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課件_第1頁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課件_第2頁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課件_第3頁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課件_第4頁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InfectionsoftheCentralNervousSystem)

概述一、概念: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指各種生物性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立克次體、螺旋體、寄生蟲、朊蛋白等)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實質、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癥性(或非炎癥性)疾病。二、分類(一)根據受累的部位分為三類:1.腦炎、脊髓炎、腦脊髓炎:主要侵犯腦和脊髓實質。2.腦膜炎、腦脊膜炎:主要侵犯腦膜。3.腦膜腦炎:腦實質與腦膜合并受累。(四)根據病理特點分:包涵體性、出血性、壞死性、脫髓鞘性等。(五)按病變位置分:大腦炎、小腦炎、間腦炎、腦干炎、腦脊髓炎、腦膜腦炎等。(六)根據流行情況分:流行性、散發性等。三、病原體感染途徑血行感染直接感染神經干逆行感染問題一:是不是感染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的常見癥狀及體征:發熱意識障礙抽搐腦膜刺激征局限性神經損害體征

問題三:病原體是什么?

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其它

中樞神經系統病毒性感染腦炎?腦膜炎?腦膜腦炎?病毒性腦炎致病機制

病毒直接侵犯?

感染后免疫介導?臨床表現腦炎

精神意識狀態改變、癲癇發作,局灶性神經功能異常腦膜炎

非特異性的,發熱、頭痛、惡心、嘔吐,體查腦膜刺激征體格檢查的特異線索

對于未接受疫苗接種,伴精神狀態改變的患者,腮腺炎強烈提示腮腺炎病毒性腦炎的診斷;弛緩性麻痹后發展為腦炎,強烈提示西尼羅河病毒感染。同時注意病人有無斑丘疹(約50%的患者出現,而其他病毒性腦炎中則預期不會出現);恐水、高空恐懼、咽痙攣和活動過度提示狂犬病。非典型表現包括典型發作、顱神經麻痹、肌陣攣;以皮神經支配區域分布的成簇水泡提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影像學

異常信號(如果存在)的位置有時可提示特定病因。1、顳葉受累強烈提示HSV腦炎(雖然其他病毒,如水痘-帶狀皰疹病毒、EB病毒也可引起);2、丘腦或基底節受累,提示呼吸道病毒感染、克雅氏病、蟲媒病毒引起的腦炎;3、存在基底節、丘腦、顳葉內側、腦干、小腦多處異常,西尼羅河病毒;4、出現腦積水可能提示非病毒性原因,如細菌、真菌。T2-weightedMRIbrainscanshowingrighttemporallobehyperintensityinapatientwithherpesencephalitis

核磁增強腦脊液檢查

腦脊液檢查確證炎癥的存在,但對病毒性感染不具特異診斷性白細胞計數增加,但通常小于250,分類計數顯示淋巴細胞占優勢(極早期感染可能顯示中性粒細胞占優勢,但8小時后重復一般會出現從中性粒為主到淋巴細胞為主的轉變);蛋白升高,但通常小于150mg/dl;葡萄糖濃度通常正常(大于血中葡萄糖濃度的50%)。但在HSV、腮腺炎或腸道病毒感染時偶然會出現輕到中度下降;通常無紅細胞(在非損傷性穿刺時);但HSV-1感染或其他壞死性腦炎可出現。病毒性腦膜(腦)炎急性細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真菌性腦膜炎正常開放壓N/HHHH-VeryH100-200mm顏色清混濁混濁/黃清/混濁清細胞數mm35-1000100-5000025-5000-1000<5分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淋巴細胞淋巴細胞腦脊液、/血漿含糖量比值正常低低、很低(<30%)正常-高66%蛋白0.5-1>11.0-50.2-5<0.45電生理檢查腦電圖:非特異性高波幅慢波。

診斷腦脊液檢查,記錄壓力,常規、生化PCR,針對HSV-1,HSV-2和腸道病毒基因培養,PCR檢查之后大多數仍不能明確,所以還應當進行針對細菌、真菌、結核的培養血清學檢查腦活檢

對于腦炎患者,需要排除的最重要的病毒性病因是HSV經驗性治療

抗病毒治療顱內壓增高結核性腦膜炎臨床表現,結核性腦膜炎患者一般表現為亞急性發熱性疾病,病情進展經歷3個時期:

前驅期:持續2-3周,以不適、疲倦、頭痛、低熱及人格變化為特點,起病隱匿。

腦膜炎期:出現顯著神經系癥狀及體征,如腦膜刺激征、持續性頭痛、嘔吐、嗜睡、不同程度顱神經征及長束征。

麻痹期:昏睡或昏迷、癲癇發作、輕偏癱。非典型表現:急性、快速發展的腦膜炎(化腦);以人格變化、社交退縮、記憶力障礙為特點的緩慢進展的(癡呆);腦炎型。診斷臨床分期I期:患者神志清醒,不伴有神經系統定位體征或腦積水證據;II期:患者表現為嗜睡、意識模糊;可能有輕微神經系統定位體征,如顱神經麻痹、輕偏癱;III期:表現為譫妄、昏睡、昏迷、癲癇發作、多發顱神經損害或重度偏癱。腦脊液檢查胸片PPDCNS以外存在活動性結核病的體征腦脊液檢查常規及生化。細胞數100-500,蛋白1000-5000(蛛網膜下腔黏連的患者極高,20000,黃變,預后較差),糖和氯化物降低。細胞數增加以單個核細胞為主(淋巴細胞反應),但在病程早期細胞反應不典型,僅有少數細胞或以多形核白細胞為主(啟動抗結核治療時,部分患者也可暫時轉變回這種反應,可伴有一過性臨床表現惡化。)涂片、培養及敏感性:強調反復和培養,一般而言,應最少進行3次連續腰穿(1日1次)。注意以下幾條原則可能提高檢查敏感性:1、采用最后抽出的腦脊液,量大一點(10-15ml);2、微生物最容易在凝塊或沉積物涂片中被發現,故離心時加入2ml95%的酒精使形成蛋白沉淀;3、用標準的抗酸染色;4、應在200-500的高倍鏡下檢查約30分鐘,最好由1名以上的觀察者進行檢查。核酸檢測(PCR)、T-spot影像學發現蛛網膜炎、腦水腫、腦梗死、腦積水等異常。約30%的I期腦膜炎患者檢查結果正常,且這部分患者經治療后幾乎都能完全恢復;基底腦膜強化并合并任何程度的腦積水,強烈提示結核性腦膜炎;明顯的基底腦膜強化合并腦積水提示預后差,與血管炎密切相關,與發生基底節梗死的風險也密切相關。鑒別診斷隱球菌性腦膜炎、神經梅毒、腦膜旁化膿性感染等治療化療一線用藥: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均為殺菌劑,可口服用藥,透過血腦屏障,在腦脊液中達到治療濃度。

異煙肼:對快速分裂的細菌比對半休眠的細菌更有效,300mg/d

利福平:對快速分裂和半休眠的細菌都有活性,600mg/d

吡嗪酰胺:高度有效對抗胞內分支桿菌,能增強療效而不增加肝毒性,750-1500mg/d,不超過2個月

鏈霉素:對異煙肼耐藥可能時,750mg肌注

乙胺丁醇:在腦脊液中達到中等濃度,較高劑量時有視神經炎風險,治療過程中注意眼毒性。750mg/d

利奈唑胺:治療糖皮質激素

具體臨床指證:

化療開始時疾病從一個階段進展到下一個階段的患者,即抗結核治療后病情仍在發展;出現急性“腦炎”表現的患者,尤其是當顱內壓明顯升高,或者有腦積水證據時;存在“治療矛盾”(和第一條類似);脊髓黏連、蛋白明顯升高;腦膜明顯強化或中度以上腦積水;結核瘤且占位效應明顯。

地塞米松:0.3-0.4mg/(kg.d),2周,0.2mg/(kg.d),2周,隨后4mg/d,且每周將日劑量減少1mg,總療程約8周。

強的松:60mg/d,2周,隨后在6周內逐漸減量至停藥。腰椎穿刺術腰穿技術

體位

穿刺針

位置

消毒、鋪巾、局麻

操作技術腰穿適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