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國際貿易理論_第1頁
第二章 國際貿易理論_第2頁
第二章 國際貿易理論_第3頁
第二章 國際貿易理論_第4頁
第二章 國際貿易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第一部分國際貿易理論INTERNATIONALTRADE

INTERNATIONALTRADE

Contents重商主義對外貿易學說1絕對利益論2比較利益論3赫克歇爾——俄林模型

456列昂惕夫反論及其解釋

相互需求理論4INTERNATIONALTRADE

第一節:重商主義對外貿易學說“就象守財奴一樣,雙手抱住他心愛的錢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著自己的鄰居”

——恩格斯從這句話你能概括出重商主義的哪些特點?INTERNATIONALTRADE

背景知識重商主義經濟學時代:14世紀末到18世紀,這一時期正是資本主義經濟的資本原始積累階段。INTERNATIONALTRADE

重商主義產生的時代背景: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個遠東地區搜尋著黃金;黃金這兩個字變成了驅使西班牙人遠渡大西洋的符咒;黃金也是白種人剛踏上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追求的頭一項重要的東西”。INTERNATIONALTRADE

實現財富增長的途徑途徑一:開采金礦、銀礦途徑二:擴大出口

國內市場上的貿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貨幣給另一部分人,其結果只是社會財富在國內不同集團之間的再分配,整個社會財富的總量并沒有增加出口貿易可以使一國從國外獲得金銀貨幣從而使國家致富,而進口外國產品則會造成貨幣輸出從而使國家喪失財富。INTERNATIONALTRADE

重商主義的代表人物早期:英國的海爾斯和斯塔福德(貨幣差額論)主張:限制進口,鼓勵出口,禁止金銀輸出。財富的惟一表現形式是貴金屬,人們在商品的交易中可以通過賤買貴賣來獲得這種貨幣財富INTERNATIONALTRADE

重商主義的代表人物晚期:英國的托馬斯.孟(貿易差額論)主張:國家應該允許貨幣輸出國外,以便從國外獲取大量貨幣堅持少買多賣的原則。只要該國能夠保持貿易收支的順差,一國的貨幣財富就會增加。INTERNATIONALTRADE

貿易政策貨幣政策獎出限入政策保護關稅政策發展本國工業政策重商主義的貿易政策INTERNATIONALTRADE

重商主義的主要缺陷金銀是財富的惟一形態;財富都是在流通領域中產生的;國際貿易是一種“零和游戲”,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損,出口者從貿易中獲得財富,而進口則減少財富。INTERNATIONALTRADE

二、絕對利益論的內容三、對該理論的說明四、絕對利益論簡評一、絕對利益論的背景第二節絕對利益論INTERNATIONALTRADE

產業資產階級為了擴大海外市場,并從國外進口廉價的工業原料,他們迫切需要擺脫重商主義貿易理論的束縛,反對政府對國際貿易的干預,反對金銀外流的禁令。一、絕對利益論的背景INTERNATIONALTRADE

1776年AdamSmith出版了《國富論》一書,批評重商主義,反對政府對經濟的過度干預,創立了自由主義經濟理論。

強調:國際專業化分工的好處自由貿易的必要性國際貿易的雙方互利性一、絕對利益論的背景INTERNATIONALTRADE

1、假設:供給方面:2×2×1模型(兩個國家,兩種產品,一種勞動要素),投入的邊際產量是固定的,生產的規模報酬不變;需求方面:收入預算約束,消費受制于收入,不能借錢借債消費;貿易方面:沒有運輸成本和其它交易費用,進出口貿易值相等,即貿易是平衡的。生產要素在一國內是自由流動的,但國際間不能自由流動;市場結構:自由競爭。二、絕對優勢論的內容INTERNATIONALTRADE

同種商品生產效率不同單位產品絕對勞動成本不同單位產品的價格國際差別自然和后天優勢不同各種產品產量增加各國消費水平提高2、推論INTERNATIONALTRADE

假設兩個國家,英國和葡萄牙,他們都生產葡萄酒和毛呢兩種產品,設單位產品兩國所需投入的勞動量如下:分工和貿易前三、對該理論的說明INTERNATIONALTRADE

分工和貿易后總產出2.7單位毛呢+2.375單位酒交換后消費量(-1表示出口給對方)INTERNATIONALTRADE

自給自足和自由貿易的福利比較分工和貿易后總產出:2.7單位毛呢+2.375單位酒消費量:英國:1.7單位毛呢+1單位酒葡萄牙:1單位毛呢+1.375單位酒分工和貿易前總產出:2單位毛呢+2單位酒消費量:英國:1單位毛呢+1單位酒葡萄牙:1單位毛呢+1單位酒INTERNATIONALTRADE

練習題:中國和朝鮮生產等量的商品投入的勞動力分別如下:大米小麥中國50人100人朝鮮110人40人假設國際市場上兩種商品的交換比例為1大米:1小麥,分工和貿易將如何進行呢?INTERNATIONALTRADE

練習題:假設中國和美國等量(100人)勞動生產的兩種商品的數量如下:大米(噸)小麥(噸)中國10050美國150100假設國際市場上兩種商品的交換比例為1大米:1小麥,分工和貿易將如何進行呢?INTERNATIONALTRADE

判斷兩國各自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大米(Q/L)小麥(Q/L)中國10.5美國1.51結論:美國在兩種商品的生產上均具有絕對優勢,按照絕對優勢貿易理論,兩國將無法開展國際貿易。但事實是兩國仍在進行貿易活動。如何解釋?INTERNATIONALTRADE

(1)進步意義:反對重商主義;首次揭示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利益。四、絕對利益論簡評INTERNATIONALTRADE

(2)局限性不帶有普遍意義,無法解釋沒有絕對成本優勢時貿易產生的原因;只能解釋發展水平相近的國家之間的貿易,卻無法為絕對先進和絕對落后的國家之間的貿易提供合理的理論基礎。INTERNATIONALTRADE

“如果理論能夠參加選美比賽的話,那么比較優勢理論一定能夠奪得桂冠?!?/p>

---薩繆爾森第三節比較利益論INTERNATIONALTRADE

在李嘉圖發表他的《政治經濟與賦稅原理》(1817年)兩年前的1815年,羅勃特.托倫斯(RobertTorrens)在他《關于玉米對外貿易的論文》中提出了比較優勢的概念。一、比較利益論產生的背景INTERNATIONALTRADE

比較利益論背景圖示谷物法小麥種植面積擴大,牧草減少,羊毛價格上漲小麥價格上漲工人工資提高食品支出增加,工業品支出減少別國報復,工業品出口減少損害了資產階級的利益要求自由貿易INTERNATIONALTRADE

二、比較利益論的假定條件2*2模型單一生產要素生產技術不同且不變商品流動但生產要素不能流動規模報酬不變完全競爭無運輸成本兩國的貿易是平衡的兩個國家,兩種商品勞動導致兩個國家的勞動生產率不同實現貿易活動的持續生產成本不變市場價格是由市場自發形成的,貿易按國際價值規律開展分析簡化易貨貿易INTERNATIONALTRADE

在2×2×1的國際環境中,即使其中一個國家在兩種產品生產上都處于絕對勞動成本劣勢,兩國照樣可以進行國際專業化分工和自由貿易。三、比較優勢理論的內容INTERNATIONALTRADE

兩國按照“兩優取其重,兩劣取其輕”的比較優勢原則進行分工。薩謬爾森在他的風靡全球的《經濟學》一書中,稱它為“國際貿易不可動搖的基礎”。INTERNATIONALTRADE

我們假設兩個國家是英國和葡萄牙,他們都生產葡萄酒和毛呢兩種產品,設單位產品兩國所需投入的勞動量如下表所示分工和貿易前:四、比較優勢理論的說明INTERNATIONALTRADE

分工和貿易后總產出2.2單位毛呢+2.125單位酒

交換后消費量(-1表示出口給對方)INTERNATIONALTRADE

自給自足和自由貿易的福利比較分工和貿易前總產出:2單位毛呢+2單位酒消費量:英國:1單位毛呢+1單位酒葡萄牙:1單位毛呢+1單位酒分工和貿易后總產出:2.2單位毛呢+2.125單位酒消費量:英國:1.2單位毛呢+1單位酒葡萄牙:1單位毛呢+1.125單位酒INTERNATIONALTRADE

比較優勢理論的例外情況一國在兩種商品生產上的絕對優勢與另一國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兩國不可能發生互惠貿易。這一例外情況極少發生。例如:分工和貿易前(單位:人)國家葡萄酒毛呢英國12090葡萄牙8060INTERNATIONALTRADE

國際貿易的必要條件:比較成本差異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國際貿易的充分條件:國際交換比率介于兩國國內交換比率之間,且不等于任何一國國內的交換比率有利可圖缺陷:比較成本存在差異的原因是什么?INTERNATIONALTRADE

練習題商品國家水稻小麥中國160200美國11080

分工和貿易前:單位:人第四節、相互需求理論INTERNATIONALTRADE

理論背景:貿易條件:是指一個國家以出口交換進口的比例。貿易條件改善貿易條件惡化INTERNATIONALTRADE

約翰.穆勒在其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論;用貿易條件說明貿易利益的分配機制問題;用相互需求程度解釋貿易條件的變動?;緝热輫鴦e毛呢麻布國內交換比例英國10碼15碼10:15德國10碼20碼10:20INTERNATIONALTRADE

產品的國內交換比例兩國的交互比例如何來確定呢?INTERNATIONALTRADE

假設:一開始的交換比例為10:17,即英國對德國麻布的需求量為17000碼,而德國對英國毛呢的需求量為10000碼。如果英國對德國麻布的需求量減少為13600,而德國對英國毛呢的需求不變,情況是怎么樣呢?INTERNATIONALTRADE

英國只愿意出口8000碼,德國還有2000碼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德國不得不出一個更高的價格,例如10:18按照這一新的比例,德國對毛呢的需求量、英國對麻布的需求量有可能進一步變化為9000碼和16200碼。INTERNATIONALTRADE

穆勒認為,交換比例只有能滿足兩國相互需求相等時才能固定下來。INTERNATIONALTRADE

由于赫克歇爾-俄林理論將貿易中國際競爭力的差異歸于生產要素稟賦的國際差異,人們又稱該理論為要素稟賦理論。該理論特別強調不同國家可利用生產要素的比例――要素充裕度和生產相同產品所使用的生產要素比例――要素密度之間的相互作用。第五節、赫克歇爾—俄林模型INTERNATIONALTRADE

二、要素稟賦論有關的幾個概念

要素稟賦論的重要概念有:生產要素和要素價格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產品要素稟賦和要素豐裕INTERNATIONALTRADE

(一)生產要素和要素價格

生產要素(factorofproduction)是指生產活動必須具備的主要因素或在生產中必須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勞動和資本三要素,加上企業家的管理才能為四要素,也有人把技術知識、經濟信息也當作生產要素。INTERNATIONALTRADE

要素價格(factorprice)則是指生產要素的使用費用或要素的報酬。例如,土地的租金、勞動的工資、資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潤等。

INTERNATIONALTRADE

(二)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產品

要素密集度(factorintensity)指產品生產中某種要素投人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稱為該要素密集程度高。INTERNATIONALTRADE

根據產品生產所投人的生產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產要素種類不同,可把產品劃分為不同種類的要素密集型產品(factorintensivecommodity)。例如:資本密集型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等。INTERNATIONALTRADE

(三)要素稟賦和要素豐裕要素稟賦(factorendowment)是指一國擁有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INTERNATIONALTRADE

要素豐裕(factorabundance)是指在一國的生產要素稟賦中某要素供給所占比例大于別國同種要素的供給比例而相對價格低于別國同種要素的相對價格。

例如:中國屬于勞動力要素豐裕。

衡量要素的豐裕程度有兩種方法:以生產要素供給總量衡量以要素相對價格衡量

INTERNATIONALTRADE

三、赫克歇爾一俄林模型的基本假設

技術假設:兩個國家的技術水平是相同的。規模收益不變假設:兩種商品的規模收益不變。要素密集度假設:每種商品相對于另一種商品總是具有更高的某種要素密集度。不完全專業化假設:沒有一個國家完全只生產一種商品。完全競爭假設:一國之內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都是完全競爭的。要素流動性假設:要素在國與國之間是完全不流動的。偏好的相似性假設:各國的需求偏好基本相似。自由貿易假設:商品在國與國之間是可以自由流動的。INTERNATIONALTRADE

四、赫克歇爾—俄林定理一國將專業化地生產并出口較密集地使用本國相對豐裕的生產要素的產品,進口較密集地使用本國相對稀缺的生產要素的產品兩國要素稟賦不同,導致兩國要素價格不同要素價格差異導致生產成本差異生產成本差異導致同種產品在兩國的價格差異同種產品在不同國家價格的差異導致國際貿易發生兩國要素密集度和要素豐裕度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產品的比較優勢INTERNATIONALTRADE

商品相對價格技術要素價格要素供給要素的派生需求最終產品需求消費偏好生產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圖:要素稟賦理論的一般均衡框架INTERNATIONALTRADE

示例: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日本和澳大利亞生產兩種商品:小麥和布匹兩種生產要素:土地和勞動要素價格:澳大利亞:1單位土地價格為1澳元,1單位勞動力價格為2澳元;日本:1單位土地價格為4日元,1單位勞動價格為1日元。INTERNATIONALTRADE

兩國生產1單位小麥需要5單位土地和1單位勞動;生產1單位布匹要耗費1單位土地和10單位勞動。澳大利亞生產1單位小麥要7澳元,而日本需要21日元。澳大利亞生產1單位布匹要21澳元,日本需要14日元。INTERNATIONALTRADE

結果:澳大利亞在小麥生產商具有比較優勢,而日本在布匹生產上占據比較優勢。澳大利亞專業生產小麥,出口小麥,進口布匹;日本專業生產布匹,出口布匹,進口小麥。INTERNATIONALTRADE

專業化分工的結果:澳大利亞對土地的需求增大,土地價格上漲;勞動力需求減少,勞動力價格下跌。日本的情況正好相反。INTERNATIONALTRADE

結論:國際貿易的發展使得參加貿易的各國原先比較豐裕的要素變得稀缺,價格逐漸上升,而原先比較稀缺的要素變得豐裕,價格逐漸下跌。最終各國生產要素趨于均等化,商品價格也趨于均等化。INTERNATIONALTRADE

里昂惕夫之謎是針對要素稟賦論所提出的一種質疑,它的提出成為西方傳統微觀國際貿易理論在當代新發展的轉折點,它是西方國際貿易理論發展史上的又一個新的里程碑。

第五節、里昂惕夫之迷(1950)INTERNATIONALTRADE

里昂惕夫(W.W.leontief)是美國著名計量經濟學家,他創立了投入產出分析法,并以此突出貢獻獲得了197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其代表作是《投入產出經濟學》。一、里昂惕夫之謎INTERNATIONALTRADE

1953年在美國《經濟學與統計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利用美國1947年進出口行業所用資本存量與工人人數的數據來檢驗H-O模型,其結果引發了持續一代人富有成效的爭論。INTERNATIONALTRADE

二、實證檢驗的邏輯里昂惕夫的邏輯是:如果H-O理論正確:即各國應該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的產品,進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產品;則美國作為資本豐裕的國家應該出口資本密集型產品,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這意味著:美國出口行業的資本勞動比率應該大于進口行業的資本勞動比率。INTERNATIONALTRADE

列昂惕夫使用的方法列昂惕夫利用投入產出法,將生產要素分為兩類,資本和勞動,對200多個子部門進行了分析,再整合為五十個產業部門,其中有三十八個部門和國際貿易有關。計算出每百萬元的進口商品和出口商品的資本和勞動投入,其中美國的進口是利用美國的進口替代產業的資料計算的。

INTERNATIONALTRADE

三、實證檢驗的結果:里昂惕夫之謎實證結果令人困惑:在1947年美國向其他國家出口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而進口的是相對資本密集型產品,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謎”或“里昂惕夫反論”或“里昂惕夫悖淪”INTERNATIONALTRADE

要素密集度逆轉關稅和政府的其他貿易壁壘技能和人力資源不同其他自然資源不同關于勞動力不同質論二、對里昂惕夫之謎的解釋INTERNATIONALTRADE

要素密集度逆轉的含義:在H-O理論中,曾假設,如果在某一要素價格比率下,商品X是勞動密集型的,Y是資本密集型的,那么在所有要素價格比率下,商品X總是勞動密集型的,Y總是資本密集型的。但在現實中,要素密集度可能發生逆轉。要素密集度逆轉是指一種給定的商品(如X)在勞動豐裕的國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而在資本豐裕的國家卻是資本密集型產品。

解釋1:要素密集度逆轉INTERNATIONALTRADE

要素密集度對H-O定理的影響

如果產品要素密集度發生逆轉,則H-O定理就會被顛覆。比如玩具在中國是勞動密集型的,如果要素密集度不逆轉,則玩具在美國也應該是勞動密集型的,根據H-O定理中國應該出口玩具,美國應該進口玩具。但是,如果要素密集度逆轉,即玩具在美國是資本密集型產品,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向美國出口玩具,對中國而言屬于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而對美國而言則屬于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從而也就解釋了所謂的“里昂惕夫之謎”。INTERNATIONALTRADE

解釋2:關稅和政府的其他貿易壁壘H-O理論是建立在完全自由競爭的假設之上的,而現實的國際貿易中存在著大量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美國的貿易政策是:限制高技術產品(一般是資本密集型的)的出口,阻礙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進口。一些研究表明,美國進口勞動密集型產品比進口資本密集型產品受到更嚴格的進口壁壘限制。特別受到保護的是技術落后的產業和非熟練、半熟練的勞工集團。

INTERNATIONALTRADE

解釋3:技能和人力資源不同H-O模型中勞動力是同質的,即勞動力的知識、技能是相同的。但現實中,各國勞動力的質有很大差別。比如:美國勞動力和越南勞動力相比,很難說是同質的,前者多是技能水平高的熟練勞動力,包含了大量人力資本投資,而后者多是技能水平較低的非熟練勞動力,包含的人力資本投資較少。INTERNATIONALTRADE

在里昂惕夫計算美國進出口商品的資本勞動比率時,只統計了實物資本數量,如果把人力資本加入到實物資本上,美國出口商品的資本勞動比率就會大于進口商品的資本勞動比率,這樣,美國出口的仍是資本密集型產品。INTERNATIONALTRADE

解釋4:其他自然資源不同里昂惕夫之謎中只計算了貿易中的資本和勞動的比率,而沒有考慮自然資源。美國進口商品之所以是資本密集型的,一個原因是美國是大量礦產(如石油)的進口國,而這些礦產品即使用大量的自然資源,也使用大量的非人力資本。由于美國對許多自然資源的進口依賴性很強,這是導致美國進口產業的較高資本密集度的重要原因。因此,如果扣除自然資源因素,里昂惕夫之謎也許就不存在了。INTERNATIONALTRADE

解釋5:關于勞動力不同質論

里昂惕夫自己認為,謎的產生可能是由于美國工人的效率和技巧比其也國家工人高所造成的。至于為什么美國人工的勞動效率會高于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