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課
區域經濟和重心南移區域經濟是指由于歷史、自然條件等原因,在特定區域內所生產的產品,經營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經濟。經濟重心是指經濟、技術最發達,對國家提供主要財政支持的地區。在中國古代,衡量一個地區是不是經濟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該地區糧食產量和人力資源是不是在全國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該地區手工業和商業是否發達。——農耕經濟重心概念解析一、四大經濟區的形成1、山東經濟區2、山西經濟區
3、江南經濟區4、龍門碣石以北經濟區
四大經濟區概況區域特點原因地位地域范圍山東山西江南龍門碣石以北傳統的農業區暖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自然條件優越;開發較早;人口稠密宋以前全國的經濟重心今河南、山東、河北三省及晉南、蘇北、皖北等地。關中、河西、巴蜀。開發起步晚的農業區地勢復雜;人口稀少;生產技術落后南宋以后全國的經濟重心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帶。傳統的畜牧業或半農半牧區氣候寒冷;土地貧瘠經濟實力有限龍門—碣石以北的塞內、塞外地區。一、
四大經濟區的形成黃河流域長期處于全國經濟重心地位的原因①自然條件優越,開發較早,人煙稠密,勞動力相對密集。②春秋戰國以來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較為普遍。③春秋戰國至兩漢時期,黃河流域和巴蜀地區興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閱讀下列材料,思考它們分別描述的是哪個經濟區?關中平原成都平原塞外草原楚越之地一、四大經濟區的形成多樣性、經濟實力發展不平衡戰國到東漢,中國古代經濟分布的特點一、四大經濟區的形成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遷1、三次南遷高潮
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一次高潮匈奴鮮卑鮮卑羌氐羯(1)第一次高潮①時間:兩晉時期②原因: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③影響:黃河流域的農業生態環境迅速惡化,中原人口紛紛向南方遷徙。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遷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二次高潮(2)第二次高潮①時間:唐朝中期②原因:安史之亂③影響:黃河流域又一次遭到嚴重破壞,北方人口再度南遷,南方經濟實力大為提高。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遷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三次高潮(3)第三次高潮①時間:兩宋之際②原因:靖康之亂③影響:南遷的北人給南方帶去了很多新的風俗習慣,促進了南北風俗的融合。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遷根據以上材料,結合課本,我國古代三次人口南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統治階級內亂和少數民族的斗爭導致了北方頻頻戰亂,嚴重破壞了農業生產,使經濟凋敝,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對安定,而且土地遼闊。大量的人口南遷對江南的影響1、為江南開發增加了大量的勞動力,江南經濟實力大為提高。2、北人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改變了南方落后的面貌。3、帶來了新的風俗習慣。4、促進了江南的民族融合。三、古代經濟重心南移1、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連續戰亂,南方相對和平穩定②中原人口南遷,為南方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以及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③南方生產條件和自然環境比較優越④江南統治者重視發展經濟⑤南北方勞動人民共同開發江南三、古代經濟重心南移(1)孫吳、東晉、南朝時期的初步開發
初步形成稻麥兼種、水陸互補的作物體系;耕地面積和產量大幅度提高;農業發展帶動了手工業和商業的進步;出現了建康(今南京)這樣人口百萬的大城市。
南北經濟趨向平衡(1)孫吳、東晉、南朝時期的初步開發(2)中唐以后的全面開發
中唐以后,長江流域的揚州和益州(成都),商業繁榮,經濟地位已凌駕于長安、洛陽之上,當時有“揚一益二”的說法。唐朝后期,國家財政支出主要仰仗江淮財賦。中唐大臣權德輿說:“軍國大計,仰于江淮。”杜牧則稱:“今天下以江淮為國命。”
南方逐漸超過北方三、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清明上河圖》中汴河船運的景象(1)孫吳、東晉、南朝時期的初步開發(2)中唐以后的全面開發
(3)宋代以后成為中國古代經濟重心
到北宋時期,南方戶口以更快的速度繼續上升,戶口分布南重北輕的格局從此成為定局。
經濟重心南移完成三、古代經濟重心南移三、古代經濟重心南移4、影響①帶動了中國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江浙:“財賦之地,人文淵藪”)②區域經濟發展的多樣性突出,凸顯不平衡和互補的需求,成為農耕經濟重要特點。③使全國經濟發展格局發生根本變化,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轉向南方。明代內閣大學士籍貫分布表南方——114北方——48南直浙江福建四川廣西江西湖廣廣東北直山東山西河南陜西272611922212517135112課后小結:中原人口的大量南遷時間:兩晉之際唐安史之亂后兩宋之際共同原因:戰亂四大經濟區的形成分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