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SC/T 1035-1999 德國鏡鯉選育系(F4)》是中國水產行業的一項標準,該標準主要針對德國鏡鯉的第四代選育系進行了詳細規定。德國鏡鯉是一種重要的經濟魚類,在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都有廣泛的養殖與研究價值。此標準旨在通過規范化的選育流程和技術要求,提高德國鏡鯉的質量和產量,促進其在水產養殖業中的健康發展。

標準中首先明確了適用范圍,即適用于德國鏡鯉F4代的選育工作。接著,對于選育過程中的親本選擇、配對方式、孵化條件以及幼魚培育等方面都給出了具體的操作指南。例如,在親本選擇上強調了要從健康、體型良好且具有優良遺傳特性的個體中挑選;而關于繁殖,則提出了最佳的人工授精方法及適宜的水溫控制等技術細節。

此外,《SC/T 1035-1999》還特別關注到了環境因素對德國鏡鯉生長發育的影響,建議采用合理的養殖密度,并保持水質清潔穩定以利于魚類健康成長。同時,標準也提到了疾病防控的重要性,提倡采取預防為主的原則,定期進行水質檢測和魚體檢查,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1999-10-13 頒布
  • 2000-01-01 實施
?正版授權
SC/T 1035-1999德國鏡鯉選育系(F4)_第1頁
SC/T 1035-1999德國鏡鯉選育系(F4)_第2頁
SC/T 1035-1999德國鏡鯉選育系(F4)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SC/T 1035-1999德國鏡鯉選育系(F4)-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B52SC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行業標準SC/r1035-1999德國鏡鯉選育系(FA)SelectivelineofCermanmirrorcarp(Fa)1999-10-13發布2000-01-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發布

sC/T1035-1999前德國鏡鯉選育系(F.)是1984年從前聯邦德國引進的德國鏡鯉原種,經4代列養選育而成的新品系。為鑒別德國鏡鯉選育系(F,)其它鏡鯉的區別,保護和保存德國鏡鯉選育系(F,)優良性狀及種質,避免在進行生產推廣過程中產生種質混雜和退化·并開展有效的種質監測,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的附錄八和附錄B都是標準的附錄。本標準由農業部漁業局提出。本標準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門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明華、沈俊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行業標準德國鏡鯉選育系SC/T1035-1999SelectivelineofGermanmirrorcarp(F.1范圍本標準給出了德國鏡鯉(CypriaasCarpioL.)選育系(F.)的主要生物學性狀、生化指標、遺傳學特性及檢測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德國鏡鯉選育系(F,)的良種鑒定。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6874-1997方正銀鯽3學名與分類3.1學名鯉魚(CyprinwscarpioL.)。3.2分類位置屬鯉形目(Cypriniformes)、鯉科(Cyprinidae)、鯉亞科(Cyprininae)、鯉屬(Cyprimrs)、鯉亞屬(Cyprinuus)、鯉種(Cyprinuscarpio)。4主要生物學性狀4.1外部特征4.1.1形態性狀體形較粗壯,側扁,頭后背部隆起。頭較小,眼較大,口亞下位,呈馬蹄形,上頜包著下頜吻圓鈍、能伸縮。體表鱗片較大,鏡狀,沿邊緣排列,背鰭前端至頭部有一行完整的鱗片,背鰭兩側各有一行相對稱的連續完整鱗片,各鰭基部均有鱗,個別的個體在側線上見有少數鱗片。側線大多較平直、不分枝,但個別個體的側線末螨有較短的分枝。體色隨棲息環境不同而有所變異,通常背部棕褐色,體側和腹部淺黃色。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