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ys/t 575.19-2007 鋁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19部分:燒減量的測定 重量法》相較于《ys/t 575.19-2006(原gb/t 3257.21-1999)》,在內(nèi)容上進行了若干調整。這些調整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標準名稱上,《ys/t 575.19-2007》保持了對鋁土礦石中燒減量測定的關注,但去掉了舊版中的“(原gb/t 3257.21-1999)”字樣,表明這是一次基于最新技術和實踐經(jīng)驗修訂后的獨立版本。

其次,在方法原理方面,雖然兩者都采用重量法來測定燒減量,但在具體操作步驟、使用的儀器設備以及樣品處理等方面可能有所優(yōu)化或更新,以提高測量精度和效率。例如,《ys/t 575.19-2007》可能會更加明確地規(guī)定實驗條件如溫度控制范圍、稱重精度要求等細節(jié)。

再者,對于數(shù)據(jù)處理與結果報告,《ys/t 575.19-2007》可能引入了更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或者改進了計算公式,確保分析結果更加準確可靠。同時,也可能增加了關于不確定度評估的相關內(nèi)容,幫助實驗室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測試過程中的誤差來源。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jīng)官方授權發(fā)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
  • 2007-11-14 頒布
  • 2008-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YS/T 575.19-2007鋁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第19部分:燒減量的測定重量法_第1頁
YS/T 575.19-2007鋁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第19部分:燒減量的測定重量法_第2頁
YS/T 575.19-2007鋁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第19部分:燒減量的測定重量法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YS/T 575.19-2007鋁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第19部分:燒減量的測定重量法-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犐犆犛71.100.10

犙52

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色金屬行業(yè)標準

犢犛/犜575.19—2007

代替YS/T575.19—2006

鋁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19部分:燒減量的測定重量法

犕犲狋犺狅犱狊犳狅狉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犪狀犪犾狔狊犻狊狅犳犫犪狌狓犻狋犲—

犘犪狉狋19: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狋犺犲犾狅狊狊狅狀犻犵狀犻狋犻狅狀—

犌狉犪狏犻犿犲狋狉犻犮犿犲狋犺狅犱

20071114發(fā)布20080501實施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發(fā)布

犢犛/犜575.19—2007

前言

YS/T575—2007《鋁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是對YS/T575—2006(原GB/T3257—1999)的修訂,

共有24部分:

———第1部分:氧化鋁含量的測定EDTA滴定法

———第2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重量鉬藍光度法

———第3部分: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鉬藍光度法

———第4部分:三氧化二鐵含量的測定重鉻酸鉀滴定法

———第5部分:三氧化二鐵含量的測定鄰二氮雜菲光度法

———第6部分:二氧化鈦含量的測定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

———第7部分:氧化鈣含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8部分:氧化鎂含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9部分:氧化鉀、氧化鈉含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10部分:氧化錳含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11部分:三氧化二鉻含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12部分:五氧化二釩含量的測定苯甲酰苯胲光度法

———第13部分:鋅含量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第14部分:稀土氧化物總量的測定三溴偶氮胂光度法

———第15部分:三氧化二鎵含量的測定羅丹明B萃取光度法

———第16部分:五氧化二磷含量的測定鉬藍光度法

———第17部分:硫含量的測定燃燒碘量法

———第18部分:總碳含量的測定燃燒非水滴定法

———第19部分:燒減量的測定重量法

———第20部分:預先干燥試樣的制備

———第21部分:有機碳含量的測定滴定法

———第22部分:分析樣品中濕存水含量的測定重量法

———第23部分:化學成分含量的測定X射線熒光光譜法

———第24部分:碳和硫含量的測定紅外吸收法

本部分為第19部分。

本部分代替YS/T575.19—2006(原GB/T3257.21—1999)。

本部分是對YS/T575.19—2006的修訂,與YS/T575.19—2006相比,主要變化如下:

———增加了精密度。

本部分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部分由中國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鄭州研究院負責起草。

本部分由中國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鄭州研究院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馮敬東、路霞。

本部分由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并負責解釋。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

———YS/T575.19—2006(原GB/T3257.21—1999)。

犢犛/犜575.19—2007

鋁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

第19部分:燒減量的測定重量法

1范圍

本部分規(guī)定了鋁土礦石中燒減量的測定方法。

本部分適用于鋁土礦石中燒減量的測定,測定范圍:10%~30%。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

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nèi)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jù)本部分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部分。

YS/T575.22—2007鋁土礦石化學分析方法分析樣品中濕存水含量的測定重量法

3方法原理

將試料放入預先加熱至恒重的坩堝中,在375℃±25℃的高溫爐加熱10min。然后將坩堝加蓋移

至另一個高溫爐中,在1075℃±25℃加熱至恒重,燒失量的結果用原濕存水的量進行校正。

4儀器

4.1扁型稱樣瓶:其大小足以盛放所需試樣量,試樣的層密度約為5mg/mm2。

4.2鉑坩堝:頂部直徑約30mm,底部直徑約20mm,高為35mm。配有鉑蓋。

4.3高溫爐:可控制在375℃±25℃和1075℃±25℃,爐膛能保證空氣流動。

4.4分析天平:精確至0.0001g。

4.5干燥器:內(nèi)盛高氯酸鎂或活性氧化鋁(活性氧化鋁使用前應在300℃±10℃加熱活化)干燥劑。

5試樣

將試樣用研缽研磨通過150μm篩,稱取研磨好的試樣10g放入扁型稱量瓶(4.1),將樣品均勻地

鋪開使其層密度約為5mg/mm2,放在空氣中平衡2h以上。

6分析步驟

6.1試料

稱取約1.0g試樣(5),精確至0.0002g。

6.2測定次數(shù)

對同一試樣應獨立地進行兩次測定,取其平均值。

6.3測定

6.3.1將鉑坩堝和蓋(4.2)放入高溫爐內(nèi)(4.3)于1075℃±25℃加熱15min,取出加蓋的坩堝放入干

燥器(4.5)內(nèi),冷卻至室溫,迅速稱量,精確至0.0002g。

6.3.2加入1g±0.01g試料于鉑坩堝中,均勻地鋪蓋在坩堝底部,蓋上蓋子,稱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jīng)授權,嚴禁復制、發(fā)行、匯編、翻譯或網(wǎng)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shù)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jīng)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