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滄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江蘇脊尾白蝦養殖模式簡介
滄州目錄一二三
脊尾白蝦生物學特性簡介
脊尾白蝦養殖模式簡介脊尾白蝦養殖技術關鍵點四
脊尾白蝦江蘇養殖概況一脊尾白蝦江蘇養殖概況
養殖面積:20萬畝;年產量:年產4-5萬噸;養殖模式:脊尾白蝦套養梭子蟹;產量:脊尾白蝦最高畝產達到550斤,一般畝產300斤左右,梭子蟹畝產100斤左右;出池規格:200頭/斤(5厘米以上);塘租:1300-1500元;畝純利潤:5000-10000元。二脊尾白蝦生物學特性簡介
甲殼綱、十足目、游泳亞目、真蝦族、長臂蝦科、白蝦屬俗稱白蝦、青蝦、五須蝦、絨蝦、迎春蝦。1分類:二脊尾白蝦生物學特性簡介
脊尾白蝦為一種中型蝦類,體長5~9cm。額角側扁細長,基部1/3具雞冠狀隆起,上下緣均具鋸齒,上緣具6~9齒,下緣3~6齒。尾節末端尖細,呈刺狀。體色透明,微帶藍色或紅色小斑點,腹部各節后緣顏色較深。體多側扁,腹部不特別大,與對蝦族區別在于第二側甲覆蓋于第1節側甲的外面;前2對步足呈鉗狀或亞鉗狀,鰓葉狀;2生態:二脊尾白蝦生物學特性簡介
雌蝦產的卵抱于腹肢上。死后體呈白色。
煮熟后除頭尾稍呈紅色外,其余部分都是白色的,故稱"白蝦"。2生態:二脊尾白蝦生物學特性簡介
(1)分布:脊尾白蝦為近岸廣鹽、廣溫、廣布品種,一般生活在近岸的淺海中,我國沿海均產之,尤以黃海和渤海產量較多,一般生活在水深1.5~15m以內,每年4~10月都可捕獲,近年已開始進行人工養殖。
3品種特性:二脊尾白蝦生物學特性簡介
(1)分布:鹽度不超過29‰的海域或近岸河口及半咸水域中均有分布,經過馴化也能生活在淡水中。脊尾白蝦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水溫在2~35℃范圍內均能成活,水溫-3℃時也能生存(當地越冬);鹽度3.87‰~30‰范圍均能適應,在咸淡水中生長最快。對低氧的忍耐能力差,低于1mg/l時,會因缺氧而死亡。在冬天低溫時,有鉆洞冬眠的習性,喜好群居。3品種特性:二脊尾白蝦生物學特性簡介
(2)食性:脊尾白蝦的食性雜而廣,蛋白質含量要求不高,不論死、活、鮮、腐的動植物飼料,或有機碎屑均能攝取,因此小魚、小蝦、豆餅、菜子餅、米糠等及低檔顆粒飼料都可以投喂--飼料來源廣。在養殖池塘,蝦蟹的剩餌、殘餌都可食用,對池塘有清潔作用。3品種特性:二脊尾白蝦生物學特性簡介
(3)繁殖:脊尾白蝦的繁殖能力很強,雌蝦可以連續產卵。同一親體同一繁殖期內,可以進行2~3次繁殖產卵,一般2次以上繁殖后自然死亡。再次產卵的時間間隔為產卵后30天左右。自2月份開始,抱卵群體逐漸增大,3月下旬至4月份抱卵群體成倍增加。從3月至11月自然海區都能捕到懷卵親體。。養殖池內脊尾白蝦的繁殖盛期為4~6月和8~9月,其中5~6月為高峰期。3品種特性:二脊尾白蝦生物學特性簡介
(3)繁殖:脊尾白蝦卵較小,橢園形,抱卵量1000-1500粒,剛粘在腹肚上的卵為桔黃色,逐漸變為桔紅色至紅棕色,最后變成灰黑色,幼體即將破膜而出。脊尾白蝦長到5厘米以上一般只需2~3個月,生產周期短,一年可以多次起捕養殖。
3品種特性:二脊尾白蝦生物學特性簡介
(4)經濟價值
脊尾白蝦是我國黃渤海地區重要經濟蝦類。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除供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海米,因其呈金黃色,故也有“金鉤蝦米”之稱。其卵可于制成蝦籽,也是上乘的海味干品。3品種特性:三脊尾白蝦養殖模式簡介1蝦塘條件:蝦塘10畝-20畝,蓄水1.5米左右,土質泥沙質。四周環溝,環溝寬8米-10米,深0.8米左右。閘門窄小,寬度只有50-60公分。有的塘只有排水閘門,進水用大口徑的聚氯乙烯管子。蝦塘只進行脊尾白蝦與三疣梭子蟹混養。環溝的作用:集污、出蝦三脊尾白蝦養殖模式簡介2準備工作:1、曬塘、修塘:每年春節前,捕完脊尾白蝦后就開始曬塘,一直曬到第二年的5月份,把塘土曬至龜裂。期間進行塘壩修復,閘門維修,環溝污泥清除,在梭子蟹棲息灘面翻耕10-20公分。2、清塘:5月份(放苗前一個月)用生石灰清塘,進水30公分,每畝用150公斤的生石灰,浸泡數天后沖洗干凈,做到均勻,注意中心溝用量要多些。若用漂白粉清塘,使用濃度30-70ppm,三天后用茶子餅20ppm清塘。三脊尾白蝦養殖模式簡介2準備工作:3、培養基礎餌料:放苗前10天進水60厘米,施氮肥(尿素)20ppm,或施肥水素肥水,使池水顯黃綠色。此時可將低值貝類均勻播入池底,做為活體備用餌料。
三脊尾白蝦養殖模式簡介2準備工作:4、親蝦選擇:選擇規格5厘米以上,重2.5克/尾左右,個體大小均勻,活力好,抱卵量足,卵粒呈淡黃色或桔黃色,沿海自然水域生長的親蝦或者補充部分池塘養殖蝦,如天然海捕抱卵蝦不能滿足,也可提前10天左右投放未抱卵海捕蝦-優生優育。5、親蟹選擇:300克—600克之間,附肢齊全,卵粒飽滿,活力好,健康無病害的海捕蟹。三脊尾白蝦養殖模式簡介3苗種放養:
5-6月份放養三疣梭子蟹抱卵蟹,2只/畝三脊尾白蝦養殖模式簡介3苗種放養:
多年的實踐總結出每年6月下旬-7月下旬繁育脊尾白蝦苗是最適當的時候。每畝投放有效抱卵蝦約1.5公斤左右。如過早繁育脊尾白蝦苗(6月中旬前),由于它生長周期短,高溫期生長發育快,會因為生長周期已到在塘內抱卵甚至自然死亡,影響銷售。如果推遲投放種蝦會造成規格不大,經濟效益差。三脊尾白蝦養殖模式簡介4餌料:
1、Ⅰ、Ⅱ期以后保持水體的透明度40厘米左右
,適時投喂餌料--黃豆漿、酵母、魚糜,每天添1—2厘米新鮮海水。2、投喂地點:沿池邊1-1.5米。三脊尾白蝦養殖模式簡介4餌料:
3、一天投喂餌料二餐。第一餐是80%的小麥粉拌20%魚粉,頭天晚上拌好,讓其發酵增加粘性,第二天早上7時左右投喂。餌料中拌2‰Vc,抗病毒的中草藥,保肝護肝的添加劑。每餐都拌。早上這餐占總餌料量的30%左右,主要讓白蝦吃飽。午后6點左右投喂第二餐,主要是鮮雜魚,占總投餌的70%左右,主要讓梭子蟹吃好。也有第一餐一直投喂南美白對蝦配合飼料的。三脊尾白蝦養殖模式簡介5水質管理:視水質情況添水,保持水的透明度在25cm-30cm之間,水色呈黃綠色或黃棕色。前期以添水為主,每次10—15公分,待水滿后,每天添水2—3公分,暴雨后及時排去上層淡水,保持鹽度15‰以上。(三疣梭子蟹及脊尾白蝦育苗期間應保持鹽度18‰以上)三脊尾白蝦養殖模式簡介5水質管理:定期分析水質和檢查底質,根據測定結果,增氧、控料、肥水和使用底質改良劑,加快池塘內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的速度。高溫時,用15kg/畝生石灰潑灑,改善水質。在7~8月份脊尾白蝦繁育時,排水網目應用40目左右,排水要慢,防止幼苗、無節幼體被排掉,影響蝦產量。三脊尾白蝦養殖模式簡介6病害防治:
病害:近親繁殖,易出現白斑病。防治:自然水域與養殖種蝦相結合,用于繁殖。增強抵抗力和提高免疫力:投喂優質餌料和在餌料中添加大蒜素、多維多礦、免疫多糖、微生態制劑等產品。三脊尾白蝦養殖模式簡介7產量、效益:畝產規格為200頭/斤脊尾白蝦300-500斤,畝產梭子蟹100斤。畝純利潤5000元以上。脊尾白蝦出池方法:地龍、拉網四脊尾白蝦養殖技術關鍵點1、曬塘:每年都曬塘,曬得塘泥龜裂。曬塘是消滅塘內殘留細菌、病毒、寄生蟲的最好方法。2、殺死病毒攜帶者:清塘時殺死沙蟹、雜蝦等病毒攜帶者。3、做好隔離:閘門小,或者不用閘門用管子進排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收入分配差距與公平效率考核試卷
- 護理病情評估與匯報指南 2
-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乘法練習題
- 5-18一般時序電路的設計3-化簡、編碼和實現
- 安徽省2023~2024學年高一數學下學期4月期中試題
- 統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21課《楊氏之子》精美課件
- 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聯考2024-2025學年中考化學試題原創模擬卷(四)含解析
- 江蘇省無錫市青陽片2025屆中考模擬最后十套:數學試題(二)考前提分仿真卷含解析
- 山東財經大學燕山學院《統計學基礎與SPSS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焦作大學《財務會計綜合模擬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茶百道結業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濮陽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農田水土保持的技術與治理策略研究試題及答案
- 2024農業考試重要措施試題及答案
- 甲亢病人護理講課
- 2025年安徽滁州中鹽東興鹽化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陜西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試化學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 2025年金麗衢十二校高三語文第二次模擬聯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英語期中試卷(含答案)
- 國際貿易實務與案例教程題庫及答案
- 2025新能源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