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一章專題強化練2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律作業_第1頁
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一章專題強化練2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律作業_第2頁
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一章專題強化練2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律作業_第3頁
人教版必修第一冊第一章專題強化練2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律作業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強化練2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規律(2021廣東汕頭金山中學高一上期中,好)某離子反應中涉及七0、CIO、NH才、H\凡、Cl六種微粒。其中吊的分子數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該反應的還原劑是crB.每生成1個反分子,轉移3個電子C.參與反應的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個數比為2:3D.反應后溶液的酸性明顯增強(*)CuH不穩定,易跟鹽酸反應:2CuH+2HCl—CuCL+2112f+Cu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uH中H的化合價為+1價CuH在反應中只被還原C.在反應中HC1失去電子D.Cu是反應的還原產物(*,)常溫下,在溶液中可發生以下反應:2Fe2++Br2^=2Fe"+2Br-,2Br+C12^Br2+2C「,2Fe"+2「^2Fe*+l2。由此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鐵元素在反應①和③中均被氧化B.反應②中當有1分子Cb被還原時,有2個BE被氧化C.氧化性強弱順序為Cl2>Br2>Fe3+>I2

D.還原性強弱順序為r>Fe2+>Br>Cr(2019江蘇啟東中學創新班高一上期中,*,)海水提取澳的過程中,將浪吹入吸收塔,使澳蒸氣和吸收劑SO?發生反應以達到富集的目的,化學方程式為BR+SO2+2H2O-2HBr+H2S0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n在反應中表現氧化性SO?在反應中被還原Bq在反應中失去電子1個氧化劑分子參與反應得到1個電子(2020天津耀華中學高一上期中,好)某溫度下,將氯氣通入NaOH溶液中,反應得到NaCl、NaClO.NaClO:,的混合溶液(已知氯氣和NaOH在一定溫度下能發生反應:CL+ZNaOH1~NaCl+NaC10+H20,3Cl2+6NaOH=5NaCl+NaCl()3+3H20),經測定C10「與CIO?的數目之比為1-3,則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時,被還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質量之比為()A.21:5B.11:3C.3:1D.4:1(2020北京首都師大附中模擬,的已知常溫下氯氣為黃綠色氣體,澳為紅棕色液體,但易揮發形成溪蒸氣,碘為紫黑色固體。某小組比較C「、BE、「的還原性,實驗如下表,下列對實驗的分析不合理的是()實驗實驗1實驗1實驗2實驗3實驗1實驗2實驗3—②中溶液—②中溶液、川固體①中溶液nJ—NaBr固體操作和現象—②中溶液、川固體操作和現象操作和現象微熱后,溶液顏色無明顯溶液變深紫色;經溶液變黃;試管口有操作和現象變化;把蘸濃氨水的玻璃檢驗溶液中含單紅棕色氣體生成棒靠近試管口,產生白煙質碘△A.NaCl+H2s0,(濃)1~:NaHS04+HCltB.根據實驗1和實驗2能判斷還原性:Br>C「C.根據實驗3能判斷還原性:「>BED.題述實驗利用了濃H2soi的難揮發性、強氧化性等(*?)高南孟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可以與硫酸亞鐵反應,化學方程式如下(未配平):KMn04+FeS04+H2S04——K2S04+MnS04+Fe2(S04)3+H20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Mn()4是氧化劑,Fe”是還原產物F/的還原性強于Mn2fC.取反應后的溶液加NaOll溶液,可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D.生成4個水分子時,轉移10個電子8.(2020上海楊浦校級期中,*)(1)向Na2s和Na2s0:,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發生以下反應:NazS+Na2sO3+H2sChNa2so.i+SI+H20配平上述化學方程式,用單線橋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⑵反應中被氧化的元素是。⑶反應中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的質量之比為。答案全解全析l.D2.D3.A4.A5.D6.C7.BD由曲線變化圖可知,隨反應進行N2的分子數增多,故凡是生成物,則NH1是反應物,N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具有氧化性的ci(y為反應物,由氯原子守恒可知CT是生成物,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為3C10+2NHt-N2t+3H20+3Cr+2H\由離子方程式可知,N元素化合價升高,則反應的還原劑為NH:,A錯誤;N元素化合價由-3價升高到0價,則每生成1個總分子,轉移6個電子,B錯誤;由離子方程式可知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個數之比為3:2,C錯誤;反應生成I「,故反應后溶液酸性增強,D正確。D首先明確反應物、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1-1+1-1+2-1002CuH+2HCl—CuC12+2H2t+CuCuH中H的化合價為T價,A項錯誤;由反應方程式中元素價態變化知,CuH在反應中既被氧化又被還原,B項錯誤;HC1中氫元素價態降低,HC1得到電子,C項錯誤。A①中Fe?+作還原劑,在反應中被氧化,③中Fe"作氧化劑,在反應中被還原,A錯誤。反應②中Ck作氧化劑,當1分子Ch被還原時,有2個BE被氧化,B正確。由反應①可知,氧化性Br2>Fe3+,還原性Fe?BE;由反應②可知,氧化性Cl2>Br2,還原性Br>C「;由反應③可知,氧化性Fe3+>I2,還原性F>Fe2+,故C、D正確。ABe在反應中作氧化劑,SG作還原劑,反應中1個氧化劑分子參與反應得到2個電子。DC12生成Cl(y與Cl()3是被氧化的過程,Cl元素化合價分別由0價升高到+1價和+5價,SO與C10J的數目之比為1:3,設60、。。3均為1個,失去電子的數目為1X(l-0)+3X(5-0)=16,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可知,得到電子的數目也應為16,CL生成NaCl是被還原的過程,Cl元素化合價由0價降低到-1價,則被還原的C1的個數為16,所以被還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質量之比為16:4=4:1。C鹽酸具有揮發性,濃硫酸與NaCl反應能生成HC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Cl+H2SO<(i^)—NaHSO4+HClt,A正確;由實驗1可知濃硫酸不能氧化氯離子,實驗2中試管口有紅棕色氣體生成,可知濃硫酸可氧化漠離子,能比較Br、Cl的還原性,B正確;濃硫酸、漠單質均能氧化碘離子,根據實驗3不能比較「、Br一的還原性,C錯誤;實驗1中發生的是難揮發性酸制備揮發性酸的反應,實驗2為濃硫酸氧化澳離子,則利用了濃H2soi的難揮發性、強氧化性,D正確。BA項,F/被氧化生成Fe3+,Fe?.為氧化產物,錯誤;B項,Fe"在該反應中是還原劑,Mn*為還原產物,正確;C項,Fe,+遇到0K生成的是紅褐色沉淀,錯誤;D項,配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lOFeSO.^SH,SO,—K2S0,+2MnS04+5Fe2(S04)3+8H20,故生成4個水分子時,轉移5個電子,錯誤。4e-答案(1)2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