聚集形成巖石。在巖石的形成過程中,有用礦物富集起來達到能夠被工業上開采利用,就是礦產;富含礦產的巖石就是礦石。礦產9花崗巖由石英、長石、云母等礦物組成。

10侵入巖噴出巖(1)概念:巖漿在地下巨大的壓力作用下,沿著地殼薄弱地帶侵入地殼上部或噴出地表(即火山噴發),隨著溫度、壓力的變化,冷卻凝固而形成的巖石,叫做巖漿巖.(2)種類:侵入巖-花崗巖

噴出巖-玄武巖3、各類巖石的成因及其特征巖漿巖巖漿11噴出巖:玄武巖巖漿中的揮發性氣體在熔巖變硬時可能跑不出來,這些巖石里的氣泡稱為氣孔12侵入巖:花崗巖花崗巖生成于地殼內部,經受的溫度高、壓力大,比較堅硬13沉積巖風化作用:在地表環境中由于多種因素(溫度,水,大氣,生物)的破壞作用,使裸露于地表的巖石原地發生物理狀態或化學組成變化的過程。概念:碎屑物質被風、流水等搬運后沉積起來,經過壓緊固結作用而形成的巖石2巖石的成因及其特征14在不受外力因素的影響下,沉積巖是一層一層地呈水平分布,最先形成的在最下面,時間最早,依次愈往上,時間愈晚。依據巖層的順序可以確定其時代。1層理構造沉積巖的特征152化石:判斷地質年齡和研究古地理環境的珍貴資料化石是已變成巖石的古生物的遺體或遺跡。生物是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不斷進化的,生物進化有不可逆性和階段性。因此不同時代的巖層中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同時代的巖層中往往保存著相同或相似的化石??梢愿鶕r層中的化石來恢復其順序,從而確定地質時代。沉積巖的特征16三葉蟲化石17

根據巖層的組成物質和化石特征,人們就可以推知沉積時的地理環境。例如,富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巖,表示的是溫暖的淺海環境;有豐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層,表示當時是森林茂密的濕熱環境。180種類:砂巖、礫巖、頁巖、石灰巖等19礫巖20石灰巖是一種由珊瑚、貝殼、藻類等生物遺骸堆積,形成礁石,然后再經沉積作用而成的一種巖石。21石灰巖巖漿石灰巖巖漿大理巖變質接觸帶變質帶(高溫)3.巖石的成因及其特征變質巖地殼中已生成的巖石,在巖漿活動、地殼運動產生的高溫、高壓條件下,使得原來巖石的成分、性質發生改變,由此形成的巖石稱為變質巖。

22大理巖23常見變質巖由花崗巖變質形成的片麻巖由石灰巖變質形成的大理巖由砂巖變質形成的石英巖由頁巖變質形成的板巖24侵入巖 花崗巖 堅固美觀噴出巖 玄武巖 有氣孔礫巖 石灰巖 具有層理砂巖構造頁巖 有化石

高溫、高壓大理巖硬度大下形成板巖 片理構造25二.地殼的物質循環(一)地質循環的內涵1.從

年前原始地殼形成至今的漫長地質歷史歲月2.

和軟流層之間存在大規模的物質循環3.能量來源:地球內部

衰變,放射能轉化為熱能,熱能再轉化為推動巖石圈和軟流層物質運動的機械能35億~36億巖石圈放射性物質26侵入型噴出型巖漿巖巖石風化碎屑巖漿沉積巖變質巖高溫高壓變質高溫高壓變質風、流水、等外力作用將巖石碎屑物由高處搬運到低處沉積接觸巖漿后重融、再生(二)巖石的轉化27地殼物質的循環巖漿巖漿巖冷凝重融沉積巖化風蝕侵運搬積堆融重變質巖變質作用風化侵蝕搬運堆積融重用變質作28巖漿巖變質巖巖漿沉積巖完成圖,并找出箭頭所代表的意義ADDDCCBBA巖漿上升冷卻凝固B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巖C變質作用D高溫溶解29讀古詩并回答:千錘萬造出深山,烈火焚燒只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1、詩中描述的巖石是

,按成因屬于巖。2、在這種巖石是否可能找到生物化石

。3、這種巖石經變質作用后形成的巖石叫

。4、以該巖石為主的山區常形成

地貌。石灰巖沉積是大理巖喀斯特(石灰,溶洞30例題:下圖表示地殼物質循環模式,圖中序號表示沉積作用、風化與侵蝕作用、變質巖、巖漿巖、沉積巖和巖漿。據圖完成(1)~(2)題。圖中分別能找到金屬內生礦、油氣等外生礦的巖石是A.① B.② C.④ D.⑤BD31(2)圖中能分別反映黃土高原地貌形成及變化的序號是(雙選)A.① B.② C.④ D.⑥解析根據圖示可知,來自地幔的③表示巖漿,它冷卻以后會凝固成巖漿巖(圖中的②),已生成的巖漿巖可能經變質作用成為變質巖(圖中的④),也可能先經過外力作用的風化與侵蝕(圖中的①),然后經沉積作用(圖中的⑥)變成沉積巖(圖中的⑤)。在上述各序號中,表示巖漿巖的②中能找到金屬內生礦,表示沉積巖的⑤中能找到油氣等外生礦。黃土高原是由風力的沉積作用形成的,對應于序號⑥;而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則是在流水的侵蝕作用下形成的,對應于序號①。DA32變式練習1讀“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分析判斷(1)~(2)題。(1)有關圖示各處物質的判斷,正確的是()A.①——沉積巖B.②——噴出型巖漿巖C.④——侵入巖D.⑤——巖漿A33(2)從地質條件看,下列各處可能形成的相應礦床是A.①——天然氣 B.②——煤炭C.③——大理石 D.⑥——石油解析(1)根據圖中的信息可知,①處是石灰巖層,它屬于沉積巖;②處是由巖漿活動所形成的巖漿巖,但它未噴出地表,為侵入巖;④處巖石受高溫巖漿的影響,發生變質作用,形成變質巖;⑤處巖漿噴出了地表,經過冷凝作用形成了噴出型巖漿巖。(2)讀圖可知,①處巖層向下彎曲,不可能有天然氣;②處是巖漿冷卻形成的巖漿巖,不可能形成煤炭;④處石灰巖經高溫變質,形成了大理石;⑥處為一個背斜,這是較好的儲油構造,可能有石油分布。D34下圖為某地地層剖面示意圖,讀圖回答1~3題。1.圖中巖層,最晚形成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⑤D.④⑥解析:通過地層剖面圖考查地層形成的先后順序,從圖中可知該區域發生過巖漿活動,巖漿上升時穿透破壞了⑥④③②地層,由此可知此處最先形成了⑥④③②各層,其后發生了巖漿活動,因而最晚形成的應為與巖漿活動有關的①⑤。C352.如果④是石灰巖,則⑤為()A.花崗巖B.砂巖C.大理巖D.板巖解析:考查三大類巖石間的轉換,石灰巖受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