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 學案-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1頁
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 學案-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2頁
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 學案-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3頁
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 學案-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4頁
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 學案-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效課堂導學案科目:政治制作人:第周第課時年級:高二班級:教研組長(簽字):第七課第二框正確認識中華傳統文化一、課標要求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領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意義,弘揚民族精神。。二、學習目標目標1:闡述中華民族創造的光輝燦爛文化,了解中華文化的產生、發展,闡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目標2:理解中華文化的特征,明確中華文化的影響,認同中華文化;目標3:明確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和原則;目標4: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學習重難點教學重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及當代價值教學難點:如何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四、學習過程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及特點【活動1】中國是遠古人類起源的重要地區,中華文明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考古發現證明,無論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遼河流域,還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華文明的搖籃。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創立了多樣和諧的中華傳統文化。閱讀材料思考:中華傳統文化是怎樣形成和發展起來的?1.中華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文化的特點(1)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自強不息創造得來的。(勞動創造)(2)動因:中華文化是我國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鋒中發展起來的;也在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鋒中發展起來的。(3)表現:①一方面,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中華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②另一方面,中華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斷增強其包容性,促進了自身的發展。(中華化具有包容性:求同存異,兼收并蓄)。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活動2】以小組為單位,查閱典籍或上網,查閱體現分別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核心思想、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的名言警句或故事。①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②中華傳統美德包括: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③中華人文精神包括: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內容等。3.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及意義/影響:【活動3】結合圖片,閱讀教材95頁“相關鏈接”的材料,認識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文學、藝術、哲學、科技等方面的表現,從中思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什么特點?(1)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點: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注:源遠流長從時間角度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綿延不絕;博大精深從涵蓋內容角度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豐富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連續性,是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特質的體現。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包容性和民族性。(補充)(2)特點的表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影響:①綿延幾千年發展至今的中華文明,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的發展進步,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影響深遠持久)②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連續性,是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特質的體現,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文化。(過程源遠流長)③中華文化很長時間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對周邊國家和世界文明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中華民族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文明輻射世界)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也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活動4】觀看視頻或閱讀材料:《埋兒奉母》郭巨,晉代隆慮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后,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后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親非常疼愛孫子,自己總舍不得吃飯,卻把僅有的食物留給孫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覺得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面寫:“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孩子。探究問題:對于中國傳統思想中的“孝道”我們是否應全部學習?為什么?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正確傳統文化?1.怎樣正確對待中華傳統文化?(1)中華傳統文化存在糟粕的原因(局限性)主要產生于封建社會,是對當時政治經濟的反映。不可避免有陳舊和過時的東西。(如封建特權思想、等級意識)(2)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改造傳統文化的過程(繼承)②“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過程(發展)③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批判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活動5】高二某班的同學們正在舉行“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主題班會,以下是幾位同學的發言。學生甲:忘記過去,就等于背叛未來。所以,毛主席早就告誡我們,“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學生乙:每逢佳節倍思親。中華民族為什么會“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就是因為我們傳統文化的血脈中,始終涌動著對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學生丙: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文稿中經常引經據典。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治國理政中大有可為,有助于提高我們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學生丁:中國傳統文化主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導“和為貴”,不但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大智慧,更是處理國與國關系的道義準則,已為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高度認同。結合同學們的發言,談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有哪些?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1)對國家發展的意義: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2)對中華民族的意義:能夠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的安全和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3)對今天解決問題的意義:能夠為解決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中的許多問題提供有益借鑒。(4)對處理國際關系的意義:有助于正確認識和處理國際關系,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五、學后反思(1)請嘗試畫出本框學習的思維導圖或概念圖(2)請查找問題、記錄或指出自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并寫下你需要何種幫助。(3)寫下你學習本框的收獲或心得體會,并于其他同學分享六、課堂練習1.2019年上映的國產電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諧共生的價值理念,借鑒國外科幻電影元素,講述了全球聯合起來拯救地球的故事,獲得海內外觀眾廣泛好評,被稱為“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從中獲得的啟示是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支撐文化創新的強大基因②植根于民族歷史的文化就能引領世界文化的發展③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鑒中融為一體④中華文化在交流、借鑒和融合中能夠更好地創新發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16年9月,中國歌劇舞劇院復排的民族歌劇《小二黑結婚》在北京上演。該劇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樂風格,又融入了時尚元素,洋溢著青春氣息,在表演樣式,舞美設計、服裝造型等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觀眾熱烈歡迎。這表明①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超越時空的藝術價值②只有贏得市場,優秀傳統文化才有價值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優秀傳統文化就能很好地傳承④善于推陳出新,優秀傳統文化才能滿足人們的新需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信用文化源遠流長。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誠信之道,無遠弗屆。《論語·顏淵》直言;"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為政》則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孟子將信用列為"五倫"之一,進一步確立了信用的倫理地位。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中國傳統文化拓展了人們認識的深度和廣度②誠信價值觀與傳統文化一脈相承,同根同源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反映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思想道德建設提供滋養A.①② B.①④ C.② D.③④4.探文明之源,尋民族之魂。“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這使我們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對中華文明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這一研究成果(

)①顯示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助于發揮以史育人作用②穿越歷史時空,能夠解決當代中國和世界發展中的許多問題③能夠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④有利于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何以中國——中華古代文明暨《國家寶藏》”的展覽,將中華文明視作一條大河,將文明的起源、傳承、發展比擬為河水的“源”“流”“匯”,借助西周何尊、魏晉驛使圖畫像磚等130多件文物重寶,系統展現中華文明的文化特質。該展覽展現了(

)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②各民族文化交融形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③中華文明強大的延續性和堅定的文化自信④中華傳統文化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曲阜考察時表示,中華民族有著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一定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對待傳統文化我們應(

)①全盤吸收各種外來文化②拋棄傳統文化,另辟新路③全面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④堅持推陳出新革故鼎新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2022海南24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海南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六連嶺革命遺址、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瓊崖工農紅軍云龍改編舊址和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等8個革命遺址被列入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這些紅色旅游景區生動展現了瓊崖革命精神。某中學高二(6)班依托海南紅色旅游資源,開展了研學旅行活動,追尋瓊崖紅色記憶,緬懷革命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研學歸來,班級召開“最好的紀念是傳承,最深的緬懷是弘揚”主題班會。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為班會活動寫一段發言稿。要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