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西藏林芝市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1頁
2020-2021學年西藏林芝市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2頁
2020-2021學年西藏林芝市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3頁
2020-2021學年西藏林芝市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4頁
2020-2021學年西藏林芝市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附答案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0-2021學年西藏林芝市七年級(下)期末生物試卷

1.下列不屬于現代類人猿的是()

A.金絲猴B.大猩猩C.黑猩猩D..長臂猿

2.下列結構中屬于中樞神經系統的是()

A.腦和脊髓B.腦和腦神經

C.腦和脊髓及它們發出的神經D.脊髓和脊神經

二孩政策全面開放后,洋洋的媽媽想再生一個孩子,但一直沒有懷孕經檢查,原因

竟然是輸卵管堵寨。輸卵管堵塞不能懷孕的原因是()

A.不能產生卵細胞B.胚胎的發育得不到營養

C.不能產生雄性激素D.精子與卵細胞不能結合

4.以下關于青春期衛生保健說法中錯誤的是()

A.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B.課余時間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C.青春期就要任性,無需自我調整

D.女生月經期要注意清潔和保暖,避免劇烈運動

5.同學們正處于青春期,應該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這是因為()

A.蛋白質是人體生命活動最主要的供能物質

B.人體生長發育以及細胞的更新都離不開蛋白質

C.蛋白質攝取不足易患佝僂病

D.蛋白質可以不經消化被直接吸收

6.如圖所示為四種不同的食物中鐵、鈣、維生素C和維生素D的含量情況,若長期

以下列中的某一種食物為主食,最易患佝僂病的是()

-

n

8Hn

ABCD

U)鐵Ea?as雄生素c□雄生素D

A.AB.Bc.cD.D

7.不參與淀粉的消化,但參與蛋白質消化的消化液是()

A.腸液B.唾液C.胰液D.胃液

8.肝炎患者不喜歡吃油膩的食物,是因為()

A.胃液分泌過少B.唾液分泌過少C.胰液分泌過少D.膽汁分泌過少

9.一位同學吃西瓜時,將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下列哪項是它的旅行路線()

A.口腔T食道―胃T大腸T小腸T肛門

B.口腔T胃T食道T小腸T大腸T肛門

C.口腔一大腸一胃一食道T小腸一肛門

D.口腔—食道一胃一小腸一大腸一肛門

10.人體有多種消化液,其中能將糖類徹底消化的是()

A.胰液和腸液B.胃液和膽汁C.唾液D.胃液

11.某同學“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動過程中,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①將兩支試管充分振蕩;

②向1號試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號試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

③向1號、2號試管中各加入2毫升漿糊;

④加入2滴碘液;

⑤放入盛有37℃左右水浴中。

A.④③②①⑤B.④③①②⑤C.③②①⑤④D.③②①④⑤

12.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A.神經元B.神經C.腦和脊髓D.神經中樞

13.下列圖表示探究唾液消化淀粉的相關實驗,各試管含有等量和等濃度的淀粉溶液。

按圖中所示處理,經充分反應后各管均滴入適量碘液,溶液可能不變藍的是()

D7

H

3rc

14.下列關于呼吸道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呼吸的主要器官B.過濾全部有害物質

C.干燥和溫暖氣體D.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15.馬拉松運動員在比賽時會大量出汗,為保持和補充體內水分,最好飲用()

A.純凈水B.生理鹽水C.濃茶水D.鮮果汁

16.人體內主要的呼吸肌是()

A.腹部肌肉B.背部肌肉C.膈肌D.肋間肌和膈肌

17.在做胸部的x光檢查過程中,醫生要求你吸氣后閉氣不動,吸氣過程中你的肋骨和

膈的運動方式是()

A.肋骨上舉,膈肌舒張而使膈上升B.肋骨上舉,膈肌收縮而使膈下降

C.肋骨下降,膈肌舒張而使膈上升D.肋骨下降,膈肌收縮而使膈下降

18.人的肺泡外纏繞著毛細血管網,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這有利于()

A.氣體在血液中運輸B.血液與肺泡間的氣體交換

C.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D.細胞間的氣體交換

19.人體呼出氣體與吸入氣體相比,氧氣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氣被利用以

及二氧化碳產生的場所分別是()

A.細胞、細胞B.動脈、靜脈C.肺泡、細胞D.細胞、心臟

第2頁,共22頁

20.耳的結構中能接受振動并產生神經沖動的部位是()

A.耳蝸B.半規管和前庭C.大腦的聽覺中樞D.鼓膜和聽小骨

21.流感是一種急性病毒性傳染病,一般冬春季高發。與普通感冒相比,季節性流感只

能由特定的流感病毒引起,患者一般會出現高熱、咳嗽、頭痛、肌肉和關節痛等癥

狀,下列關于流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鍛煉身體和注射流感疫苗是較好的預防措施

B.自身患流感咳嗽、打噴嚏時.,盡量用紙巾或手遮住口鼻

C.從保護自身出發,流感季節盡量遠離患病人群,不到人口密集的場所

D.流感病毒有細胞結構,能獨立生存,易發生變異

22.神經沖動在一個神經元中傳導的方向為()

A.突起一細胞體B.細胞體一細胞體C.突起一突起D.細胞體一突起

23.如圖中A、B、C為膈肌三種不同狀態,

最高時,膈肌內應處于()

A.A處

B.B處

C.C處

D.均有可能

24.下列生理活動中,不屬于反射的是()

A.向日葵花盤隨光照角度轉動B.紅燈行,綠燈停

C.運動員聽到槍聲起跑D.進食分泌唾液

25.動脈血的特征是()

A.含氧豐富,顏色暗紅B.含二氧化碳豐富,顏色鮮紅

C.含氧豐富,顏色鮮紅D.含二氧化碳豐富,顏色暗紅

26.顯微鏡下觀察到血液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原地區的人到高原后D會增多

B.有炎癥時,人體的A會減少

C.B體積最小,但有細胞核

D.重度燒傷病人需要輸入C,C的功能是運輸氧和廢

27.人體因分泌的激素異常而導致患巨人癥和糖尿病的內分泌分別是()

A.垂體和胰島B.甲狀腺和腎上腺C.胸腺和垂體D.甲狀腺和胰島

28.心臟的四個腔中,相通的是()

①左心房和右心房②左心室和右心室③左心房和右心室④右心房和右心

室⑤左心房和左心室.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④⑤

29.形成尿液的基本結構是()

A.細胞B.腎單位C.腎小球D.腎小囊

30.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利用好草原,長期的發展畜牧業,下列哪項措施不正確?

()

A.大力興修草原水利

B.盡量發展牲畜養殖,最大限度的發揮草原的潛力

C.營造基本草場防護林

D.改良牧場,促進良種牧草的發展

31.卓瑪同學最近面色蒼白,經常感到頭暈、四肢無力,她決定去醫院檢查,醫生對她

進行血常規檢查,首先用她的血做成了臨時血涂圖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請你對相

關內容進行填空。

(1)用顯微鏡觀察時,醫生應該用手握鏡臂,手托鏡座。(填“左”

或“右”)

(2)應該先用鏡進行觀察。(填“低倍”或“高倍”)

(3)在調焦時,通過左眼觀察,同時轉動,直到看到目標后轉用o

(填“細準焦螺旋”或“粗準焦螺旋”)

(4)調焦觀察臨時裝片用顯微鏡觀察時,若要換物鏡,需要轉動。

A.物鏡

B.轉換器

C.遮光器

D.粗準焦螺旋

(5)顯微鏡的構造中,可以用來調節光線強弱的部件是o

A.物鏡和光圈

B.目鏡和光圈

C.遮光器和反光鏡

D.通光孔和遮光器

(6)若觀察到的物像偏右下方,應該將裝片朝移動才能使物像移到視野的

中央。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第4頁,共22頁

(7)觀察血細胞時,下列哪臺顯微鏡視野中細胞數目最少。

A.目鏡10x物鏡40x

B.目鏡5x物鏡40x

C.目鏡10x物鏡4x

D.目鏡12.5x物鏡10x

(8)觀察血細胞時,發現視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應調節顯微鏡的。

A.粗準焦螺旋

B.細準焦螺旋

C.反光鏡

D.光圈

(9)在顯微鏡下觀察血細胞時,發現視野內有一污點,轉動目鏡和移動玻片,污

點都沒有動。你認為污點最可能位于下列哪個結構上o

A.目鏡

B.物鏡

C.玻片

D.載物臺

(10)使用顯微鏡觀察血細胞臨時裝片時,選擇下列那組鏡頭放大倍數最小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1)根據鏡檢結果,小芳有些貧血,我們建議小芳用食療法來調理自己的身體,

她應該多補充含豐富的食物。

e口口口

甲乙丙丁

32.進化論的建立者達爾文提出: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33.胎兒發育成熟后,從母體陰道產出,這個過程叫做;受精卵發育初期所需

要的營養主要來自:胚胎在子宮里的發育所需要的營養通過和

從母體獲得。

34.人體的代謝產物及代謝廢物中,通過汗液由皮膚排出的是、和

35.發聲的秘密:在喉部有發聲的器官.呼吸時聲帶(打開或關閉).

36.近幾年有報道稱,珠穆朗瑪峰海拔6000米,非常寒冷卻長出植被,相關科學家認

為這與溫室效應有著密切的關系,請你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有什么做法可以降低溫

室效應:。(至少兩點)

37.據圖及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人們長期用眼疲勞可能損傷對視覺敏感的細胞,

使視覺下降,這些細胞位于,視覺形成的部位是o

(2)近視眼能看清處物體,它的形成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徑過長或圖中

的曲度過大,遠處的物體落在視網膜的前方,應佩戴透鏡矯正。

38.隨著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酸雨已成為主要農作物減產的重要原因。酸雨會影響植

物的生長嗎?次仁同學為了探究酸雨是否降低小麥種子的發芽率,設計了如下探究

實驗。

實驗假設:酸雨會降低小麥種子的發芽率。

方法步驟:

①取兩個培養皿分別標號A、B,底部均墊有紗布,將200粒飽滿的小麥種子平均

放入A和B中。

②向A培養皿中倒入適量的醋與水按一定比例混勻,模擬酸雨,向B培養皿中倒

入等量的O

③將A、B兩個培養皿放在適宜種子萌發的相同環境下培養。每天觀察一次,連續

觀察7天,記錄小麥種子的萌發情況。④根據記數計算出小麥種子的發芽率:A培

養皿中的小麥發芽率是34%,B培養皿中的小麥發芽率是93%o

根據實驗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A,B兩個培養皿中,A培養皿是組,B培養皿是組。

(2)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加準確,小明應反復做幾次實驗,取幾次實驗發芽率的

作為實驗結果。

(3)B培養皿中的小麥種子有些沒有萌發,可能是種子處于期而不能萌發。

(4)根據上述實驗的方法步驟,小明基本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39.下列是有關新冠肺炎的報道摘要,閱讀后請回答下列問題。

2019年12月29日下午1時,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夏文廣召集了專家們對

7個病例進行了逐一討論,影像學特殊,全身癥狀明顯,實驗室檢查肌酶、肝酶都

第6頁,共22頁

有變化。專家們一致認為,這種情況確實不正常,要引起高度重視。同時,夏文廣

副院長立即決定:直接向省、市衛健委疾控處報告。

(1)肌酶、肝醐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對物質的變化有催化分解作用的一類。

(2)夏副院長覺得疫情嚴重,立即決定向省、市衛健委疾控處報告的行為屬于

反射,完成此反射的結構基礎是,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

(3)新冠肺炎患者具有發燒、咳嗽、發病早期白細胞減少等癥狀。其白細胞的主

要功能是可吞噬病菌,對人體起和保護的作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人和類人猿是近親,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類人猿沒有尾巴、

頰囊和屁股上的月并月氐,常見的四種類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長臂猿,A符合題

意。

故選:A?

常見的四種類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長臂猿。據此答題。

做這題的關鍵是了解類人猿的特點,掌握常見的四種類人猿。

2.【答案】A

【解析】解:神經系統的組成為:

大腦

小腦

一腦一腦干

廠中樞神經系統L

1-脊髓

神經系統的組成「腦神經

1—周圍神經系統

J脊神經

故選:Ao

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組成。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主管接收、

分析、綜合體內外環境傳來的信息,然后發出指令;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

能夠傳遞信息。

關于神經系統的組成多以選擇題或是填空題的形式考查,難度較小。

3.【答案】D

【解析】解:精子和卵細胞是在輸卵管相遇結合為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結扎了輸卵

管,精子和卵細胞不能相遇結合,完不成受精,就達到了避孕的目的。

故選:D。

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都是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受精的場所是輸卵管,

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處結合形成受精卵。

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受精的過程。

4.【答案】C

【解析】解:A、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是健康的生活方式,A正確:

B、課余時間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是健康的生活方式,B正確:

C、青春期要學會自我控制,自我調整,為自己的健康成長擔負起自己應盡的責任,C

第8頁,共22頁

錯誤;

D、女生月經期要注意清潔和保暖,避免劇烈運動,屬于健康生活方式,D正確。

故選:Co

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

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其次是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也都迅

速發育。

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吃營養配餐;堅持體育鍛煉;按時作

息;不吸煙、不喝酒;拒絕毒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

5.【答案】B

【解析】解: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有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無機鹽,

其中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建造和修復身體的重要原料,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

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都離不開蛋白質。因此同學們應該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故選:B。

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分: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六類營養物質。

每一類營養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糖類、蛋白質、脂肪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有機物,

并且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本題考查學生對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蛋白質的作用的掌握情況,是基礎題。

6.【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體對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對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的作用;人體

一旦缺乏,就會影響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還會引起疾病,解答即可。

本題主要考查維生素D的缺乏癥,難度較小,注重基礎。

【解答】

A、食物A中維生素D最多,不會導致人患佝僂病,A錯誤;

B、食物B中含鈣最多,不會導致人患佝僂病,B錯誤;

C、食物C中含鈣、維生素D較多,不會導致人患佝僂病,C錯誤。

D、食物D中含鈣、維生素D較少,若長期以食物D為主食,會導致患佝僂病。D正確;

故選:D。

7.【答案】D

【解析】解:淀粉的消化起始于口腔,口腔里的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夠對部分淀

粉進行初步的消化,使淀粉分解為麥芽糖;胃對淀粉沒有消化作用;小腸是將淀粉消化

為最終產物的器官,在小腸里含有腸液、胰液等消化液,它們都含有消化淀粉、脂肪、

蛋白質的酶,最終淀粉在小腸里被消化成葡萄糖。因此消化道中參與消化淀粉的消化液

是唾液、腸液、胰液,所以不參與淀粉的消化,但參與蛋白質消化的消化液是胃液。

故選:D。

食物中含有的六大類營養物質中,維生素、水和無機鹽等小分子的營養物質人體可以直

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質、糖類、脂肪這些大分子的營養物質是不溶于水的,必須在消化

道內變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質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此題考查了參與淀粉消化的消化液:唾液、腸液、胰液.

8.【答案】D

【解析】解:肝臟分泌的膽汁不含消化酶,但對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變成微小的

顆粒,增大脂肪與消化醐的接觸面積,從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肝炎患者的肝臟分泌膽

汁的能力差,影響了脂肪的消化,因而肝炎患者厭食油膩的食物。

故選:D。

肝臟能夠分泌膽汁,膽汁可以幫助消化脂肪,肝炎患者的肝臟不能正常分泌脂肪,所以

肝炎患者厭食油膩的食物。據此解答

膽汁中雖然不含消化酶,但脂肪的消化離不開膽汁。

9.【答案】D

【解析】解: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組成,食

物經過消化道的順序是:口腔T食道T胃T小腸T大腸T肛門。所以一位同學吃西瓜時,

將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線是口腔一食道一胃一小腸—大腸一肛門。

故選:D。

此題是一道基礎知識題,考查的是消化道的組成。

消化道的組成是個重要的考點。

10.【答案】A

【解析】解:小腸是消化的主要場所。因為小腸長約5?6m,且小腸內具有腸液、胰

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除膽汁不含消化酶外,腸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可以將

糖類、蛋白質、脂肪徹底分解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唾液中只含唾液淀粉

酶,胃液只含胃蛋白酶,膽汁不含消化酶,可見選項A正確。

故選:A。

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是小腸,小腸有與其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小腸

長約5?6m,小腸內具有腸液、胰液和膽汁等多種消化液;小腸內壁有環形皺裳,皺

裳上有小腸絨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絨

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的,有利于營養物質被吸收。

據此解答。

掌握食物的消化過程和消化酶有關,以及消化酶的特異性可解答。

11.【答案】C

第10頁,共22頁

【解析】解:“探究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實驗步驟:③向1號、2號試管中各加入

2毫升冷卻的漿糊;②再向1號試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2號試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

①將2支試管充分振蕩后,⑤放入盛有溫水的燒杯,10分鐘后取出,④待冷卻后加入2

滴碘液。

故選:Co

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實驗的方法步驟:確定、控制變量,設置對照實驗T37℃

水浴一滴加碘液一觀察和分析現象一得出結論。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實驗的方法步驟。

12.【答案】A

【解析】解: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神經元的基

本結構包括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神經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條長而分支少的軸突和數條

短而呈樹枝狀的樹突,軸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

叫神經末梢,神經末梢分布在全身各處,神經元的

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產生和傳導興奮。kU/M步)

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組成,腦蓼

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盟》艮

由腦發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神

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

關鍵點: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一神經元。

13.【答案】D

【解析】解:A、試管所處的溫度是0℃,溫度太低,唾液淀粉酶不能將淀粉充分分解

為麥芽糖,滴加碘液溶液變藍,A不正確;

B、試管所處的溫度是37C,但是煮沸的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失去活性,不能將淀粉

分解為麥芽糖,滴加碘液溶液變藍,B不正確;

C、試管所處的溫度是37℃,但是蛋白酶不能將淀粉分解為麥芽糖,滴加碘液溶液變藍,

C不正確;

D、試管所處的溫度是37℃,相當于人體體溫,試管內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為麥芽糖,

所以溶液不變藍,D正確。

故選:D。

探究實驗中只能有一個實驗變量,其他因素均處于相同理想狀態,這樣便于排除因其他

因素的存在而影響、干擾實驗結果的可能。液淀粉酶可將淀粉轉化成麥芽糖。淀粉遇碘

變藍色,麥芽糖遇碘不變藍。

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探究發生在口腔內的化學消化的實驗。

14.【答案】D

【解析】解:A、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A錯誤;

B、呼吸道的處理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呼吸道不能夠清除空氣中的所有有害物質,B錯

誤;

C、呼吸道對吸入的空氣具有清潔、濕潤和溫暖的作用。C錯誤;

D、呼吸道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D正確。

故選:D。

呼吸系統的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肺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是呼吸系統的主要

器官。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作支架,其內表面覆蓋著黏膜,黏膜內還分布有豐富的毛細

血管。這些特點這可以保證呼吸道內的氣流通暢。又能對吸入的空氣具有清潔、濕潤和

溫暖的作用。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呼吸道的作用是有限的。

15.【答案】B

【解析】解:排汗是排泄廢物的一種方式,汗液中含部分無機鹽,主要是鈉鹽。淡鹽水

含有含鈉的無機鹽,能補充因大量出汗而過多排出的無機鹽,最好飲用生理鹽水。

故選:Bo

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每一類營養

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

關鍵點: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的種類及作用。

16.【答案】D

【解析】解:參與呼吸運動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骨之間的肌肉等呼吸肌。平靜吸氣時,

肋間肌和膈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胸廓擴大,肺隨之擴大,形

成主動的吸氣運動;當肋間外肌和膈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

結果胸廓縮小,肺也隨之回縮,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

故選:D。

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而造成胸腔有規律的擴大與縮小,叫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

個過程.呼吸運動的基本意義是實現了肺的通氣,即肺內氣體與外界氣體進行交換.

參與呼吸運動的肌肉叫做呼吸肌,主要有肋間肌和膈肌.

17.【答案】B

【解析】解:呼吸運動是指人體胸廓有節律的擴大和縮小的運動,包括吸氣過程和呼氣

過程,吸氣時,肋間肌收縮時,肋骨向上向外運動,使胸廓的前后徑和左右徑都增大,

同時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徑都增大這樣胸廓的容積就增大,肺也隨著

擴張,肺內的氣壓低于外界大氣壓,外界空氣通過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的過成.呼

氣時相反.

第12頁,共22頁

故選:B.

吸氣時,肋骨間的肌肉收縮肋骨上升,膈肌收縮而膈的頂部下降;呼氣時肋骨間的肌肉

舒張肋骨下降,膈肌舒張而膈的頂部上升.

理解呼吸運動是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引起胸廓擴大和縮小來完成的.

18.【答案】B

【解析】解: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構成肺結構和功能的

基本單位是肺泡,肺泡是氣體交換的主要部位。肺泡數目極多,增大了肺進行氣體交換

的面積;肺泡外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且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是由一層上皮

細胞構成,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間氣體交換。即人的肺泡外纏繞著毛細血管網,肺泡壁

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這有利于血液與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故選:Bo

肺是氣體交換的器官,肺的功能單位是肺泡。肺泡數量多,肺泡外纏繞著毛細血管,肺

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很薄,這有利于肺泡與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

關鍵在于理解肺泡利于氣體交換的特點。

19.【答案】A

【解析】人體呼吸時,從外界吸入空氣,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相比較,二氧化碳增

多了,氧減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氣要提供組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釋放能量供

生命活動需要,有機物通過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釋放出能量。此過程可以用

表達式表示為: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這個過程是在細胞中的線粒體內完成

的。所以這個過程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經過一系列的途徑被運輸到肺,

由人體呼出,導致呼出的氣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因此氧氣被利用以及二氧化碳產生的

場所均是組織細胞。

故選:A?

人體呼入的氣體成分和呼出氣體的成分含量最多的都是氮氣,但相對來說,呼入的氣體

中含有的氧氣較多,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據此解答。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人體呼出的氣體與外界環境中的氣體成分含量以及變

化的原因。

20.【答案】A

【解析】解:聽覺的形成過程如下: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

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通過與

聽覺有關的神經傳遞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就形成了聽覺。

故選:Ao

耳的結構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聽小

骨;內耳包括半規管、前庭和耳蝸。

21.【答案】D

【解析】解:A、鍛煉身體和注射流感疫苗是較好的預防措施,人們進行的預防接種,

就很好地起到了保護易感者的作用。易感者也應注意不要與患病的人或動物接觸;平時

應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抗病的能力,A正確;

B、自身患流感咳嗽、打噴嚏時,盡量用紙巾或手遮住口鼻,為了切斷傳播途徑,B正

確;

C、從保護自身出發,流感季節盡量遠離患病人群,不到人口密集的場所,屬于保護易

感人群,C正確;

D、病毒無細胞結構,只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病毒不能獨立生存,只

營寄生生活。病毒要是離開了活細胞,通常會變成結晶體。一有機會侵入活細胞,生命

活動就會重新開始,D錯誤。

故選:Do

傳染病要想流行起來,必須具備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

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控制傳染病的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

護易感人群。解答即可。

此題考查了對傳染病的預防措施的認識,基礎知識,需重點掌握,涉及面較廣,有一定

的綜合性。

22.【答案】D

【解析】解:興奮是以神經沖動的形式傳導的,神經沖動在神經元中的傳導方向是:樹

突一細胞體一軸突。

故選:D。

神經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產生興奮,并能夠將興奮傳導到其他的神經元,這種可傳

導的興奮叫神經沖動。

牢記掌握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是解題關鍵。

23.【答案】C

第14頁,共22頁

【解析】解: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叫做肺的通氣,肺的通氣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吸

氣:肋間外肌、膈肌收縮一肋骨向上向外移動(膈肌頂部下降)一胸廓擴大一外界大氣

壓力大于肺內氣壓一外界氣體進入肺:圖中當膈肌由狀態A向狀態C轉換時,膈的頂

部下降,因此胸廓的上下徑增大。胸廓擴大,此時膈肌收縮,肺隨胸廓的擴大而擴大,

肺內氣壓減小小于外界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形成吸氣。圖中當膈肌由狀態C向狀態

A轉換時,肋間外肌、膈肌舒張T肋骨下降,膈肌頂部回升T胸腔容積縮小T肺泡借彈

性一縮回,導致肺內氣壓增大,一肺內氣體排出肺泡完成呼氣。因此,當肺泡內氧氣含

量最高時,膈肌內應處于C吸氣狀態。

故選:Co

呼吸肌的收縮和舒張而造成胸腔有規律的擴大與縮小,叫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

個過程;呼吸運動實現了肺的通氣,即肺內氣體與外界氣體進行交換。

此題主要考查了呼吸運動的吸氣過程中膈肌、膈的頂部位置、肺的容積和肺內氣壓的關

系。

24.【答案】A

【解析】解:A、向日葵是植物沒有神經系統,因此向日葵的花盤總隨光照角度轉動不

是反射,是應激性,A符合題意;

BCD、紅燈停綠燈行、運動員聽到槍聲起跑、進食分泌唾液都是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外

界的刺激做出有規律的反應活動,屬于反射,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反射是指人或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性的反應活

動。反射必須有神經系統的參與,沒有神經系統參與的生理活動就不是反射。反射包括

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

知道反射是指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規律的反應活動。

25.【答案】C

【解析】解:動脈血是氧氣與血紅蛋白結合后,含氧氣豐富,含二氧化碳較少,顏色鮮

紅的血液。

故選:C?

動脈血是氧氣與血紅蛋白結合后,含氧氣較多,含二氧化碳較少,顏色鮮紅的血液。

靜脈血是氧氣與血紅蛋白分離,含氧氣較少,顏色暗紅的血液。

動脈血、靜脈血的區別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顏色是鮮紅還是暗紅。

關鍵點:動脈血是含氧豐富,顏色鮮紅的血液。

26.【答案】A

【解析】解:A、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空氣稀薄、氧氣含量較少,因此導致人體血

液中氧合血紅蛋白含量少,血液運輸的氧氣減少,組織細胞缺氧,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

的能量減少,因此出現高原反應。為滿足人體對氧氣的需要,血液中的紅細胞會增多,

增大對氧的運輸能力,因此過一段時間后高原反應消失。A正確。

B、白細胞無色,當細菌侵入人體后,白細胞能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并將細菌吞

噬,具有防御和保護功能,人體出現炎癥時血液中的白細胞的數量會明顯增多。B錯誤。

C、血小板B,體積最小,但沒有細胞核。C錯誤。

D、大面積燒傷的病人皮膚受損,體液丟失嚴重,所以應該輸入血漿;血漿的主要功能

是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D錯誤。

故選:A。

圖示中A是白細胞、B是血小板、C是血漿、D為紅細胞。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呈

兩面凹的圓餅狀;白細胞有多種,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數量少。

熟悉血液的組成和功能是解題的關鍵。

27.【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題考查的是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和所分泌的激素的作用,以及分泌異常時的癥狀,思

考解答。

人體的內分泌腺及分泌的激素的作用、缺乏癥等考試的重點,要好好掌握。

【解答】

垂體能分泌生長激素,促進人身體的生長發育,幼年分泌過多易患巨人癥,分泌過少易

患侏儒癥,成年期分泌過多易患肢端肥大癥;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胰

島能分泌胰島素,能調節糖的代謝,促進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濃度。可見A符合題

意。

故選:A。

28.【答案】D

【解析】解:心臟的四個腔只有心房與心室是相通的,心臟的左右是不相通的,這樣保

證了流入心臟的動脈血和靜脈血不相混合。因此左心房與左心室相通,右心房與右心室

相通。

故選:D。

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連通肺靜脈,右心房連通上

下腔靜脈,左心室連通主動脈,右心室連通肺動脈。

心臟的左右不相通,往往有些同學并不在意,因此此題容易出錯。

29.【答案】B

【解析】解: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單位。腎單位包括腎

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三部分。尿的形成過程主要包括腎小球的濾過作用、腎小管的重

吸收作用兩個過程。所以在人體腎臟中,形成尿液的基本結構單位是腎單位。

第16頁,共22頁

故選:B?

腎單位是腎臟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單位,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

腎小體包括呈球狀的腎小球和呈囊狀包繞在腎小球外面的腎小囊,囊腔與腎小管相通。

每個腎臟大約有100多萬個腎單位組成。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形成尿液的基本結構單位是腎單位。

30.【答案】B

【解析】解:生活在草原的植物大多數是適應半干旱氣候條件的草本植物,適于發展畜

牧業,但是過度放牧會使草原退化、沙化,甚至導致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對人類生

產和人類生活構成了嚴重威脅;大力興修草原水利、營造基本草場防護林、改良牧場,

促進良種牧草的發展等措施能夠使草原得到可持續發展和利用.

故選:B

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天然草原是指一種土地類型,它是草本和木本飼用植物

與其所著生的土地構成的具有多種功能的自然綜合體,人工草地是指選擇適宜的草種,

通過人工措施而建植或改良的草地.

草原的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注重長遠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指既滿足當代入的需求,又不

損害后代入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31.【答案】右左低倍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BCDABBB鐵和蛋白質

【解析】解:(1)我們在進行取鏡時,為保持顯微鏡的穩定及安全,應該右手握住鏡

臂,左手托住鏡座。

(2)在使用顯微鏡對光時,一般使用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這樣視野更亮。這樣觀察

時,范圍也就更大,有利于下一步快速找到物像。

(3)調焦時,首先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

片標本,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這時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

筒緩緩上升,直到找到物像,物像不清晰,再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4)結合分析可知,物鏡安裝在轉換器上,若需要換不同放大倍數的物鏡,則需要轉

動轉換器以達到目的,絕不可以直接掰物鏡,以達到換物鏡的目的,B符合題意。

故選:Bo

(5)顯微鏡視野亮度的調節方法為:小光圈通過的光線少,視野暗,平面鏡只能反射

光線不能改變光線強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鏡調節會使視野變暗;大光圈通過的光線

多,視野亮,凹面鏡使光線匯聚,能提高視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會

使視野變亮。根據以上分析可知,在使用顯微鏡時,調節光線強弱的結構是遮光器上的

光圈和反光鏡,C符合題意。

故選:Co

(6)顯微鏡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發現物像位于視野的右下方,它實際上位于玻片

標本的左上方,所以要移到中央,應向右下方移動玻片標本,D符合題意。

故選:D。

(7)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就越小,看到的細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數目較少;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就越大,看到的細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數目細胞數目就越

多。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的計算是目鏡的放大倍數乘以物鏡的放大倍數。

在四個選項中A選項放大400倍,B選項放大200倍,C選項放大了40倍,D選項放

大125倍,A符合題意。

故選:A。

(8)粗準焦螺旋用于升降鏡筒,其中粗準焦螺旋升降鏡筒的范圍較大。細準焦螺旋的

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準確,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

強弱。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

平面鏡和小光圈,光弱時使用凹面鏡和大光圈。因此在觀察的過程中物像不夠清晰,應

該通過調節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清晰,B符合題意。

故選:B?

(9)顯微鏡視野中污點的位置有三種可能,目鏡、物鏡或玻片標本。判斷的方法是:

轉動目鏡或移動玻片。轉動目鏡污點動就在目鏡,不動就不在目鏡;移動載玻片,污點

移動就在載玻片,不動就不在載玻片;如果不在目鏡和載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鏡上,B

符合題意。

故選:Bo

(10)分析題圖,甲乙鏡頭有螺紋,故為物鏡,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丙丁鏡頭沒

有螺紋,故為目鏡,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就越小,

看到的細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數目較少;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就越大,看到的

細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數目細胞數目就越多。因此,只有甲丁組合的放大倍數最小,B

符合題意。

故選:B?

(11)在紅細胞中,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它在氧氣含量

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氣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因此,紅細胞的功能是運

輸氧。當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過少,或是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過低時,就會出現貧

血的癥狀。所以貧血的病人應多吃一些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故答案為:

(1)右;左。

(2)低倍。

(3)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

(4)B?

(5)C?

(6)Do

(7)A?

第18頁,共22頁

(8)B,

(9)B?

(10)B?

(11)鐵和蛋白質。

(1)觀圖可知:甲和乙是物鏡、丙和丁是目鏡。

(2)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步驟: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

掌握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是解題的關鍵。

32.【答案】森林古猿

【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

洲的熱帶叢林,后來由于環境的變化,森林古猿朝兩個方面進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

以樹棲生活為主,慢慢進化成了現代類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長臂猿等。另

一支卻由于環境的改變被迫下到地面上來生活,慢慢的進化成了人類,可見人類和類人

猿的關系最近,是近親,它們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答案為:森林古猿。

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關鍵點:人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3.【答案】分娩卵黃胎盤臍帶

【解析】解:生殖細胞包括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含精子的精液進入陰

道后,精子緩慢地通過子宮,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相遇,有一個精子進入卵細胞,與卵

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斷進行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

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這是懷孕。懷孕后8周左右,胚胎發育成胎兒,呈現出人

的形態。胎兒發育成熟后,從母體陰道產出,這個過程叫做分娩。胚胎發育初期所需要

的營養來自卵黃;胚胎在子宮里的發育所需要的營養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獲得。

故答案為:分娩;卵黃;胎盤;臍帶。

女性的生殖系統包括卵巢、輸卵管、子宮、陰道等,各有不同的用途,卵巢有產生卵細

胞,分泌雌性激素的作用;子宮是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場所及產生月經的地方;陰道是精

子進入和胎兒產出的通道;輸卵管能輸送卵細胞,也是受精完成和胚胎初期發育的地方。

知道胚胎發育的過程是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

34.【答案】水無機鹽尿素

【解析】解:人體內的代謝終產物有:水、二氧化碳、無機鹽、尿素等,這些新陳代謝

的廢物必須排出體外,否則會影響人體的健康,排泄的途徑有三條:一、二氧化碳和水

以氣體的形式通過呼吸系統由肺排出;二、通過皮膚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的有水、無機

鹽和尿素;三、大部分的水、無機鹽和尿素通過腎臟形成尿液通過泌尿系統排出。

故答案為:水:無機鹽;尿素。

人體細胞代謝活動產生的廢物,如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尿素等,它們屬于代謝終產

物,它們排出體外過程稱為排泄,據此解答。

掌握排泄的途徑和意義是解題的關鍵。

35.【答案】聲帶打開

【解析】解:呼吸系統的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

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證了氣體的暢通,其中喉還是發聲的器官,喉位于咽

的下方,有聲帶和會厭軟骨組成,人在發聲時,先吸入空氣,然后將聲帶內收和拉緊,

并控制呼吸,呼出的氣流沖擊聲帶引起振動而發出聲音,呼吸時聲帶打開.

故答案為:聲帶;打開.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呼吸系統的組成及功能,呼吸系統的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

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據此解答.

關鍵點:喉既是呼吸通道又是發聲器官.

36.【答案】提倡綠色出行、植樹造林、減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節約紙張、發展太

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減少化石能源的開采與利用

【解析】解:溫室效應主要是由于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大量

排放尾氣,這些燃料燃燒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提倡綠色出行,

發展公共交通,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能緩解溫室效應;退耕還林還草,有利于維

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能緩解溫室效應;提倡使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可減少煤炭的

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能緩解溫室效應等。綜上分析可知,聯系

生活實際可以降低溫室效的措施是提倡綠色出行、植樹造林、減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

節約紙張、發展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新能源、減少化石能源的開采與利用。

故答案案為:

提倡綠色出行、植樹造林、減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節約紙張、發展太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