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這一發現說明了什么?思考
周禮規定國家舉行祭祀大典或葬禮時,天子享用九鼎,諸侯享用七鼎。而在鄭莊公(周代鄭國第三位國君,公元前743年—前701年在位)的祭祀坑遺址中卻出土了“九鼎”。第2課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學習目標】通過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和政治變動,理解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學說;通過孟子、荀子、莊子等了解“百家爭鳴”的局面及其意義。統編教材《中外歷史綱要》(上)第2課課標要求:了解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的基本史實,加深民族認同感核心素養:1.時空觀念:春秋戰國時期政局的演變2.史料實證與歷史解釋:諸侯爭戰與經濟發展的狀況、變法運動與百家爭鳴的進程及主要主張3.唯物史觀與家國情懷:認識社會轉型與變法運動的原因;分析百家爭鳴的原因及其歷史影響重點: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轉型難點:商鞅變法與百家爭鳴的時代特征及其歷史影響學習目標王畿西周時期東周時期王畿觀察圖片,東周與西周相比發生了什么變化?一、由天下共主到列國紛爭1、春秋時期(1)時間:前770—前476(2)開始標志:周平王東遷(3)特征:奴隸制瓦解,各國爭霸戰爭不斷。因孔子所著《春秋》記載的時間跨度與這一個歷史階段的大體相當,所以后人就將這一歷史階段稱為春秋時期。一、由天下共主到列國紛爭政治變化:王室衰微,諸侯紛爭,分封制與宗法制遭到破壞。春秋列國形勢圖(BC.770-BC.476),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擴張勢力,爭奪霸權。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西周)
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春秋)
材料一:昔齊桓公九合諸侯,未嘗不以周襄王之命。然則雖尊襄王,桓公亦定霸矣。九合之尊桓公也,猶其尊襄王也。
——劉向《戰國策·韓策三》材料二:(春秋時期)各國迭次稱霸。在春秋242年之中,發生戰爭483次,結盟480次,滅國52個,弒君36人。一個個都在發展壯大自己,吞并弱國小邦,企圖最終奪取天下。春秋時期的爭霸結果是實現了局部的統一。——蕭平漢《戰國變法運動與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各國以尊王為旗幟,建立霸業。一、由天下共主到列國紛爭從歷史發展的總趨勢看,春秋爭霸客觀上加快了歷史發展的進程。首先,爭霸促進了中國的統一。春秋初期,黃淮江漢這一中心區域見于文獻記載有140余國,及至春秋末,這一地區只剩下大小20余國。其次,爭霸促進了華夏與所謂蠻夷戎狄之間的交融。最后,爭霸促進了各國社會制度的改革。——摘編自沈長云《先秦史》【議一議】如何看待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促進局部統一;促進民族交融;促進各國的制度改革。一、由天下共主到列國紛爭2、戰國時期(1)時間:前475—前221(2)開始標志:三家分晉、田氏代齊(3)特征:封建制度形成,兼并戰爭頻繁,規模更大、更殘酷,統一趨勢更明顯。這一時期各國混戰不休,故前人稱之為戰國。把戰國作為時代名稱,開始于西漢末年劉向匯編的《戰國策》。一、由天下共主到列國紛爭一、由天下共主到列國紛爭春秋爭霸戰爭VS戰國兼并戰爭分析對比相同點:①都具備爭奪土地與人口的特性。
②都給人民帶來了災難。
③都加速了中國統一的步伐
④都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不同點:①階級不同:春秋爭霸戰爭是奴隸主大國的爭霸戰爭,戰國兼并戰爭具有封建地主階級兼并戰爭的性質。②目的不同:春秋爭霸戰爭是大國間爭奪霸主地位,戰國兼并戰爭目的是富國強兵,消滅其他國家,達到統一。①由爭霸戰爭變成了兼并戰爭,諸侯國數量變少了,到戰國時期形成了戰國七雄。
②修筑了長城,有邊防和互相防守的作用。
③華夏族分布更加廣泛,更多的夷狄之地被納入華夏文化范圍之內。中原北狄南蠻東夷西戎華夏認同以怎樣的方式推動?具體的表現有哪些?秦人肇興于隴右,保留著身為炎黃世系姻族、處于華夏民族邊緣的族源記憶,自春秋至戰國初期一直被視為且自視為夷狄。不過,通過遷徙、戰爭、會盟、聯姻、重用諸夏人才、吸收中原文化等方式,秦人努力走近和融入華夏。——彭豐文:《從邊緣到中心:秦人認同華夏民族的心理歷程及其歷史意義》認同黃帝共祖崇尚儒家文化學習中原制度律法民族交融華夏認同(政治認同、文化認同)一、由天下共主到列國紛爭中華民族在先秦歷史上的發展過程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夏、商、西周,發展形成了華夏族;第二階段是春秋、戰國,完成了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時代還屬于“四夷”的秦、楚等國,在戰國時期已經認同于華夏;中原諸國也承認了秦、楚是華夏族的組成部分,與齊、燕、趙、魏、韓并稱七雄,形成七個地區性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這個基礎上……七國爭雄以秦統一中國告終,中國形成為全國性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沈長云《先秦史》華夏認同、民族交融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二、由經濟發展到變法運動1、經濟發展(1)農業①表現:②影響:促進生產發展,推動社會變革。戰國鐵犁春秋戰國水利工程圖①鐵制農具開始使用②牛耕得到推廣③水利灌溉工程大量修建1、經濟發展(2)工商業:工商業發展和城市興起在春秋時代,城市基本是一個具有防御工事的城郭……但到了戰國時代,城市則普遍以城墻和運河為界,分成兩個(甚至多個)區域:一部分是地勢高處的王城,另外則是平民區,內有青銅、鐵器、玉器、骨器以及鑄幣的作坊,居住著工匠,商人及在附近田地耕作的農民。——萬志英《劍橋中國經濟史》二、由經濟發展到變法運動齊都臨淄趙都邯鄲魏都大梁韓都鄭秦都咸陽楚都郢“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筑,斗雞走狗,六博蹋鞠者。臨淄之途,車彀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史記·蘇秦列傳》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涌現出一批人口眾多、商賈云集的中心城市。二、由經濟發展到變法運動民族關系:春秋戰國時期,華夏認同觀念增強,各民族進一步交融,華夏族發展壯大;春秋戰國·社會轉型·大變革政治變化:王室衰微,諸侯紛爭,分封制與宗法制遭到破壞;經濟發展: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確立;階級關系:隨著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確立,新興地主階級力量逐步壯大;鐵犁牛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確立封建地主階級崛起私田開拓公田不治奴隸主貴族沒落唯物史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奪權”封建地主階級崛起奴隸主貴族沒落封建地主階級崛起奴隸主貴族沒落奴隸主貴族沒落封建土地階級崛起2、變法運動(1)原因①經濟上:生產力發展,封建經濟產生。(根本原因)②政治上:新興地主階級要求建立封建專制統治。③軍事上:爭霸與兼并戰爭頻繁,富國強兵。(直接原因)二、由經濟發展到變法運動2、變法運動(2)概況二、由經濟發展到變法運動循法令,順庶孽者,施及萌隸“察能而授官”;軍事改革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斗之士;禁游客之民,精耕戰之士;戰國時期各國變法魏李悝改革秦商鞅變法趙趙武靈王變法韓申不害改革大行“術”治;開墾荒地;兵器制造,軍事改革食有勞而祿有功;盡地力之教;著《法經》;實行“武卒”制以能任官;著胡服,習騎射楚吳起改革燕樂毅改革齊鄒忌改革謹修法律而督奸吏;廣納言路變法重點:制定法律獎懲,削弱貴族特權,進行軍事改革,建立君主專制。2、變法運動(3)商鞅變法商鞅變法主要內容作用政治經濟社會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廢除井田,授田百姓大家庭拆散為小家庭什伍連坐,互相糾察獎勵軍功,限制貴族推行郡縣,君主任免官僚政治中央集權小農經濟土地私有戶籍管理增加賦稅歷史久遠順應潮流改革徹底國富兵強二、由經濟發展到變法運動(1)積極性:①順應歷史潮流,集列國變法之長,是戰國時期持續時間最長、涉及面最廣、改革最為徹底的一次變法。②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進小農經濟的發展,變法使秦國國富兵強,為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2)局限性:輕罪重罰,壓迫和剝削百姓等。(3)成功原因:統治者支持;政策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中央集權的制度保障(改革措施得以準確執行)材料一:(商鞅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說(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鄉邑大治……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史記·商君列傳》材料二:孝公用商鞅變法,移風易俗,民以殷富,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李斯《諫逐客書》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強,諸侯畏懼。——《戰國策·秦策一》
問題探究——商鞅變法的影響及其成功原因分別是怎樣的?◆背景①經濟上:井田制崩潰,封建經濟迅速發展。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諸侯紛爭,分封制瓦解。各國出于爭霸需要,
禮賢下士,招攬人才。③階級關系上:舊的貴族等級制度開始瓦解,新興士階層崛起④思想文化上:教育和學術的下移,從“學在官府”發展為“學在民間”。二、由經濟發展到變法運動三、由孔子和老子到百家爭鳴1、孔子(1)人物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2)地位儒家學派創始人。1、孔子(3)思想主張①核心思想:仁。②政治主張:為政以德、克己復禮。③教育成就:“有教無類”,創辦私學;整理文獻,傳承文化。三、由孔子和老子到百家爭鳴2、老子(1)生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國人。(2)地位道家學派創始人。三、由孔子和老子到百家爭鳴2、老子(3)思想①哲學思想:世界觀:“道”是天地萬物的本原。辯證法:事物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對立統一的矛盾。②政治思想主張順其自然,無為而治,小國寡民。三、由孔子和老子到百家爭鳴3、百家爭鳴學派代表主要思想主張儒家孟子仁政;性善論荀子隆禮重法;性惡論道家莊子崇尚逍遙自由陰陽家鄒衍五行“相生相勝”墨家墨子節儉;兼愛;非攻(反對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法家韓非子以法治國;中央集權三、由孔子和老子到百家爭鳴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是齊直王在齊國都城臨淄稷門設立的一個招徠四方文士講學議政的官辦學術機構。歷時145年,幾乎與田齊政權相終始。意義(1)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2)為新興地主階級奠定思想理論基礎。(3)成為中華思想文化的源頭。社會經濟發展階層關系變化思想領域變遷三、由孔子和老子到百家爭鳴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植物資源的有效利用試題及答案
- 二零二五版公司員工補貼購車協議書
- 抵押借款合同模板
- 創意求職個人簡歷介紹
- 船運貨物貿易合同書
- 運輸合同汽車貨物運單
- 小學西瓜知識課件
- 復婚后離婚協議
- 《元旦的由來與歷史》
- 皮膚治療知識培訓班課件
- 2025年第三屆天揚杯建筑業財稅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901-1000題)
- 大學信息技術基礎教程課件 主題2 信息技術基礎
- 2025屆高考作文備考訓練:局中局外人生如棋
- 小黑魚閱讀測試題及答案
- 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銀灘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思想政治試題(含答案)
- 2025年開封大學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商場改造施工方案范本
- 醫務人員手衛生培訓
- 第6課 隋唐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教學評一體化】大單元整體教學
- 《鐵路信號基礎(第2版)》全套教學課件
- 幼教培訓課件:《幼兒園思維共享的組織與實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