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魯教版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 第三單元單元活動_第1頁
高中地理魯教版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 第三單元單元活動_第2頁
高中地理魯教版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 第三單元單元活動_第3頁
高中地理魯教版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 第三單元單元活動_第4頁
高中地理魯教版第一單元從宇宙看地球 第三單元單元活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目標定位]1.通過地形景觀與等高線的對比分析,認識各類常見地形等高線的分布特征。2.通過閱讀分析常見地形等高線的分布,正確判讀各類等高線地形圖。3.通過判讀和繪制地形剖面圖,學會地形剖面圖判讀和繪制的一般步驟和方法。4.學會應用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解決相關問題,培養動手能力和學以致用的能力。一、認識等高線地形圖1.概念eq\b\lc\{\rc\(\a\vs4\al\co1(標準: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關系、規定符號,過程:把真實地形地貌描繪在平面上,常用表達方式:等高線))2.作用eq\b\lc\{\rc\(\a\vs4\al\co1(反映地面的實際高度、起伏狀況,并具有一定的,立體感,提高空間想象能力,解決實際問題))3.等高線(單位:米)的特征符號部位等高線分布特征A鞍部兩側等高線閉合,且數值相等B山谷由低處向高處凸出,海拔較兩側低C山脊由高處向低處凸出,海拔較兩側高D陡崖若干條等高線重疊在一起E緩坡等高線分布稀疏,單位水平距離內的高度差較小F陡坡等高線分布密集,單位水平距離內的高度差較大思考1.陡崖處的等高線是相交的嗎?答案不是。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永遠不存在等高線的相交,只存在重疊現象,等高線重疊的地形是陡崖。二、地形圖的判讀地貌類型等高線特征盆地等高線閉合,數值內小外大,中部稀疏,邊緣密集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地面有起伏,相對高度較小,坡度較為和緩沙丘各地點之間高差很小,地勢較平坦嶺谷相間山嶺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山谷處等高線向高處凸出,山嶺和山谷相間分布思考2.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平原、山地、高原的等高線特征是怎樣的?答案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較大,等高線密集,河谷轉折呈V字形;高原:海拔高,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處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三、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與繪制1.抓住重要點位:起點、終點、最高點和最低點、轉折點等。2.作用:直觀顯示地勢起伏狀況和地面坡度陡緩。3.繪制步驟(1)繪剖面圖的水平基線。(2)確定適宜的垂直比例尺,畫出縱坐標,規定剖面基線所代表的高程。(3)從剖面線與等高線所交各點向剖面圖的水平基線作垂線,根據各點對應的高度對照剖面圖的縱坐標,標出相應的點。(4)把這些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思考3.等高線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反映的內容一致嗎?答案不一致,等高線地形圖反映區域內平面上的地形種類、實際高度和地勢的起伏狀況,而地形剖面圖則更直觀地反映某一方向上的地勢起伏狀況及地面坡度的陡緩狀況。探究點一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探究活動山東省泰安市某校學生在2023年暑假期間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下圖為本次活動中所繪制的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讀圖,完成(1)~(2)題。(1)圖中陡崖的相對高度可能是()A.20米B.40米C.60米D.80米(2)某日圖示地區一場暴雨后,下列現象最有可能存在的是()A.①處有大量碎屑物質堆積B.②處河水流速比①處大C.③處河流流量比④處大D.④處東南側沖刷更嚴重答案(1)B(2)D解析第(1)題,陡崖或任意兩點之間的相對高度可利用公式進行計算:(n-1)d≤ΔH<(n+1)d(n為陡崖或兩點間經過的等高線條數,d為圖中的等高距),圖中陡崖處等高線4條,等高距為10米,可計算得出答案;第(2)題,①處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以侵蝕作用為主,不應有大量物質堆積;②處等高線較稀疏,坡度較緩,流速比①處??;③處河流地處上游,較有支流匯入的④處流量小;該地為北半球,④處河流向右側偏轉,④處的東南側沖刷更嚴重。反思歸納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規律(1)不同地形部位的識別地形地貌等高線圖(m)等高線特征景觀圖緩坡等高線分布稀疏,單位水平距離內的高差小陡坡等高線分布密集,單位水平距離內的高差大山脊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中部海拔較兩側高山谷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中部海拔較兩側低鞍部兩側等高線閉合,且數值相等陡崖若干條等高線交會于一起(2)判讀等高線的數值同一等高線圖上,同線等高,等高距全圖一致,即同一條等高線上海拔相等,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相等。①計算兩點的相對高度讀出任何兩點的海拔,計算出兩點的相對高度,還可以進一步求出它們的溫度差。②估計陡崖的相對高度一般情況下,等高線不能相交,因為同一點不會有兩個高度,但在懸崖峭壁處,等高線可以重合。假設陡崖處重合的等高線有n條,等高距為d,則陡崖的相對高度H的取值范圍是:(n-1)d≤H<(n+1)d。③結合等高線數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判斷地貌類型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線稀疏,廣闊平坦——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對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線稀疏,彎折部分較和緩——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線密集,河谷轉折呈V字形——山地地形;海拔高,相對高度小,等高線在邊緣十分密集,而頂部明顯稀疏——高原地形。幾條特殊的等高線:0米線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線;200米線區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線反映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線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高原和高山的特征。(3)看等高線的疏密程度等高線愈密,表示坡度愈陡;等高線愈稀,表示坡度愈緩;等高線間隔均勻,表示上下坡度均勻一致,是均勻坡;等高線下密上疏,為凸形坡;等高線下疏上密,為凹形坡。有時候圖上看不出密集與稀疏時,可根據坡度=垂直相對高度/水平距離來判定。探究點二地形剖面圖的判讀與繪制探究活動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某地等高線示意圖(單位:m)。(1)材料圖中甲、乙、丙、丁四點中,最容易發育成河流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剖面圖①②③④四點中,屬于MN、XY的交點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繪制等高線圖(單位:m)中AB線的地形剖面圖并說明繪制的步驟。答案(1)乙河流發育在山谷中,圖中甲、丙點均為山脊,乙、丁兩點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是山谷,但乙處山谷狹長最易發育河流(2)①④圖中MN、XY交點處地貌為鞍部,沿XY線兩邊高、中間低,即圖中④點,沿MN線兩邊低、中間高,即圖中①點(3)①先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確定剖面線,圖中上半部為等高線地形圖,陰影部分是海洋。AB橫線是要切開地表的剖面線。②然后確定剖面圖的水平比例尺(一般與等高線水平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水平比例尺大幾倍,以便形象地看出地勢起伏狀況)。③確定剖面圖上的基準線A′B′并在兩側標出高度與深度。④把等高線圖中剖面線上各點高度轉移至下圖相應的高度上,用平滑曲線連接各點,就得到相應剖面圖,如下圖。反思歸納地形剖面圖的繪制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反映出某剖面線上的地勢高低起伏的變化,其繪制步驟如下(以下圖為例):(1)根據需要確定剖面線,畫出剖面基線AB。(2)確定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圖的5、10、15、20倍,倍數越大,起伏越明顯。水平比例尺一般與原圖一致。在原圖的下面繪制水平線MN,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圍,為橫坐標。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在剖面圖的左側或右側,作基線的垂線,標出垂直比例尺的高程,為縱坐標。(3)點出剖面基線AB與等高線的交點(1點~15點),并從每一個交點向MN線上引垂線。(4)根據規定的垂直比例尺,找出垂線1點~15點的相應高度。(5)用平滑曲線把標注好的各點(1′點~15′點)連接起來,即得出AB剖面線的地形剖面圖。對點訓練一常見地形等高線的分布特征1.下列圖(單位:m)中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排序與圖序相符的是()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頂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頂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頂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頂④鞍部答案B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地形圖中各部位的等高線特征。山脊: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海拔較兩側高;山谷: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海拔較兩側低;鞍部:兩側等高線閉合,且數值相等。對點訓練二各類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下圖示意“某小區域地形”。圖中等高距為100米,瀑布的落差為72米。據此完成2~3題。2.Q地的海拔可能為()A.90米 B.230米C.340米 D.420米3.橋梁附近河岸與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 B.310米C.360米 D.410米答案解析解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等高線的有關知識。第2題,由于圖中等高距是100米,由此推理山峰附近第一條等高線的海拔是500米,向東依次是400米、300米,河流東岸自西向東依次是300米、400米,Q地高于400米,本題選D。第3題,根據前面的分析,圖中河谷的海拔為200~300米,由于瀑布的落差為72米,又因為橋梁位于瀑布下游,因此橋梁處河面海拔最高是300-72=228米,最低可能無限接近200米,由此推斷,此處與山峰的高差最接近360米。對點訓練三地形剖面圖的繪制和判讀讀圖甲“某沿海地區等高線示意圖”(單位:米)及圖乙地形剖面圖,回答4~5題。4.E點的海拔為()A.-10~0米 B.0~10米C.10~20米 D.-10~10米5.圖乙地形剖面圖與圖甲相對應的剖面線是()A.PE線 B.EF線C.MP線 D.LN線答案解析第4題,本題主要考查等高線的判讀。據圖中信息可知,E點的海拔在0~10米范圍內。第5題,剖面圖中有低于海平面的地區,也有高于40米的地區,而選項中只有LN線經過40米等高線。綜合提升6.讀圖(單位:m),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D處是________(地形),其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2)該地區河流干流流向是____________。若在該地區修筑一水庫,則水壩應建在________處。若壩的海拔為100米,則壩的長度大約是________米。(3)若從B地修筑一條鐵路到E地,BGE與BFE兩條線路中________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從海灣P和河口Q中選擇一處修建港口,試分析各自的優劣條件。答案(1)山頂700(2)自西北向東南A150(3)BFE沿BFE修建,大致是沿100米等高線修筑,坡度較緩,可以省工省時,而沿BGE則要通過海拔300多米的山地,工程投資大(4)優勢:P處港闊水深,Q處可以河海聯運。劣勢:P處不能實現河海聯運,腹地較小。Q處:海水較淺,且容易泥沙淤積。解析本題考查等高線和等深線的判讀。第(1)題,根據等高線特征,可判斷D處是山頂。第(2)題,根據圖中指向標,可推知河流干流流向為自西北向東南。用直尺測量A兩側100米等高線之間的圖中最短直線距離,再根據比例尺,可計算出所建壩長。第(3)~(4)題,都要從優勢和劣勢兩個方面去分析。教材P76~P77活動活動1:(1)900800400(2)在圖中已畫出細小河流的北方,可能還發育成另一條由西向東流的河流。(3)A處筑壩修建水庫較合理。因為這里為峽谷地帶,上游為寬谷,筑壩工程量小,庫容較大。而在B處筑壩修建水庫,盡管工程量也較小,庫容更大,但要淹沒城鎮、鐵路,移民搬遷量大,且這里喀斯特地貌發育,修建水庫有可能導致坍塌和漏水。活動2:應選甲地—丙地—乙地線路。因為該線路坡度較小,隧道開鑿量和工程量都較小,投資較??;而且坡度較小,火車運行平穩,安全性高。活動3:A處為河谷,位于河流交匯處,C在山上。B地地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不僅農業發達,而且便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河流沿岸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更利于城市發展,并發展為大中城市。[基礎過關]讀“等高線示意圖(單位:m)”,完成1~2題。1.圖中a、b、c、d四點中,位于山脊的是()A.a點B.b點C.c點D.d點2.若該地為新建水庫的庫區,最高水位為600m,該圖范圍內將出現的情況是()A.最高水位時,小部分面積被淹沒,將出現一個半島B.a、b、c、d四個居民點中,d居民點可以不搬遷C.最高水位時,將出現三個小島,a、b、d三地將被水淹沒D.a、b、c、d四個居民點都不必搬遷,改為從事旅游業和漁業答案解析第1題,山脊應比兩側地勢高,在等高線圖上應位于等高線彎曲度較大且向低值區凸出的地方,圖中四點只有c點符合。第2題,若新建水庫的庫區最高水位為600m,則最高水位時圖中區域只有高于600m的部分不被淹沒,其他部分都將淹沒;同時,a、b、c居民點也需要搬遷,而d居民點由于地勢高于600m而不需要搬遷。讀“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回答3~4題。3.圖中各點能看到村莊的是()A.甲B.乙C.丙D.丁4.若村莊所在的山谷發生泥石流,則村民正確的逃生路線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3題,從等高線圖中可以看出,甲、丙、丁三處都有山脊相隔,故不能看到村莊,只有乙點能看到。第4題,在山區發生的泥石流災害,泥石流順河谷而下,逃生的最佳方法是迅速轉移到河谷兩岸的高地,但圖中①線路需跨越河流,故最佳路線應為④。讀“我國江南丘陵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回答5~6題。5.當該地區普降暴雨時,水位上漲最猛的是()A.①河B.②河C.③河D.④湖6.圖中虛線是居民點a和b,b和d之間公路選線方案,其中合理的是()A.e和g B.e和hC.f和g D.f和h答案解析第5題,由題干和等高線圖可知,河段①所處山谷地處東南季風迎風坡,降水豐富,且兩側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因此匯水速度最快。第6題,山區公路選線應盡量避開陡坡,沿等高線延伸以降低坡度,節省投資。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及剖面圖”,回答7~8題。7.上面的地形剖面圖是根據圖中四條剖面線的哪一條繪出的()A.EE′ B.FF′C.GG′ D.HH′8.該剖面線中間部位的地形類型為()A.鞍部 B.大陸架C.海溝 D.大陸坡答案解析第7題,剖面圖中最低點在低于海平面300米以下,最高點在300~400米,EE′線符合要求。第8題,中間部位深度在0~200米,為大陸架。9.下圖中左圖是“我國東部沿海某地等高線圖(單位:m)”。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圖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A、C之間的高差在________米到________米之間。(3)在右圖內畫出沿AB線的地形剖面圖。(4)冬季A、B、C、D四點中氣溫最高的應是________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山谷山脊鞍部(2)500700(3)如下圖:(4)D緯度較低,地勢低且在冬季風的背風坡解析第(1)題,由等高線圖可知,a處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凸出,故為山谷;b處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凸出,故為山脊;c處兩側等高線閉合,且數值相等,故為鞍部。第(2)題,A處海拔在1000~1100米之間,C處海拔在400~500米之間,故二者高差在500~700米之間。第(3)題,結合教材繪制剖面圖的基本步驟即可繪出。第(4)題,該地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由于D處緯度最低,且海拔低,位于山谷中,在冬季風背風坡,故冬季氣溫最高。[能力提升]讀圖,完成10~11題。10.圖示區域內最大高差可能為()A.50m B.55mC.60m D.65m11.圖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解析第10題,圖中等高距為5m,東南部地勢最低,海拔為20到25m之間;東北部地勢最高,海拔為80到85m之間,故兩地的相對高度為55到65m之間,但不會是55m或65m。第11題,圖中③附近河段等高線最密集,表明該處坡度最大,河水流速最快。下圖是“某地地形圖”,MN、PQ是地形剖面線。①②是水庫,若從中選擇一個作為自來水廠的水源地,其條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設費用最小。據此完成12~13題。12.M→N、P→Q對應的地形剖面圖和應選擇的水庫分別是()A.甲、乙;① B.乙、甲;②C.甲、乙;② D.乙、甲;①13.Z村擬建一座玻璃溫室大棚和一家污水處理廠,應依次布局在()A.③④B.④⑤C.⑤⑥D.③⑥答案解析第12題,對比兩條剖面線和兩幅剖面圖可知,M→N剖面線與甲剖面圖相吻合,P→Q剖面線與乙剖面圖相吻合。判讀時要注意抓住每條剖面線起止點和經過地區最高點與最低點的海拔,并注意等高距為10米,將之與剖面圖相對照即可。推算可知,①②兩座水庫與自來水廠的相對高度都大于10米,都能自流引水,但②水庫距離自來水廠更近些、沿途地勢起伏更小些,因此在②處修建引水工程建設費用小。綜上所述,本題選C。第13題,據圖可知,河流大致自北向南穿過Z村,污水處理廠應建在流經Z村的河流下游,即⑥處;玻璃溫室大棚應建在地勢平坦、采光條件好的地方,比較四處位置,③處最好,因為③處等高線稀疏,地勢平坦且面積大,再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