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頁高三年級歷史綜合測評卷2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
1.?詩?商頌?殷武?說:“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這說明商朝〔〕A.實行分封制維護社會秩序B.以宗法制維系國家政治統治C.以武力、德政維護民族關系D.穩定了與周邊民族的聯盟關系2.法國著名學者雷奈?格魯塞的?東方的文明?寫道“秦代在歷史上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周時已有的中國的力量,由它一個最有生氣的成分聚合、集中起來,提高到權力的頂峰。〞其中“最有生氣的成分〞是指:〔〕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郡縣制度D.軍功爵制度3.歷史記載,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郡縣,封泰山,禪梁父,刻石頌秦德。頌詞稱“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賓服,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云云。秦始皇封禪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刻石頌德,流芳百世B.齊魯未穩,借機加強對其控制[來源:]C.給皇權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權至上D.祈求上天保佑國泰民安4.據秦瑯琊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東有東海。但西漢學者編寫的?淮南子?等書說顓頊帝即已“西濟于流沙〞,大禹“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紂之地,左東海,右流沙〞。上述差異最能說明〔〕A.?淮南子?等書以傳說貶抑秦始皇B.年代久遠導致歷史記述莫衷一是C.歷史材料的運用首先要區分真偽D.石刻與文獻形成證據鏈印證歷史5.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記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農而改業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無游手之人,今去農而游手謀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農。〞據此可知A.工商業的開展造成農業的衰退B.工商業的開展導致了社會結構的變動C.財富分配不均引起貧富分化加劇D.無業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業的開展6.明代?閩部疏?載:“凡福之紬〔綢〕絲…福漳之桔,福興之荔枝,泉漳之糖.順昌之紙,無日不走分水嶺及浦城之小關.下吳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計,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陸交通十分興旺B.商品經濟活潑C.成為全國經貿中心D.出現資本主義萌芽7.清初兩淮和兩浙的鹽商家庭總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鹽商家庭卻已產生了280余名進士,占全國進土總數的1.88%。這一現象反映了A.商人謀求轉變社會地位 B.鹽商經濟實力迅速提高C.士貴商賤觀念已被打破 D.商人得到政府優厚待遇8.乾隆三十七年,臺灣海防同知朱景英稱:“臺地多用宋錢,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號錢,錢質小薄,千錢貫之。〞據此可知A.宋代商品經濟比清代更為繁榮B.當時兩岸經濟交往尚不密切C.海峽兩岸有著不同的貨幣體系D.宋代以后臺灣經濟開展緩慢9.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相互詰難、批駁,某一學派代表人物在批評另一派別時曾提出“……是無君也;……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以下主張與提出者同一派別的是A.“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B.“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C.“天下兼相愛那么治,相惡那么亂。〞D.“愛臣太親,必威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10.?春秋繁露?曰:“大富那么驕,大貧那么憂……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于驕,貧者足以養生而不至于憂,以此為度而調均之,是以財不匱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國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國益民B.強制去富以抑其驕C.竭力濟貧以撫其憂D.劫富濟貧以均貧富11.梁啟超在論及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時,指出“蓋權臣之消長,與專制政體之進化成比例,而中國專制政治之興旺,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義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劃〞。材料中“教義之浸淫〞指的是A.統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維護自己統治B.宗教的欺騙性使人民喪失了斗爭精神C.儒家思想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工具D.中國君主專制意識根深蒂固12.宋代理學大師朱熹指出:“官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假設公時,做得來也精彩。便假設小官,人也望風畏服。假設不公,便是宰相,做來做去,也只得個沒下梢。〞在這里朱熹實際上強調國家公職人員要A.不畏權貴,忠君愛國B.有所為有所不為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D.自我克制,廉潔奉公13.新文化運動期間,辜鴻銘曾指出:“人們經常斷言漢語中沒有關于‘自由’的詞匯,但令人驚奇的事實是,不僅漢語中有關于‘自由’的詞匯,而且這個詞還準確地表達了……‘自由’的真正含義……漢語中表示‘自由’的字是道,當它在‘自由’這個意義上使用時,被定義為遵循我們本性的法那么——率性之謂道。〞辜鴻鳴言論的主要目的是A.推進文學革命B.提倡自由平等C.弘揚傳統文化D.否認西方文化14.在20世紀20年代浙江上虞縣的下管村,“生產上它是一個農業社會,……下管人除糧食和菜蔬肉類等還能自給自足,并有毛竹和茶葉等山貨可以外銷外,日常生活的工業品,幾乎全是外來的‘洋貨’.……除了制造和修理農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業外,家庭紡織業等已被淘汰殆盡。〞據此可知,近代以來下管村自然經濟瓦解的征象是A.毛竹和茶葉等山貨的外銷B.農具等制造業和修理業的存在C.糧食和菜蔬肉類等的生產D.紡織和局部土產加工業的淘汰15.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撥各省,并不索取原價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費由用船一方撥付,采取“協造〞方式生產。這種變化反映了A.軍用工業由官辦轉為商辦B.“協造〞意在緩解經費壓力C.軍工產品市場化趨勢明顯D.近代輪船制造業走出困境16.容閎(1828—1912年),畢業于哈佛大學,為中國留美之第一人。1901年就義和團運動對學生說了一番話:“汝以義和團為亂民乎?此中國之民氣也,民無氣那么死,民有氣那么動,動為生氣,從此中國可免瓜分之局,納民氣于正軌,此中國少年之責也。〞這里“納民氣于正軌〞應是()A.加強對民眾的愛國主義教育B.對民眾愛國熱情進行理性引導C.將民眾的愛國運動納入政府的領導D.加強對民眾行動的標準管理17.1908年,清政府公布的?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規定:城鎮鄉均為地方自治體。鄉設立議事會和鄉董,實行議事與行政分立。鄉議事會在本鄉選民中選舉產生,為議事機構。材料反映了()A.自治帶有較強的欺騙性B.自治受西方民主憲政影響C.清政府對地方失去控制D.清政府已經放棄專制統治18.1913年2月13日,某縣議會議長在私人日記中寫道:“大清宣統五年正月初八日:闔邑之人仍推予充本縣議會之議長……假設峻辭不往,勢必失邑人之望,一應其請,久必招眾之怨。〞這可以用來說明當時()A.共和體制逐步被民眾所認同B.基層政權組織思想成分復雜C.清朝帝王年號仍被允許使用D.底層民眾不滿民主共和體制19.下面分別是1867-1869年和1894-1915年我國進口商品結構比例變化圖。這種變化反映了()A.中國進口商品結構趨于合理B.近代民族工業開展迅速C.中國市場的國際化趨勢增強D.鴉片貿易利潤逐年降低20.據統計,從1904—1908年,每年根據?公司律?正式登記注冊的企業公司數量都在50到60家,到1912年,運作的本國企業已有20749家,其中絕大局部是小型或中等規模,只有750家企業雇工超過100人。這說明()A.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限制B.民族企業開展有較大局限性C.清政府嚴格限制企業的規模D.民族企業開展迎來短暫春天21.以下表格是甲午戰爭前后中國年均進出口貿易指數(海關兩)。該表說明()1890—1894年1895—1899年1910—1914年出口100142315進口100153417A.列強侵華方式發生較大變化B.清政府調整稅收政策C.實業救國思潮空前高漲D.西方資本主義沖擊中國市場22.康有為上書光緒帝指出:“汽機所成,倍人力者三十,故其國(英國)富強之力,亦倍三十……吾國土地人民十倍于彼,而富強力三十倍,那么亦三倍于我,故吾幸未滅,而為彼所弱,可比擬而得之矣。〞據此可知,康有為()A.認為器物不如人是中國衰敗的根源B.對西方認識并未超越洋務派的水平C.竭力煽動光緒帝效法西人變法圖強D.科學解釋了中國積弱而未亡的原因23.孫中山根據西方社會政治學說中的自由、平等、博愛思想,對中國傳統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鑄。他認為,“博愛和我們的民生主義是相通的〞;是“人類寶箴,政治極那么〞;是“吾人無窮之希望、最偉大之思想〞。這反映出孫中山心中的“博愛〞()A.是對傳統儒家思想的矯正B.是國共合作的政治根底C.目的是贏取更多革命同情D.是對大同社會美好設想24.190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最新修身教科書?,初小共10冊,每冊20課,200課中沒有涉及一個“君〞字,300個故事沒有涉及一個“忠〞字,大體提倡寬容、公平、進取、尚武等。這說明當時()A.中小學教科書已經擺脫朝廷的干預B.修身課程兼顧儒學傳統和社會需求C.中小學教育已走出臣民教育的桎梏D.教科書改革成為廢除科舉制的前奏25.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制定的?海關進口稅那么?確定進口貨物稅率為7.5~27.5%,這廢止了近代某一條約的相關規定。這一條約是〔〕A.?南京條約?B.?天津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26.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根本政治制度。我國在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先后建立了自治區。這些自治區的建立()①真正實現了少數民族當家做主的愿望②表達了民族之間的平等地位③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④開創了政治協商制度的新階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7.1982年我國公布了新憲法,還對它進行了屢次修改,并相繼出臺了?選舉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各種法律法規,這說明〔〕A.我國人民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B.我國的法律法規越來越多C.我國逐步建立了比擬完備的法律體系D.我國完成了社會主義法制建設28.1978年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講道:“現在的問題是法律很不完備,很多法律還沒有制定出來。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做‘法’,不贊成領導人說的話就叫做‘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該講話的目的是()A.改變一些領導人專制作風B.改變有法不依的現象C.亟待建設并完善法律體系D.增強民眾的法制觀念29.20世紀50年代末,針對蘇聯單方面撕毀合同。毛澤東采取了“堅持原那么,后發制人;堅持斗爭,留有余地;堅持團結,反對分裂〞的方針,而當蘇聯對新中國進行戰爭挑釁時,毛澤東又采取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假設犯我,我必犯人〞的方針。這反映出新中國〔〕A.在對外交往中具有毫不妥協的決心B.自覺地擔負起反對霸權主義的責任C.在國家外交中采取較為靈活的策略D.已經不再接受蘇聯在外交上的控制30.有學者認為,能夠有效推動中國現代化的政治體制,應該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權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當的市場導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創新的能力。以下關于中國近現代史上四種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確的選項是A.百日維新模式——缺乏轉化為開明權威體制的制度創新能力B.孫中山模式——具有市場導向性但缺乏制度創新能力C.毛澤東模式——國家全面控制社會但根本上排斥市場導向D.鄧小平模式——既有權威整合的強大能力又有市場導向性31.羅馬法強調,法律成認個人有獨立的人格,成認個人為法的主體,成認個人生活中有一局部是不可干預的,即國家在未經個人許可時也不得干預個人生活的這一局部。這主要說明羅馬法A.保障民眾自由B.限制公權濫用C.主張法律至上D.追求司法公正32.文藝復興時期,馬洛筆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導下,享受了24年縱情聲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靈魂交給了魔鬼。而在啟蒙運動時期,歌德筆下的浮士德卻是把靈魂抵押給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體驗人生的歡樂與悲傷,被上帝拯救,靈魂歸于上帝。可見A.文藝復興凸顯了個人理性B.啟蒙運動豐富了人文精神的內涵C.啟蒙運動時期宗教性更強D.兩個浮士德都是私欲膨脹的產物33.斯大林在1929年宣稱:“大約在三年之內,我們的國家將成為全世界糧食產量最高的地區之一,甚至就是糧食產量最高的地區。〞這里實現“糧食產量最高〞的途徑是指A.實行余糧收集制B.征收固定的糧食稅C.開展農業集體化D.擴大農場的自主權34.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先行工業國家的增長模式由單純依靠資本和其他資源的投入轉為依靠人力資本的積累個經濟效率的提高。這是因為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B.興旺國家經濟持續低迷C.世界多極化格局的形成D.經濟全球化的飛速開展35.美國著名學者威克特指出,羅斯福的理論是讓普通群眾生活得舒適而平安,讓普通階層的繁榮如酵母般帶動各個階層蒸蒸日上。這說明羅斯福新政的特征是A.政府立法干預經濟運行秩序B.以普通群眾為經濟開展核心C.拉動群眾消費活潑市場需求D.扶持普通階層壓制特權階層36.列寧曾將十月革命的主觀動機設定為“引爆〞西方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晚年,他又重新詮釋其實際功能,其中包括面向東方落后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列寧眼中的十月革命A.超越無嚴階級革命范疇B.逐漸修正了既定目標C.造成了廣泛的世界影響D.實現了東方非殖民化37.法國歷史學家布羅代爾認為:“歷史事件是一次性的,或自以為是獨一無二的;雜事那么反復發生,經屢次反復而取得一般性,甚至變成結構。它侵入社會的每個層次,在世代相傳的生存方式和行為方式上刻下印記……我們開掘瑣聞軼事和游記,便能顯露社會的面目。社會各層次的衣、食、住方式決不是無關緊要的。〞在材料中,布羅代爾強調A.日常生活的瑣碎性使其不能成為獨立、完整的史學體系B.可以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變化考察中國資本主義產生C.可站在歐洲史學家的立場從總體考察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D.史學家的主要工作是挖掘瑣聞軼事顯露社會的真實面目38.1835年,法國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中說:“舊時代的地方貴族,都在法律上或自己認為在習俗上,對自己的下屬負有救濟和減輕他們困苦的義務。但是,現代的實業貴族,把他們所使用的人變窮和變蠢以后,在遇到經濟危機的時候便把他們推出工廠的大門,讓社會去救濟他們。〞對此理解正確的選項是作者A.認為北美的制度適合于法國B.主張社會各階級財產上平等C.支持工業資產階級奪權斗爭D.批評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39.下面是不同時期德、英、法、美等國獲得諾貝爾獎數量變化表(單位:次),由此可知年份頒獎總數主要國家德英法美1901~1920年611981021921~1940年7017155111941~1960年886150421961~1980年1258216651981~2023年127147472A.現代西方物理學有顯著進步B.信息技術加快了科學的開展C.20世紀世界科學開展不平衡D.全球化的受益國是興旺國家40.1973年10月,美國支持的以色列軍隊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包用蘇聯支持的埃及軍隊,蘇軍在附近集中了空降師、96艘軍視及兩棲作戰部隊,美國先后開來三支航母編隊與蘇軍對峙,幾天之后,以軍和美軍首先撤離。此事件A.表達了當時美蘇冷戰的戰略態勢B.說明美國軍事包圍社會主義國家C.反映美蘇對峙重心轉移到亞洲D.其背景是單極世界遭到有力挑戰二、材料解析題41.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25分)材料一宋元時期,許多宋朝官員、士人群體、富商及身懷絕技者移居南洋各地,不但經營著各種生業,而且是市場上的主導人群。環中國海諸國既渴望中國絲綢、瓷器等商品,又依賴中國海商經營其物產,并在相當程度上通用宋元鑄造的銅錢或交紗。北宋時期,神宗認識到“東南利國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元朝更是將海上事業視為“軍國之所資〞“國家大得濟的勾當〞,故政府帶頭經營,鼓勵民間全力參與。本系閩南的地方海神媽祖于宣和五年被宋廷“敕授靈應夫人〞,漸次傳播到了環中國海各處,接受上至皇家,下至黎民百姓的頂禮膜拜。
一一摘編自于逢春?中國海洋文明的隆盛與衰落?材料二1870年以后出現的(歐洲)營建殖民帝國的巨大浪潮被稱為“新帝國主義〞,因為就其對殖民地和附屬地的影響而言,19世紀后期的擴張和占代羅馬帝國的擴張完全不同。殖民地可以作為數量日益增多的制成品市場;從攫取殖民地的不斷增長的欲望中,可以看出新帝國主義與工業革命之間的密切聯系。工業革命還產生了剩佘資本,剩余資本又致使各強國去尋找殖民地作為其投資場所。新帝國主義的起源并不完全是經濟性的:一個因素是,希望得到像在馬耳他和新加坡那樣的海軍戰略基地以加強國家平安,另一因素是,需要獲得另外的人力來源,就如法國人在北非所做的那樣。再一個因素是傳教士的影響,他們在19世紀中特別活潑。這些傳教士一直試圖使土著皈依,他們有時受到土著的虐待,甚至被殺。雖然傳教士本身為了自己的事業起見,也許樂于容忍這樣的危險。最后,社會達爾文主義及其生存斗爭和適者生存的學說的流行,自然會導致種族優勢的觀念和白人有“責
任〞統治世界上諸“
劣等的〞有色民族的觀念。一一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元時期海上事業興盛的原因及影響。(11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宋元相比,歐洲拓展海洋事業的特點,并說明兩者在目的上的本質區別。(14分)42.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2分)材料時間中國世界19世紀60~70年代洋務運動“中體西用〞;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日本開始明治維新19世紀末20世紀初?馬關條約?簽訂;維新變法;?辛丑條約?簽訂;義和團運動歐洲列強根本上瓜分了非洲殖民地,日俄戰爭中日本戰勝俄國,占領中國東北南部和朝鮮1910~1920年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從表中提取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工業旅游的未來發展與市場潛力分析
- Unit1VisitingCanadaLesson1(課件)人教新起點版英語六年級下冊 5
- 安全應急裝備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前景分析
- 松香及系列產品生產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模板)
- 三年級上科學教學設計-神奇的水-蘇教版
- 光電產業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
- 五年級上科學教學設計-解釋與建立模型-蘇教版
- 無機化學探秘
- 2024秋八年級英語上冊 Unit 4 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 Section A(Grammar Focus -3c)教學設計(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人教版九年級音樂上冊(簡譜)第6單元《讓世界充滿愛》教學設計
- 超市專用棚架搭建方案
- 安全隱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 【初中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
- 2024年應急預案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共60題)
- 二年級下冊數學口算綜合練習題 (每頁100題)
-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培訓課件
- 湖北公務員面試模擬64
- 信息安全意識培訓課件
- 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14-整式的乘法與因式分解-專題練習(附答案)
- Python試題庫(附參考答案)
- 2024年浙江省中考英語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