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區情特點與發展戰略_第1頁
廣西區情特點與發展戰略_第2頁
廣西區情特點與發展戰略_第3頁
廣西區情特點與發展戰略_第4頁
廣西區情特點與發展戰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區情特點與發展戰略主要講個三內容一、廣西歷史沿革與區情特點二、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機遇與挑戰三、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定位、戰略目標、戰略思路及戰略支撐一、廣西歷史沿革與區情特點歷史沿革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國攻取嶺南,設置桂林、象、南海等3郡。其中象、桂林兩郡所轄縣大多在今天的廣西境內。唐朝:公元862年,設置嶺南西道,舊治在今天的南寧市。宋朝:公元988年,設置了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廣西”名由此而來,舊治在今天的桂林市。清朝:廣西等處改為廣西行省,治在桂林。中華民國時期:廣西行省改為廣西省。新中國:1957年7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決定,撤消廣西省,設立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準廣西僮族自治區更名廣西壯族自治區。—廣西歷史沿革與區情特點—區情特點:區位獨特、資源豐富、

生態良好、政策優惠、新的起點

廣西具有沿海、沿邊、沿江的區位優勢,處在我國大陸東、中、西三個地帶的交匯點,是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是西南乃至西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聯結大西南和粵港澳、東南亞的重要通道。—廣西歷史沿革與區情特點—(一)區位獨特沿海優勢廣西大陸海岸線約1595公里,在全國排第6位,500平方米以上島嶼651個,島嶼岸線531公里。擁有大小港口21個,其中適合建設靠泊能力萬噸以上的有防城、欽州、北海、珍珠、鐵山等5個港口,目前,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已達2億噸。北海港距香港港425海里,欽州港距新加坡港1338海里,防城港距越南海防港151海里,距泰國曼谷港1439海里。—廣西歷史沿革與區情特點—沿邊優勢廣西有8個邊境縣市與越南的廣寧、諒山、高平3個邊境省接壤,邊境線長1020公里。邊境口岸12個,其中東興、憑祥、友誼關、水口、龍邦等5個口岸為國家一類口岸,另外還有25個邊民互市貿易點。從憑祥市友誼關至越南諒山市僅18公里,到越南首都河內市180公里。—廣西歷史沿革與區情特點—沿江優勢珠江水系是廣西最大的水系,流域面積占全區總面積的85%以上,主干流南盤江—紅水河—黔江—潯江—西江自西北折東橫貫全境,全長1239公里,西通云南、貴州,東經廣州出海。西江水道是連接云、貴內河通向廣東及港澳地區的一條“黃金水道”。—廣西歷史沿革與區情特點—

(二)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廣西礦產資源豐富,素稱“有色金屬之鄉”,是我國10大重點有色金屬產區之一,已發現礦種145種,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有97種,約占全國的43%。第1位:錳、銻;第2位:錫、離子稀土、水泥用灰巖;第3位:重晶石、輕稀土、飾面用花崗巖;第4位:鎢、鋁;第5位:鋅、銀、高嶺土和滑石。廣西水能資源在全國排第4位,理論蘊藏量2133萬千瓦,是全國優先開發的三大水電建設基地之一,是我國西電東輸的重要基地。—廣西歷史沿革與區情特點—農林資源植物有288科、1700多屬、8000多種,僅次于云南和海南省。糖料蔗、蠶繭、木薯、秋冬菜、茉莉花、木材等產量居全國第一,中草藥4600多種,居全國第二是我國水稻主產區以及蔗糖、南亞熱帶水果和速生豐產林基地。—廣西歷史沿革與區情特點—海洋資源廣西灘涂面積約1005平方公里,20米水深以內的淺海約6000平方公里。北部灣是我國著名的大漁場之一。珍珠、紅樹林等。石油、天然氣、潮汐能。—廣西歷史沿革與區情特點—旅游資源旅游要素:陽光、海水、沙灘、綠色植被、潔凈空氣等。風景資源:山脈、河流、島嶼、氣候、森林、動植物、溫泉、巖洞、田園、風情等。旅游勝地:桂林山水、北海銀灘、巴馬壽鄉。—廣西歷史沿革與區情特點—(三)生態良好“山清水秀生態美”。森林覆蓋率為61.4%,排全國第3位,沼氣池入戶率達49.3%,全國第1位。空氣優良天數占比為98.8%;39條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為97.2%。—廣西歷史沿革與區情特點—(四)政策優惠沿海沿邊沿江開放政策、西部大開發政策、民族區域自治政策。《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西南中南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廣西歷史沿革與區情特點—(五)新的起點“五大歷史性轉變”:實現了由我國西南邊陲向我國對東盟開放合作前沿和窗口的轉變。實現了由全國交通末梢向國際大通道、交流大橋梁、合作大平臺的轉變。綜合經濟實力實現了由較低水平向跨上萬億元臺階的轉變。實現了由農業主導型向工業主導型歷史性轉變。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由總體溫飽向總體小康的轉變。—廣西歷史沿革與區情特點—表1:廣西區情特點區情特點具體表現區位獨特沿海、沿邊、沿江資源豐富礦產、農林、海洋、旅游生態良好森林覆蓋高、水質好、空氣優政策優惠三沿開放、西部大開發、民族地區新的起點5大歷史性轉變表2:2012年廣西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及在全國的排位主要指標絕對值在全國的排位面積(萬平方公里)23.679總人口(萬人)524011其中:少數民族(萬人)17411地區生產總值(億元)1303118財政收入(億元)181022固定資產投資(億元)9345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447518進出口總額(億美元)295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124313農民人均純收入(元)600825二、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機遇與挑戰(一)顯著成就1、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機遇與挑戰—2、產業結構明顯優化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實現了從農業主導型向工業主導型轉變。8個千億元工業產業:食品、汽車、冶金、石化、機械、建材、電力、有色金屬等。—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機遇與挑戰—3、投資消費快速增長—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機遇與挑戰—4、基礎設施日臻完善“123小時”快速城際鐵路網:以南寧為中心,到北部灣經濟區城市1小時以內、到區內主要城市2小時左右、到周邊省會城市如廣州、長沙、昆明等3小時左右的快速城際高鐵網絡,今年廣西將進入高鐵時代。—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機遇與挑戰—5、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兩區一帶”:北部灣經濟區、桂西資源富集區、西江經濟帶—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機遇與挑戰—6、開放合作全面加強成功舉辦1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8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兩國雙園”新模式:中馬欽州產業園、馬中關丹產業園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量居西部地區第1位—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機遇與挑戰—(二)重大機遇中央關心和支持:《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南寧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西南中南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珠江—西江經濟帶即將上升為國家戰略,等等。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東部產業加速向中西部轉移,我區綜合實力明顯提升,發展后勁日益增強,重大項目建設力度空前,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改革開放深化推進,長期穩定向好的發展趨勢沒有改變,等等。—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機遇與挑戰—(三)嚴峻挑戰—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機遇與挑戰—關鍵指標在全國排位人均GDP27城鎮化率26第三產業增加值19R&D(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25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2表3:主要指標在全國排位(三)嚴峻挑戰年份2012增速22.7%2015增速24.1%2017增速26%2020工業總產值(億元)169953000050000100000表4:工業跨越發展目標(三)嚴峻挑戰年份20114年增加1萬億20153年增加1萬億20182年增加1萬億2020GDP(萬億)1.17234表5: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要指標三、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戰略目標、戰略思路及戰略支撐時間節點戰略定位1992年5月,中央決策要充分發揮廣西作為西南地區出海通道的作用。2008年1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立足北部灣、服務“三南”(西南、華南和中南)、溝通東中西、面向東南亞,努力建成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為帶動、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和重要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2009年12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把廣西打造成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基地、先進制造業基地、特色農業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構筑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培育我國沿海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2013年7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廣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廣西要成為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的新的戰略支點。表6:廣西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戰略定位(二)戰略目標—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戰略目標、戰略思路及戰略支撐目標內涵“翻兩番”就是2016年全區生產總值在2011年超萬億元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2萬億元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同步實現翻番;到2021年建黨100周年時,全區生產總值比2016年再翻一番,達到4萬億元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同步實現再翻番。“跨兩步”就是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差距逐步縮小,前五年,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0%和12%以上,2016年比2011年跨一大步;后五年,全區城鄉居民收入增速繼續保持10%以上,2021年比2016年再跨一大步,基本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三提高”就是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高。表7:富民強桂新跨越的奮斗目標(三)戰略思路—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戰略目標、戰略思路及戰略支撐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1、統籌“新四化”。2、突出“雙核驅動”北部灣經濟區:沿海臨港大工業基地,我區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引擎西江經濟帶:柳州老工業基地的龍頭帶動,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桂北戰略性新興產業桂西資源型產業精深加工—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戰略目標、戰略思路及戰略支撐3、打好“兩張牌”全力打好“東盟牌”全力打好“粵港澳牌”—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戰略目標、戰略思路及戰略支撐4、打造戰略支點交通支點:構建連接多區域的國際大通道產業支點:形成我國沿海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開放支點: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金融支點:推進富有特色的現代金融創新城鎮支點:構建科學合理的新型城鎮化格局生態支點: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5、打贏攻堅戰廣西最大的困難在扶貧:2012年,我區還有75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占人口總數的近14%堅定不移地打好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戰略目標、戰略思路及戰略支撐6、提升生態品牌良好的生態是我區最大的財富,也是后發崛起的基礎、趕超跨越的本錢。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戰略目標、戰略思路及戰略支撐7、建設模范區廣西被中央譽為“四個模范”:民族團結的模范、維護統一的模范、維護穩定的模范,是我國民族關系“三個離不開”的模范”。—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戰略目標、戰略思路及戰略支撐戰略思路內容要點統籌“新四化”“四化”同步;振興產業;大小企業并舉。突出“雙核驅動”北部灣經濟區的戰略引擎;以柳州為龍頭的西江經濟帶;形成“兩區一帶”協調發展格局。打好“兩張牌”打好“東盟牌”;打好“粵港澳牌”。打造戰略支點交通支點、產業支點、開放支點、金融支點、城鎮支點、生態支點。打贏攻堅戰主戰場:連片特困地區和貧困村;首要任務:脫貧致富;形成大扶貧格局。提升生態品牌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新優勢。建設模范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民族關系“四個模范”;社會和諧穩定模范區:建設和諧平安南疆。表8:七大戰略思路及內容戰略支撐包括交通基礎設施支撐、人才科技支撐、能源支撐、金融支撐等,這里重點談一下人才科技支撐和能源支撐。—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定位、戰略目標、戰略思路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