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市沙埠中學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1688年英國的‘光榮革命’和1689年議會通過的《權利法案》,都可以看作是理性精神在政治生活中的典型體現,由此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和宗教寬容氛圍結束了自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以來國內的各種政治沖突和宗教沖突,使得英國在政治妥協和宗教寬容的基礎上迅速地走上‘日不落帝國’的輝煌道路。”材料主要強調了在英國走向強大的道路上()A.漸進改良的作用
B.立憲政體的作用C.宗教寬容的作用
D.理性精神的作用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實際上考查的是對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理性精神”可知,材料主要強調了在英國走向強大的道路上的理性精神的作用,所以答案選D。材料沒有涉及到漸進改良,排除A;材料講的是立憲政體是理性精神的體現,排除B;材料沒有涉及到宗教寬容作用,排除C。考點:西方人文精神的發展·啟蒙運動·理性2.易中天教授在《帝國的終結》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的悲壯”。從政治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是A.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B.在地方確立郡縣制C.建立統一國家和中央集權制D.官僚政治代替貴族政治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考察學生對秦朝滅亡后影響的理解,題目中關鍵信息是“秦,雖死猶存,它亡得悲壯。”根據所學知識,秦統一后,為了鞏固統治,政治上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地方上實行郡縣制,經濟上統一貨幣,統一了度量衡,文化上實行了焚書坑儒政策,雖死猶存是指秦朝雖然滅亡了但他/她創立的政治制度卻保存下來。所以答案選C??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建立統一國家和中央集權制【名師點睛】本題難度適中,考察學生對秦朝創立的政治制度的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解答本題,一要對秦朝的政治制度的內容識記清楚,二要對秦朝政治制度的影響理解清楚,秦朝雖然短暫而亡,但其創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卻保存下來,這是理解的重點,也是解題的關鍵。3.蘇俄(聯)的歐洲部分在1917~1940年間,平均每年建成7~8座新城市,其建立大致都經歷四個階段建立企業—項目投產——工程竣工——城市形成。這一現象的歷史背景是A.應對西部地區嚴重的戰爭威脅B.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C.改變城市人口過度集中的需要D.城市化被納入統一的生產力布局體系參考答案:D【詳解】材料表明該時期蘇聯歐洲部分的新建城市增多,主要是由于工業企業加速發展,結合所學可知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蘇俄(聯)進入斯大林模式時期,所以這一現象的歷史背景是城市化被納入統一的生產力布局體系,故選D項;蘇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于30年代中期,日益嚴重的戰爭威脅主要是在30年代后期,故排除A、B項;蘇俄(聯)城市的增多是工業化發展的結果,而不是為了改變城市人口的過度集中,故排除C項。4.“雅典民主政體把它的權力交給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國家管理者具有專長,不要求他們具有真知灼見。一個國家應當由既有專業知識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統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選中的人,不是攫取財富的人,不是使用強術騙術的人,而是有統治知識的人?!辈牧象w現出作者擔憂雅典的民主A.可能會導致權力的濫用
B.只適合小國寡民的城邦
C.過分強調民主的廣泛性
D.會削弱貴族的政治權力參考答案:A由材料信息可知,作者認為,治理國家需要既有專業知識又有道德的人,而不應該是“偶然選中的人”。而事實上將“權力交給所有的公民”,他們可能不具有國家管理者的專長,可能不具有“真知灼見”,雖然可以體現民主,但可能會導致權力的濫用。因此A符合題意。B、D與題意無關,C屬于現象。5.參考答案:B6.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新中國外交歷程紀念光盤,共12集,每一集的標題反映了這一時期的外交特點。其中能夠反映新中國七十年代外交特點的標題是(
)A.“另起爐灶”、“分道揚鑣”、“播種友誼”B.“揚眉吐氣”、“跨洋握手”、“冰釋雪融”C.“另起爐灶”、“跨洋握手”、“揚眉吐氣”D.“斗智斗勇”、“再次較量”、“峰回路轉”參考答案:B7.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臺灣地區對祖國大陸的投資情況。表中數據表明臺灣對大陸投資呈快速增長趨勢,這主要得益于年份企業(個)年增長率(%)合同金額(億美元)年增長率(%)1991173557.3013.9054.6019926430270.6055.43298.7019931094570.2099.0379.90A.“一國兩制”方針指引B.“一個中國”共識達成C.兩岸隔絕狀態開始打破D.海峽兩岸“三通”實現參考答案:B【詳解】由題干中的表格看,臺灣對大陸投資呈快速增長趨勢,在1992年和1993年都大大增加,結合所學可知,這是由于九二共識的達成,故B項正確;A中的“一國兩制”方針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已經提出了,排除;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開始于1987年,故C項排除;海峽兩岸“三通”實現于2008年,故D項排除。8.“‘盟軍行動’,即歐洲在20世紀中最后發生的一場戰爭,最終是北約、克林頓政府和許多其他主角都引以為滿足的一個成就?!边@里代號“盟軍行動”的軍事行動應指A.諾曼底登陸
B.阿富汗戰爭
C.海灣戰爭
D.科索沃戰爭參考答案:D選D??疾槔鋺鸷笫澜缇謩荨jP鍵詞“歐洲”、“20世紀”、“最后發生”、“北約”、“克林頓政府”。9.恩格斯曾說,“如果認為希臘人和野蠻人、自由民和奴隸、公民和被保護民、羅馬的公民和羅馬的臣民(指廣義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這在古代人看來必定是發了瘋”。這段材料可以為解釋以下哪一觀點提供佐證A.在古代希臘、羅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B.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質意圖就是要建立社會的平等C.羅馬帝國已經沒有了公民與臣民的界限D.古代希臘、羅馬各個階層都能參與政治參考答案:A羅馬法的實質。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的認識與理解。依據所學可知,從本質上看希臘的民主政治是奴隸制的民主政治,普通民眾不可能享有與奴隸主同樣的權力;羅馬法律也是維護羅馬奴隸主利益的,從法律上確立奴隸主統治的合法地位和更好地維護其統治。分析選項,A項符合題意,所以應選A。10.洋裝在中國流行,并未取代傳統服飾,而是促進了中國服飾的改良。下列各項,屬于中西合璧的產物的是A.中山裝和旗袍
B.華冠儒服
C.西裝革履
D.列寧服參考答案:A11.18世紀的英國出現了一種“大眾消費主義”。當時的“英國所獨有的不是消費的欲望,而是大多數人消費的能力。……社會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來只買‘體現商品’的人購買‘奢侈品’,使本來只買‘必需品’的人購買‘體面商品’……事實上,時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們‘金錢準則’的水平?!痹斐缮鲜鱿M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
(
)
A.海外殖民擴張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B.追求時尚是當時消費的主流
C.人們普遍存在著從眾的消費心理
D.工業革命導致生產效率和國民收入的提高參考答案:D12.“各區域間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這里并沒有大江巨川,沒有開闊的平原流域;這里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幾乎沒有一個大面積的整塊?!边@種地理環境A.容易形成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B.孕育了共同血緣和地域的公民團體C.面積較大但人口稀少,農業經濟發達D.國土面積小,導致全體國民直接參政參考答案:B從材料的敘述可以看出,這樣的地理環境與希臘雅典的地理環境一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樣的地理環境造成了小國寡民的情況,也孕育了民主政治,因此本題選擇B選項。A選項錯誤,君主專制制度的地理環境一般都為開闊的平原地區;C選項錯誤,這樣的地理環境不利于農業的發展;D選項錯誤,國土面積小不是直接參政的原因,關鍵性原因是“寡民”。13.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這幾年我們對經濟體制實行了一些改革,擴大了企業在計劃管理方面的權限,注意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方向是正確的,收效也很明顯。今后,要繼續注意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但決不能忽視和放松國家計劃的統一領導?!边@說明當時A.傳統經濟體制有所改變
B.我國開始進入現代化建設新時期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已全面展開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開始建立參考答案:A14.羅馬人認為一個民族無論去何處,總攜帶它自己的法律,因此設立專門的法庭來審理涉及外國人的案件。多次審理的結果使他們認識到,外來民族中有許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使用的法律原則只有少數幾條,因而他們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萬國法》。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萬國法包括了其他民族的所有法律B.萬國法僅包括能普遍使用的法律原則C.萬國法適用于羅馬境內一切自由民D.在羅馬犯罪的外邦人用本邦法律審判參考答案:C考查羅馬法。從材料中可分出,《萬國法》是羅馬人調節帝國擴張過程中的新矛盾的,這部法律對羅馬人與非羅馬人皆可適用。故應選C。15.以下兩幅圖反映當前某省農村土地流轉的方向和形式。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農村土地改革的市場化程度提高B.堅持土地公有制是農村改革的前提C.發展非農產業是農村致富的關鍵D.市場經濟體制下土地流轉勢在必行參考答案:A新時期我國農村實行土地流轉措施,扇形圖顯示轉入農業合作社以及轉包和出租的比例大大增加,說明農村土地改革逐漸市場化,故A正確;農村土地一直是國家公有制,農民獲得的是使用權,故B錯誤;C中致富關鍵說法絕對;材料說明土地流轉方式,不是原因,故D錯誤。16.云南省富保村的村長說:“現在做村官太累了,擔子重,壓力大。過去村委會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鄉、鎮的任務完成就行了?,F在不同了,這個職務是老百姓給的,除了上面滿意,你更得對百姓負責。”以上村官任務變化主要是因為農村A.實行村民民主自治
B.堅持和加強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C.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國家領導體制
D.健全和發展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參考答案:A略17.寓言《邯鄲學步》講的是一個燕國人不遵從自然,到趙國的國都邯鄲學邯鄲人走路,可這個人不僅沒有學會邯鄲人走路,反而把自己原來的走路方法也給忘了,最后只好一步一步爬回了燕國。此寓言反映的思想應屬于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參考答案:C道家思想主張不按照自然規律做事,崇尚逍遙自得,材料中“不遵從自然”說明是道家思想;A講究秩序和規律;B注重法制,依法治國;D主張兼愛非攻等思想。【點睛】諸子思想特點學派代表主張特點道家(老子)“道”、無為、小國寡民沒落奴隸主貴族消極情緒與應世的態度墨家(墨子)“兼愛”“非攻”“尚賢”小生產者要求分享利益、渴望社會安定法家(韓非子)主張改革、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法治新興地主階級主張改革和加強中央集權的愿望18.中國古代選拔官員的方式歷經“秦朝軍功授爵制——西漢察舉制——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舉制”,其對應的選拔依據正確的是(
)A.績——孝廉——門第——才
B.才——孝廉——門第——績C.才——門第——績——孝廉
D.孝廉——績——才——門第參考答案:A19.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不習六藝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綜當代之務,舉夫子論學論政之大端一切不問,而曰一貫,曰無言,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股肱惰而萬事荒,爪牙亡而四國亂。神州蕩覆,宗社丘墟?!彼険舻氖茿.先秦儒學
B.漢代經學
C.隋唐佛學
D.宋明理學參考答案:D20.《四庫全書總目》中記載:“今所采錄,惟離經叛道、顛倒是非者,掊擊必嚴;懷詐挾私、熒惑視聽者,屏斥必力。”這表明編纂該書的主要目的是()A.打擊異己 B.混淆視聽 C.書籍校閱 D.維護統治參考答案:考點: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分析:本題以《四庫全書》編寫目的為入口考查明清時期加強專制制度.答案:材料中《四庫全書》編寫的目的是“今所采錄,惟離經叛道、顛倒是非者,掊擊必嚴;懷詐挾私、熒惑視聽者,屏斥必力.”,表明凡是與正統不符合的內容都被排除在外,根據所學,《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最大的叢書,其被選入的叢書,都是符合統治者要求的,因此其目的是維護統治.故D項正確,ABD項與題意不符,排除.故選D.21.《左傳》記載晉國大夫趙簡子曾于公元前493年作戰時宣誓說:“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庶人工商遂。”這反映出當時(
)A.分封制遭到破壞 B.分封等級秩序變動C..郡縣行政組織出現
D.縣的面積比郡大參考答案:答案:C試題分析:分封制最大的特點是按照血緣關系進行分封。材料中“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士田十萬”,說明不在按照血緣關系進行分封,分封制破壞,郡縣制開始萌芽。A項說法錯誤,春秋時期分封制開始遭到破壞。B項錯誤,材料并非說的是分封制了,而是采用了新的授官方式。D項材料并未體現。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C。考點: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商周時期的政治制度·郡縣制萌芽22.1961年召開的一次國際會議的宣言指出:“現有的軍事集團正在發展成為越來越強大的軍事、經濟和政治集團,根據邏輯和它們的相互關系的性質看來,必然不時引起國際關系的惡化?!币韵屡c這次會議有關的是①處于美蘇兩極格局
②美國推行“冷戰”政策③第三世界興起
④世界大戰正在醞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A不結盟運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從材料中反映出的信息點:“1961年”、“現有的軍事集團正在發展成為越來越強大”“必然不時引起國際關系的惡化”可以判斷出這次會議是1961年9月1日,25個不結盟國家在貝爾格萊德舉行第一次正式會議。根據所學知識可知,④是錯誤的。所以答案選A。23.由于英國的支持,雅爾塔會議同意法國參加對德國的分區占領。英國這樣做是為(
)A.作為對法國戰爭損失的補償
B.讓法國再次強大借以恢復經濟C.借法國牽制德國的重新強大
D.肯定法國為打敗法西斯所作的重大貢獻參考答案:C24.2009年5月20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90票對6票的壓倒性表決結果,否決了奧巴馬政府用于關閉關塔那摩監獄的撥款提案。這是民主黨占據絕對優勢的新一屆國會首次與奧巴馬政府出現重大政治分歧。這表明
A.美國總統要對國會負責
B.美國總統由國會中的多數黨領袖擔任
C.美國國會對總統有制約作用
D.美國國會擁有最高權力參考答案:C25.據記載,宋神宗時,(汴京)工商業者與居民雜處,商店可以隨處開設,市民面街而居……京城內各種手工作坊、商店、貨攤林立,車馬擁擠,行人不能駐足。每一交易,動輒千萬。這表明北宋汴京A.商業稅收是政府主要財政來源
B.商業交易額為古都市商業之最C.市場上匯集了世界各國的商品
D.商業活動打破了唐代坊市制度的界限參考答案:答案:D分析:根據材料中的“工商業者與居民雜處,商店可以隨處開設,市民面街而居……京城內各種手工作坊、商店、貨攤林立”,說明北宋時期政府放寬對商業活動的控制,商業活動打破了唐代坊市制度的界限。故答案為D項。其他三項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C項。點睛:宋朝時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在經營地點的限制被打破的同時,經營時間的限制也被打破,交易活動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監管。26.“隨著機器的日益增多,傳統的手工工場無法適應機器生產的需要,資本家開始建造工廠,安置機器,雇傭工人集中生產,這樣,一種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出現了?!?高中《歷史·必修二》第31頁)由此可見,工業革命的實質是A.生產組織形式的革命
B.生產技術的革命
C.生產方式的革命
D.社會關系的革命參考答案:C27.右圖是抗日戰爭時期某著名戰役示意圖,其所屬會戰的特點或影響是A.日軍速戰速決計劃的破產B.國共合作抗日的典范C.敵后戰場抗戰的重大勝利D.正面戰場取得的首次大捷參考答案:B28.《漢書?地理志》載:“秦遂并兼四海,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辈牧现械摹爸苤啤笔侵福?/p>
)A.郡縣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襲制
D.行省制參考答案:B本題考查材料解析能力和對分封制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秦朝為了避免“為諸侯所喪”,不實行分封制而實行了郡縣制。“周制”是指西周實行的分封制,答案為B項。29.戰國李悝《法經》是戰國以后中國歷代封建王朝制訂法律的藍本。有《盜》《賊》《網》《捕》《雜律》《具律》六篇。而羅馬《十二銅表法》的內容有:傳喚、審理、執行、家長權、繼承權和監護權、所有權和占有權、土地和房屋、私法、公法、宗教法及補充條款。若將這兩者比較。羅馬法A.能更有效的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統治 B.重視證據和程序的實施確保司法公正C.能更有效地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 D.蘊含法律至上人人平等的自然法精神參考答案:D本題考查羅馬法。分析材料信息可見,羅馬法突出了公民的各項權利,包括繼承權、監護權、所有權和占有權、財產所有權等,體現了法律至上、人人平等的自然法精神,故選D。李悝的《法經》和羅馬法內容均較廣泛、全面,均能有效地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統治,故A錯誤;B在材料中無體現,故排除;羅馬法并不能反映主權在民思想,故C錯誤。30.某學習小組在研究性學習中收集了一組歷史圖片,該組圖片體現的最恰當的主題是A.經濟結構的變遷
B.列強的經濟侵略C.民族工業的興起
D.自強求富的探索參考答案:A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元曲原本來自“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清朝編撰《四庫全書》把元曲斥于之外。元曲的這種遭遇主要是因為()A.元曲語言過于通俗自由
B.統治者傳統的華夷觀念C.雜劇過于揭露黑暗現實
D.清政府實行的文化高壓參考答案:古代中國的文學成就——元曲材料“元曲原本來自“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不等說元曲語言通俗自由,故A項錯誤;清朝將|“元曲原本來自“蕃曲”、“胡樂””排斥主要是夷狄觀念使然的結果,故B項正確;元雜劇揭露黑暗現實材料并未提及,故C項錯誤;清朝統治者排斥元曲是觀念使然而非文化政策的結果,故D項錯誤。B32.(13分)2010年9月29日晚上,由楊瀾及“陽光文化基金會”協助、“蓋茨基金會”承辦的蓋茨和巴菲特慈善晚宴在北京昌平拉斐特城堡莊園舉行。這次慈善晚宴引起了國人的高度關注。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
為了保障救災措施的有效實施,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成立了一些官辦救災機構,并在救災工作中發揮了最為重要的作用?!c官辦救災機構不同的是,民辦救災機構的錢糧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動產主要來源于民間,或來源于國民的義務納輸,或來源于鄉紳、商賈的捐助?!诰葹倪^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實施國家減災工程,興修水利以防御水災旱災造成的損失;二是增加國家或民間村社的糧食儲備,以應不時之需。--《中國傳統救災體系芻議》2006年第10期《新華文摘》材料二按照經濟學家厲以寧的解釋,社會分配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以競爭為動力的分配,即根據能力大小決定收入多寡;第二層次是以公平為原則的分配,即通過社會保障、社會福利進行再分配;第三層次是以道德為動力的分配,即有錢人自愿把錢分給窮人,也就是慈善事業。材料三持統計,美國13歲以上人口中的50%每周平均志愿服務4個小時;75%的美國人為慈善事業捐款,每個家庭年均約1000多美元。材料四在美國,非營利性的慈善組織共有140多萬個。這些組織的規模差異較大,有跨國的大型組織,也有很小的社區組織。它們關注文化、教育、衛生,以及消除貧困、為弱勢群體服務、婦女與兒童權益保護、就業、環保、社區改造等問題。同時,美國還有一套相對完善的慈善基金會管理體制,保證慈善基金會的規范運作,使富人的錢能夠得到合理科學的運用。材料五美國于1913年開征遺產稅,稅率最低為37%,當遺產達到300萬美元時,稅率達55%。美國法律規定,建立基金會或捐獻善款可以獲得優惠稅收,捐出的錢會在所得稅中相應扣除。請回答:(1)據材料一,根據中國古代救災、減災的主要特點。(2分)
(2)二戰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的第二層次的分配有什么特點?(2分)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3)根據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美國慈善的特點(2分)
(4)根據材料四和材料五,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美國慈善事業高度發達的原因有哪些?(4分)參考答案:(1)政府救濟與民間救濟相結合;救災與減災相結合。(2分)(2)特點: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種類多,覆蓋面廣,低收入階層受惠多2分)作用:使低收入階層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緩解了社會矛盾,擴大了社會消費。同時擴大了國家的財政支出,造成財政赤字,降低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3分)(3)參加志愿者的人數多(或者占總人口比例高);慈善捐贈的規模大;慈善組織多。(2分)(4)美國經濟的繁榮程度決定了慈善的發達程度。完善的遺產稅刺激著美國慈善事業的發展。非營利的慈善組織多和力量強以及慈善基金管理制度的運作也有效的保證了慈善事情的發展。宗教因素:鼓勵向善的宗教是其中一個有力推動力量(4分)(五點答出四點就可以得滿分。另外言之成理也可以得分)33.
明清對外貿易材料一
假使世界上有一種一本萬利的交易,那就莫過于向中國進貢了。這并不是中國呆如木瓜,而是一種榮譽心和類似父母或長兄、長姊,那種天下共主責任感的綜合反應,即永不愿使依靠中國的友邦失望。
——柏楊《中國人史綱》材料二“片板不許下?!?,“不得私出?!?/p>
——明太祖實錄材料三順治四年七月,清政府頒布《廣東平定恩詔》,明確規定“廣東近海,凡系飄洋私船照舊嚴禁。
——屈大均《廣東新語》請回答:(9分)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一本萬利的交易”?其思想和經濟根源是什么?(4分)2)除材料一涉及內容外,明清時期還實行什么對外政策?同時期的西方實行了什么對外經濟政策?(2分)3)材料三中清初為什么要繼續實行“飄洋私船照舊嚴禁”的政策?(1分)結合史實說明清朝的此項政策的變化。(2分)參考答案:1)理解:這是一種有官方控制和壟斷的“朝貢貿易”。外國朝貢的同時可以附帶貨物進行貿易,政府以數倍的代價作為交換。(2分)根源:思想:儒家的禮,以禮待人、以禮服人。經濟: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2分)2)明清:海禁政策;西方:重商主義;(2分)3、原因:隔離東南沿海的反清武裝(1分)康熙時因局勢穩定,下令開禁,在廣州、漳州、寧波、云臺山設立海關,允許外國商船貿易。隨著西方勢力滲透,對外政策逐漸收縮,乾隆時只允許廣州一口通商。(2分)3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馬克思……在1864年建立國際工人協會即通常所稱的第一國際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這一團體接受了馬克思關于無產者為了以社會主義方式改革社會而奪取政權的綱領。它以自己的宣傳工作和參加各種罷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業保安工作中的信息安全問題計劃
- 樂器租賃協議合同樣本
- 企業業績合同樣本
- 2025年度采購合同范本
- 養魚合同標準文本
- 跨部門協作的有效方法計劃
- 焊接網架工程施工方案
- 出售預制過梁合同標準文本
- 2025涉及合同糾紛的仲裁申請書
- 出租鳳凰車位合同樣本
- Unity3D游戲開發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廠房、倉庫自然排煙開窗面積計算-
- 太平洋保險招聘試題
- 美能在兒科的應用消化科演示文稿
- 26個英文字母專項練習題94548
- 標準 12千伏氣體絕緣環網柜技術符合性評估實施細則
-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說課稿
- 2023年3月PETS2真題卷及答案
- GB/T 28461-2012碳纖維預浸料
- 遇見友誼-如何學會與朋友相處主題班會課件
- 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