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同課異構_第1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同課異構_第2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同課異構_第3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同課異構_第4頁
高中歷史人教版政治史第七單元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同課異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歷史第七單元《復雜多樣的當代世界》單元檢測題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題3分,共48分)年,英國首相艾德禮邀請了一批蘇聯科學家和工程師到英國訪問,并同意給予一批部分源自美國的高級機密軍事技術資料,艾德禮此舉遭到了部分英國人和美國政府的強烈反對。反對的原因是()A.以美蘇為主導的國際合作體系建立B.美蘇“冷戰”促進了歐洲共同體誕生C.美國建立了與蘇聯對抗的軍事組織D.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蘇英結盟的基礎不復存在2.冷戰既是一種對外政策,又是一種雙方對抗的手段,還是一種國際格局態勢。下列與之對應正確的是()A.杜魯門主義柏林墻北約華約對峙B.雅爾塔體系朝鮮戰爭古巴導彈危機C.一邊倒越南戰爭多極化格局D.馬歇爾計劃“鐵幕”演說歐盟與經互會3.美國人眼中的世界一直就是兩個:以美國為代表的“自由世界”和以美國的敵人為代表的“邪惡世界”。美國的使命就是“捍衛自由世界”和“消滅邪惡勢力”,灰色地帶是不存在的。為了完成這一使命,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A.推行馬歇爾計劃 B.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C.發動侵朝戰爭 D.發動對越“特種戰爭”4.從20世紀60年代起,美蘇開始緩和談判。1968年美蘇參與簽訂《核不擴散條約》,1972年美蘇開始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武器談判,1979年美蘇進行第二階段限制戰略武器談判,1987年美蘇簽訂了《中導條約》。上述材料說明()A.兩極下的平衡狀態已經被打破B.世界其他政治力量介入兩極爭霸C.世界向多極均勢轉變日益明顯D.核戰爭的威脅推動美蘇走向妥協世紀40年代末,美國政府公開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為非常強大而且具有穩定的自立經濟的民主國家”。美國這樣做()A.使日本趁勢恢復發展經濟重新崛起B.是為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做準備C.是把亞洲作為了美蘇爭霸的重點D.導致了朝鮮戰爭不可避免地爆發世紀六七十年代,不結盟運動興起、歐共體形成、中國重返聯合國,這些事件反映出()①在兩極格局下世界并不太平②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③新興力量的崛起沖擊美國霸權④世界格局表現出多極化趨勢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1990年5月5日開始,民主德國、聯邦德國以及蘇美英法四國的代表在莫斯科簽署了《關于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條約規定:四個占領國放棄占領德國的權利和責任A.標志著東歐劇變的開始B.是美蘇爭霸結束的表現C.說明德國再次正式實現統一D.改變了歐洲政治版圖8.保羅·約翰遜在《現代:從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寫道:“(20世紀)80年代,人類刮起了一場巨大的求變之風……80年代成為當代史的分界線。民主精神恢復了自信,開始廣泛傳播。”這場“求變之風”對世界產生的深遠影響是()A.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B.壯大了國際社會主義力量C.導致社會主義陣營瓦解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進程9.從1950年5月到1951年5月,毛主席先后任命了14名大使作為新中國首批駐外使節,從去向看有8人派往社會主義國家,其余派往中立國和印尼、巴基斯坦等第三世界國家,從出身看有9人原是軍事將領。這表明當時的外交()A.以鞏固主權為要務 B.受制于國際形勢C.意識形態色彩較濃 D.服務于軍事斗爭10.“它之所以歷久彌堅,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從根本上說,就是因為它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符合國際關系發展的本質要求,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材料中的“它”是指新中國外交政策的()A.獨立自主原則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求同存異原則 D.不結盟原則11.基辛格在《論中國》中寫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過尋求共同利益來達到目的。毛澤東卻反其道而行之,對交叉重疊的敵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顯地體現了毛澤東上述外交思想的是()A.新中國成立初實行“一邊倒”政策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C.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D.支持聯合國工作年一美國為首的北約打著維護人權、制止“種族清洗”的旗號對南聯盟進行了連續78天的轟炸;2023年,一場由利比亞本國人民引發的騷亂,演變成了英法美主導的多國部隊與利比亞的戰爭。上述材料表明()A、冷戰中有熱戰B、以美國為首的單極世界無人撼動C、兩極格局面臨挑戰D、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13.李明同學在撰寫歷史小論文時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蘇聯成功發射載人飛船,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美國政府十分震驚,馬上著手制定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1969年,美國成功發射‘阿波羅11號’飛船,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這篇小論文最恰當的主題應該是() A.論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B.論科技造福人類C.論科技與戰爭的關系 D.論科技和冷戰的關系14.關于下面三幅漫畫的寓意,不正確的說法是 ()。A.圖1:德國被分區占領,雅爾塔體制形成B.圖2:柏林墻加大了隔膜,美蘇對峙加劇C.圖3:民間暗中交往,德國統一,“冷戰”結束D.三幅漫畫反映了德國歷史和國際關系演變15.聯合國安理會發表決議呼吁以立即在加沙地帶實行“持久的、受到全面尊重的停火”后,中方敦促有關各方全面有效落實決議,立即實現停火。這反映出新時期我國外交政策的哪一特點()A.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是我國外交的一貫原則B.重視同世界大國建立戰略伙伴關系C.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D.實行不結盟政策16.“蘇聯變臉快,美國封鎖嚴,領袖壓力大,百姓生活苦”。此情況應發生在中國A.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B.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C.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D.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52分,其中書寫分2分)17.(22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法國政府建議設立一個共同的高級公署來管理法國和德國的煤和鋼鐵的生產。其他歐洲國家也可以參加這個機構的組織。——法國外長舒曼材料二……法國的安全完全依賴它(美國)的保護。這種說法出自統合的姿態,自動地把服從美國的權勢視為當然。這就是所謂超乎國家的歐洲之理念,在這個構想下,法國就消失了。一個沒有政治實體、沒有經濟動力、沒有防衛能力的歐洲,因而在面對蘇聯集團時,注定成為那個自身有政策、經濟和國防的強大的西方國家——美利堅合眾國的附庸。——法國總統戴高樂材料三加入軍事一體化機構(北約)后,法國將更強大、更有影響力,因為法國必須成為北約的“共同領導人”之一,而不是處于從屬地位。——法國總統薩科齊材料四薩科齊的野心不僅在于重返北約,還在于利用北約,增大歐盟獨立防務的力量,讓歐盟站在與美國抗衡的地位。他的野心也在于,讓北約做出有利于法國的改變。在回歸北約之前,他就已經想好要如何把北約變得不一樣了。——美國《時代》周刊請回答:(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出法國提出煤鋼聯營計劃的背景。這一計劃取得了哪些成果?(6分)(2)據材料二,概括法國在60年代退出北約的背景。(4分)(3)據材料三、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1世紀初法國重返北約的目的。(4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戰后國際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從法國的外交政策中,你得到哪些啟示?(8分)18.(10分)冷戰已經結束21載,但冷戰思維在當代國際關系中依然存在。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冷戰的起源一直是學術研究的重點和爭論不休的課題,并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作為冷戰一方的蘇聯,一直堅持認為是美國在戰后推行的反共反蘇政策導致了冷戰。美國占據統治地位的觀點是,蘇聯的擴張主義造成了冷戰,美國采取的行動是自由人民對共產主義的勇敢和基本的反擊。——劉金質《關于冷戰的幾點思考》運用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選擇材料中關于冷戰起源的某一觀點進行論證。(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19.(20分)外交關系主要是指國家之間通過互訪、談判、締結條約、互派常駐外交代表機構、參加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等方式進行交往所形成的關系。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勢力相對強大的政權,為了保衛其核心地區的政治安全,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朝貢——冊封”秩序。……明朝時候,明太祖堅持“貢奉之物不必過厚,存其誠敬可也”的主張,“厚往薄來”往往給朝貢國家高于貢品的回賜。據記載,永樂十五年,“朝鮮國王李芳遠勤修職貢,遣使赍敕及白金二千兩、文綺表里二百匹……賜其妃文綺表里八十匹”。——《中國歷朝與周邊國家的君臣關系:朝貢—冊封》材料二:1901年2月14日(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清廷頒布上諭:“本年夏間,拳匪構亂,開釁友邦。朕奉慈駕西巡……迭命慶親王奕匡力、大學士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便宜行事,與各國使臣止兵議款。……——《義和團檔案史料》(中華書局,1959年版)材料三:中國的反動分子在外交上一貫是神經衰弱怕帝國主義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凱,國民黨的蔣介石,哪一個不是跪倒在地上辦外交呢?中國一百年來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們不學他們。——周恩來材料四:2000年6月,江澤民出席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首倡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首腦的首次歷史性會晤。2010年——新華網(1)根據材料一,談談中國古代發展對外關系的動機。分析其產生的經濟根源。(4分)(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怎樣的思想傾向?這說明了中國近代社會的什么問題?(6分)(3)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不學他們”的突出表現是什么?20世紀50年代中國“對推動亞洲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指的是什么?從國際關系角度談談這一“重大貢獻”的主要意義。(6分)(4)簡述新時期我國外交活動的突出特點。材料四反映了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是什么?(4分)

高一歷史第七單元《復雜多樣的當代世界》單元檢測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題3分,共48分)12345678910DACDADDACB111213141516CDDCCB17.答案:(1)背景:兩極格局的形成;歐洲的衰落;法德之間長期的矛盾影響法國的安全與發展。(4分)成果:195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成立。(2分)(2)背景:法國實力的增強;法德關系的緩和;歐洲各國聯系的加強;法國希望擺脫美國的控制,謀求自身獨立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地位。(4分)(3)目的:分享北約的領導權;提高歐洲與美國抗衡的實力;讓北約做出有利于法國的改變;提高法國的國際影響力。(4分)(4)變化:戰后兩極格局的建立;六七十年代多極化趨勢的出現;20世紀末21世紀初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4分)啟示:根據國際關系的變化,隨時調整外交戰略;通過開展國際合作,改善本國的發展條件;保持外交的獨立性;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活動以謀求自身國際地位的提高。(4分)18.解析可以任選一個觀點,選“美國應該負主要責任”可以從美國發動冷戰的具體史實說明。選“蘇聯應該負主要責任”可以從蘇聯對西方冷戰反應措施來回答。答案第一種觀點:美國應該負主要責任。(美國在戰后推行的反共反蘇政策導致了冷戰)(2分)理由:為遏制蘇聯、對抗共產主義運動、穩定資本主義制度,美國實行對蘇“冷戰”政策。(4分)依據:1947年提出杜魯門主義,冷戰開始;1948年實施馬歇爾計劃,是冷戰在經濟方面的表現;1949年分裂德國、建立北約軍事集團,使冷戰惡性發展(4分)。第二種觀點:蘇聯應該負主要責任。(蘇聯的擴張主義造成了冷戰)(2分)理由:二戰后,蘇聯在東歐強推社會主義,引發西方國家發起“冷戰”,而蘇聯對西方政策又做出強烈反應,推行擴張主義政策。(4分)依據:1947年成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1949年扶持成立民主德國,導致德國事實上的分裂;同年成立經互會,抗衡馬歇爾計劃;1955年建立華約組織,與北約對峙;1962年在古巴引發導彈危機。(4分)19、答案:(1)動機:受政治目的驅動。(2分)經濟根源:自然經濟始終占統治地位。(2分)(2)思想傾向:清政府投降賣國。(2分)問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結成反動同盟共同壓迫中國人民;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華民族面臨的艱巨任務是反帝反封建。(4分)(3)表現: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2分)貢獻: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2分)意義: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2分)(4)特點: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和推進新型區域合作。(2分)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2分)高明一中2023學年第二學期高一歷史科答題卡高一(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成績________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題3分,共48分)注:選擇題答案請用2B鉛筆涂在小答題卡相應位置。小答題卡考號=2023+新班別+新學號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52分,其中書寫分2分)17.(共22分)請回答:(1)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出法國提出煤鋼聯營計劃的背景。這一計劃取得了哪些成果?(6分)(2)據材料二,概括法國在60年代退出北約的背景。(4分)(3)據材料三、四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1世紀初法國重返北約的目的。(4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戰后國際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從法國的外交政策中,你得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