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東莞市市高埗中學2022年高三化學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東莞市市高埗中學2022年高三化學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東莞市市高埗中學2022年高三化學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東莞市市高埗中學2022年高三化學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東莞市市高埗中學2022年高三化學月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東莞市市高埗中學2022年高三化學月考試卷含解析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共60分。)1.

化學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的應用,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生活中常見的石英玻璃、普通玻璃、陶瓷都屬于硅酸鹽產品B.

食品添加劑對人均有害C.白菜上灑少許福爾馬林,既保鮮又消毒D.苯酚雖然有毒,但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藥皂卻摻入了一定量的苯酚

參考答案:D略2.(1998·全國卷)白藜蘆醇廣泛存在于食物(例如桑椹、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能夠跟1mol該化合物起反應的Br2或H2的最大用量分別是(

)A.1mol,1mol

B.3.5mol,7molC.3.5mol,6mol

D.6mol,7mol參考答案:D略3.用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圖2

圖3

圖4

圖5A.用圖2所示裝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圖3所示裝置蒸干NH4Cl飽和溶液制備NH4Cl晶體C.用圖4所示裝置制取少量純凈的CO2氣體D.用圖5所示裝置分離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層的有機層和水層參考答案:D略4.在儲存很久的漂白粉和濃鹽酸反應制得的氯氣中,可能含有的雜質氣體是

A.

B.

C.

D.參考答案:A5.下列物質的轉化在給定條件下能實現的是()A.①③⑤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參考答案:略6.下列排列順序不正確的是A.熱穩定性:HF>HCl>HBr

B.原子半徑:Na>S>OC.酸性:H3PO4>H2SO4>HClO4

D.元素金屬性:Na>Mg>Al參考答案:C7.濃度均為0.1mol/L、體積均為V0的HX、HY溶液,分別加水稀釋至體積V,pH隨的變化關系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HX、HY都是弱酸,且HX的酸性比HY的弱B.常溫下,由水電離出的c(H+)·c(OH-):a<bC.相同溫度下,電離常數K(HX):a>bD.=3,若同時微熱兩種溶液(不考慮HX、HY和H2O的揮發),則減小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A、根據圖分析,當=0,HX的pH>1,說明HX部分電離,為弱電解質,HY的pH=1,說明其完全電離,為強電解質,所以HY的酸性大于HX,錯誤,不選A;B、酸或堿抑制水的電離,酸中的氫離子濃度越小,其抑制水電離程度越小,根據圖分析,b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小于a,則水的電離程度a<b,所以由水電離出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的乘積a<b,正確,選B;C、酸的電離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所以相同的溫度下,電離常數a=b,錯誤,不選C;D、=3,若同時微熱兩種溶液,x-物質的量增多,y-物質的量不變,二者溶液的體積相等,所以比值變大,錯誤,不選D。8.次氯酸可用于殺菌消毒.已知25℃時:①HClO(aq)+OH﹣(aq)=ClO﹣(aq)+H2O(l)

△H=﹣Q1kJ·mol﹣1②H+(aq)+OH﹣(aq)=H2O(l)

△H=﹣57.3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25℃時,次氯酸的電離方程式及熱效應可表示為:HClO(aq)═H+(aq)+ClO﹣(aq)△H=﹣(57.3+Q1)kJ·mol﹣1B.將20mL1mol/LHClO與10mL1mol/LNaOH混合后的溶液,一定存在:2c(H+)﹣2c(OH﹣)=c(ClO﹣)﹣c(HClO)C.已知酸性H2SO3>HClO>HSO3﹣,則向Na2SO3溶液中加入HClO的離子方程式為:SO32﹣+HClO═HSO3﹣+ClO﹣D.已知酸性CH3COOH>HClO,則等濃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C(Na+)>C(ClO﹣)>C(CH3COO﹣)>C(OH﹣)>C(H+)參考答案:B解:A、醋酸是弱酸,電離過程是吸熱的過程,強酸堿的中和熱是57.3kJ/mol,根據HClO(aq)+OH﹣(aq)=ClO﹣(aq)+H2O(l)△H=﹣Q1kJ·mol﹣1,則次氯酸的電離方程式及熱效應可表示為:HClO(aq)H+(aq)+ClO﹣(aq)△H=(57.3﹣Q1)kJ·mol﹣1,故A錯誤;B、將20mL1mol/LHClO與10mL1mol/LNaOH混合后所得的溶液是等濃度的次氯酸和次氯酸鈉的混合物,根據電荷守恒:c(H+)+c(Na+)=c(OH﹣)+c(ClO﹣),根據物料守恒:2c(Na+)=c(ClO﹣)+c(HClO),整理兩個等式得到2c(H+)﹣2c(OH﹣)=c(ClO﹣)﹣c(HClO),故B正確;C、向Na2SO3溶液中加入HClO,次氯酸將亞硫酸鈉氧化為硫酸鈉,不會發生復分解反應,故C錯誤;D、等濃度CH3COONa和NaClO的混合液中,由于酸性CH3COOH>HClO,所以次氯酸根離子水解程度大與醋酸鈉根離子,C(ClO﹣)<C(CH3COO﹣),溶液顯示堿性,所以C(Na+)>C(CH3COO﹣)>C(ClO﹣)>C(OH﹣)>C(H+),故D錯誤.故選B.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純堿和生石灰都屬于堿

B.干冰和氨都屬于弱電解質C.沼氣和乙醇都屬于可再生能源

D.鋁和銅在工業上都常用電解法冶煉參考答案:C略10.下列有關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液態HCl、固體氯化鈉均不導電,所以二者均為非電解質B.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導電,所以二者均為電解質C.蔗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時均不導電,所以它是非電解質D.銅、石墨均能導電,所以它們是電解質參考答案:CA項,液態氯化氫和固體氯化鈉不含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不導電;但氯化氫和氯化鈉在水溶液里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而使溶液導電,所以氯化氫和氯化鈉是電解質,故A錯誤;B項,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導電,因為氨氣、二氧化碳分別和水反應生成的一水合氨、碳酸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而使其溶液導電,所以一水合氨和碳酸都是電解質,NH3、CO2都不是電解質,是非電解質,故B錯誤;C項,蔗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均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其水溶液或熔融狀態都不導電,因此蔗糖是非電解質,C正確;D項,銅和石墨是單質不是化合物,所以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故D錯誤。點睛:本題考查了電解質和非電解質的判斷,明確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是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是非電解質,無論電解質還是非電解質都必須是化合物。11.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向NaHSO4溶液中滴加過量Ba(OH)2溶液:2H++SO42-+Ba2++2OH-=BaSO4↓+2H2O

B.FeCl3溶液中加入過量Na2S溶液:2Fe3++S2-=2Fe2++S↓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過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D.用碳酸鈉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2HCO3-+SO32-參考答案:D略12.(08東莞調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鋼鐵中加入任何金屬元素,都會使鋼鐵的抗腐蝕能力減小

B、用鋁質鉚釘接鐵板,鐵易被腐蝕

C、馬口鐵(鍍錫)的表面一旦破損,鐵腐蝕加快

D、純鐵比生鐵抗腐蝕參考答案:答案:CD13.下列關于圖M2-2的說法正確的是()。圖M2-2A.①裝置中陰極處產生的氣體能夠使濕潤淀粉KI試紙變藍B.②裝置中待鍍鐵制品應與電源正極相連C.③裝置中電子由b極流向a極D.④裝置中的離子交換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與NaOH溶液反應參考答案:D略14.將18g銅和鐵的混合物投入200mL的稀硝酸中,充分反應后得到標準狀況下2.24LNO,剩余9.6g金屬;繼續加入200mL等濃度的稀硝酸,金屬完全溶解,又得到標準狀況下2.24LNO。若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變紅,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混合物中銅和鐵各0.15mol

B.稀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mol/L

C.第一次剩余的9.6g金屬為銅和鐵

D.再加入上述200mL稀硝酸又得到標準狀況下2.24LNO參考答案:A略15.下列離子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中:K+、Na+、AlO2-、Br-B.使pH試紙變藍的溶液中:NH4+、Na+、Cl-、ClO-C.在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中:Na+、CO32-、SO32―、NO3―D.與Cu反應能產生氣體的溶液:Fe3+、Fe2+、SO42―、Cl―參考答案:C略二、實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0分)16.分別取40mL的0.50mol/L鹽酸與0.55mol/LNaOH溶液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1)理論上稀強酸、稀強堿反應生成1mol水時放出57.3kJ的熱,寫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2)A為泡沫塑料板,上面有兩個小孔,分別插入溫度計和環形玻璃棒,兩個小孔不能開得過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反應需要測量溫度,每次測量溫度后都必須__________;(3)假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J/(g?℃).實驗時,還需測量的數據有__________;A.反應前鹽酸溶液的溫度

B.反應前鹽酸溶液的質量C.反應前氫氧化鈉溶液的溫度

D.反應前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E.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溫度

F.反應后混合溶液的質量(4)某學生實驗記錄數據如下:實驗序號起始溫度t1/℃終止溫度t2/℃鹽酸氫氧化鈉混合溶液120.020.123.2220.220.423.4320.520.623.6依據該學生的實驗數據計算,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為△H=__________;(5)假定該學生的操作完全同上,實驗中改用100mL0.50mol/L鹽酸跟10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熱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參考答案:1.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2.減少熱量散失;用水將溫度計上的液體沖掉,并擦干溫度計3.ACE4.﹣51.8kJ/mol5.不相等;相等考點:中和熱的測定.分析:(1)根據酸堿中和反應生成1mol液態水時放出57.3kJ的熱量書寫熱化學方程式;(2)根據測定中和熱過程中必須盡量減少熱量的散失分析;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計上的酸與NaOH溶液反應放熱,使溫度計讀數升高;(3)根據中和熱計算公式Q=cm△T中涉及的未知數據進行判斷;(4)先根據表中測定數據計算出混合液反應前后的平均溫度差,再根據Q=cm△T計算出反應放出的熱量,最后計算出中和熱;(5)反應放出的熱量和所用酸以及堿的量的多少有關,并根據中和熱的概念和實質來回答.解答:解:(1)已知稀強酸、稀強堿反應生成1mol液態水時放出57.3kJ的熱量,稀硫酸和氫氧化鈉稀溶液都是強酸和強堿的稀溶液,則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故答案為: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2)如圖所示,A為泡沫塑料板,上面有兩個小孔,分別插入溫度計和環形玻璃攪拌棒,若兩個小孔開得過大,會導致散失較多的熱量,影響測定結果;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計上的酸與NaOH溶液反應放熱,使溫度計讀數升高,溫度差偏低,但使測得的中和熱偏高,所以每次測量后用水將溫度計上的液體沖掉,并擦干溫度計;故答案為:減少熱量散失;用水將溫度計上的液體沖掉,并擦干溫度計;(3)由Q=cm△T可知,測定中和熱需要測定的數據為:A.反應前鹽酸溶液的溫度、B.反應前鹽酸溶液的質量和E.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最高溫度,故選:ACE;(4)第1次實驗鹽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溫度為20.05℃,反應后溫度為:23.2℃,反應前后溫度差為:3.15℃;第2次實驗鹽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溫度為20.3℃,反應前后溫度差為:3.1℃;第3次實驗鹽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溫度為20.55℃,反應前后溫度差為:3.05℃;40mL的0.50mol/L鹽酸與40mL的0.55mol/L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和m=80mL×1g/cm3=8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mol的水放出熱量Q=4.18J/(g?℃)×80g×=1.036kJ,即生成0.02mol的水放出熱量為:1.036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熱量為1.036kJ×=﹣51.8kJ/mol,即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51.8kJ/mol;故答案為:﹣51.8kJ/mol;(5)反應放出的熱量和所用酸以及堿的量的多少有關,若用100mL0.50mol/L鹽酸跟10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加,所放出的熱量偏高,但是中和熱的均是強酸和強堿反應生成nmol水時放出的熱,與酸堿的用量無關,所以用100mL0.50mol/L鹽酸跟10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上述實驗,測得中和熱數值相等;故答案為:不相等;相等.點評:本題考查熱化學方程式以及反應熱的計算,題目難度大,注意理解中和熱測定原理以及測定反應熱的誤差等問題,試題有利于培養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三、綜合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30分)17.(14分)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在工業生產中有著廣泛應用。

(1)工業上利用CO和H2在催化劑存在下合成甲醇。

主反應:CO(g)+2H2(g)=CH3OH(g)

△H=-91kJ.mo1-1副反應:2CO(g)+4H2(g)=CH3OCH3(g)+H2O(g)

△H=-206kJ.mo1-1①反應2CH3OH(g)=CH3OCH3(g)+H2O(g)的△H=

kJ.mo1-。②工業中常用醇為燃料制成燃料電池,則在堿性條件下通入甲醇的電極是

(填“正”或“負”);另一極的電極反應為:

。③二甲醚也可以制成燃料電池,下圖為綠色電源“二甲醚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電解質溶液為硫酸溶液。則該電池放電時H+向

極移動(填“a”或“b”),a電極的反應式為:

。(2)工業上利用氨催化氧化制得NO氣體后,經過一系列反應可以制備硝酸。①氨氣催化氧化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某工廠排出的尾氣中NOx的含量為0.56%(體積分數),用氨氣可以將其轉化為無害氣體,發生的反應為:6NOx+4xNH3=(3+2x)N2+6xH2O

若處理1×L(標準狀況)該尾氣需42.5gNH3,則x=

。(3)NO和CO都是汽車尾氣中的有害物質,必須進行處理。為避免污染,常給汽車安裝尾氣凈化裝置。凈化裝置里裝有催化劑,氣體在催化劑表面吸附與解吸作用的機理如下圖所示。寫出凈化過程中的總化學反應方程式:

。參考答案:(1)①△H=

-24

kJ.mo1-。(2分)②

(1分);

O2+2H2O+4e-=4OH-(2分)

。③

b(1分);

3H2O+CH3OCH3-12e-==2CO2+12H+(2分)。(2)①

4NH3

+6NO

==5N2

+6H2O(條件:加熱,催化劑)(2分)

1.5

(2分)

。(3)

2NO+O2+4CO4CO2+N2(2分)略18.已知丙烯可發生如下的一系列反應,試回答:(1)聚合物A的名稱_____________,丙烯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數最多為_________個。(2)指出反應類型:②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寫出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聚丙烯

7

(2)加成反應

酯化反應

(3)CH3CH=CH2+Cl2ClCH2CH=CH2+HCl解析:根據丙烯的結構特點、有機物官能團的性質結合反應條件和官能團的變化可以判斷出各種有機物的結構簡式,據此分析解答。(1)丙烯發生加聚反應生成聚丙烯,則聚合物A的名稱為聚丙烯。碳碳雙鍵是平面形結構,而單鍵可以旋轉,則丙烯分子中共平面的原子數最多為7個。(2)反應①是丙烯中甲基上的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結構簡式為CH2ClCH=CH2,反應②是B與氯水發生加成反應;反應③是水解反應,即C是丙三醇,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D。(3)根據以上分析可知①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CH2+Cl2ClCH2CH=CH2+HCl。

19.(15分)大型客機燃油用四乙基鉛[Pb(CH2CH3)4]做抗震添加劑,長期接觸四乙基鉛對身體健康有害,可用巰基乙胺(HSCH2CH2NH2)和KMnO4清除四乙基鉛。(1)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基態錳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

,該基態原子占據最高能級的電子云輪廓圖形狀為

。(2)N、C和Mn三種元素的電負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3)HSCH2CH2NH2中C的雜化軌道類型為

,其中﹣NH2空間構型名稱為;N和P的價電子數相同,磷酸的化學式為“H3PO4”,而硝酸的化學式不是:“H3NO4”,原因是。(4)Pb(CH2CH3)4是一種難電離且易溶于有機溶劑的配合物,其晶體類型屬于

晶體。已知Pb(CH2CH3)4晶體的堆積方式如下:Pb(CH2CH3)4在xy平面上的二維堆積中的配位數是。設阿伏加德羅常數為NA/mol,Pb(CH2CH3)4的摩爾質量為Mg?mol﹣1,則Pb(CH2CH3)4晶體的密度是g?cm﹣3(列出計算式即可)。參考答案:(1)第四周期第ⅤⅡB族

3d54s2,

球形(2)N、C、Mn(3)sp3

平面三角形N和P為同族元素,其價層電子數相同,通常情況下其成鍵方式相同,但是由于N原子半徑小于P,N原子周圍空間無法容納4個氧原子成鍵,所以在其最高價含氧酸中,前者為一元酸后者為三元酸,或說H3NO4分子會因為N原子半徑小,無法容納4個氧原子成鍵,要脫去一個水分子,以HNO3形式存在。(4)分子

6

【分析】(1)原子序數為27的錳元素基態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d54s2,據此可以得出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ⅤⅡB族,能量最高的電子是4s2電子,4s電子的電子云輪廓圖為球形;(2)電負性是金屬性與非金屬性定量描述的一個物理量,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往往其電負性越大,根據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非金屬性(或電負性)的遞變規律,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電負性增大;(3)HSCH2CH2NH2分子中,C形成4個共價鍵,它們價層電子對數為4對,其雜化方式為sp3,在﹣NH2中N有兩個單鍵,一對孤對電子和一個單電子,因為單電子也需要占用一個軌道,所以N的價層電子對數依然可以視為4對,其雜化方式也為sp3,考慮配位原子只有兩個H,所以其空間構型為平面三角形,N和P為同族元素,其價層電子數相同,通常情況下其成鍵方式相同,但是由于N原子半徑小于P,N原子周圍空間無法容納4個氧原子成鍵;(4)題目信息,Pb(CH2CH3)4是一種難電離且易溶于有機溶劑的配合物,可知其晶體類型為分子晶體,這一點也可以從Pb(CH2CH3)4晶體的堆積方式得到結論,Pb(CH2CH3)4晶體堆積方式為六方密堆積,所以早xy平面上的二維堆積中也采取二維最密堆積即配位數為6,由堆積圖可知每個晶胞中包含2個Pb(CH2CH3)4分子,所以每一個晶胞的質量為g,再結合晶胞參數,長方體的棱邊長度,計算得到晶胞的體積為cm3,則Pb(CH2CH3)4晶體的密度=。【解答】解:(1)原子序數為27的錳元素基態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d54s2,據此可以得出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ⅤⅡB族,能量最高的電子是4s2電子,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上提供的構造原理是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