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衛生學第五章預防學前兒童常見病課件_第1頁
學前衛生學第五章預防學前兒童常見病課件_第2頁
學前衛生學第五章預防學前兒童常見病課件_第3頁
學前衛生學第五章預防學前兒童常見病課件_第4頁
學前衛生學第五章預防學前兒童常見病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學前兒童常見病的預防

第一節

預防出生缺陷一、出生缺陷的嚴重性

1.出生缺陷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胚胎在母親子宮內就具有的疾病和損傷;二是胎兒娩出時在產道中得到的疾病和損傷。2.出生缺陷的病因遺傳因素:環境因素:

二、優生措施應從婚前和孕前開始1.遺傳健康,從擇偶開始2.婚前體檢是優生的重要保證3.適齡結婚,計劃受孕

第二節新生兒常見疾病的預防和護理

一、新生兒護理1.注意保暖,防止過熱。2.選擇合適的衣物。3.做好清潔護理工作。4.預防感染。二、撫觸是護理中的重要環節撫觸對嬰兒體重、身長、頭圍、睡眠、免疫功能等都有影響。撫觸可減少嬰兒焦慮及不安情緒,改善嬰兒的睡眠方式,加強嬰兒的睡眠深度,并延長睡眠時間,撫觸不但有益于嬰兒健康的發育,同時也有益于產婦產后恢復。撫觸亦可增加嬰兒皮膚抵抗疾病的能力。嬰兒撫觸不僅有利于嬰兒的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促進食物消化與吸收、還能增進父母與寶寶的親情交流。三、預防意外1.預防窒息2.不要猛力搖晃新生兒3.拍照不宜用閃光燈2.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出生2-3天,出現皮膚黃染情況,這種現象稱之為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占新生兒的50%-70%,早產兒則占100%。約在出生后7-10天自然消退,早產兒約在21天后自然消退。

3.螳螂嘴和板牙新生兒口腔內兩側頰部各有一個隆起的脂肪墊組織,成為“吸奶墊”,俗稱“螳螂嘴”。

在新生兒的牙齦上,常有灰白色隆起狀的小顆粒,稱為上皮珠,俗稱“馬牙”或“板牙”。五、新生兒疾病(一)常見癥狀

1.發燒4.呼吸異常2.體溫不升5.大小便異常3.吃奶異常6.皮膚異常

2.新生兒脫水熱新生兒出生2-5天內,如發熱、哭鬧或煩躁不安,但無感染及感染中毒癥狀,稱新生兒脫水熱。

癥狀:低熱或高熱尿量減少皮膚干燥,彈性差。囟門凹陷

3.新生兒肺炎新生兒肺炎主要表現為呼吸淺快,陣陣憋氣,面色發白。新生兒肺炎的防治:新生兒居室應保持空氣新鮮,溫度濕度要適宜;加強鍛煉,多曬太陽,增強抗病能力;衣著要寒溫適度,冬春季節不去公共場所,以免上呼吸道感染,誘發肺炎。家人如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要與新生兒隔離;發現新生兒有陣陣憋氣等異常,要及時就診。

4.新生兒破傷風

病因:新生兒破傷風是因破傷風桿菌自臍部侵入新生兒體內所致的嚴重疾病。癥狀:經4-14天的潛伏期(以4-6天最多),開始出現癥狀;哭聲低微,不吃奶;因面部肌肉抽搐,呈現苦笑面容;肢體陣陣抽搐;因喉肌、呼吸肌痙攣,可致窒息。該病死亡率極高。

二、嬰幼兒常見?。ㄒ唬┘毙陨虾粑栏腥炯毙陨虾粑栏腥荆喎Q上感,俗稱“感冒”,是小兒的最常見疾病?!凹毙员茄恃?、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統稱上感。病因:病原有各種病毒和細菌,尤以病毒多見,占原發感染的90%以上。細菌感染常繼發于病毒感染之后,營養不良,環境因素(如寒冷)可誘發本病。癥狀:鼻塞、噴嚏、流涕、咳嗽、咽部不適、發熱、腹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預防開展體育鍛煉,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室內要經常開窗通風,避免成人在室內吸煙。堅持合理營養,積極預防和治療營養不良性疾病,要保證充足的飲水。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嬰幼兒的衣服。在呼吸系統疾病多發季節,不要帶嬰幼兒到人群擁擠的場所??刹捎檬炒椎伪?、鹽水漱咽等方法加以預防。(二)佝僂病

3歲以下嬰幼兒的常見病病因:佝僂病主要是由于缺乏維生素D,使體內的鈣、磷不能正常吸收和利用,從而影響骨骼的生長發育,導致全身生理功能紊亂。日光照射不足生長過快疾病的影響鈣的吸收利用障礙預防預防先天性佝僂病提倡母乳喂養,及時添加輔食經常戶外活動,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及時治療某些疾病(三)肥胖癥肥胖癥是一種熱能代謝障礙。一般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即為肥胖癥。超過標準體重20%~30%為輕度肥胖癥,超過30%~50%者為中度肥胖癥,超過50%以上者為高度肥胖癥。近年來,我國學前兒童肥胖癥的發病率有增加趨勢。病因肥胖根據病因的不同,可以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多食少動遺傳因素:統計表明,雙親肥胖的,其子女約70%易肥胖,若一方肥胖的,其子女約40%發生肥胖。內分泌失調精神因素嬰幼兒肥胖的出現有兩個高發期:一是嬰兒期,活動范圍小,食物營養豐富,食量不予控制時很容易出現“小胖兒”;二是學齡前期,大致在6~7歲之間,中度以上單純性肥胖多在7歲左右開始,就餐無規律、吃得快而多、蔬菜吃得少,這是此階段肥胖幼兒的飲食特征。預防:避免飲食過度積極參加運動矯治控制進食量調整飲食結構增加運動量消除精神負擔對癥治療疾病(五)貧血貧血是指單位容積血液中的紅細胞數目和血紅蛋白濃度都比正常值顯著減少,或兩者之一有顯著減少。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可分為造血不良、溶血性和失血性三類。學前兒童時期因缺乏造血物質所致的貧血最為常見。缺鐵性貧血(又名營養性小細胞性貧血)是因體內缺鐵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所致,為小兒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三歲以下小兒發病率較高。病因:先天儲鐵不足鐵攝入量不足生長發育過快疾病的影響缺鐵性貧血的癥狀皮膚、粘膜顯得蒼白或蒼黃。呼吸、脈搏加快,活動后更為明顯。食欲不振,惡心腹脹,少數有異食癖。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動。肝、脾、淋巴結可有輕度腫大。預防注意孕母的營養,多吃含鐵豐富的飲食。提高母乳喂養,3個月后的嬰兒應及時添加輔食,并糾正偏食習慣。及時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鉤蟲病等)。注意補充維生素C,以便提高飲食中鐵的吸收率。不要讓幼兒飲用濃茶和咖啡早產兒、雙胞胎可補充鐵劑。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此種貧血較為少見。此種貧血與缺乏維生素B12、葉酸有關。病因維生素B12、葉酸攝入量不足。疾病的影響:胃腸道疾患、急性感染等可影響維生素B12和葉酸的吸收利用。

癥狀一般表現:面色蒼黃、易疲倦,頭發稀疏,肝、脾、淋巴結可輕度腫大。神經精神癥狀:患兒表現呆滯、嗜睡,對外界反應差,很少哭、笑。智力和動作發育緩慢,或有倒退現象,即原來已會的動作,病后卻不會了。多數患兒可有肢體、頭部、口唇無意識的顫抖??迺r淚少。無汗。預防:合理喂養。(六)齲齒齲齒是因牙齒經常受到口腔內酸的侵襲,使牙釉質受到腐蝕而變軟變色,逐漸發展為實質缺損而形成齲洞。病因:口腔中細菌的破壞作用牙面齒縫中的食物殘渣牙齒結構上的缺陷:牙釉質發育不良;牙齒排不齊,不易刷凈預防與治療注意口腔衛生多曬太陽,注意營養氟化防齲定期口腔檢查:早期發現要早期治療。(七)驚厥(抽筋、抽風)驚厥是嬰幼兒常見的病象之一。它突然發作,常伴有神志不清,兩眼上竄,四肢抽動,甚至頭向后,胸部突起,牙關緊閉,呼吸可以暫停,也有脈搏微弱,面色青紫,大小便失禁的。病因:伴有發燒的抽風:感冒高燒可致小兒抽風,且最多見。夏秋季,乙型腦炎、中毒型菌?。欢杭荆餍行阅X脊髓膜炎;不伴有發燒的抽風:因缺鈣抽風:嬰兒手足搐搦癥。每日可發作多次,不發作時精神如常。癲癇:多為年長兒。抽風前有先兆,抽后嗜睡,反復發作。幼兒驚厥的處理方法:若因高燒抽風,應采取物理降溫措施(冷敷)。抽風時,成人不要驚慌失措,此時病兒需要安靜,應將病兒放在床上,讓病兒側臥,松開衣扣、褲帶。保護病兒不要從床上摔下,但不要緊摟著、按著病兒。用毛巾或手帕擰成麻花狀放在上、下牙之間,以免咬破舌頭。隨時擦去痰涕。可針灸或重壓人中穴。(八)扁桃體炎病因急性扁桃體炎多因細菌感染引起,疲勞、受冷、受濕后也容易發病,是急性傳染病(如流感、麻疹、猩紅熱等)臨床癥狀的一部分。因扁桃體在4-1O歲發育達到高峰,所以此病多見于兒童。癥狀起病急,高熱畏寒,咽痛明顯,吞咽時加劇預防:以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病原體侵入為主。組織幼兒多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加強體育鍛煉。教師及父母應根據氣候變化和活動情況及時為幼兒穿、脫衣服,出汗應及時揩干。護理患急性扁桃體炎應徹底治療,不能一退燒就中斷治療。由于嗓子痛吞咽困難,飲食可吃流食或半流食。若經常發作,已成慢性扁桃體炎,可以請醫生判斷一下是否應當將扁桃體摘除,若需要進行手術,要等炎癥消除以后才能做。(九)肺炎病因是小兒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也是許多疾病的并發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四季均可發病,尤以冬春季節氣溫驟變為多見?;加胸E病的小兒或感染麻疹、百日咳以后,容易發生肺炎。癥狀:一般有發燒、咳嗽、氣喘等癥狀。重者面色青灰,呼吸困難,精神極差,甚至會抽風、昏迷。護理居室環境:房間內要保持空氣新鮮。一般護理:穿衣蓋被均不宜太厚,過熱會使小兒煩躁而加重氣喘。一般可平臥。如有氣喘,可用枕頭將背部墊高,取半坐姿勢以利呼吸。飲食可吃雞蛋羹、面片、牛奶等好消化的食物,多喝水。肺炎經2—4周可好轉,如果出現面色發灰、喘憋加重、煩躁不安、口唇發紫等現象,應立即送醫院就診。(十)嬰幼兒腹瀉多見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季多見。病因:非感染因素;感染因素護理調整飲食,少食多餐注意腹部保暖保持局部清潔預防提倡合理喂養悉心照顧嬰幼兒,避免腹部受涼講究飲食衛生進行隔離消毒(十一)濕疹病因:濕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梢蚴澄镆?,例如牛奶、羊奶、魚、蝦、蛋等;可因灰塵、羊毛、化纖等引起過敏。癥狀:多發生于2-3個月的嬰兒,多數在兩歲后可自愈。濕疹的部位多在面部,最初為細小的疹子,以后有液體滲出,干燥后形成黃色痂皮。護理乳母盡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使用中性硼酸軟皂給幼兒洗臉。幼兒貼身衣物盡量使用棉質衣料。保持室內空氣清潔、暢通。給幼兒勤剪指甲,以免抓傷皮膚引起感染。

(十二)鵝口瘡病因該病多見于1歲以內的人工喂養、營養不良、腹瀉、體質虛弱的嬰兒。近年來發現,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激素的小兒,鵝口瘡的發病率較高。護理:對癥護理:保持口腔清潔,可用2%-5%的弱堿性溶液清潔口腔。再用鹽水棉球擦干凈,涂上1%的龍膽紫溶液,每日2次,很快可治愈。病變嚴重者,也可遵醫囑用藥。注意補充營養:合理營養,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避免濫用抗生素。講究飲食衛生:嬰兒的餐具要專用,奶瓶、奶嘴、小碗等用后立即清洗、消毒,以備用。(十三)鉛中毒鉛及其化合物均有毒,主要損傷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等,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智力發展等都會產生不可逆的損傷并且保留終生。中毒途徑可由呼吸道吸入其蒸氣或粉塵,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細胞將其迅速帶至血液;或經消化道吸收,進入血循環而發生中毒。鉛污染已經不再是特殊的職業污染,而是生活中的常見的一種污染源和危險因素。兒童由于正處于生長發育過程中,組織器官的功能尚未成熟,所以對鉛的敏感性遠較成人敏感。而且這一時期遭受鉛污染后的臨床表現與成人的職業病表現有許多不同之處,因此兒童鉛中毒現象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病因外界環境中的鉛塵污染家具、用品中的鉛塵污染某些含鉛食品帶來的鉛塵污染嬰幼兒自身的發育特點

癥狀嬰幼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