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電大國民經濟核算_第1頁
2023年電大國民經濟核算_第2頁
2023年電大國民經濟核算_第3頁
2023年電大國民經濟核算_第4頁
2023年電大國民經濟核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民經濟核算》復習資料(2023年12月)考試題型:單選題30分(2分×15題)多選題15分(3分×5題)判斷說明理由題25分(5分×5題)核算分析題30分(1或2題)一、單項選擇題(30=15×2)1、國民經濟核算中擬定資產和負債的基本原則是(B)A.三等價原則B.所有權原則C.權責發生制原則D.市場原則2、基層單位是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為了進行(D)擬定的基本核算單位。A.資金流量核算B.積累核算C.生產和收入分派核算D.生產核算和投入產出分析3、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將機構單位交納所得稅作為(B)解決。A.貨品和服務交易B.分派交易C.金融交易D.內部交易4.用支出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時,不需要計算(B)A、最終消費B、營業盈余C、資本形成總額D、貨品與服務凈出口A、6.在國民經濟核算中,機構單位根據經濟活動的市場特性可分為(A)。A.營利性機構單位和非營利性機構單位B.常住機構單位和非常住機構單位C.住戶和法人單位D.基層單位和產業部門7.投資率一般是非金融投資額與(D)之比。A.國民生產總值B.國內生產總值C.國民原始收入D.國民可支配收入8.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固定資產的是(D)。A.橋梁B.運送設備C.種畜D.價值低于200元的工具9.以下幾種金融手段不存在相應負債的是(A)。A.貨幣黃金和特別提款權B.貨幣和存款C.股票和其他產權D.保險準備金10.下面各項經濟交易屬于非市場產出的是(D)A.農民交售的糧食B.工業公司生產用于銷售的產品C.建筑業用于銷售的房屋產品法D.政府提供的各種公共服務11.一國國民經濟是由該國(C)上的常住單位組成的。A)地理領土B)政治領土C)經濟領土D)所有領土12、國民經濟基層單位根據生產產品或服務的同質性分類形成(C)。A.機構單位B.機構部門C.產業部門D.綜合部門13、下列單位中屬于第一產業的是(B)。A、自來水公司B、林場C、國家記錄局D、煤礦14.下面各項經濟交易屬于非市場產出的是(D)A.農民交售的糧食B.工業公司生產用于銷售的產品C.建筑業用于銷售的房屋產品法D.政府提供的各種公共服務15.機構單位可以分為兩類(A)。A.住戶和法人單位 B.基層單位和機構單位C.機構單位和機構部門D.基層單位和產業部門16.用分派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時,不需要計算(B)A.勞動報酬B.資本形成總額C.生產稅凈額D.營業盈余17.投入產出表的第Ⅲ象限重要反映(C)。A.B.C.D.18.下列不屬于中間消耗核算DA.自購原材料B.職工教育費C.保險服務費D.19.直接消耗系數就是某部門為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各種(B)的數量。A.最初投入B.中間投入C.最終產品D.總產品20.不能為資產所有者帶來財產收入的是(D)。A.金融資產B.地下資產C.版權D.機器設備的租借21.收入初次分派所形成的流量屬于(C)。A.經常性收入B.轉移性收入C.生產性收入D.分派性收入22.按照非金融資產產生的情況,可將其歸納為(B)。A.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B.生產資產和非生產資產C.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D.固定資產、存貨和貴重物品23.下列各項中屬于資本轉移的是(D)。A.某公司購入機器設備B.某公司向災區捐款C.某公司向政府交納所得稅D.某公司接受國外捐贈款項用于廠房的修建24.資產負債流量核算反映的是(C)。A.期初資產存量B.期末資產存量C.兩個時點間資產負債變動D.一定期期的資產負債總量25.國民資產負債分類是根據(C)劃分的。A.資產負債流動性B.公司的經營過程C.資產性質D.綜合考慮以上因素26.完全消耗是(B)A.直接消耗與最終消耗的總和B.直接消耗與間接消耗的總和C.間接消耗與折舊的總和D.折舊與最終消耗的總和27.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最常用的差額指標是DA.進出口差額B.國外凈要素收支C.國際收支基本差額D.國際收支總差額28.國民經濟總量帳戶體系中的收入再分派帳戶的重要目的是(D)。A.反映實物量特性和供應與需求狀況B.反映一定期期生產成果和價值形成C.反映一定期期國民所分派收入D.核算國民可支配收入29.國際規定的勞動適齡人口的標準是(C)。A.16歲以上所有人口B.16歲至60歲的所有人口C.男16-60周歲、女16-55周歲的所有人口D.男16-60周歲、女16-55周歲的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31.32、收入再分派中產生的收支流量屬于(C)。A)生產性收支B)互換性收支C)轉移性收支D)生產性和互換性收支33、已知某年國民總收入為9.4億元,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凈額為-0.2億元,來自國外經常轉移收入為0.3億元,向國外經常轉移支出0.2億元,則當年的國民可支配總收入為(B)。A)9.2億元B)9.5億元C)9.6億元D)9.7億元34、36、DA)國民總收入B)勞動報酬C)營業盈余D)國民可支配總收入已知某年國民可支配總收入為9.5億元,當年固定資產折舊為0.5億元,總消費為6.5億元,則總儲蓄為(A)。A)3億元B)9億元C)10億元D)16億元假如一部門在一時期內的經濟總量如下:增長值為1000億元,原始總收入為400億元,可支配總收入為300億元,總儲蓄為300億元。根據各部門在生產、收入分派和消費中的特點鑒定,該部門應當是(B)。A)政府部門B)公司部門C)非賺錢性機構部門D)居民部門 39.在國民經濟核算中,劃分國內經濟活動和國外經濟活動核算的基本依據是(B)。A.基層單位和機構單位B.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C.營利性單位和非營利性單位D.機構單位和機構部門40.投入產出表的第Ⅰ象限重要反映(A)。A.B.C.D.41.42.某公司下列產出中屬于非市場產出的是(C)A.生產并銷售轎車11萬輛;B.期初、期末在制品、半成品、產成品余額20億元;C.公司自制設備價值10億元D.提供產品售后支持服務收入20億元43.恩格爾系數是指(A)A.食品消費支出占居民最終消費支出的比重B.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占居民最終消費支出的比重C.居民總消費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D.耐用品消費支出占居民最終消費支出的比重44、增長值核算中的“生產稅”不涉及下列項目中的(D)。A)銷售稅金及附加B)增值稅C)管理費用中開支的稅金D)公司所得稅45、已知我國某年公司部門總產出為7500億元,中間投入為2023億元,固定資產折舊100億元,支付勞動報酬3200億元,支付生產稅1000億元,生產補貼100億元,則其營業盈余是(C)。A)1000億元B)1100億元C)1300億元D)2023億元46.國民經濟短期核算分別用生產法、支出法和收入法計算(A)。A.國內生產總值B.國民生產總值C.國民原始收入D.國民可支配收入47.與一個地區社會經濟活動聯系比較密切的人口指標是(B)。A.人口總數B.常住人口C.現有人口D.出生人口數48.....49.某公司將本單位一批價值100萬元的生產設備無償轉讓給兄弟公司。該項交易屬于(C)。A.經常轉移B.鈔票轉移C.資本轉移D.財產收入50.下列各項資產中屬于非生產資產的是(D)。A.機器設備B.廠房C.原材料儲備D.商標所有權51.下列指標中,不屬于金融交易的指標是(A)。A.工資B.活、定期存款C.公司貸款D.購買保險52.資產負債帳戶的左方列示(B)。A.資產和凈值B.資產C.負債D.負債和凈值53.下列不屬于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項目核算的內容是CA.B.C.D.經常轉移54.下列賬戶中屬于積累賬戶的是(D)。A.貨品與服務賬戶B.生產賬戶C.收入分派和使用賬戶D.金融交易賬戶55.(B)。A.B.C.D.56.(B)。A.B.C.數量指標指數D.質量指標指數57.在國民經濟核算的收入分派階段,反映國民經濟收入初次分派總量特性的指標是(B)。

A.國內生產總值?B.國民原始收入C.國民可支配收入D.社會總產出58.一個國家的初次分派總收入稱為國民總收入,它等于國內生產總值加上(A)之和。A.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凈額B.來自國外的財產收入凈額C.來自國外的經常轉移收入凈額D.來自國外的勞動者報酬凈額59.國民經濟活動的微觀主體是(A)。?A.基層單位B.產業部門C.常住單位D.非常住單位60.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及大修理屬于(D)。A.固定資產折舊B.固定資產損耗C.中間消耗D.固定資產投資61.自然災害所導致的經濟損失應記錄在(B)A、資本賬戶B、資產數量其它賬戶C、金融賬戶D、重估價賬戶62.在下列金融資產中,屬于金融機構資產的是(C)A.通貨 ?B.存款C.貸款??D.保險準備金63.某國某年度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項目差額為160億美元,資本和金融項目為-100億美元,誤差與漏掉為10億美元,則該國儲備資產增減額為(B)。A.+70億美元B.-70億美元C.+60億美元D.+270億美元65.資本賬戶中的平衡項是(D)。A.資本轉移收入凈額B.其他非金融資產獲得減處置C.總儲蓄D.資金余缺66.為使國際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設立的平衡項目是(D)。A.經常項目B.資本和金融項目C.凈誤差與漏掉D.儲備資產67.我國某地區城鄉居民在2023年的恩格爾系數為0.42,按聯合國提出的恩格爾系數的數量界線,則該地區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狀況為(C)。A.絕對貧困B.勉強度日C.小康水平D.富裕68.貨品和服務賬戶中的最終消費與(C)相連結。A.生產賬戶B.資本形成賬戶C.國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D.對外經常交易賬戶69.投入產出表中反映各產業部門之間技術經濟聯系的象限是(A)。A.第Ⅰ象限B.第Ⅱ象限C.第Ⅲ象限D.第Ⅳ象限70.國民資產負債核算的資產總范圍是(B)。A.金融資產B.經濟資產C.非經濟資產D.既涉及經濟資產也涉及非經濟資產71.已知某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貨品對外貿易差額為-200億美元,服務對外貿易往來差額為60億美元,收益及經常轉移差額為+10億美元,則經常項目差額為(A)。A.-130億美元B.+270億美元C.-140億美元D.-190億美元72.下列賬戶中所核算的收入是初次分派收入的賬戶是(B)。A.生產賬戶B.收入形成賬戶C.收入再分派賬戶D.可支配收入使用賬戶73.人口總數是(B)。A.流量B.存量C.既是流量又是存量D.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74.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最終成果的記錄指標是(A)。A.國內生產總值B.社會總產值C.國民總收入D.社會最終產品75.農業部門總產出計算的特點是(D)。A.以生產經營單位為主體進行計算B.針對各生產單位分別計算各項產品的總產值C.在一個生產單位內不允許產品的反復計算D.在一個生產單位內允許產品的反復計算76.投入產出表的第Ⅱ象限重要反映(D)。A.各產業部門之間的技術經濟聯系B.增長值的構成C.再分派關系D.最終產品的規模和結構77.下列屬于資本轉移的經濟行為的是(C)A.財政部向某貧困地區調撥3000萬元的救濟物資B.某金融機構購買價值200萬元的網絡通信設備C.政府對某公司劃撥500萬元用于增長固定資產D.某公司向政府繳納所得稅450萬元78.金融賬戶的使用方記錄的是(A)A.金融資產的增長B.國際收支凈誤差與漏掉C.資金余缺D.金融負債的增長79.我國資產負債核算的主體是(D)A.公司部門B.產業部門C.基層單位D.所有常住機構單位80.更能直接反映社會經濟關系變化的人口總量指標是(C)。A.人口總量B.現有人口C.常住人口D.出生人口數81、82.不能記入貨品進出口的(C)。A.我國從別國進口紡織材料B.我國向別國出口農產品C.我國某公司一批設備送出國外進行簡樸加工D.某國駐我國大使館向我國某公司訂購一批辦公用品83.從BA.國外財產收支B.國外經常轉移收支C.對外勞動要素收入凈額D.支付國外的生產稅凈額84.國民經濟核算中,比較綜合全面的國民經濟物價指數是(C)。A.總產出物價指數B.國民生產總值物價指數C.國內生產總值物價指數D.社會商品零售物價指數85.收入初次分派所形成的收入屬于(B)。A.財產性收入B.生產性收入C.轉移性收入D.投資收入86.拉氏物量指數是按(A)加權。A.基期價格B.基期數量C.報告期價格D.報告期數量87.某公司為本單位職工交納退休保險金50萬元,這屬于(B)。A.公司部門轉移性支出B.居民部門轉移性支出C.居民部門轉移性收入D.資本轉移88.在資本帳戶中,屬于來源方的項目是(D)A、資本形成總額B、其他非金融資產獲得減處置C、資金余缺?D、資本轉移收入凈額89.在金融資產中,不存在相應負債的是(D)A、通貨? B、存款C、其它金融資產? D、儲備資產90.對外經濟核算的估價原則AA.市場價格B.歷史價格C.要素價格D.基本價格二、多項選擇題(15=5×3)1、下列哪些產業涉及在我國三次產業分類的第二產業類中(BC)。A)部隊B)發電廠C)建筑公司D)鐵路運送E)漁業2、下列各項中屬于公司中間消耗的是:(ABCE)A)支付原材料的運送費用B)更換一批新的鉗錘等手工工具C)職工的教育培訓費用D)大型機床更新改造E)設備的普通保養3、下列項目中,屬于經常轉移的有(ABCE)。A)財產稅B)個人所得稅C)社會福利D)遺產稅E)文教事業經費4、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中,貨品進出口貿易涉及(ABD)。A)商業性交易形成的貨品進出口B)我國向印尼無償援助貨品C)對外承包工程D)外國向我國捐贈貨品E)國際運送服務5、8、生產資產劃分為(ABC)。?A.固定資產B.存貨C.貴重物品D.金融資產E.土地9.固定資產形成涉及()A.購買大型機器設備B.土地改良C.礦藏的勘探D.新增奶牛300頭E.建筑工程竣工10.在下列各金融資產項目中,屬于金融機構負債的是(B)A.通貨 B.存款C.貸款?D.證券E.保險準備金11.機構單位根據市場特性可以分為(BC)。A.基層單位B.營利性機構單位C.非營利性機構單位D.常住機構單位E.非常住機構單位12.涉及在生產活動及其產出核算中的有以下內容(ACDE)。A.農民自產自用的糧食 B.森林、礦藏等價值C.報紙、書刊等的投遞業務?D.建筑業活動及房屋經營活動E.政府部門活動及其服務13.經常轉移涉及(ABC)。?A.收入稅B.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C.其他經常轉移? D.營業盈余E.生產過程中消耗的貨品和服務14.下列需要記入賬戶項目的CA.某地區由于修公路占用耕地100公頃B.某地區將一批沙漠荒地建設成經濟林C.某單位因遭遇特大水災導致重大經濟損失D.某單位由于債務人破產而無法追回債務人所欠的債務E.某單位由于價格變化,使其所持有的資產增值200萬元16.國民經濟核算中反映國民經濟收入初次分派和再分派結果總量特性的指標有(BC)。A.國內生產總值B.國民原始收入C.國民可支配收入D.最終消費支出E.總儲蓄額17.我國國民經濟機構部門涉及(ABCDE)。A.非金融公司部門B.金融機構部門C.政府部門D.住戶部門E.國外部門18.個人消費支出涉及下述內容(BCD)。A.繳納個人所得稅B.非耐用消費品支出C.耐用消費品支出D.文化服務費用支出E.購置房產 19.某公司為本單位職工交納退休保險金50萬元,這屬于(BC)。A.居民部門轉移性收入B.居民部門轉移性支出C.政府部門轉移性收入D.政府部門轉移性支出E.資本轉移20.21.積累核算賬戶涉及(BCD)。A.資本交易賬戶B.金融交易賬戶C.資產數量其它變化賬戶D.重估價賬戶E.收入再分派賬戶.財政部門向民政部門撥救濟款3000萬元23.國民經濟核算的原則涉及(ABCD)。A.市場原則B.核算記錄原則C.所有權原則D.三等價原則E.計算原則24.庫存是指生產單位所持有的各種存貨,具體涉及(ABCDE)。A.材料和供應品庫存B.在制品庫存C.制成品庫存D.轉賣貨品庫存E.小型的、簡樸的或價值較低的耐用品25.國民經濟總量帳戶體系中的收入分派和使用賬戶涉及(ABCD)。A.收入形成賬戶B.原始收入分派賬戶C.收入再分派賬戶D.國民可支配收入使用帳戶E.金融交易賬戶26.下列各項中屬于公司中間消耗的是:(ABCE)A)支付原材料的運送費用B)更換一批新的鉗錘等手工工具C)職工的教育培訓費用D)大型機床更新改造E)設備的普通保養27.下列項目中,屬于經常轉移的有(ABCDE)。A)財產稅B)個人所得稅C)社會福利經費D)個人購買福利彩票的支出E)事業單位文教事業經費28.下列核算屬于流量核算的有(ABCE)A.國民收入核算B.投入產出核算C.資金流量核算D.資產負債核算E.國際收支核算國際收支平衡表中,我國國際經濟交易活動的基本項目是(ABCD)A.經常項目B.資本和金融項目C.凈誤差與漏掉項目D.儲備資產增減額項目E.貿易收支項目30.國民經濟活動中的交易重要有(ABCDE)。A.產品交易B.分派交易C.金融交易D.內部交易E.其它積累交易31.下列屬于機構部門分類的有(ACE)A.住戶部門B.建筑部門C.金融機構部門D.地質勘探部門E.政府部門.33、產業部門中間消耗核算涉及以下內容(ABCDE)。A.生產單位外購的燃、材料B.生產單位自產自用的動力C.生產單位自制的價值低于200元的工具D.固定資產的保養與修理支出E.職工教育費用及服務性作業34、投入產出表的結構涉及(ABCD)。A.第Ⅰ象限反映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的技術經濟聯系。B.第Ⅱ象限反映最終產品的規模和結構。C.第Ⅲ象限反映各部門增長值分派。D.第Ⅳ象限重要反映再分派關系。E.總投入=中間投入+最初投入35、36、下面屬于經常轉移的項目有(ADE)。A.住戶和法人單位繳納的所得稅B.政府對政策性虧損公司的補貼C.某公司支付給銀行的貸款利息D.居民從政府及各單位領取的各種困難補貼E.我國政府對某國災區的援助37、人口總量記錄中通常有兩種不同性質的人口范疇(AB)。A.現有人口B.常住人口C.出生人口數D.人口自然增長數E.人口出生率38、國民經濟核算采用的重要價格形式有(ABCD)。

A.要素價格B.基本價格C.生產者價格D.購買者價格E.外匯價格39、產業部門增長值的核算方法重要是(CD)。?A.工廠法B.產品法C.生產法D.分派法E.支出法40、下列資產中,屬于金融資產的有(CDE)。?A.商業信譽B.計算機軟件開發C.保險專門準備金D.貨幣黃金和特別提款權E.應付帳款三、判斷題(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每小題5分,共25分)1.國民經濟中的基層單位根據其重要經濟職能、行為和目的的基本特性分類形成國民經濟機構部門。(或者:國民經濟中的機構單位根據其生產產品或服務的同質性分類形成國民經濟產業部門)。錯誤。應當是機構單位根據其重要經濟職能、行為和目的的基本特性分類形成國民經濟機構部門。而基層單位是根據其生產產品或服務的同質性分類形成國民經濟產業部門。2.常住機構單位和非常住機構單位都是一國國民經濟核算的基本經濟單位,兩種單位的重要區別在于是否都在一國或地區的經濟領土范圍內。錯誤。兩者的重要區別在于:在一國的經濟領土內是否具有經濟利益中心。常住機構單位指在一國或地區經濟領土內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而非常住機構單位指在一國經濟領土內不具有經濟利益中心的經濟單位。3、在當期糧食產量中,用做畜牧業飼料消耗的糧食屬于最終產品。錯誤。最終產品從整個國民經濟著眼,既本期的生產的產品在全國范圍內有沒有被進一步加工,可供社會最終消費和使用的產品。最終產品不是按完畢限度而是按它的使用去向區分。因此,用做畜牧業飼料消耗的糧食雖然是本期生產的但并沒有脫離生產過程,屬于畜牧業生產過程中的中間消耗而非最終產品。4.國民經濟核算的生產范圍只涉及貨品的生產。錯誤。國民經濟核算的生產范圍除涉及貨品的生產外,還涉及服務的生產。5.農民生產的糧食,其中拿到市場上銷售的部分應記錄為生產的產出,計入國內生產總值;而自用的部分不能記錄為生產的產出,不計入國內生產總值。錯誤。國民經濟生產核算依據的是市場原則。該原則強調:凡是為市場互換目的所組織的生產活動,而不管其產出在市場上銷售,還是自用都記錄為生產的產出。6、直接消耗系數會受影響它的因素變化而變化。對的。根據影響直接消耗系數的因素可知,這些因素都是不斷變化的,因而它們也會影響直接消耗系數的變化。7.假如國外某公司20236月份在我經濟領土內創建了一個子公司,則我國在2023底進行常住單位數目統計時,不應當涉及該公司。

對的。我國在2023底進行常住單位數目記錄時,不應當涉及該公司,常住單位需在我國經濟領土范圍內設立超過一年。8.收入使用帳戶的平衡項是儲蓄,儲蓄的含義是指居民部門消費后的節余資金。錯誤,收入使用帳戶的平衡項是儲蓄,儲蓄的含義是指沒有花在最終消費貨品與服務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9、政府對政策性虧損公司的補貼和政府撥付給科教文衛部門的經常性經費都屬于經常轉移。錯誤。經常轉移涉及收入稅收支、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以及其它經常轉移三大類內容。該題中政府對政策性虧損公司的補貼是作為負生產稅解決,而生產稅不屬于收入稅范疇,因而它不是經常轉移;政府撥付給科教文衛部門的經常性經費在我國歸為財政經常性撥款,此項內容屬于其它經常轉移類。10.投入產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I象限。對的。第I象限重要反映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之間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技術經濟聯系,是投入產出表的核心。11.無償捐贈應當記錄在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經常項目的經常轉移項目下面。對的。經常轉移,記錄的是所有非資本轉移的各種單方面轉讓的收支。判斷經常轉移涉及兩個最基本的因素,一是“非資本轉移”,二是“單方面轉讓”。題目中的無償捐贈符合這兩個標準。12、投入產出表的第Ⅰ象限是表的核心部分,投入產出表第Ⅱ象限的賓欄為最終產品。對的。投入產出表中的投入與產出的關系重要是通過第Ⅰ象限反映的,所以第Ⅰ象限是表的核心部分,該說法是對的的。從投入產出表的結構看,第Ⅱ象限的主欄與第Ⅰ象限相同,而賓欄所列示的是最終產品或使用。13.居民家庭投資股票獲得的分紅屬于收入初次分派核算的范圍。對的。收入初次分派核算的是直接與生產相關的要素收入流量,重要涉及勞動報酬、生產稅、財產收入、營業盈余等流量。該題中的居民家庭投資股票獲得的分紅屬于財產收入,故屬于是收入初次分派核算的范疇。14.資本賬戶的起始項是總儲蓄。儲蓄的含義是指居民部門消費后的節余資金。錯誤。資本賬戶的起始項是總儲蓄,儲蓄是指各機構部門沒有花在最終消費貨品與服務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15、公司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小型工具前者屬于中間消耗,后者屬于固定資本消耗。錯誤。中間消耗通常是一次投入到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換的有形物質產品,而固定資產是在生產過程中被反復使用的貨品,其價值逐漸轉移到產出中。因此,在公司部門的生產過程中,原材料很明顯屬于中間消耗,大型工具如機床等屬于固定資產,而小型工具屬于中間消耗。16.生產成果的價值測度指標有兩種,即總產出和增長值。兩個指標的重要區別是前者涉及生產過程中消耗的其它部門的產品價值,后者不涉及。對的??偖a出以生產成果的所有價值測度,所有價值中既涉及生產消耗的轉移價值,也涉及勞動報酬價值和資本報酬價值;增長值以生產成果的新增價值測度,不涉及生產消耗的轉移價值。17.投入產出表第1象限的每個數字都有雙重意義,從縱向看,它表白每個產品部門的產品提供應各個產業部門作為生產消耗使用的數量,稱為中間產品。錯誤。第一象限的每個數字,從縱向看表白每個產品部門在生產過程中消耗各個產業部門的產品數量,稱為中間投入。18、勞動者從公司獲取貨幣工資和住戶用存款購買債券都屬于嚴格意義上的金融交易。錯誤。嚴格意義上的金融交易,即交易的兩個組成部分都是金融性的,都涉及現有金融資產所有權的轉移、金融資產或負債的產生和消失。所以住戶用存款購買債券屬于嚴格意義上的金融交易,而勞動者從公司獲取貨幣工資則屬于其他貨幣性交易,即交易只有一個方面是金融性的,另一方面卻是非金融性的。19.已知某部門期初金融資產總額為6000億元,負債總額為7000億元,凈值2500億元,則部門期初非金融資產總額為3500億元。對的。因:(金融資產+非金融資產)-負債=凈值則非金融資產=凈值+負債-金融資產=2500+7000-6000=3500億元20.國民經濟核算中的資本形成各種交易都會影響到一國當期資產總量的變化。錯誤。資本形成核算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當期產出作為資本品被配置在各部門轉化為各部門的資產;另一種是原有資產的交易。第一種情況會對一國資產總量產生影響,第二種交易只是使原有資產在各部門重新配置,不影響一國資產總量。21、通貨、存款、貸款、證券及保險準備金等金融資產項目都屬于金融機構負債。錯誤。金融交易核算中,通貨是持有者的資產,存款是存款者的資產,保險準備金是投保人的資產,以上幾項都是金融機構的負債。而貸款是貸款者的負債,是金融機構的資產,證券是發行者(通常是政府和公司)的負債。22.居民購買住房和支付房屋租金均屬于居民消費支出。錯誤。房屋租金的支付屬于居民消費支出,而居民購買住房支出則屬于投資。23.國民總收入一定大于國內生產總值。錯誤:不一定,由于:國民總收入=GDP+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凈額,所以兩者的關系取決于來自國外的凈要收入凈額。24.工業總產出是按“工廠法”計算的,該方法的特點是:在工業公司內部產品價值不允許反復計算,但在工業公司之間可以反復計算。對的。工業總產出是公司本期內不再進行加工的最終產品,但公司最終產品,有也許成為其它公司的中間產品。因此,在公司內部不存在產品轉移價值的反復計算,但在公司之間存在轉移價值的反復計算。25.生產賬戶的平衡項是中間消耗。錯誤。生產賬戶的平衡項是增長值。四、計算分析題(30分)1、已知某地區2023年國民經濟核算資料如下(單位:億元):(1)總產出8673億元;(2)中間消耗4124億元;(3)最終消費3658億元;(4)資本形成總額898億元;(5)固定資本消耗259億元;(6)貨品和服務進口(含自外地購入)86億元。試計算該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凈值及貨品和服務出口(含向外地輸出)。解:國內生產總值=總產出-中間消耗=8673-4124=4549億元國內生產凈值=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本消耗=4549-259=4290億元又由于支出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出口-進口)所以貨品和服務出口=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貨品和服務進口貨品與服務的出口=4549-3658-898+86=79億元2.已知某地區2023年以下記錄資料:(1)總產出16000億元;(2)最終消費8000億元,其中居民消費6800億元,公共消費1200億元;(3)資本形成總額3000億元,其中固定資本形成總額2800億元,庫存增長145億元,貴重物品凈獲得55億元;(4)出口1400億元;(5)進口1000億元;(6)固定資本折舊1800億元;(7)勞動者報酬5000億元;(8)生產稅500億元;(9)生產補貼40億元;根據以上記錄資料用生產法、收入法及支出法分別計算該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解: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凈出口=8000+3000+(1400-1000)=11400(億元)生產法:中間消耗=總產出-國內生產總值=16000-11400=4600(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總產出-中間消耗=16000-4600=11400收入法:營業盈余=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本折舊-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11400-1800-5000-(500-40)=4140(億元)國內生產總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本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余。提醒:注意與參考期末復習指導32頁第4題。的區別。3、已知某地區如下國民經濟記錄資料(單位:億元)參考期末復習指導31頁第2題。(1)農業總產值280億元,其中農民自產自用糧食價值35億元;中間投入62億元。(2)工業總產值960億元,其中公司間反復計算價值為238億元;中間投入340億元。(3)建筑業總產值326億元;中間投入83億元。(4)運送郵電業總產值188億元;中間投入35億元。(5)貿易及餐飲業總產值237億元;中間投入68億元。(6)其他營利性非物質生產部門營業收入452億元;中間投入85億元。(7)非營利性非物質生產部門經常性業務支出530億元,固定資產折舊為經常性業務支出的10%;中間投入76億元。(8)全地區最終消費支出1686億元,資本形成總額為548億元,自外地購入商品32億元,向外地輸出商品75億元。試根據上述資料分別用生產法和支出法計算該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解:生產法:該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各部門增長值)=∑(各部門總產出-該部門中間投入)=(280-62)+(960-340)+(326-83)+(188-35)+(237-68)+(452-85)+(530+530*10%-76)=2277億元支出法:該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出口-進口)=1686+548+(75-32)=2277億元4.已知某地區2023年國民經濟核算資料如下(單位:億元):(1)總產出8500億元;中間消耗4124億元;固定資本消耗259億元;(2)最終消費2658億元;(4)資本形成總額1868億元;貨品和服務進口186億元。試計算該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凈值及貨品和服務出口(含向外地輸出)。解:國內生產總值=總產出-中間消耗=8500-4124=4376(億元)國內生產凈值=國內生產總值-固定資本消耗=4376-259=4117(億元)又由于支出法計算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出口-進口)所以貨品和服務出口=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貨品和服務進口=4376-2658-1868+186=36(億元)5、三次產業投入產出關系如下表(億元):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第一產業9504068120第二產業1950231402100第三產業4413480931總產值9085422629853規定:(1)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和第二產業增長值。(2)第二產業消耗第一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3)計算a32,并解釋a32的經濟含義。解:(1)國內生產總值===24020億元第二產業增長值=第二產業總產出—第二產業中間消耗=42262—(4068+23140+3480)=11574億元(2)第二產業消耗第一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a12==0.0963(3)a32==0.0823第二產業每生產單位產品需要直接消耗第三產業產品的數量是0.0823單位。6、某公司1999年有關資本形成記錄資料如下:(1)可支配總收入801萬元;(2)固定資本消耗530.1萬元;(3)繳納資本稅44.6萬元;(4)接受捐贈81.9萬元;(5)其他資本出讓40萬元;(6)用于購買生產設備資金814.5萬元;(7)年初庫存32萬元;(8)年末庫存17.6萬元。規定:根據以上資料計算該公司當期資本形成總額,并編制資本賬戶。解:資本形成總額=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庫存變化+貴重物品凈獲得=814.5+(17.6-32)+0=800.1(萬元)資本賬戶單位:萬元使用來源資本形成總額800.1固定資本形成總額814.5庫存變化-14.4固定資本消耗(-)530.1土地及其他非生產資產凈購買0資金余缺-1.8總儲蓄801固定資本消耗(-)530.1凈儲蓄270.9應收資本轉移81.9應付資本轉移84.6合計268.2合計268.2※說明:由于公司沒有最終消費,可支配收入所有形成儲蓄。7、已知某地區以下資料:公司增長值180億元,支付勞動報酬60億元,支付生產稅10億元,政府生產補貼0.2億元,上繳政府所得稅30億元,支付財產收入(涉及分紅、利息等)20億元,支付醫療、食堂、學校等非物質生產部門5億元,支援災區捐款0.1億元,利息收入1.3億元,資本轉移收入凈額10億元,資本形成總額70.4億元。規定:(1)計算公司初次分派總收入、可分派總收入、總儲蓄、凈金融投資;(2)根據已知數據和計算的所有數據,編制非金融公司部門的資金流量帳戶。解:(1)總營業盈余=增長值-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180-60-(10-0.2)=110.2(億元)初次分派總收入=總營業盈余+財產收入凈額=110.2+(1.3—20)=91.5(億元)(2)可支配總收入=原始收入總額+經常轉移收入凈額=91.5+(0-30-5-0.10)=56.4(億元)(3)總儲蓄=可支配總收入—總消費=56.4—0=56.4(億元)(4)凈金融投資=總儲蓄+資本轉移凈收入—資本形成總額—土地及其他非生產資產凈購買=56.4+10—70.4—0=—4(億元)收入形成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勞動者報酬60生產稅凈額9.8總營業盈余110.2總增長值180合計180合計180原始收入分派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財產收入20初次分派總收入91.5總營業盈余110.2財產收入1.3合計111.5合計111.5收入再分派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經常轉移支出35.1可支配總收入56.4初次分派總收入91.5經常轉移收入0合計91.5合計91.5收入使用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總消費0總儲蓄56.4可支配總收入56.4合計56.4合計56.4資本形成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資本形成總額70.4土地及其他非金融資產凈購買0凈金融投資(資金余缺)-4總儲蓄56.4資本轉移凈收入10合計66.4合計66.48、假設某地區公司部門有關資料:(1)當期增長值為2800億元,其中勞動報酬1300億元,生產稅凈額300億元,固定資本消耗200億元;(2)當期利息收入10億元,利息支出35億元,對股東發放紅利共800億元,來自其它單位的投資收益200億元,土地租金凈支出5億元,無形資產使用費凈支出8億元,外商公司中的留存收益15億元。規定:據此計算公司部門財產收入凈額,并編制公司部門的原始收入分派賬戶。解:(1)該公司部門財產收入凈額=當期利息收入-當期利息支出+投資收益-地租凈支出-紅利支出-無形資產使用費凈支出-外商公司留存收益=10-35+200-5-800-8-15=-653(億元)(2)該公司部門原始收入分派賬戶的編制環節如下:總營業盈余=總增長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2800-1300-300=1200(億元)凈營業盈余=總營業盈余-固定資本消耗=1200-200=1000(億元)原始收入分派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財產收入863原始總收入547固定資本消耗(一)200原始凈收入347總營業盈余1200固定資本消耗(一)200凈營業盈余1000財產收入210合計1410合計14109、假設某地區公司部門有關資料如下:公司部門增長值總計1680億元,支付勞動報酬800億元,上繳生產稅150億元,從政府獲得生產補貼50億元,支付無形資產使用費等財產收入142億元,獲得國債利息、紅利等財產收入138億元,支付職工社會保險金17億元,為災區及希望工程捐款8億元,上繳現期所得稅450億元。試根據所給資料計算該地區非金融公司部門的總營業盈余、原始收入總額和可支配總收入,并編制有關的收入分派帳戶。解:總營業盈余=增長值-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1680-800-(150-50)=780(億元)原始收入總額=總營業盈余+財產收入凈額=780+(138—142)=776(億元)可支配總收入=原始收入總額+經常轉移收入凈額=776+(0-17-8-450)=301(億元)收入形成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勞動者報酬800生產稅凈額100總營業盈余780總增長值1680合計1680合計1680原始收入分派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財產收入142原始收入總額(或;初次分派總收入)776總營業盈余780財產收入138合計918合計918收入再分派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經常轉移支出475所得稅450社會繳款17捐款8可支配總收入301原始收入總額(或;初次分派總收入)776經常轉移收入0合計776合計77610.某地區報告期居民部門有關資料:居民可支配收入5000億元,當期消費支出2023億元,實物投資支出2023億元,銀行存款800億元,購買股票和債券700億元,向保險機構繳600億元。規定:(1)計算以下指標:居民儲蓄額;居民的凈金融投資額;居民的金融負債額;(2)編制居民資本帳戶和金融帳戶并解釋兩者關系。解:居民儲蓄額=居民可支配收入-當期消費支出=5000-2023=3000億元居民收入使用帳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當期消費支出2023居民儲蓄額3000居民可支配收入5000合計合計資金余缺=居民儲蓄額-實物投資支出=3000-2023=1000億元居民資本帳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實物投資支出2023資金余缺1000居民儲蓄額3000合計合計金融負債=金融資產-資金余缺=2100-1000=1100億元居民金融帳戶單位:億元資產負債及凈值銀行存款800購買股票和債券700保險機構繳600資金余缺1000負債1100合計2100合計210011、已知某地區2023年以下資料:增長值7675億元,勞動者報酬支出4328億元,生產稅凈額1150億元,財產收入1025億元,財產收入支出987億元,經常轉移支出1544億元,經常轉移收入1820億元,資本轉移收入凈額22億元,資本形成總額3250億元。?規定:(1)計算以下指標:初次分派總收入、可支配總收入、總儲蓄、凈金融投資。?(2)根據已知數據和計算的所有數據,編制相應的資金流量帳戶。解:(1)非金融公司部門初次分派總收入=增長值-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財產收入-財產收入支出=7675-4328-1150+1025-987=2235(億元)非金融公司部門的可支配總收入=初次分派總收入+經常轉移收入-經常轉移支出=2235+1820-1544=2511(億元)金融公司部門總儲蓄=非金融公司部門的可支配總收入=2511億元)非金融公司部門凈金融投資=總儲蓄+資本轉移收入凈額-資本形成總額=2511+22-3250=-717(億元)(2)非金融公司部門的資金流量賬戶如下:收入形成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勞動者報酬4328生產稅凈額1150總營業盈余2197總增長值7675合計7675合計7675原始收入分派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財產收入987初次分派總收入2235總營業盈余2197財產收入1025合計3222合計3222收入再分派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經常轉移支出1544可支配總收入2511初次分派總收入2235經常轉移收入1820合計4055合計4055收入使用賬戶單位:億元使用來源總消費0總儲蓄2511可支配總收入2511合計2511合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