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4789.2-2008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與《GB/T 4789.2-2003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相比,在內容上進行了多方面的修訂和補充,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術語定義更加明確:新版本對一些關鍵術語如“菌落”、“稀釋液”等給出了更準確的定義,有助于減少實驗操作中的歧義。

  2. 樣品處理方法更新:對于不同類型食品樣本(液體、固體或半固態)的前處理步驟進行了細化說明,并增加了針對特定類型樣品的具體指導,比如如何更好地均質化難以均勻混合的樣品。

  3. 培養基選擇及制備要求變化:在培養基的選擇上,新版標準推薦使用胰蛋白胨大豆瓊脂(TSA)作為常規培養基,并詳細規定了其成分組成;同時對其他可選培養基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此外,還強調了培養基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包括pH值調整、滅菌條件以及無菌檢查等方面。

  4. 平板計數法的操作細節優化:關于接種量、傾注培養基溫度控制、倒置培養時間等關鍵環節的操作指南更加詳盡,確保實驗結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

  5. 結果報告格式規范:新版標準中對檢測報告的內容結構進行了調整,要求必須包含的信息項目有所增加,如采樣日期、檢測日期、實驗室名稱等基本信息,同時也加強了對異常值處理方式的描述。

  6. 附錄內容擴充:新增了一些實用性的參考資料和技術資料,例如典型菌落形態圖示、常見問題解答等,為實際操作提供了更多支持。

這些改動旨在提高該標準的科學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滿足食品安全監管日益嚴格的需求。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廢止
  • 已被廢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2008-11-21 頒布
  • 2009-03-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4789.2-2008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測定_第1頁
GB/T 4789.2-2008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測定_第2頁
GB/T 4789.2-2008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測定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4789.2-2008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測定-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犐犆犛07.100.30

犆5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犌犅/犜4789.2—2008

代替GB/T4789.2—2003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

犕犻犮狉狅犫犻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犲狓犪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犳狅狅犱犺狔犵犻犲狀犲—

犃犲狉狅犫犻犮狆犾犪狋犲犮狅狌狀狋

20081121發布200903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犌犅/犜4789.2—2008

前言

本標準的第一法修改采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細菌學分析手冊》第3章菌落總數

(2001年)(BacteriologicalAnalyticalManual,Chapter3:Aerobicplatecount,2001),第二法修改采用

國際分析家學會(AOACINTERNATIONAL)AOAC990.12《食品中菌落總數Petrifilm測試片法》

(1994年)(AOACOfficalMethod990.12,AerobicplatecountinfoodsdryrehydratablefilmPetrifilm

aerobiccountplatemethod,1994)。

本標準的第一法與FDA/BAM方法的區別如下:

———平板菌落計數的適宜范圍由25CFU~250CFU改為30CFU~300CFU;

———培養溫度由35℃±1℃改為36℃±1℃;

———10倍稀釋,由10mL樣品勻液加入到90mL稀釋液,改為1mL樣品勻液加入到9mL稀

釋液;

———未采用螺旋平板計數法。

本標準的第二法與AOAC990.12的區別為:培養溫度由35℃±1℃改為36℃±1℃。

本標準代替GB/T4789.2—2003《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菌落總數測定》。

本標準與GB/T4789.2—2003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培養基由營養瓊脂改為平板計數瓊脂;

———對菌落總數的計算公式進行了修改;

———增加了第二法“菌落總數PetrifilmTM測試片法”。

本標準的附錄A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負責解釋。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本標準參與起草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出入境檢驗

檢疫局、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劉秀梅、盧行安、劉中學、袁寶君、劉弘、陳敏、田靜。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

———GB4789.2—1984、GB/T4789.2—1994、GB/T4789.2—2003。

犌犅/犜4789.2—2008

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

菌落總數測定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食品中菌落總數的測定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各類食品中菌落總數的測定。

2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2.1

菌落總數犪犲狉狅犫犻犮狆犾犪狋犲犮狅狌狀狋

食品檢樣經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后(如培養基成分、培養溫度和時間、pH、需氧性質等),所得

1mL(或1g)檢樣中形成菌落的總數。本標準規定的培養條件下所得結果,只包括一群在平板計數瓊

脂上生長發育的嗜中溫需氧菌或兼性厭氧菌的菌落總數。

3設備和材料

除微生物實驗室常規滅菌及培養設備外,其他設備和材料如下:

3.1恒溫培養箱:36℃±1℃,30℃±1℃。

3.2冰箱:2℃~5℃。

3.3恒溫水浴箱:46℃±1℃。

3.4天平:感量0.1g。

3.5均質器。

3.6振蕩器。

3.7無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頭。

3.8無菌錐形瓶:容量250mL、500mL。

3.9無菌培養皿:直徑90mm。

3.10pH計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試紙。

3.11放大鏡或(和)菌落計數器或PetrifilmTM1)自動判讀儀。

4培養基和試劑

4.1平板計數瓊脂培養基:見第A.1章。

4.2磷酸鹽緩沖液:見第A.2章。

4.3無菌生理鹽水:稱取8.5g氯化鈉溶于1000mL蒸餾水中,121℃高壓滅菌15min。

4.41mol/L氫氧化鈉(NaOH):稱取40g氫氧化鈉溶于1000mL蒸餾水中。

4.51mol/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