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分層集訓11海洋水的運動-世界洋流中圖版_第1頁
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分層集訓11海洋水的運動-世界洋流中圖版_第2頁
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分層集訓11海洋水的運動-世界洋流中圖版_第3頁
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分層集訓11海洋水的運動-世界洋流中圖版_第4頁
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時分層集訓11海洋水的運動-世界洋流中圖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分層集訓(十一)海洋水的運動——世界洋流(建議用時:40分鐘)A組跨越本科線(2023·天津模擬)以下圖為三個海區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導學號:29790047】1.圖示洋流中()A.①為暖流B.②為寒流C.③位于北半球 D.④位于南半球2.圖示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A.①洋流北部有大漁場B.②洋流有降溫減濕作用C.③洋流加大同緯度不同海區溫差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區降水量1.C2.C[第1題,②③洋流所在區域為副熱帶且為順時針方向,依據洋流分布規律可知,該洋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緯度大陸東岸為寒流,故①為寒流;中低緯度大陸東岸為暖流、西岸為寒流,故②為暖流;由④流向、緯度位置及海陸分布情況可知其應在北半球。第2題,③洋流為寒流,對周圍環境有降溫減濕作用,可以說加大了同緯度不同海區的溫度差異。①洋流為北半球寒流,附近不具備形成大漁場的條件;②為北半球暖流,有增溫增濕作用;④洋流為北半球寒流,對沿岸地區有降溫減濕作用。](2023·貴陽市高三摸底)以下圖示意太平洋東部某海域洋流流向。讀圖,完成3~5題。3.關于a、b兩處洋流的流向,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a洋流向東南流,b洋流上升B.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下降C.a洋流向西北流,b洋流上升D.a洋流向東南流,b洋流下降4.M地沿岸海域漁場的成因主要是()A.寒暖流交匯B.b洋流上升影響C.a洋流性質影響D.河流帶來營養物質5.以下關于M處氣候類型及氣候向低緯延伸的原因,組合正確的選項是()A.熱帶雨林氣候—西風影響B.熱帶草原氣候—南赤道暖流的影響C.熱帶沙漠氣候—秘魯寒流影響D.熱帶季風氣候—地勢南高北低3.C4.B5.C[第3題,根據圖中經緯度、陸地輪廓等信息綜合判斷可知,圖中洋流為秘魯寒流,外表向北流動,垂直方向上升。第4題,秘魯漁場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垂直上升流將海底的營養鹽類帶到海水表層,造成浮游生物繁殖,餌料豐富。第5題,M處的氣候為熱帶沙漠氣候,受沿岸寒流降溫減濕作用的影響,熱帶沙漠氣候擴大了在該區域的分布,向赤道方向延伸。]以下圖為某區域洋流環流簡圖,右側為相應風帶的盛行風。據此答復6~7題。6.有關洋流環流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 ()A.該海區位于南半球B.②處洋流的性質為寒流,水溫較低C.③處洋流主要是由信風吹拂形成的D.④處洋流主要是由西風吹拂形成的7.流經①處的洋流流向與以下四幅圖所示一致的是()ABCD6.B7.C[第6題,由圖可知,盛行風為西南風和東北風,應為北半球中低緯度海域,②位于大洋東岸為寒流,③處洋流由盛行西風吹拂而形成,④處洋流由信風吹拂形成。第7題,①處洋流為北半球的暖流,等溫線應向高緯凸出,和圖C符合。](2023·河北聯考)讀某遠洋運輸公司貨運航線示意圖,完成8~9題。8.該公司貨輪運輸過程平均比擬節省動力的航段為()A.天津→香港B.曼薩尼約→釜山C.巴爾博亞→圣地亞哥 D.橫濱→寧波9.卡亞俄→圣地亞哥航段附近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A.使沿岸地區降水增加B.使沿岸熱帶沙漠帶呈南北延伸狀C.使船只航行污染程度加劇D.冷暖水交匯,形成漁場8.B9.B[第8題,曼薩尼約→釜山的航線先向南利用加利福尼亞寒流,然后向西利用北赤道暖流;最后向北利用日本暖流,因而在運輸過程中比擬節省動力;天津與香港之間,冬季海水自北向南流動,夏季海水自南向北流動;巴爾博亞→圣地亞哥為逆流航行;橫濱→寧波的北段為逆流航行。第9題,卡亞俄→圣地亞哥航段受秘魯寒流影響,沿岸地區因受寒流降溫減濕作用,使沿岸熱帶沙漠帶南北延伸;此處雖形成漁場,不是冷暖水交匯所致,是上升冷水流帶來營養物質;另外,洋流利于污染物擴散,但加大污染范圍。]B組名校必刷題(2023·煙臺模擬)讀某海域夏季表層海水溫度(℃)分布圖,答復10~11題。【導學號:29790048】10.該海域可能位于()A.北半球大陸東岸附近B.北半球大陸西岸附近C.南半球大洋東岸附近D.南半球大洋西岸附近11.以下不符合該海域地理信息的說法是()A.長期是魚群密集的場所B.海霧出現頻繁C.常年受盛行西風的影響D.夏秋季節氣旋活動頻繁10.A11.C[第10題,由等溫線數值北低南高可知,該海域位于北半球,由于該海域夏季表層水溫最高不超過20℃,說明該海域應位于北半球中高緯度,同時等溫線大致由低溫區凸向高溫區,說明此地有寒流由北向南流,在北半球中高緯度大洋環流中,寒流應位于北半球大陸東岸附近。第11題,由于該海域位于北半球中高緯度大陸東岸,因此不會常年受盛行西風的影響;由于該海域一般為寒暖流交匯的地區,所以易形成漁場;寒流由高緯度地區向低緯度地區流動,容易使沿途水汽凝結形成霧;該海域位于中高緯度大陸東岸,夏秋季節氣旋活動頻繁。]12.讀7月索馬里洋流示意圖,答復以下問題。(1)分析驅動索馬里洋流的西南風的成因。(2)判斷圖中索馬里洋流是屬于寒流還是暖流,并說明依據。(3)7月索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魚群相對較多還是較少?為什么?(4)索馬里半島沿海有一條沙漠帶,解釋這里熱帶沙漠氣候的成因。[解析]第(1)題,根據南亞夏季風的成因可知,西南風是南半球的信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移動,向北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形成的。第(2)題,圖中有兩條等溫線,沿岸水溫向北遞增,故可判斷洋流來自相對低溫區,是寒流。第(3)題,遷移秘魯漁場成因知識進行分析。7月索馬里半島盛行西南風,來自陸地的離岸風使沿岸表層海水流走,底層海水上涌,帶來海底豐富營養鹽類,吸引魚群。第(4)題,沙漠帶的形成與這里冬夏季都盛行來自陸地的較枯燥的風和夏季沿岸寒流流經有關。[答案](1)夏季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轉成強勁的西南季風,驅動索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運動。(2)寒流。因為索馬里洋流從水溫低于24℃的海區流向水溫高于24℃的海區(索馬里洋流的水溫比流經海區的水溫低)。(3)較多。因為該季節這里盛行西南風,易于形成涌升流,有利于吸引魚群集聚。(4)這里夏季盛行西南離岸風,較為枯燥;冬季盛行東北風,氣流仍然較為枯燥;全年蒸發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會加劇沿岸環境的干旱程度。13.(2023·昆明模擬)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海水透明度和水色是海水之美的兩個根本要素。透明度表示的是海水的能見程度,數值越大,透明度越高。水色指的是海水的顏色,隨太陽高度的變化,水色發生變換。中國最美的海在南海,春季是南海海水最美的季節。以下圖是我國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8月份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線圖。材料二南非位于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因其重要的海運交通位置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而聞名。(1)簡述我國四大海域海水透明度的分布規律。(2)分析南沙群島附近海域海水透明度高的原因。(3)推測南沙群島附近海域水色最好的季節,并指出影響其形成的主要因素。(4)根據材料二,Q區域(陰影局部)是世界海霧的多發區之一,試分析該海區多霧的原因。(5)南非不僅有“黃金寶石之國〞的美譽,而且其漁業資源也比擬豐富。試分析圖中M海域附近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以及M海域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解析]第(1)題,首先,整體描述,差異大,其次要具體描述其變化趨勢及分布范圍。結合圖示從我國四大海域之間及各海域內部說明海水透明度分布規律。第(2)題,可從河流聚集、環境污染、距陸距離、海域面積及海水深度等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第(3)題,根據文字材料,“中國最美的海在南海,春季是南海海水最美的季節〞以及“水色指的是海水的顏色,隨太陽高度的變化,水色發生變換〞,南海海水透明度高,在春季是南海太陽光線入射角度變化最大的季節,水色變換最多,最優美。第(4)題,根據本區域的地理位置及海陸分布可知,Q區域附近有寒流流經,寒流降溫減濕使暖濕空氣凝結。第(5)題,從沿岸的上升流考慮其漁業資源豐富的原因;從漁業生產以及本區域作為石油外運運輸線路的重要樞紐,思考該海域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答案](1)透明度差異大;透明度由近海(海岸)向遠海逐漸升高(離陸地越遠透明度越高);透明度變化近海大于遠海;四大海域由北向南透明度逐漸升高。(2)南沙群島海域離陸地遠;面積廣闊;海水深度較大,水體自凈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