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人教版九年級下本冊總復習總復習_第1頁
初中歷史人教版九年級下本冊總復習總復習_第2頁
初中歷史人教版九年級下本冊總復習總復習_第3頁
初中歷史人教版九年級下本冊總復習總復習_第4頁
初中歷史人教版九年級下本冊總復習總復習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歷史》下冊綜合測試題(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使俄國走上了實現現代化的獨特之路,對20世紀歷史進程產生深刻影響的歷史事件是(D)A.俄國農奴制改革B.俄國二月革命C.戈爾巴喬夫改革D.俄國十月革命2.“五年計劃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尤其是因為同一時期西方經濟的崩潰。社會主義不再是空想家的夢,它是發展中的事業。美國新聞記者林肯·斯蒂芬斯從蘇聯回國后聲明:‘我看到了未來,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懷疑態度轉變為真正的興趣,有時轉變為模仿。”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的這段話主要說明(B)A.新經濟政策的成就B.蘇聯經濟體制的影響C.羅斯福新政的特點D.經濟危機出現的原因3.右圖反映的情景與《凡爾賽和約》中哪一項規定有關(D)A.德國承認并尊重奧地利的獨立B.瓜分德國的全部海外殖民地C.由法國收回阿爾薩斯和洛林D.不允許德國擁有空軍4.富蘭克林·羅斯福1933年3月4日就任美國總統,到1945年4月12日逝世,連任四屆美國總統。下列各項與富蘭克林·羅斯福有關的是(A)A.開創了資本主義國家干預經濟生活的范例,領導了反法西斯戰爭B.開始推行“冷戰”政策,以反蘇反共為借口進行全球擴張C.結束了中美20多年的敵對狀態,中美開始走向關系正常化D.依仗其唯一超級大國的實力,插手別國事務和地區爭端,嚴重干擾了和平與發展5.“20世紀20年代后期是繁榮、穩定與和解的幾年;20世紀30年代則是蕭條、危機和戰爭的十年。”為了擺脫“蕭條、危機”,下列資本主義國家采取的應用措施與史實不符的是(D)A.德國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B.美國采取國家干預經濟的辦法C.日本實行國家經濟非軍事化D.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專政6.右圖,硝煙中飄揚著一面殘破的美國國旗。畫面上有點明主題的文字“REMEMBER!”,意思是“記住12月7日!”這張海報提醒美國人民不要忘記的歷史事件是(C)A.美國獨立戰爭爆發B.德國突襲波蘭C.日本偷襲珍珠港D.蘇德戰爭爆發7.國際關系中,國家間往往通過召開國際會議來協調國家關系和解決各種爭端。巴黎和會和慕尼黑會議的共同點是(D)A.會議都被英、法、美三國操縱B.促進了新的國際關系形成C.助長了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氣焰D.都損害了弱小國家的利益8.警示片《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中說,蘇聯共產黨只有20萬黨員時打敗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政權;200萬黨員時打敗了德國法西斯,保衛了政權;2000萬黨員時卻自己打敗了自己,失去了政權。蘇聯共產黨“自己打敗自己”發生在(D)A.施行新經濟政策時期B.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C.赫魯曉夫改革時期D.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期9.當今世界局勢呈現出“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蕩”的特點。造成南亞地區印度和巴基斯坦關系持續緊張的根源是(B)A.宗教沖突問題B.領土歸屬問題C.大國干涉問題D.恐怖主義問題10.史料的解讀是運用史料的重要基礎。下表為美國、蘇聯國防開支表(單位:10億美元)。對該表史料解讀正確的是(A)1950年1953年1954~1961年1962年1970年美國~蘇聯~A.美蘇的軍備競賽不斷升級B.美國的軍費開支總是多于蘇聯C.蘇聯取得與美國平等地位D.美蘇爭霸中美國始終處于攻勢11.地區沖突是威脅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冷戰”結束后,霸權主義介入地區沖突的典型事例是(D)A.美國發動朝鮮戰爭B.蘇聯侵略阿富汗C.美國發動越南戰爭D.科索沃戰爭爆發12.右圖是小米手機的零部件世界采購圖。此圖反映出(C)A.中國的零部件質量最好B.世界各地科技水平一致C.世界各地經濟聯系緊密D.國際經濟新秩序已建立13.有人說:“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中國正在沉睡;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中國正在掙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時,中國開始奮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術是(B)A.航天技術B.電子計算機C.生物工程D.原子能技術14.“流水線操作生產”、“多媒體教學”、“提倡低碳環保”。這些現象主要集中反映出科技革命(D)A.提高了社會生產力B.促進了國民經濟迅速發展C.產生了新型工業部門D.改變了人類生產生活方式15.《格爾尼卡》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獸性,被公認為不朽的世界名畫。該畫的作者是(D)A.德萊塞B.達·芬奇C.梵高D.畢加索二、非選擇題(共3道題,第16題15分,第17題13分,第18題12分,共40分)16.2014年初,俄羅斯吞并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引發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之間的“新冷戰”。探究俄國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改革之路】材料一1856年,亞歷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貴族發表演講,他說:“到處在謠傳,我要給農民自由,這是不公正的……但是,遺憾的是,農民和他們的地主之間存在著敵對情緒,并因此發生了許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從上面解決比從下面解決好得多。”——摘自孫成木《俄國通史簡編》(1)材料一反映了俄國農奴制改革的背景,請根據材料歸納俄國農奴制改革的原因。盡管這次改革是農奴主的總代表沙皇主持的,但為什么說這次改革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因為農奴獲得人身自由,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農奴獲得份地時支付的巨額贖金,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急需的資本(資金);農業的發展,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原材料和國內市場等。材料二列寧說:“在戰爭(指1919~1920年蘇俄粉碎國內外敵人的武裝干涉)結束的時候,俄國就像一個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現在,謝天謝地,他居然能夠拄著拐杖走動了!”……這個結果是什么呢?結果就是把商品、貨幣、市場機制引進到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里面去,在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上,這是一個重大突破。(2)材料二是對蘇俄哪次改革的評價?請列舉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新經濟政策;農業:用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農民交稅后可自由處理自己糧食;工業:允許本國和外國資本家經營某些中小企業;商業:取消實物配給制,恢復商品買賣。【政權變化】(3)俄國是通過哪次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又于哪一年成立蘇聯?十月革命;1922年材料三1991年12月25日19點38分,印有鐮刀錘子的紅旗從克里姆林宮樓頂徐徐地、卻是永久地降下。它從事實上宣告一個時代就此終結了。——摘自《大國崛起》(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蘇聯解體【俄國外交】(5)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參加了協約國集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它進行的哪次戰役成為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二戰后,又形成了美蘇“冷戰”兩極格局。“冷戰”結束后,世界出現了多極化趨勢,暫時處于“一超多強”的局面,俄國在這一局面中處于什么地位?斯大林格勒戰役;屬于“一超多強”中的“多強”成員之一。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0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75周年。德國文學家萊辛說,歷史不應該是記憶的負擔,‘而應該是理智的啟迪。中國人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中國人民從自身經歷中形成了走和平發展道路的自覺選擇,我們也真誠希望世界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攜手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習近平2014年3月28日在德國柏林科爾伯基金會演講(摘錄)材料二我們正從事一場偉大的內戰,以考驗這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一切人生來平等的原則的國家是否能夠長期存在下去。……我們這樣做是完全應該而且非常恰當的。——林肯《葛底斯堡演說》(節選)材料三中國日報網5月5日電烏克蘭政府5日調集警察特種部隊前往西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薩以阻止反對派武裝勢力的向西蔓延。同一天,烏克蘭親俄反對派在東部城鎮斯拉維揚斯克的激烈交火中擊落一架政府軍直升飛機。有分析認為,此次派兵顯然表明基輔在鎮壓東部反對派勢力的同時,還要竭力阻止內戰范圍的擴大。材料四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方向發展,保持國際形勢總體穩定具備更多有利條件。同時,世界仍然很不安寧。……全球發展不平衡加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有所上升,局部動蕩頻繁發生。——十八大報告(節選)(1)一戰后,為協調英、日、美等國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家召開了華盛頓會議,簽訂了關于中國問題的什么條約?該條約的實質是什么?《九國公約》;實質:保證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控制,使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6月6日是諾曼底登陸紀念日,為什么說它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開辟了第二戰場,使德軍陷入蘇軍與美英盟軍東西夾擊之中。(3)兩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資本主義國家(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4)二戰后,美、蘇之間的“冷戰”氣氛驟然加劇,“冷戰”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現是什么?怎樣評價這種表現?杜魯門主義的出臺;評價:以維護美國的安全為幌子,干涉各國內政;以反蘇反共為借口,掩蓋其全球擴張的野心(或答“干涉各國內政,稱霸世界”也可)(5)烏克蘭危機挑動著大國的神經,你認為當今世界處理國際事務的重要主張和手段是什么?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有何影響?協商和談判(或者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影響: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穩定。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戰后初期,美國經濟持續發展,一片繁榮。盡管如此,在20世紀50年代的資本主義世界中,美國在工業生產、出口貿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顯著下降,而西歐六國(法、西德、意、荷、比、盧)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納說:“如果歐洲人不想再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話,必須走向聯合……否則歐洲各國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材料二材料三進入20世紀70年代,西歐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導致與美國同盟國政治關系的變化,表現在西歐六國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獨立自主傾向日益發展……美國再也不能像戰后初期和50年代那樣,在西歐陣營里頤指氣使,發號施令。——何春超主編的《國際關系史》(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回答,西歐各國為什么要走向聯合?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國際地位,避免成為超級大國的附庸;加強交流合作,促進經濟的發展。(2)在材料二左圖中找出美國經濟發展的高峰期主要分布在哪些時段。要反映左圖的相關信息,還可用哪些形式?時段: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20世紀90年代(或1990年后)。形式:文字表述,表格,坐標圖,曲線圖,柱狀圖等。(任意答出一種即可給分)(3)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進入70年代后,為什么美國再也不能像戰后初期和50年代那樣對西歐發號施令?美國由于經濟危機的困擾,綜合國力迅速下降;西歐各國經濟卻迅速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西歐各國外交上更加獨立自主。(4)材料二中人物在20世紀90年代成為世界首富與當時美國政府采取的哪些措施有關?進行社會經濟改革;大力發展教育科技,信息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迅速發展;完成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三、活動探究(滿分15分)19.九年級(3)班準備舉行一次小型的三次科技革命成就展,請你參與收集整理,以下是收集到的相關圖片。,圖1蒸汽機),圖2飛機),圖3火車機車),圖4衛星),圖5空客),圖6電燈)),\s\do5(圖7網絡椅子))(1)請用一句話說明圖1中蒸汽機對人類社會產生的重大影響。把人類帶進了“蒸汽時代”。(2)請你找出反映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的圖片。圖2、圖5、圖6。(3)如需要介紹三次科技革命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