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設計 第二章方法篇_第1頁
字體設計 第二章方法篇_第2頁
字體設計 第二章方法篇_第3頁
字體設計 第二章方法篇_第4頁
字體設計 第二章方法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訓練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漢字造字方法,培養學生對漢字的分析總結和設計的能力。作業要求—根據學習內容,隨意找出10個漢字,對其造字方法進行分析歸類,并反復練習。參考書目—《現代漢字藝術設計》(曹方);《漢字王國》(林西莉);《漢字設計》(陳原川)。漢字文字1.漢字造字法第二章方法篇2漢字源于象形文字,能夠觀之會意,也是當今世界上唯一歷史最悠久的象形文字。經過數千年的創造演變,形成了數萬個漢字,西漢的《倉頡篇》有3300字,東漢的《說文解字》有9353字,清朝《康熙字典》有47000個字,現在用的《漢語大字典》收錄了54678個字,1994年的《中華字海》收入了87019個字。在不斷進行造字的過程中,漢朝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提出了“六書”造字法,“六書”在清代以后采用劉韻的排列順序,許慎的稱名,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造字六法,一般認為轉注和假借為用法,而非造字法。“六書”對于我們理解設計字體非常重要。1.漢字造字法2第二章方法篇3(1)象形造字法《說文解字》:“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指按照事物的典型特征,用曲線畫出輪廓,使人看后就能明白。象形造字法創造的字的特征:A.是單純的具體表意符號,是單體結構的獨體字,不能分解。B.大部分字運用時都是名詞。1.漢字造字法3第二章方法篇(2)指事造字法《說文解字》解釋“丄丅”曰:“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指看后能夠認識所指的事物,但所指事物的意義需要審究才能理解,如上(丄)、下(丅).

指事法造字創造的字的特征:A.是用指示性筆畫構造型體,都是不易表示的較抽象的事物或概念。B.指事字是單純的抽象表意符號,是單體結構的獨體字,不能分解,也是構造復體結構漢字的基礎。指事造字法1.漢字造字法4第二章方法篇(3)會意造字法《說文解字》:“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揮(指向),武、信是也。”指將兩個或兩個以上關聯的象形字或指事字合理結合而造出新字,依據它們之間的意義配合及位置關系表示出一種新的、通常是抽象的意義,如武、信。會意造字法創造的字的特征:A.字型是復合結構的合體字,是復合的表意符號。B.幾個有獨立意義的部分,結合后產生新的意義。C.大部分是動詞。1.漢字造字法5第二章方法篇1.漢字造字法會意造字法6第二章方法篇(4)形聲造字法《說文解字》:“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指根據事物的屬性將事物按類畫分,用表示這一屬類的文字作為構字的主要部分,即形部,然后再找配合讀音的文字作為聲部,兩者結合而構成新字,如海、河,從“水”,連讀到每、可。形聲造字法創造的字的特征:A.結構簡單,由表意的形符與表音的聲符兩部分構成。B.是功能拓展,既表意,又表音。1.漢字造字法7第二章方法篇(5)轉注造字法《說文解字》:“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指意義、偏旁相同的字,形狀不同,互相能注釋,如考、老。考就是老的意思,考的本義是長壽,再如語、論、議,《說文解字》:“語,論也”,“論,議也”,“議,語也”。轉注造字法創造的字的特征:形似、義同、音近是轉注字最大的特征,轉注處理的是造字中同一意義的差別。轉注法能導致新字的出現,但轉注本身卻不是構造新字形體結構的具體方法。1.漢字造字法8第二章方法篇(6)假借造字法《說文解字》:“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指有些意義、概念沒有可以意會或形象表達的字,根據發音,從已有的文字中選取一個讀音相同的字去寄托所要表達的意義,如:令、長。令的本義是發號,假借為發號之人,故稱縣令,令還有“使”的意味;長(讀chang和zhang),本義為久遠、長久;頭披長發、手持拐杖之人,應為年高歲長者,假借為年高位尊之人,如長輩、縣長;長也有“善于”的意義,如擅長等。假借造字法創造的字的特征:A.不產生新字形。B.所借的字的形體與所要表達的意義沒有直接聯系。1.漢字造字法9第二章方法篇假借是處理造字中讀音相同但意義有別等情況的。因為有些虛詞或抽象意義無法用字恰當地表示,因而借用已有文字中讀音相同的字將引申意義予以寄托,足見巧妙高明。“六書”造字法是相當完備和科學的,象形、指事是“依類象形”的字,是構造漢字的基礎和原料,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和可拓展性;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是“形聲相益”的字,是漢字的主體和形象展示,表現出了極高的標準化與規模化,包含著豐富的意蘊和魔幻般的藝術審美。“六書”可謂盡善盡美,掌握漢字的造字法,對于漢字的認知和設計,都是意義重大的。1.漢字造字法10第二章方法篇訓練目標—通過理論講授和實踐指導,使學生掌握漢字造型中的字形構成、偏旁構成和結構構成的特點,培養學生對漢字的分析能力和造型能力。

課題時間—8課時。作業要求—根據學習內容,在8開紙上將各種結構的字型各繪寫2個,分別運用宋體和黑體兩種字體,并分析其字形構成和筆畫、結構之間的影響關系。參考書目—《文字設計》(劉杰);《中英文美術字設計原理與應用》(馮建基);《字體設計教程》(王廣文、戰寧、陸熹夕)。2.漢字造型特征11第二章方法篇漢字都是由點、線、面構成筆畫。然后由筆畫在字型結構中通過形式法則和造字法構成造型。現以典型的飾線體宋體和無飾線體黑體為基本字體分析。

(1)基本字體宋體:宋體屬于有飾線體,是在北宋雕版字體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特點概括可為:“橫細豎粗,撇如刀;點如瓜子,捺如掃。”宋體字型方正、橫細豎粗,筆畫的右端和字的裝飾角呈銳角三角形,鉤畫裝飾處為減缺的半圓。宋體分粗宋體和細宋體,粗宋體風格端莊典雅,多見于書刊,海報的標題及包裝的品名;細宋體靈巧活潑,常用于正文或說明文章。黑體:黑體屬于無飾線體,其特征是筆畫粗細一致,方頭方尾,粗壯醒目,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黑體受19世紀初菲金斯(英國)設計的無飾線體的影響,是20世紀初在日本誕生的印刷字體。黑體有粗黑和細黑之分,前者多見于標題及多種展示項目,后者多見于排印正文或說明文等。圖2-4漢字字形構成的不同形狀2.漢字造型特征12第二章方法篇(2)字形構成

漢字的外部造型,整體上都是方形字,但若仔細分解,其形態各異,可以將方格中的漢字形狀分解成方形、三角形、梯形、六邊形。(3)筆畫構成筆畫是構成漢字的基本單位,也是決定字形外貌特征和風格的主要因素。筆畫及寫法筆順在楷書中很早就提出“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即點為側、橫為勒、豎為弩、鉤為趯、提為策、撇為掠、短撇為啄、捺為磔。圖2-5永字八法2.漢字造型特征13第二章方法篇宋體筆畫造型點:點有左點、右點、長點之分。左點:常用在筆畫和偏旁的左邊,形象短,上尖下圓,末端向左彎,形似蘋果籽。右點:常用于筆畫的右邊和上面,尖頭圓尾,形如雨點,左傾。長點:短點和提的組成,依靠兩弧線連接,提的收筆處在右上方,最寬不能超過豎寬。橫:橫有平橫、斜橫之分。平橫:平橫是條等寬、較細的兩端有裝飾角的水平線。收筆處為一個向上的三角形的裝飾角,它的高度是長橫筆畫寬的4倍,下端收筆為略向右上方傾斜的圓弧。斜橫:造型與“平橫”相同,只是變成左低右高有傾斜角度而已。圖2-6宋體筆畫造型分析2.漢字造型特征14第二章方法篇豎:挺直粗重,頂端有一個頂角向左的銳角形,左側為三角形圓弧裝飾,末端為向右上方傾斜的圓弧。

撇:撇有平撇、長撇之分。平撇:造型平直,上邊線略帶弧度,底邊線為水平線,有時是略向右上方傾斜,裝飾角消失。長撇:長撇的起筆與豎畫的起筆基本相同,起筆之后逐漸向收筆處變細,由圓弧圍合,形成一個彎曲的楔形。注意長撇的弧度因字形、結構的不同要有適當變化。

提:接近水平放置,右端略高、向上變尖傾斜,是由三條直線組成的楔形,整體干凈利落。

鉤:鉤有豎鉤、橫鉤、彎鉤、臥鉤和斜鉤之分。豎鉤:基本上是豎畫末端帶一鉤的造型,底部轉角處取豎寬的中心點為圓心畫圓,鉤的上邊線為一條左邊略低的斜直線,下邊線內收為弧形,豎與鉤連接處的左邊線為弧,左邊有兩條內外弧線構成“鵝頭鉤”。圖2-7宋體筆畫造型分析2.漢字造型特征15第二章方法篇橫鉤:橫鉤是“橫”與“鉤”的組合,橫和鉤的連接外邊線為弧形,右邊線為向內凹進的弧線。彎鉤:一條兩端的左彎曲的弧線,由細變粗,形似香蕉,末端是由大弧線和小弧線連接而成,中段盡量要垂直,保持平衡。臥鉤:沿著豎畫下端向右折彎成水平狀,收筆處為大弧線和小弧線連接而成,底部內外邊線為圓弧,鉤的左邊線為垂直線,右邊內收成為弧線。斜鉤:是一條上段較直,下段逐漸向右下方彎曲的弧線,收筆處由大弧線和小弧線連接而成,底部左邊線向右傾斜,右邊線是向左傾斜、略內收的弧線。橫折:它是橫與豎的直角組合,轉折處有裝飾角,其頂角為直角,高度是橫畫寬的三倍,頂點略偏左,在豎寬二分之一處的中垂線偏左,右角為小圓弧形連接兩邊直線,連接的夾角小于90度。圖2-8宋體筆畫造型分析2.漢字造型特征16第二章方法篇捺:捺有斜捺、平捺之分。斜捺:斜捺一般與撇同時出現,起筆沒裝飾角,由窄變寬,形似大刀,由三條弧線組成。平捺:起筆上翹,由兩條弧線組成,逐漸由窄變寬到底部,底部最寬,外邊線內收。黑體筆畫造型點:點有左點、右點、長點之分。左點:常用于筆畫和偏旁的左邊,形似向右傾斜的長方形,收筆處相對較寬。右點:常用于筆畫的右邊和上面,形似左傾的長方形。長點:由兩條圓弧和一條直線構成,兩端寬中間窄圖2-9宋體筆畫造型分析圖2-10黑體筆畫造型分析2.漢字造型特征17第二章方法篇橫:橫畫主要分為“平橫”和“斜橫”兩種造型。平橫:水平放置的一條兩端略寬的線。斜橫:造型與“平橫”相同,有傾斜。豎:豎是一條首尾略寬的垂直線。撇:撇有“長撇”“平撇”之分。長撇:形象弧度較大,起筆、收筆略寬于中間筆畫。平撇:造型傾斜,略帶彎度,起筆內側為鈍角,收筆底邊向右下方略有傾斜,顯得剛勁有力。圖2-11黑體筆畫造型分析2.漢字造型特征18第二章方法篇

提:提整體是左低右高、左寬右窄的造型,字的結構不同,長度有所變化。

鉤:鉤有豎鉤、橫鉤、彎鉤、臥鉤和斜鉤之分。豎鉤:基本上是豎畫末端帶鉤略寬的造型,鉤部上邊線略低,下邊線向左下方傾斜,末端的邊向左上方傾斜略收,豎與鉤相接處的左、右邊線均為圓弧,鉤部從較彎處逐漸變寬。橫鉤:與豎鉤筆畫同形,鉤內側的兩直線成為銳角,如:賣;也有兩條直線成直角的,如:寶。彎鉤:一條兩端向左彎曲的基本等寬的弧線,整體保持穩重,底部彎曲的地方都是圓弧。臥鉤:沿著豎畫下端向右折彎成水平狀,由右繼續向上方折彎出一段,兩折彎處的內外邊線均為圓弧狀。圖2-12黑體筆畫造型分析2.漢字造型特征19第二章方法篇斜鉤:是向右下方彎曲的一條弧線,中部是兩條相近的弧線,下部連接的鉤與豎鉤相近。

折:橫折:它是橫與豎畫的直角組合。捺:捺分為斜捺與平捺。斜捺:整體筆畫傾斜,收筆處逐漸變粗,底邊線略收成弧形。平捺:彎曲較大,起筆從右上方傾斜,然后向右下方逐漸轉彎平緩到收筆,筆畫經過了由寬變窄,再由窄變寬的過程,中部是兩條相近的弧線,底邊線內收。圖2-13黑體筆畫造型分析2.漢字造型特征20第二章方法篇(4)偏旁構成偏旁是合體字的結構單位,古人稱合體字的左為偏,右為旁,現在把合體字的上下、左右、內外組成部分統稱偏旁,有聲旁和形旁之分。偏旁是構成形聲字、會意字的基本單位,由筆畫組成。分析偏旁有助于我們理解字形結構,認識同一偏旁在不同字形結構中的變化,更有助于理解文字結構中的關系及其關系因素,使我們在字體設計創作中能更好地利用關系因素。中文偏旁的造型上主要有三大類型:A.本身是一個字,筆畫略有不同。如禾字旁、王字旁、木字頭、月字底。B.具有某個字的含義,但形體大為改變。如雙人旁、立刀旁、提手旁。C.外形不成一個字。如禿寶蓋、走之兒、區字框。下面將講述同一結構中不同的偏旁在字體中的運用及造型:①字頭。②字底。③字框。④右偏旁。⑤左偏旁。最后是同一偏旁在不同字體中的應用,使偏旁有了不同的造型處理。2.漢字造型特征21第二章方法篇圖2-14字頭、字底偏旁構成2.漢字造型特征22第二章方法篇圖2-15字框偏旁、右偏旁、左偏旁構成2.漢字造型特征23第二章方法篇通過偏旁的分析,更明晰了漢字的合體字的組合方式。偏旁在漢字中類別非常多,日本有較為完整的偏旁分類,我國通過同一偏旁的漢字所立的類目形成部首,用于字典檢字釋義等需要,偏旁的分解使漢字的構造和設計以及它在結構中的作用變得清晰。同一偏旁在字形結構的不同位置和穿插關系,使字形和其他偏旁都在發生變化,偏旁對字形的影響相對比筆畫要大得多。偏旁的大小、寬窄等因素依據字形結構變化,需要不斷調整偏旁的筆畫構成。2.漢字造型特征24第二章方法篇(5)結構構成漢字的結構是指在正方塊內的筆畫、偏旁組成的獨立字形所分割的空間關系。下面是分類解析:獨體字獨體字是指把某些筆畫按一定的組合方式,形成一個不可拆分的具有獨立意義的完整形象的字。象形字和指事字都是獨立字。主要有四種情況:

a.筆畫少的獨體字筆畫少的獨體字繪寫時要適當豐滿一點,顯得有分量,但要注意這類字在繪寫時如果和其他筆畫多的字放在一起時適當縮小,以便保持視覺上的統一。

b.筆畫多的獨體字筆畫多的獨體字在繪寫時要適當減細筆畫,要有空間,另外對筆畫的安排要均勻、緊湊。

c.適中結構的獨體字適中結構的字一般筆畫與空間都比較均勻,字形穩定和諧,在繪寫時以橫、豎畫為主筆的字,上下或左右要對稱均衡,其他類型的字空間關系和重心是關鍵。

d.傾角結構的獨體字傾角結構的字往往主筆畫有偏向,有時候出現傾角現象,這類字的繪寫關鍵在于主筆畫要保持垂直,還有主筆畫與各筆畫方向的組合問題,以主筆畫為中心,其他筆畫起著配合、襯托作用,使字整體上保持平衡和穩定。2.漢字造型特征25第二章方法篇圖2-16各種結構獨體字的結構分析2.漢字造型特征26第二章方法篇合體字合體字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偏旁合成的獨立字。會意字和形聲字都是合體字。合體字在繪寫時要處理好各部分的組合關系(交叉、傾斜、相接、平行、穿插)、位置關系(上下、里外、左右)、空間關系(分離、相接、遠近)、比例關系(長短、高低、大小、寬窄),它們是構成字體結構空間的重要因素。合體字結構主要表現為:a.上下結構顧名思義,上下結構的字就是由上下兩部分構成。構成這類字要考慮長度、上短下長、上下等長、上長下短等形式,繪寫時要注意把握好重心的穩定。在這種結構中由于偏旁不同,在構成關系因素的影響下,又形成了以下結構形式:長度因素影響下形成:上短下長、上下等長、上長下短等形式,繪寫時要把握好上下長寬比例和重心穩定。寬度因素影響下形成:上窄下寬、上下等寬、上寬下窄等形式。組合因素影響下形成:分離、穿插、傾斜、相接、交叉等結構形式。2.漢字造型特征27第二章方法篇圖2-17上下結構字體的結構分析2.漢字造型特征28第二章方法篇b.上中下結構上中下結構的字是由上、中、下三個部分構成。繪寫時要把握好三部分之間的組合關系和比例關系,應把三部分寫得緊湊、穩定。在這種結構中由于偏旁不同,在構成關系因素的影響下,又形成了以下結構形式:長度因素影響下形成:短中長、上中下相等、中長短、中短長結構形式。寬度因素影響下形成:中寬中、寬中寬、寬寬中、上中下等寬、窄中寬結構形式。組合因素影響下形成:分離、穿插結構形式。圖2-18上中下結構字體的結構分析2.漢字造型特征29第二章方法篇c.左右結構左右結構的字是由左、右兩部分構成。在這種結構中由于偏旁不同,在構成關系因素的影響下,又形成了以下結構形式:寬度因素影響下形成:左寬右窄、左窄右寬、左右相等的結構形式。長度因素影響下形成:左長右短、左短右長、左右等長的結構形式。高低因素影響下形成:左高右低、左低右高、左右等齊的結構形式。組合因素影響下形成:分離、穿插的結構形式。圖2-19左右結構字體的結構分析2.漢字造型特征30第二章方法篇d.左中右結構左中右結構的字是由左、中、右三部分構成。繪寫時,一般將各部分寫得窄一點,保持整體緊湊。在這種結構中由于偏旁不同,在構成關系因素的影響下,又形成了以下結構形式:寬度因素影響下形成:左中右等寬、左中右不等寬、左右等寬的結構形式。長度因素影響下形成:左中右等長、左中右不等長、左右等長的結構形式。高低因素影響下形成:左中右等齊、左中右不等齊、左右等齊的結構形式。組合因素影響下形成:分離、穿插的結構形式。圖2-20左中右結構字體的結構分析2.漢字造型特征31第二章方法篇e.半包圍結構半包圍結構就是兩面包圍和三面包圍的結構字形。兩面包圍主要有“左上包、右上包、左下包”三種:左上包:一般情況下,左上包的形要寫得窄一點,被包部分要適中,略內收或外展。右上包:一般情況下,右上包的形要寫得窄一些,略向左外展,被包部分要略內收或外展。左下包:一般情況下,被包的部分要全部包進去。三面包圍主要有“上包下、下包上、左包右”三種,一般要注意內形和外框的比例關系和空間關系:上包下:內形較小,位置靠上。下包上:外框較低,內形高于外框。左包右:外框兩條橫線上短下長,內形對正上下的橫線,內形全在框中。圖2-21半包圍、全包圍結構字體的結構分析2.漢字造型特征32第二章方法篇f.全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的字指四面包圍的字。在這種結構中由于偏旁不同,在構成關系因素的影響下,又形成了以下結構形式:長方形和正方形。內形一般要大小適中,空間均勻。g.品字結構品字結構是指“上一下二”的結構字形。三個造型中有三個造型相同和上下造型不相同的兩種造型,它們的結構中都有下面造型左半部分略小于右半部分的特征。

h.倒品字結構倒品字結構是指“上二下一”的結構字形。上面的兩個造型相同,整體略扁,上面左半部分略小于右半部分,上下基本對半。圖2-21半包圍、全包圍結構字體的結構分析圖2-22品字、倒品字結構字體的結構分析2.漢字造型特征33第二章方法篇訓練目標—通過對標點符號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標點符號的造型規律和繪寫方法,在設計應用中能正確運用標點符號,并把它作為視覺語言發揮作用。

課題時間—1課時(利用課余時間)。作業要求—在8開紙上繪寫宋體標點符號一套,并寫出宋體標點符號與黑體標點符號的異同點。參考書目—《文字設計基礎教程》(加文·安布羅斯、保羅·哈里斯著,封帆譯)。3.漢字中的標點符號34第二章方法篇中國古代的文章中,沒有標點符號。20世紀初“白話文”產生以后,標點符號的概念隨之從國外引入國內,現在已成為我國文字的一部分。標點在語句中使句子的停頓和情感更明確,閱讀更順暢,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已成為視覺設計元素被普遍運用。

(1)標點符號的分類標點符號的內容包括“標號”和“點號”兩方面。點號包括: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問號和感嘆號七種,主要作用是表示停頓和語氣。標號包括: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連接號、間隔號和書名號七種,主要作用是表明具有特殊作用或特殊說明的句子。圖2-23點號圖2-24標號3.漢字中的標點符號35第二章方法篇(2)標點符號的用法與造型句號:句號是指一句話結束之后的停頓.總體形狀是一個圓環占字格的四分之一,在字格的左下角居中的位置,黑體的句號是一個方框。逗號:逗號是指一句話中的停頓。總體形狀像是一個游動的“小蝌蚪”,具體繪寫是先畫一個小圓,然后在右側向左下方畫出一條比小圓直徑更長的由粗到細的弧線,占字格的四分之一,在字格的左下角居中位置,黑體的逗號具有方正的特點。圖2-25宋體和黑體中運用的標點符號3.漢字中的標點符號36第二章方法篇

頓號:頓號是指句子內部并列的詞或詞組之間的停頓。總體形狀像宋體或黑體字中的點畫,稍長一點,占字格的四分之一,在左下角靠上位置。分號:分號是指復句內部并列分句之間和分行并列的各項之間的停頓。分號由兩部分組成:上半部分在宋體中是圓點,在黑體中是方點,下半部分是逗號,上下兩部分一樣寬,占字格的四分之一,在左下角居中位置。圖2-26宋體和黑體中運用的標點符號3.漢字中的標點符號37第二章方法篇冒號:冒號一般用于稱呼語后邊表示提示下文。由兩個垂直的圓點(宋體)或方點(黑體)構成,點的高度是句號的二分之一大小,兩點分離,占字格的四分之一,在左下角居中位置。問號:用在疑問句和反問句的末尾。繪寫時由一個圓點(宋體)或方點(黑體)順時針旋轉成圓弧形,在圓弧收筆處接畫一豎錐形,最下端有與豎錐形存在一定間隔的圓點或方點。總體高度略低于文字的高度,占字格的二分之一,居中位置。感嘆號:感嘆號又稱嘆號,經常用于表示強烈的感情。整體高度和問號一樣,繪寫時先畫一個圓(宋體)或方形(黑體),然后以圓心或方心為起點作向下由粗變細的垂線,垂線的最下端是一個與起筆一樣的形狀,占字格的二分之一,居中位置。圖2-26宋體和黑體中運用的標點符號3.漢字中的標點符號38第二章方法篇引號:引號是指需要引用的部分或特定的含義著重陳述的部分,也有表諷刺、否定等意思。外形極似逗號,前引號并排兩個尾部朝上,后引號并排兩個尾部朝下,總體占兩字格,前引號和后引號各占每一個字格的四分之一,前引號在字格的右上角,后引號在字格的左上角。括號:括號用來表示注釋、說明。外形是兩條中間粗兩端細相向排列的弧線。整個高度與文字高度平齊,共占兩個字格,前括號和后括號各占每一個字格的二分之一,前括號占字格的右半部分,后括號占字格的左半部分。圖2-27宋體和黑體中運用的標點符號3.漢字中的標點符號39第二章方法篇省略號:省略號用來表示語句省略的部分。在宋體中由六個圓點構成,在黑體中是六個方點,共占兩個字格,每三個點占一個字格,互相之間有一個點的間隔距離,在兩個字格內都是由左至右居中排列。破折號:破折號下面是解釋、說明的部分,有轉折的語氣。它是一條直線,共占兩個字格,與省略號的格式基本相同,只不過它是水平線。圖2-27宋體和黑體中運用的標點符號3.漢字中的標點符號40第二章方法篇著重號:著重號表示著重強調的部分。宋體的著重號是一小圓點,黑體的著重號是一個方點,和冒號一樣,位置在字格的下邊線之外。連接號:連接號表示一個單位起止之間的遞進意義,還是特殊型號的專用符號。占一個字格,是一條短直線,總長度占字格的三分之一,自左至右居中排列。間隔號:間隔號表人名和書名(篇章)等專業名詞之間的分界,整體占一格,比著重號稍大,在字格的中心點位置。書名號:書名號是表示書名、篇名、報紙刊物、出版物等的專用符號。分前后,兩組,各占一格,線粗等于字體的橫畫,前組占一格的左半部分,后組占一格的右半部分。在主標題中僅用感嘆號、問號、書名號和引號,一般不加其他標點符號。在編排設計時,每行起頭不能出現點號。3.漢字中的標點符號41第二章方法篇圖2-28宋體中運用的標點符號和黑體中運用的標點符號3.漢字中的標點符號42第二章方法篇漢字的組合關系主要反映在字體、字號、字距、行距的選用和恰當的安排上,恰當的組合有利于字體的識別和整體的美觀效果,而且可以從組合中找到創意。(1)字體和字號漢字常用字體包括:宋體、黑體、仿宋、楷書等。各種字體(包括其他字體)都可以是設計的基本元素,它們各自都有鮮明的特點和性格。一般情況下,在標題上選用黑體、粗黑、綜藝體等具有一定分量感、醒目大方特征的字體,在正文上選用宋體、細圓體等,具有纖細活潑、清晰可辨的特征,還要考慮字體加粗、變細、拉長、壓扁或調整字距、行距來表現豐富的視覺感覺等效果。字號是指用來表示字形大小的專業術語。電腦字號是按號數制、點數制、組數制來計算的。點數制為世界標準字號大小制度,點即磅(p),每一點為0.35毫米。標題采用最低不小于5點,否則影響讀者的閱讀。字號之間的對比是視覺刺激的重要因素,字號差距越大,對比越強,但差距是有一定視覺范圍限制的,超過一定范圍就沒有對比意義了,所以,這種差距可以用遞進變大的幾種字號組合來加大差距、強化對比,以增強和豐富視覺效果。4.漢字文字的讀寫組合43第二章方法篇(2)字距與行距字距是橫排相鄰兩個字的前一個字右邊與后一個字左邊的距離。行距是相鄰兩行字的上一行底邊和下一行頂邊的距離。字距與行距也需整體把握,一般設計時,字距的大小和行距的比例為8:10,視覺上較舒適,即如果字距為8點,那么行距就是10點。但對于現在興起的自由版式風格來講,有意將字距與行距變寬或壓縮,將文字分開排列都是常用和流行的,這要視主題內容而定。圖2-29不同字體、字號與字距的組圖2-30字距與行距之比為8:104.漢字文字的讀寫組合44第二章方法篇(3)漢字的讀寫順序中國古人用毛筆書寫漢字時,是從上到下的書寫,自右到左的排列,隨著歷史的發展,現代人改變成從左到右的書寫,自上而下的排列。(4)漢字的繪寫步驟漢字繪寫方法可分為七個步驟:A.排版。根據紙張來定排版。B.確定字形和字體大小、位置、間距等。C.畫出字格,鉛筆打稿,一般橫寫字距為字寬的1/5,行距大于字距,留出適當空間。D.起稿(徒手畫出造型線,調整大小間距)。E.確定輪廓線(用毛筆、鴨嘴筆、三角板)。F.上色(用墨汁或其他顏色上色)。G.整理修改,檢查完成。圖2-31古代人與現代人讀寫習慣的區圖2-32漢字的繪寫步驟4.漢字文字的讀寫組合45第二章方法篇訓練目標—本節主要講述拉丁文字的造型特征和造型規律,使學生基本掌握拉丁字母的造型能力和應用能力,為拉丁文字設計的創意作鋪墊。課題時間—8課時。作業要求—在8開紙上分別繪寫新羅馬體大寫字母和無飾線體小寫字母各一套,要求繪寫標準規范。參考書目—《字體設計》(倪偉、朱國勤、陳虹);《現代創意字體》(莊子平)。拉丁文字1.拉丁文字的造型特征46第二章方法篇(1)基本字體拉丁文字字母種類主要有羅馬體、方飾線體、哥特體、無飾線體等,都有大寫、小寫兩種寫法,以具有典型特征的新羅馬體和無飾線體為基本字體。

新羅馬體:新羅馬體又稱為現代羅馬體,產生于19世紀英國工業革命時期,是印刷技術進步和改革的重要產物。其特點是:筆畫的粗細差異對比強烈,襯線變得又細又直,有利于印刷。總體風格理性、機械、嚴謹,具有現代感,在廣告的正文、標題和說明文字中運用廣泛。

無飾線體:無飾線體的出現和發展與方飾線體基本是同時的,都是為適應商品宣傳需要,英國人稱之為黑體。其特點是:字形簡潔,結構緊湊,筆畫粗細接近一致,沒有裝飾線,漢字的黑體就是根據無飾線體演變來的,給人端莊大方的現代美感,厚重醒目,視覺沖擊力強,常用于廣告標題、路牌的提示標語中。圖2-33新羅馬體圖2-34無飾線體1.拉丁文字的造型特征47第二章方法篇(2)字母造型分析構成要素字母的造型要素主要有直線和弧線,總共26個字母,無非就是直線和弧線的運用,有個別字母有“點”的要素運用。

外形構成大寫字母的基本造型有三角形、方形、圓形三種,小寫字母形狀較多。在長寬比例上有4∶2、4∶3、4∶4三種。結構構成字母結構構成一般分為單結構和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大寫字母高度相等,寬度不一,小寫字母高度、寬度各不相同。圖2-37大寫字母外形圖2-38Batangche字體,字母長寬比4∶2圖2-39Palatinolinotype字體,字母長寬比4∶3圖2-40Msmincho字體,字母長寬比4∶4圖2-35字母結構歸類圖2-36字母外形歸類1.拉丁文字的造型特征48第二章方法篇

“Arial”體拉丁字母造型特征

大寫字母造型特征:線條的橫、豎線形象都是長方形,斜線是平行四邊形,線條在寬度上橫線細、斜線中、豎線粗、在曲線中,豎方向部分與豎線同樣寬,轉向橫方向時,逐漸變細,在橫方向時與橫畫同寬。大寫字母形象之間的高度都相等,寬度變化較多,以字框長寬比為5∶4的標準分析,豎畫以“I”的寬為標準,字形寬度以I的筆畫寬度的六倍為準。U、K、B、P、H、N、Z、T、S、A、V、Y、X寬度相等,M和W是復合結構的字母,外擴寬度較大,E、F、L、J有不同程度的縮格,A、D、Y、X、R、K都向外有擴展,O、G、C、Q、S、U、D的弧線也都有擴展,B的上部弧線內收,E、F、B、K、H的重心部分都向上偏移。圖2-41基本線條中橫線細、斜線中、豎線粗,對轉向橫方向的弧線或斜線要做減細處理圖2-42以“I”的寬度為標準,字框長寬比為5∶4圖2-4326個大寫字母的高、寬1.拉丁文字的造型特征49第二章方法篇小寫字母造型特征:小寫字母的筆畫特征與大寫字母相同,另外有j、i的點是方形,r的右部是彎曲形。小寫字母的主體部分高度相同,寬度變化較多,主體部分的上位和下位相同。i字體豎畫的寬度占主體字格的1/6,i的主體高度也是字格的高度。字格以6:5的長寬比為標準分析,S、K寬度相同,n、u、h弧線的上部都有擴展,z、o、c、e、q、b、d、p、q、g弧線左右都擴展,z、x、v、y的左右均向外擴展,b、d、p、q都是相同形狀而正、倒、左、右放置不同,n和u也是正、倒放置相同的形狀,t、f、i、j、r都向內有不同的縮格,k、s、e、x的上部有不同程度的上移,m、w是復合結構,擴展比較多。圖2-44小寫字母基本造型筆畫分析圖2-4526個小寫字母的高、寬1.拉丁文字的造型特征50第二章方法篇羅馬體造型特征羅馬體以新羅馬體(TimesNewRoman體)為代表,下面分析其造型特點。大寫字母造型特征整體造型優美,很有設計感和裝飾味。整體形象線條粗細差別大,線條首尾以羅馬建筑的柱頭為飾線(如I),還有一半的飾角(如Q)和弧形飾角(如Z)。豎線有粗細兩種,斜線向左傾的是粗線(如M、N、W、R),向右傾的是細線(如A、X、V、W)。橫線兩端也有向外傾斜的一半飾角如T,若與豎畫連接時,飾角只在一端(如E、F、Z、L),弧線從豎向橫方向轉向時由粗變細。S形上下都有裝飾角。在飾角上,C形上端有飾角,向內的一端飾角較長。鉤形J的末端如同水滴。豎線條的寬度是H寬的1/7,以“I”為標準,細豎線、細斜線是粗豎線1/2,橫細豎粗,粗豎線的裝飾角的寬度是該線寬的3倍,細豎線的裝飾角是該線寬的5倍。字框以1∶1的比例設定時,字形的高度都是相等的,而字寬變化較多,I的飾角占3格,其字寬為豎畫的標準,H、N、U、K、V、Y、X、A、R、B、G、O、Q、D的寬度是相等的,Z、T、L、E的寬度是相等的,F與E的上端等寬,B與P等寬,S和J較窄,Q的飾角突出字框。1.拉丁文字的造型特征51第二章方法篇圖2-46以“I”的寬度為標準,字框長寬比為1∶1圖2-4726個大寫字母的高、寬圖2-48大寫字母基本造型筆畫分析1.拉丁文字的造型特征52第二章方法篇小寫字母造型特征:豎線以“i”為標準形象,它的飾角是左低右高的單飾角;f的起筆和j、y的收筆處有水滴形;斜筆畫都有全的飾角,弧線起筆和橫向時都很細;豎畫寬度以“n”的字框1/6為寬度,細斜線是豎畫的2/5,豎線底端裝飾物的寬是該線的3倍,橫線細、豎線粗。圖2-49小寫字母基本造型筆畫分析圖2-5026個小寫字母的高、寬1.拉丁文字的造型特征53第二章方法篇訓練目標—通過本節內容學習,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拉丁文字的組合規律和繪寫步驟。課題時間—2課時(利用課余時間)。作業要求—在8開紙上運用拉丁字母大小寫組合,寫出一段不少于60個字母的英文句子,并分析英文句子中的字距、詞距和行距三者之間的關系。參考書目—《字體設計》(陳海玲、張勤);《字體與編排》(林庶、劉丹、馬旭東)2.拉丁文字的讀寫組合54第二章方法篇(1)拉丁文字的繪寫拉丁字母的基本結構A.基線:為一條水平線,每個字母的行列都在此線上。B.肩線:是表示小寫字母字體主體的高度的平行水平線。“X”高度是基線與肩線的距離,也就是字體主體部分的高度。C.上位:小寫字母字體高于X線高度的部分。D.頂線:高于X線高度部分的筆畫連成的與基線平行的線。E.下位:小寫字母字體低于X線高度的部分。F.底線:低于X線高度部分的筆畫連成的與基線平行的線。G.凹位:字母中封閉的空間和凹陷的部分。2.拉丁文字的讀寫組合55第二章方法篇大寫字母的書寫格式一般來說,大寫字體都有頂端部分和字腳部分,字母高度都是由連接頂端部分和連接字腳部分的直線決定,即頂線與基線的高度是大寫字母的基本高度,字母之間的間距、行距的調整,其主要追求為視覺上基本相等便可。圖2-52無飾線體大寫字母書寫格式圖2-53拉丁字母書寫格式2.拉丁文字的讀寫組合56第二章方法篇小寫字母的書寫格式小寫字母的書寫格式:分別由一定間隔的頂線、肩線、基線、底線四條線控制小寫字母的高度和繪寫,從肩線到基線為“X”的高度,上面部分表示上位(即伸出部分),下面部分稱為下位(即延長部分)。所以,小寫字母一般常見的上位、主體部分和下位比例有3∶4∶2,2∶3∶2,3∶4∶3,1∶2∶1等幾種比例,按比例確定字體大小。大小寫字母共存的書寫格式拉丁字母的大小寫同時存在時,大寫字母的大小一般占“X”高度和上、下位三部分,小寫字母主體部分大小一般為“X”高度。圖2-54新羅馬體和無飾線體小寫字母書寫格式圖2-55大小寫字母共存的書寫格式2.拉丁文字的讀寫組合57第二章方法篇(2)詞組句子的讀寫26個拉丁字母通過不同的組合形成詞組,詞組通過語法、文法組成句子、段落、文章。詞組書寫:字母與字母之間要有間距,詞組間距以“I”為準。句子書寫:句首第一個單詞中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每行開頭要留出空間;專有名詞的第一個字母要大寫;書名字母全部大寫;句中、句末須有標點;段落之間的界限要分明。拉丁文字讀寫順序:由于每個地域的文化習慣、歷史條件不同,文字的閱讀習慣也因各國歷史的不同而不同,如拉丁文是自左及右書寫,阿拉伯文的書寫順序自右及左,古希臘文左右行交互書寫。圖2-56不同國家不同的讀寫順序2.拉丁文字的讀寫組合58第二章方法篇(3)組合關系拉丁字母的組合關系主要表現在對不同拉丁字母空間上的安排處理。具體講,就是對間距的處理,使一個詞、一行或整篇文字能清晰識別,美觀勻稱。字距:拉丁字母基本造型呈現為三角形、方形、圓形三種,由于字母形態各異所占空間不同,所以不能以等分的標準畫分,應按照視覺平衡原理進行適當的調整,從整體上看基本字距相等便可,字距使詞組或句子有了密度和濃度的變化。圖2-57拉丁字母的字距對比圖2-58用等分加減的方法調整字距2.拉丁文字的讀寫組合59第二章方法篇詞距:拉丁字母大寫字母和小寫字母詞與詞之間的距離配置分別為“H”和“n”字母的寬度,其他特殊情況,根據實際需要而定,但間距必須小于行距,否則會出現誤讀現象。行距:行距在文本中產生空間,使文字在文本中更“透氣”,更方便閱讀。拉丁字母的大寫字母行距一般為字母高度的一半根據版面大小,行距可放大、縮小,但最大不超過字母高度,小寫字母的行與行之間的距離以其字母主體高度的三分之一為準。總而言之,字距、詞距、行距的組合關系都要依不同環境、不同內容、不同產品的要求來確定。圖2-59小寫單詞的詞距以“n”的寬度為標準圖2-60大寫單詞的詞距以“H”的寬度為標準圖2-61大寫字母的行距為單個字母高度的一半圖2-62小寫字母的行距為單個字母高度的三分之一2.拉丁文字的讀寫組合60第二章方法篇(4)拉丁文字中的標點符號拉丁字母的標點符號于公元8世紀在法國就開始應用,常用的標點符號有:句號、逗號、分號、冒號、問號、感嘆號、(單形、雙形)引號、破折號、連字號、撇號(所有標號或省字號)省略號、斜線號、(所有圓形、花形、方形)括號、代字號、略語號(形同句號)。大部分標點符號的形象基本上與漢字相同,但其用法及大小寫的寫法和空間關系不一樣。以下幾種標點符號是漢字文字中較少用的:撇號:撇號處于字上方的位置,表示從單詞中省略一個或幾個字母、所有格形式及字母、數字、縮寫的復數形式。連字號:連字號是一個破折號的三分之一長度的線段,表示連接單詞或合成詞,如:X-height(“X”高度)。破折號:破折號表示組成直線和銜接幾個從句。標準破折號的寬度填滿字框,會碰到兩邊字符,出現字距問題,一排破折號能形成一條實線,問題破折號略短,能給兩邊留出空間,一排問題破折號可形成一條虛線。斜線號:有“或”的意思,是一個斜筆畫線。略語號:No.=Number.是詞的省略,造型是靠左的點狀。代字號:常用于詞典中,是分析詞匯時,將詞根用符號代替,直接寫詞綴,造型是一個波浪線。2.拉丁文字的讀寫組合61第二章方法篇(5)拉丁字母的繪寫步驟排版(根據紙張確定排版,有橫和豎兩種形式)→選擇字體(根據構思確定字體形態和字體大小位置,注意字句調整)→起稿(徒手畫出字體造型線,調整大小確定字母輪廓線)→畫輪廓(打好字稿后,用繪線筆、鴨嘴筆、三角板畫出輪廓線)→用墨汁或顏色填涂→整理修改→檢查完成。圖2-64無飾線體標點符號圖2-65拉丁字母的繪寫步驟2.拉丁文字的讀寫組合62第二章方法篇訓練目標—本節的學習,讓學生掌握數字的一般造型特征和組合方法,提高數字的造型能力。課題時間—2課時。作業要求—在8開紙上以十個阿拉伯數字構成一幅畫面,數字要求書寫規范,可運用構成中的手法。參考書目—《中英文美術字設計原理與應用》(馮建基);《字體創造設計》(王雪青、陳華沙)。數字文字1.數字的造型特征63第二章方法篇

(1)基本字體阿拉伯數字是國際通用的文字,以國內常用的數字字體“Arial”和“新羅馬體”為例,它們和中文字庫中的黑體、宋體是對應的。

(2)造型特征阿拉伯數字都是獨體形式,字形大小一致,長寬比例協調。結構上,0是上下左右對稱,2、3、5、6、8、9上部略小于下部,4的最寬處靠下,1在“Arial”中主筆畫偏右。筆畫上,有弧形的筆畫,略向外擴展,“Arial”中,橫筆畫略細于豎畫,筆畫轉折處細,斜筆畫偏細。在新羅馬體中,豎筆畫粗于橫筆畫,飾角起筆處很細。圖2-66Arial體中的數字圖2-67新羅馬體中的數字圖2-68Arial體數字的高寬比例圖2-69新羅馬體數字的高寬比例1.數字的造型特征64第二章方法篇

(3)組合關系Arial體和新羅馬體數字的高寬比例分別為8∶5和6∶4。數字與數字的距離都為字寬的五分之一,注意1的形象整體較窄,左右位置應縮減,4的橫筆畫出格,左右位置應微調。

(4)數字的繪寫步驟數字繪寫方法主要分為:排版(大小,位置)→選用字體→版式(橫版,豎版,自由體)間距的調整,用鉛筆尺子畫出大寫格式或小寫格式矩形方格→繪出數字的輪廓線→整體調整(從視覺經驗出發,調整數字的比例、大小、重心、粗細,使之美觀統一)圖2-66Arial體中的數字→填色(用墨或其他顏色)→修改,檢查完成。圖2-70Arial體中的數字字距圖2-71新羅馬體中的數字字距圖2-72數字的繪寫步驟1.數字的造型特征65第二章方法篇訓練目標—本節內容是數字文字的重點,使學生了解數字的象征意義和應用忌諱,領略數字文化的巨大魅力,提高對數字的認識水平,將數字設計語言充分應用到具體設計當中。課題時間—4課時。作業要求—根據本節學習的內容,利用業余時間,搜索數字1至9的相關知識和象征意義及有關數字的標志,不少于20張。參考書目—《中國數文化》(吳慧穎);《數字神奇的含義》(王紅旗);《數字文字設計》(鬲波飛)《數字文化趣談》(吳義方、吳卸耀);《數里乾坤》(張德鑫)。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66第二章方法篇“數字是語言學中的一個特殊領域。在科學的數字世界,它的功能是計算,秩序嚴謹,職司分明,是實數;而人類心靈的數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意,許多數字經過‘神化’后成為‘玄數’、‘虛數’、‘天數’。”(王秉欽)數字在人類文化中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有了極豐富的外延和內涵,簡單的十個符號卻成了最富有情感色彩的神奇數字,在人類的生活、文化中和我們的各種設計中無處不在,運用極廣;在視覺領域,數字作為一種文字,它在任何地域、任何領域的溝通和傳達都是暢通無阻的,如PEPIS到中國需用漢字“百事可樂”翻譯,中國的聯想在國外被翻譯成“Lenovo”的拉丁文字,而“555”集團、“999”集團進入國際就不用翻譯;還有些特殊行業用語如110、120等,數字的信息傳播效率更高、信息容量更大,文化意蘊更深廣,從視覺傳達的角度看,數字便捷的識別性是漢字和拉丁字母所不能媲美的。魯迅《漢文字學史綱要》中說漢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身,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意美”是第一位的,數字更是如此,對于數字而言,它僅有十個簡單的形,極富可塑性,在字體設計中,以意蘊表達為數字視覺設計的核心。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67第二章方法篇圖2-73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會徽圖2-7439健康網標志數字設計圖2-75韓國文化出版50周年紀念數字設計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68第二章方法篇(1)數的奇偶普羅克拉斯說:“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數是構成美的元素。由于受東西方文化傳統、宗教信仰、語言崇拜、地域環境等方面的影響,數字的文化寓意存在差異,但也存在共性。首先是數字的奇偶,《易·系辭傳·上》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即奇數都是陽數,偶數都是陰數,根據陰陽五行與數的關系,萬物之根均是數,1為陽木,2為陰木,3為陽火,4為陰火,5為陽土,6為陰土,7為陽金,8為陰金,9為陽水,10為陰水。古人以奇數為陽,認為吉利,后來國人慢慢喜好偶數,好事成雙。日本人認為奇數是吉祥福星的數字,對偶數不感興趣,非洲人卻認為奇數是帶有消極意義的,不喜歡奇數。埃及人受伊斯蘭教的《古蘭經》影響,對奇數偏愛。各國由于歷史文化的不同,對每一個數所賦予的寓意也不同。圖2-76數字的設計圖2-77偶數設計圖2-78奇數設計圖2-80《洛書》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圖2-79《河圖》69第二章方法篇(2)數的釋義“一”的釋義

基本涵義:“一”是數的開始,老子《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哲人把“一”認為是太極,以“一”為基礎和源頭,又是世界萬物的開端,它更是序數的開始、最小的奇數和自然數,《史記·律書》日:“數始于一。”在中國的古代的神中有“東皇泰一”,作為一位主神,在屈原的《離騷》中就有關于他的詩。在西方,“一”表示完美、獨尊、起始,是世界的象征。英文“TheGreatone”(偉大的一,太一),指代圣經中的上帝耶和華。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也講道:“萬事萬物本原是一,從一產生出二,二是從屬于不定的質料,一則是原因,從完美的‘一’與不定的‘二’中產生出各種數字……”從以上觀點中可以看出,中西方對“一”的認識是相同的。圖2-81大連壹品設計公司標志數字設圖2-83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標志數字設計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70第二章方法篇

引申涵義:“一”作序數表“第一”,引申出小、少、中榜、奪魁、爭冠的意思,組詞還可表“相同”、“專一”,如“表里如一”。還有表“全”、“滿”的意思,《莊子·天下》曰:“一尺之遙,日取其半,萬物不竭。”其中“一”即是”多“。“一”表“全”時,如“一夜沒睡”中表“整個”;“一臉的灰”中即表“滿”。這里存在數的相對性,它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轉化成不同的含義。國人喜歡“第一”、“數一”,主要是因為它可以表現“最好”、“最佳”、“完美”的意思。在視覺傳達設計中“一”的應用極為普遍和廣泛。圖2-82“一”的設計應用圖2-84“一”的設計應用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71第二章方法篇“二”的釋義基本涵義:“二”是偶數,陰數,其數值為雙,現代國人喜歡《說文解字》曰:二為“地之數”。“二”是最小的偶數,排序第二,有比較、次的意味。“二”的哲學涵義,道家提出宇宙分界二元論。如:天地、日月、生死、兇吉、禍福都是陰陽兩性的互相依存、相互轉化。這里有辯證思想,即數字“二”具備雙重含義,有分裂等意思。在西方,英文“two”是可分的、對立的、逆反的,它源于DIE(骰子)的復數DICE,而DIE又有“死”的含義,所以西方人不喜歡,它不能象征靈魂或精神,只能象征肉體或物質,是世俗存在和價值的秩序。圖2-85第二頻道標志數字設計圖2-86柳州兩面針股份有限公司標志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72第二章方法篇引申涵義:“二”引申涵義是“兩、雙、再”等意思,逐步體現出成雙成對,國人的禮尚往來和活動盛會,一般都是喜雙忌單,送禮為雙,結婚吉日為雙,北京第29屆奧運盛會定于2008年8月8日晚上8時開幕,都是雙數。偶數的排列組合達成一種陰陽合璧的整體和諧關系,給人以對稱、平衡的感覺,引申出穩定、圓滿、吉祥、順利及和諧之美的意思,人們希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種心理特征往往表現得很明顯,如:古詩詞的對偶句和春聯,傳統的對稱建筑如天安門與地安門、天壇與地壇、月壇與日壇。因“二”是地數,屬陰性,它也有地位低、品質低劣的意思。如“二把手”、“二奶”、“二手房”、“二流子”。因“二”是偶數中最小的數,也有數量少、價值低的意思,如“二兩肉”、“二分錢”等。圖2-87雙鹿集團產品商標圖2-88廣州雙魚體育用品集團有限公司標志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73第二章方法篇“三”的釋義基本涵義:“三”是數的小結,有“反復”和“中間”的意思。據《史記·律書》記載:“數始于一,終于十,成于三。”“三”為數之“成”或數之小結,按照人的邏輯思維,“三”表示事物的反復出現或漸變,以“三”為出現的基礎,漸漸發展成無限多,故所謂“三生萬物”(老子)。“三”還可以表示“中”的概念,即左中右,上中下等。在西方,將“三”視為神性、尊貴和吉祥的象征。基督教中有“三位一體”的說法,即圣父、圣子、圣靈。佛教中有天、地、人“三尊”之說。韓國人以“天、地、人”的原理創制文字,認為“3”代表完成、最高、穩定、神圣,帶有福氣,他們喝酒時酒令說三次,取名喜歡用三,喊萬歲喊三聲。墨西哥人認為3和7是幸運數字。圖2-89三菱集團圖2-90英國BBC廣播電臺3頻道標志數字設計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74第二章方法篇引申涵義:“三”可表示“許多、全、少、小”和“短”等意義;“三”表吉祥之數,“三”、“六”、“九”是吉祥數“三”的倍數。如天、地、人為“三靈”或“三方”;“三生”是前生、今生、來生;君臣、父子、夫婦三種關系為“三綱”。“三”在孔子《論語》中更是常見,“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師”,“吾日三省吾身”;“宇宙觀之說”有日、月、星三辰,還有三春、三夏、三秋、三冬之稱謂。從方位角度說,有三川、三秦、三蜀的講法。還有制定的制度,如“約法三章”,軍政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三”為奇數,排序第三,三為“多”,又表“全、長、短”等意思,如“垂涎三尺”,因有基礎的意味,也有“小”或“少”的意思,如“三寸金蓮”,“三寸不爛之舌”,“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等。圖2-91明尼蘇達礦務及創造業公司標至圖2-92中國第三屆國際動漫節廣告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75第二章方法篇“四”的釋義基本涵義:“四”本義表“分”,有美好、吉利之意,《說文》釋曰:“四,陰數也,象四分之形。”其中講到,四是抽象概念,來源于對方框的平分,這也使“四”成為畫分歸類事物的數詞,如一年四季、宇宙四方、人體四肢、動物四足等,但因為“四”和“死”諧音,又被我國南方人和日本人認為是不吉利的數字,南方人的電話號碼、車牌、樓房號都不喜歡以四命名,日本人的醫院沒有4號的病房和病床。在西方“四”是力量、和平、正義的象征,有無限的擴展性,物質世界是由四種元素組成,“樂園”有四條河流,“四”代表正方形,象征穩定。引申涵義:“四”表“全面”之意,如“四面楚歌”、“四分五裂”,城市以外都稱“四鄉”,還有老北京的四合院,人們送禮也是四樣。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76第二章方法篇“四”有“概括、匯總”等含義,中國古代以四為尊;老子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還有“四書”:《孟子》、《大學》、《中庸》、《論語》;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佛教有四大:地、水、火、風;科學有四大發明;文化有四大思想體系,即伏羲、文王的八卦易經思想、老子的自然與人協調的道家思想、孔子的仁禮社會結構儒家思想、司馬遷的人類文明發展的史學思想。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古代四大美女,即貂蟬、西施、王昭君、楊貴妃;江南四大才子,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書法四大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初唐文壇四杰,即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元曲四大家,即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等等。地方名則有:四大古都,即洛陽、北京、西安、南京。四大石窟,即甘肅敦煌莫高窟、甘肅天水麥積石窟、山西大同云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大型盛會多以四年為界,如奧運會、國內全運會和城運會。“四”有方正的意味,有表和諧的意思,古人以“天圓地方”為宇宙之理,天為圓形,地為四方形,都表現出深刻的審美觀、倫理觀。四是方的基礎,如有方塊字,方形圖案,方形器物,在形狀和結構上體現出整齊、均衡、對稱、穩定、和諧等美學原則,在人品作風方面,有“方正廉明、為人正直、剛正不阿”的品質。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77第二章方法篇圖2-93北京四通搬家有限公司標志圖2-94“四”的設計應用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78第二章方法篇

“五”的釋義

基本涵義:“五”源于交叉,后來用于計數,甲骨文“五”的數碼造型是由撇相交叉構成,《文源》解說:“‘五’本義為午,假借為數名,二象橫平,義象相交錯形,以二之平見義之交也。”類似于兩根繩子打結或兩根木條交叉。現今,民間詞匯中還有“五花肉,五花大綁”的說法。后來漸漸引申為數的概念。“五”在西方:5=3+2,即奇數(陽性)+偶數(陰性),象征男女正常關系和婚姻,其中男為3,女為2,是相似、相異的總和。總和是正義的,暗示至高無上的權力。《舊約》開頭有5卷。

引申涵義:在四方之中,加“中”成為五方,表“統領”作用,表抽象的“中間”、“中央”概念。皇帝為“九五之尊”,五即“統領”、“至高無上”。世人總是尚五、崇五、尊五,以“五”命名各種事物,五谷、五官、五音、五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五”表現為一種天象和地物之數,如前面提到的《河圖》與《洛書》,以“五”為中央統領,同時,“5”有神秘感。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79第二章方法篇圖2-97健力寶第5季飲料商標數字設計圖2-98五糧液酒業集團標志數字設計圖2-96555集團標志數字設計圖2-95第五屆中國高爾夫球錦標賽標志數字設計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80第二章方法篇

“六”的釋義基本涵義:“六”是偶數,《漢書·律歷志》:“地之中數六”,意為“六”是地數,在數字排序中處于中間位置,所以,沒有個性、特色,意義比較多解。如較早出現在《周禮》中的六官,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和冬官等,還有六藝、六計、六典等,但因“六”與“祿、順”同音,國人喜歡“6”。在西方,英文“six”一詞源于拉丁語sex,而sex意為性,象征性愛、和平及豐饒,是結婚的好日子。荷蘭“6”的發音與性有關。在泰國“6”是不受歡迎的,“6”的發音是“浩”,意為下坡路、不好。圖2-996頻道標志數字設計圖2-100中央電視臺非常6+1欄目標志數字設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81第二章方法篇引申涵義:因“六”同“順”、“祿”諧音,象征順利平安,有“六六大順”之意,古代諺語中,有“三六九,出門走”。秦朝尚六,據《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興六尺,六尺為嶄,乘六馬。”就銅車馬,都是以“六”的倍數為度的,當時秦的法律也稱為“六體”。隋朝確立六部制,“吏、戶、禮、兵、刑、工”。皇帝有“六宮”,六宮分為東六宮和西六宮,東六宮為景仁宮、承乾宮、鐘粹宮、延禧宮、永和宮和景陽宮;西六宮為儲秀宮、體和殿、翊坤宮、長春宮、體元殿和太極殿。昭陵六駿,即特勤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白蹄烏。因“六”處在數字的中間部位,具有中性意義。如“六親”,在《辭源》第三解中為:父、母、兄、弟、妻、子。圖2-101金六福酒商標數字設計圖2-102六神花露水商標數字設計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82第二章方法篇“七”的釋義基本涵義:“七”序數排列第七,是奇數,是最具神秘色彩的數字,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民間有“祭七”的喪祭活動習俗,七月十五是鬼節,對“七”有所忌諱,但“尚七”遠甚于“厭七”,而西方比中國更尚七。在西方,“七”是幸運數字。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世界用七天時間;圣母瑪麗亞有七大喜和七大悲;煉獄中,有七種罪過,即驕傲、妒嫉、憤怒、懶惰、貪財、貪色、貪食;在《天堂篇》中有七個燭臺,代表七個教會;七盞燈代表上帝的七靈,以及七種恩惠。古希臘有“七賢”。投擲中七為勝利的意思。圖2-103田七牙膏商標數字設計圖2-104柒牌男裝商標數字設計圖2-105七喜汽水商標數字設計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83第二章方法篇

引申涵義:“七”表災難禍福的周期或權限,具有神秘、玄奧的色彩。《周易·復卦》:“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即天地之氣七天為一周期循環。《皇帝內經》中記載,女子生長、發育、成長、衰老的過程以七年為一個生命期限,從7歲到49歲,共七個生理變化過程,科學說明女性的生理年齡周期之數為“七”,更是證明“七”是代表人類生命之數。佛教上有”七大”,即地、水、火、風、空、見、識,是一切世間的七大元素,佛塔臺階層數多為單數(七層較多),故佛家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醫學上有針灸“七星針”和中藥“七粒散”的命名法。天文歷法中的七曜(太陽、月亮、金、木、水、火、土),春秋時的古四分歷中有七閏,周而復始以“七日”為周期。人有七情六欲,七情即喜、怒、哀、懼、愛、惡、欲。人有七竅,即眼、耳、口、鼻共七孔,稱男子漢為七尺男兒。“七”的中性意義用法甚于貶義的意義用法。民間七仙女下凡下嫁窮人董永的佳話,表明“七”是女性婚姻和愛情的終身大事的吉祥之數,由于七仙女的美貌動人,往往與智慧、優美、高雅的事物聯系起來。如:“七巧板”;所謂中國的情人節“七夕”——農歷七月初七牛郎和織女相會,曹植的七步詩,竹林七賢,建安七子,西漢枚乘作《七發》首創辭賦即“七體”,劉韻《七略》將書分為七大類,儒家推崇七經,玄七廟奉七祖。從自然現象來講,“七”和自然的關系更為密切,如夜晚高空閃閃的北斗七星,雨過天晴之后的七色彩虹。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84第二章方法篇“八”的釋義基本涵義:“八”序數排列第八,八是四的倍數。“八”其本義表“分裂、分隔、分開”等意思。字形由一撇一捺組成。《說文解字》解說:“像分別相背之形”,人們從“八分”理解為事物的演變發展過程。如八卦,運用八個象征天(乾)、地(坤)、雷(震)、風(巽)、水(坎)、火(離)、山(艮)、澤(兌)的符號,形成一種具備推移,預測萬物的復雜系統,它代表一切方法,逐漸又構建出一些其他聯系,如八卦陣、八卦符、八卦爐等,再如“八方或八面”: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在西方,“八”是象征再生、復活、永恒的數字,因第八天是上帝創世后復活的日子,兩個戒指合成8,則象征婚姻美滿。引申涵義:八”與“發”諧音,引申為發達,發財的意思,是現代商業社會中人們最喜歡的數字,同時還成為身份、權勢的隱示。“八”是四的倍數,所以有四的對稱、和諧之意,如八仙桌,八角帽,北京第29屆奧運會的開幕式定于2008年8月晚上8日,有追求和諧的寓意。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85第二章方法篇圖2-108昆山市第八屆體育運動會圖2-109第八屆世界拳擊錦標賽圖2-106八佰伴美發美容連鎖機構圖2-1078.com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86第二章方法篇“九”的釋義基本涵義:“九”是奇數,最大的陽數,象征天。正所謂“起于一,極于九”,《說文解字》把“九”描述為“像其屈曲究盡之形”,即形象曲折,在漢字筆畫中彎曲最多,豐富多變。《辭源》解釋其意義說:九,虛指多數。”如:劉禹錫的“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濤風簸自天涯”詩句。在西方,“九”是象征美德、美好的數,是一個終極的夢想。托勒密天文學上有九重天,《圣經》里有九級天使,“九”也是有德之人的靈魂。多恩的《告別辭:莫傷悲》一詩包括九個詩節。在《天堂篇》中,但丁隨仙女上升到了九重天,即原動天、恒星天、土星天、木星天、火星天、日天、金星天、水星天和月天,這些都是基督教義中所說的靈魂升天后最好的歸宿,象征上帝對人類贖罪后所給予的最好的待遇,是基督教教徒的最終理想。日本送禮都采取單數,但“九”除外,因在日語中,“九”的讀音與“苦”相同。2.數字文字的象征意義87第二章方法篇

引申涵義:“九”的深層含義引申為無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