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部編版(2023)必修上冊第六單元10(勸學師說)勸學 《勸學》教學設計_第1頁
高中語文部編版(2023)必修上冊第六單元10(勸學師說)勸學 《勸學》教學設計_第2頁
高中語文部編版(2023)必修上冊第六單元10(勸學師說)勸學 《勸學》教學設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勸學》教學設計【教學設計】《勸學》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三單元的一篇文章。這是古代議論性散文,邏輯清晰,達到勸人學習的目的。全文短小精悍,要求背誦,教學過程中,在反復讀的過程中,引領學生學習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等論證方法,提升學生議論文的能力。【教學目標】1.積累文言詞匯,整體感知文意,學習議論文文章的寫作方法。2.學習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提升學生論辯說理能力。3.明確學習對一個人成長起到的重要作用;學習必須通過“積累”“堅持”“專一”的方法提升的道理。(一)知識導入關于人性的善惡,戰國時期的孟子和荀子各有見解,孟子認為人性善,荀子認為人性惡。荀子的思想見解有邏輯分析,有論證過程,自成思想體系,相對成熟。荀子認為,“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正因為“人性惡”,所以荀子主張通過學習教化,抑制惡,使人性的惡向善不斷地轉化。所以荀子提倡學習,強調學習的必要性,提出“學無止境”。(二)用心聽讀教師示范朗讀,請學生請準字音,節奏,語調和情感。(三)用情朗讀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理解,讀出整齊句式的氣勢,讀出作者對所有學習者的勸諫之情。(四)用智賞讀請同學們自由誦讀,讀出文章流暢的文脈,一邊讀,一邊領悟,交流分享《勸學》的論證手法。1.

文章內容講述“學不可以已”的中心論點,學習的重要意義,努力學習必須靠積累、堅持、專一的方法。2.

文章語言樸實無華,明白曉暢,短小精悍,情韻悠長。3.

文章運用比喻論證來說理,在諸子散文中,具有獨創性。比如,第二段作者用“青”和“冰”兩個事物比喻,它們來自于藍和水,但最后“青于藍”“寒于水”,事物的發展有繼承性,但因其他的影響可以改變本性,甚至有了新的發展和突破,變成了全新的事物。再用兩個比喻,木材經過墨線的量,就會變得直,金屬靠近磨刀石就會鋒利,外在的事物對事物改變很大,自然推導出結論,人亦然,每一個人經過學習和每天反省自己,這些外在影響和改變,那么這個人也就會變得智慧明達行為沒有過錯。這些外在的環境的影響就是通過學習去改變,今天的我一定勝過昨日的我,深刻說明“學不可以已”的論點。4.正反對比論證:第四段作者介紹學習的途徑要注重積累,要堅持不懈,一心一意的品質。不僅運用前面的比喻論證的方式,而且有增加了新的方式,正反對比論證。“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圣心備焉。”強調積累的功效,不僅能產生風雨,而且能誕生蛟龍,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甚至可以修煉圣心;作為反面論證,舉出不積累跬步,小流,哪有千里,哪里有江海的事例,進一步強調積累的作用和意義。“騏驥”“駑馬”的對比,講述再有先天資質,不堅持也不會成功的道理;雕刻東西,“舍之”和“不舍”的對比,分別造成“朽木不折”“金石可鏤”兩種讓人驚訝的結果:想成功,想做更好的自己,唯有堅持不懈。“蚯蚓”和“蟹”兩種動物的形成對比,沒有先天優勢的可以上下達到自己的極限,實現遠大夢醒,有優勢而最后連個居身之地都沒有,作者的贊賞和批判之情溢于言表,探求原因,用心專一和浮躁的區別。每一個讀者都會選擇專一做事,愚鈍之人也可以創造自己的不平凡,聰明之人不要浪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