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8588-2001 漁業資源基本術語》是一項國家標準,旨在統一漁業資源研究、管理及利用過程中所使用的基本術語,以促進信息交流和技術合作。該標準涵蓋了漁業資源領域的多個方面,包括但不限于魚類學、生態學、捕撈技術等。

在魚類學部分,定義了諸如“魚種”、“魚群”等概念。“魚種”指的是魚類分類學上的一個種;而“魚群”則指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聚集在一起的同一種或幾種魚類個體。這些定義為科學研究和日常溝通提供了基礎。

生態學方面的術語涉及到了“棲息地”、“洄游”等內容。“棲棲地”是指魚類生活所需環境條件的綜合體現;“洄游”則是指魚類為了繁殖、覓食等原因從一個水域遷移到另一個水域的行為模式。通過明確這些術語的意義,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魚類的生活習性和生態環境需求。

關于捕撈技術,標準中也給出了一系列相關詞匯的界定,如“漁具”、“網目尺寸”等。“漁具”泛指用于捕魚的各種工具與設備;“網目尺寸”則是指漁網網上孔眼大小的標準,它直接影響著捕撈效果以及對非目標物種的影響程度。這不僅有利于規范漁業生產活動,還促進了可持續發展原則的應用。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1-11-12 頒布
  • 2002-03-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8588-2001漁業資源基本術語_第1頁
GB/T 8588-2001漁業資源基本術語_第2頁
GB/T 8588-2001漁業資源基本術語_第3頁
GB/T 8588-2001漁業資源基本術語_第4頁
GB/T 8588-2001漁業資源基本術語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8588-2001漁業資源基本術語-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65.150B5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8588-2001漁業資源基本術語Fundamentaltermsoffisheriesresourcescience2001-11-12發布2002-03-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GB/T8588-2001目次1范圍2漁業資源基礎科學2.1資源學基礎2.2水域生產力3漁業資源學3.1資源生物學3.2資源變動理論3.3魚類行動、資源開發和漁場….3.4資源增殖和管理……附錄A(提示的附錄)漢語索引附錄B(提示的附錄)英文索引

GB/T8588-2001本標準是對GB/T8588—1988《漁業資源基本術語(第一部分)》、GB/T15808—1995《漁業資源基本術語(第二部分)》標準的合并性修訂。修訂內容如下:原標準GB/T8588—1988(術語50條)和GB/T15808—1995(術語89條)合并.其中因概念重復、交叉等原因刪去術語:魚體長度、魚類豐滿度、魚類性腺成熟度系數、個體絕對繁殖力、個體相對繁殖力死亡系數、漁業生物生態系、攝食強度「資源7蘊藏量、「資源1現存量、可捕系數、漁獲率、剝余產量模式漁業管理、漁業管理目標、開發率。修正術語名稱如下:前仔魚期訂正為(以下用-后期仔魚;全長-魚魚體全長:體長魚體體長:叉長——魚體叉長;肛長——魚體肛長:體盤長魚體盤長:豐滿度-—肥滿度:生殖-繁殖力:捕撈力量-捕捕撈努力量;單位捕撈力量漁獲量單位捕撈努力量漁獲量:人工漁礁人工魚礁:漁撈記錄-捕撈記錄。本標準增加了如下術語:漁業資源基礎科學方面內海、近海、外海、遠洋、沿岸水域、內陸水域、貧營養型湖泊、富營養型湖泊、灘涂、底質、漁業生物學、漁業生態學、漁業生態系、浮游生物、浮游動物、浮游植物、底棲動物、餌料生物、食魚動物、水生植物、掠食性魚類、淡水魚類、河口魚類、海洋魚類、淺海魚類、潤游性魚類、降海性魚類、湖河性魚類、定居性魚類、巖礁魚類、群聚結構、生境、魚類生產力、餌料基礎、食物關系、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漁業資源學方面:漁業資源、共享資源、魚卵、卵子發育、蝦幼體、蟹幼體、魚類生命周期、幼輪、洞長、頭胸甲長、逆算體長、漸近體重、生長參數、生長方程、生長速度、生長曲線、生命表、年齡體長換算表、拐點年齡、繁殖季節、繁殖習性、個體繁殖力、相對繁殖力、懷卵量、一次排卵、分批排卵、一次繁殖、多次繁殖、胃含物分析、胃飽滿度、飽滿指數、飽滿總指數、飽滿分指數、攝食習性、肉食性、雜食性、碎屑食性、草食性、死亡、自然死亡、密度依賴性死亡、非密度依賴性死亡、捕撈死亡、自然死亡系數、捕撈死亡系數、總死亡系數、自然死亡率、捕撈死亡率、補充類型、補充量、補充年齡、補充體長、補充體重、補充曲線、漁獲曲線、種群數量變動、總漁獲模式、動態綜合模式、有效種群分析、股分析、分布移動、水平移動、潤游群、魚群集散、資源量,原始資源量、資源密度指數、自然增長量、回捕率、回歸率、開捕體長、最適開捕體長、法定開捕體長、生物學最小型、體內標志、體外標志、索餌場、越冬場、肥育場、產卵場、漁場海況預報、漁場環境、漁場類型、漁場學、中上層漁場、大陸架漁場、底層魚漁場、深海漁場、上升流漁場、礁盤漁場、捕撈能率、單產、網產、船產、輕度開發、充分開發。資源增殖和管理方面:漁業資源管理、資源保護、捕撈統計本標準對部分術語的等效英文及定義語做了一些修正。本標準將漁業資源學術語分為漁業資源基礎科學和漁業資源學兩部分基礎科學部分下分:資源學基礎和水域生產力。漁業資源學部分下分:資源生物學、資源變動理論、魚類行動、資源開發和漁場以及資源增殖和管理本標準自生效之日起,同時代替GB/T8588—1988、GB/T15808—1995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為提示的附錄。

GB/T8588-2001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提出。本標準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綜合信息研究中心、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青島海洋大學水產學院、上海水產大學。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民生、袁蔚文、陳大剛、王堯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8588-—2001漁業資源基本術語代格GB/T8588—-1988GB/T15808-Fundamentaltermsoffisheriesresourcescience-1995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漁業資源的基本術語本標準適用于漁業資源科研、教學、生產和管理單位的技術交流與文件編寫漁業資源基礎科學2.1資源學基礎2.1.1漁業生物學fisherybiology有關漁業生物生命物質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以及與有關生物之間、環境之間的關系的科學。2.1.22漁業生態學fisheryecology有關漁業生物與生物和非生物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2.1.3內海inlandsea深人大陸內部的僅有狹窄水道或海峽與大洋相通的海域。2.1.4近海offshorewaters沿岸水域與外海水域之間的水深40m~100m的海域。2.1.5外海offsea遠離海岸的水深100m~200m的海域.2.1.6遠洋distantwatcr遠離本國海域的其他海域2.1.7沿岸水域coastalwaters沿岸低潮線以下水深40m以內的水域2.1.8內陸水域inlandwaters大陸之內的江河、湖泊、水庫、池塘、沼澤和咸水湖泊等水域2.1.9漁業水域fisheriesarea從事漁業捕撈、養殖和增殖等生產活動的水域2.1.10貧營養型湖泊oligotrophiclake水體中營養鹽貧乏,生物生產能力較小的湖泊。2.1.11富營養型湖泊eutrophiclake水體中營養鹽豐富,生物生產能力高的湖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