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片實驗報告 金屬箔式應變片單臂電橋性能實驗_第1頁
應變片實驗報告 金屬箔式應變片單臂電橋性能實驗_第2頁
應變片實驗報告 金屬箔式應變片單臂電橋性能實驗_第3頁
應變片實驗報告 金屬箔式應變片單臂電橋性能實驗_第4頁
應變片實驗報告 金屬箔式應變片單臂電橋性能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報告(傳感器原理及工程應用)課程名稱:傳感器原理及工程應用專業班級: 電子1412學生姓名:孫瑋盛建東張昱學生姓名:孫瑋盛建東張昱所屬院部: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指導教師: 王儉20162017學年第2學期金屬箔式應變片單臂電橋性能實驗、測量電路原理分析應變片單臂電橋實驗所使用的原理電路如圖1所示。該電路主要由單臂直流電橋電路和由四運放組成的放大電路構成。單臂直流電橋電路中的R2為應變片,R6的作用是調零,將電橋兩端調節平衡,使得電橋輸出端初始狀態下為零。其輸出的差值電壓為一(1)上式中,k為一個和R3、R4和R5有關的一個值。對于放大電路,設放大電路兩個輸入端電壓分別為乂]和Vi2,IC4負輸入端電壓為Vref,且R11和R10相等,R12和R13相等,則可以推導出Vo的表達式為由上式可知,該電路可以通過調節R16以改變VREF實現較零,通過調節R7來改變放大的倍數。圖1二、實驗具體步驟如圖2所示,實驗模板中的R1,R2,R3,R4為應變片,沒有文字標記的5個電阻符號下面是空的。根據圖2所示,應變式傳感器裝于應變器傳感器模塊上,傳感器中4片應變片和加熱電阻連接在實驗模板左上方的R1,R2,R3,R4和加熱器上,傳感器左下角應變片為R1;右下角為R2;右上角為R3;左上角為R4。當傳感器托盤支點受壓時,R1,R3阻值增加,R2,R4阻值減小,可用四位半數顯萬用表進行測量判別,常態時應變片阻滯為350Q,加熱絲電阻為50Q左右。先根據圖2安裝接線,然后將圖2實驗模板上放大器的兩輸入端口引線暫時脫開,再用導線將兩輸入端短接(Vj=0);調節放大器的增益電位器RW3大約到中間位置;將主機箱電壓表的量程切換開關打到2V檔,合上主機箱電源開關;調節實驗模板放大器的調零電位器RW4,使電壓表顯示為零。接下來,拆去放大器輸入端口的短接線,將暫時脫開的引線復原。調節實驗模板上的橋路平衡電位器RW1,使主機箱電壓表顯示為零;在應變傳感器的托盤上放置一只砝碼,讀取數顯表數值,依次增加砝碼和讀取相應的數顯表值,直到200g砝碼加完。最后記錄實驗結果。圖2三、實驗數據分析表1為每次增加一個砝碼(每個砝碼為20g)以及加滿10個砝碼后逐個撤去時測量的數據。表2、表3為每次增加2個和3個砝碼以及撤去時測量數據。重量(g)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電壓(V)0.0000.0030.0070.0110.0140.0180.0220.0250.0290.0320.036電壓(V)0.0010.0040.0080.0110.0150.0180.0210.0260.0290.0330.036表1實測數據根據表1計算得系統靈敏度為:— (3)根據式(1)和式(2)可知,理想狀態下,重量與輸出電壓的關系曲線應該為一條固定斜率且過原點的直線。我們可以將圖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連線設為理想線段,其斜率即為式(3)中所算的靈敏度S的值,理想線段數據如表2所示。根據表1和表2的數據繪制理想值與實測數據的對比結果,其如圖3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實際測量值和理想值之間誤差較小,誤差均值為0.000236V。此外,根據上述數據可以計算得到非線性誤差為:上式中為輸出值與理想線段的最大誤差, 為滿量程輸出平均值,此處為200g。重量(g)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電壓(mV)03.67.210.814.418.021.625.228.832.436.0表2理想線段數據重量/g重量/g_理想值實測值—差值圖3理想值與實測數據的對比圖根據測量值可以計算出線性趨勢線,得到其表達式為:(5)線性趨勢線是適用于簡單線性數據集的最佳擬合直線,本次實驗數據符合該特性,因此選擇線性趨勢線,其數據如表3所示。根據表1和表3的數據繪制趨勢線與實測數據的對比結果,其如圖3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兩者的差值的平均值為0.000238V,此時差值與圖3中差值接近。此外,根據上述數據可以計算得到非線性誤差為:— (6)從上面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測量值與趨勢線之間的非線性誤差要好于測量值與理想曲線的非線性誤差。重量(g)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電壓(mV)-0.183.4367.05410.6714.2917.9121.5325.1428.7632.3836.00表3趨勢線數據

0.040.0350.030.0250.0050.01—差值0-0.005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重量/g0.02電0.040.0350.030.0250.0050.01—差值0-0.005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重量/g0.02電0.015i—實測值-?-趨勢線圖4趨勢線與實測數據的對比圖圖5為將砝碼拿下時測量的值和理想值的對比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砝碼拿下時,與理想值的差值較圖3中要大,差值的均值為0.000545V,但仍近似滿足理想線段。其非線性誤差為:—⑺0*—測量值-崇-理想值—差值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重量/g0.030.0250.010.0050*—測量值-崇-理想值—差值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重量/g0.030.0250.010.0050.040.035壓0.02電0.015圖5砝碼拿下時測量值和理想值的對比圖圖6為將砝碼拿下時測量的值和趨勢線的對比圖。從圖中可以看出砝碼拿下時,其與趨勢線的差值的均值為0.000637V,相對于與理想線段對比的差值要大。其非線性誤差為:(8)同樣,由上面的結果也可以看出,與趨勢線的線性誤差要大于與理想線段對比。因此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理想曲線更加接近測量值,且理想曲線也線性和過零點的條件。重量/g重量/g——實測值-*-趨勢線—差值圖6砝碼拿下時測量值和趨勢線的對比圖四、 實驗遇到的問題及誤差原因分析對于上述出現的全部誤差及實驗過程中出現的情況分析如下:(1) 應變片反應不靈敏或電路預熱不完全。實驗中我們先用R1進行了測量,但發現數據量變化十分小,有時增加好幾個砝碼數值都不發生變化。之后我們換了R2進行實驗,發現此時測的數據比較好,有明顯變化且呈線性。(2) 調零時不夠準確。因為滑動變阻器阻值較大,調零時讀數會波動很大,且調零后較容易受外界干擾。(3) 桌面晃動,儀器不水平。測量能明顯感覺到,如有同學拍一下或動桌子,數值會發生明顯變化。因此我們總共測了四次,我們從其中選擇了最為穩定的進行分析。(4) 移動砝碼時必須做到輕拿輕放,如果動作過大或者一瞬間加的砝碼數量較多時,將會會導致應變片發生過形變,導致讀數數值偏大。(5) 支架松動。實驗設備支架最初松動的較為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