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中國古代的社會政治制度-中國古代史(講義)_第1頁
高中歷史-中國古代的社會政治制度-中國古代史(講義)_第2頁
高中歷史-中國古代的社會政治制度-中國古代史(講義)_第3頁
高中歷史-中國古代的社會政治制度-中國古代史(講義)_第4頁
高中歷史-中國古代的社會政治制度-中國古代史(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三中國古代的社會政治制度322118浙江省橫店高級中學涂湘奇tuxiangqi@問題導考軍機處中國古代選官制西方的專制知識歸納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1戰國時期起源2秦朝建立3隋唐完善4北宋強化5元朝健全6明朝加強7清朝頂峰二中國選官制度的變化1漢朝的察舉制2科舉制的創立和演變1)隋創立2)唐完善3北宋發展4明朝八股取士5清朝的廢除三古代社會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縣制行省制1分封制1)形成和演變2)特點3)影響2郡縣制1)形成和演變2)特點3)影響3行省制1)形成和演變2)特點3)影響4土司制度明朝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沿襲元朝的統治辦法,在那里實行土司制度,這些由當地少數民族擔任的土司官,對轄區內的行政有自主權,且可以世襲,擁有很大的權力,逐漸演變成一種割據勢力。四中國古代檢察制度1秦朝御使大夫2兩漢的刺使制度3北宋的通判4元朝的御史臺5明朝的按察司和廠衛特務機構五其他的政治制度1少數民族的政治制度1)遼蕃漢分治2金猛安謀克制度3)后金的八旗制度2加強對百姓控制的制度1)連坐制2)編戶制度3)保甲制度3軍事制度1)禁軍制2)更戌法和將兵法思維拓展1如何理解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兩個概念2如何理解明清封建制度的衰落3明清君主專制強化評價4對中國古代檢察制度的評價含義:專制主義是指皇權至高無上、個人獨裁;中央集權是指國家權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服從中央其核心是皇權至高無上。高考連結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基本內容和史實產生的社會根源和影響2理清科舉制演變不同時期影響對世界影響3延伸專制主義在中國消亡在近代資產階級民主政治近代軍閥政治國民黨政治體制西歐國家專制王權的建立4郡縣制和行省制本質上有利于中央集權鞏固5當前制度創新與古代政治制度結合點注意幾個問題1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特點

1)從未間斷源流分明2)君權至上高度集權

3)人治高于法治4)完備性周密性成熟性5)宗法關系6)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7)調整倫理關系和等級秩序的禮制2如何看待分封制的積極和消極作用3中央集權專制制度評介①評價①該制度從形成之時就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的作用。積極作用主要是維護國家統一、鞏固社會秩序、發展社會經濟、抵御外來侵略等;消極作用主要是專制獨裁、官場腐敗等。②該制度在不同時期起的作用不同。在封建社會前期主要起積極作用,在封建社會后期主要起消極作用。古代重要帝王事跡

秦始皇

政治滅六國,結束分裂局面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實行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

頒布秦律經濟實行土地私有統一度量衡、貨幣、車軌、馳道文化書同文焚書坑儒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民族關系統一西南地區統一越族地區擊退匈奴取得河套暴政:重役、酷刑、苛稅

隋煬帝

①政治帶兵滅陳,統一全國創立進士科,發展科舉制。延用三省六部制、均田制、租庸調制②經濟:開鑿大運河,溝通南北經濟聯系,但加重人民負擔。修弛道,筑糧倉③對外關系:與朝鮮、日本加強友好往來。④暴政:三征高麗,三巡江都,大興土木,導致農民戰爭,統治結束。唐太宗①政治晉陽起兵,協助李淵建立唐朝知人善任,虛懷納諫完善三省六部制調整健全府兵制②經濟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戒奢從簡完善均田制租庸調制③文化教育:興科舉,以儒為師大辦學校④民族關系大敗東突厥,設都督府管轄政策開明被北方各族稱為天可汗征服高昌,置安西都護府任回紇首領為瀚海都督府都督派文成公主入藏⑤外交:加強與朝鮮、日本、印度、波斯的友好往來元世祖①政治招降吐蕃,攻滅大理、南宋,建立元朝,統一全國實行行省制度,鞏固國家統一。②經濟重視農業生產,促進經濟繁榮。③民族關系加強對西藏、臺灣的管轄。實行民族分化政策,加劇民族矛盾。④對外關系派兵遠征日本、越南、印尼擴大與日本、歐洲等地的經濟聯系。康熙帝

①政治

加強皇權:把中權力樞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

加強思想控制:大興文字獄維護國家統一平定三藩之亂收復臺灣,設臺灣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