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適應性免疫應答_第1頁
第七章 適應性免疫應答_第2頁
第七章 適應性免疫應答_第3頁
第七章 適應性免疫應答_第4頁
第七章 適應性免疫應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適應性免疫應答第一節概述一、適應性免疫應答的概念及類型1、概念:T/BcellAg識別活化增殖分化產生免疫效應效應細胞/效應分子2、類型:

Bcell介導的體液免疫應答

Tcell介導的細胞免疫應答

二、適應性免疫應答發生的主要場所外周免疫器官【提問】:外周免疫器官有哪些?三、適應性免疫應答基本過程:

1、抗原提呈與識別階段:

APC對Ag的加工處理提呈;

2、活化增殖與分化階段:T/Bcell

3、效應階段:Ab(或效應Tcell)與Ag特異性結合,產生一系列生物學效應。活化增殖分化

效應Tcell效應分子(Ab)四、適應性免疫應答的主要特性:

1、獲得性2、特異性3、記憶性4、MHC限制性

第二節

Tcell介導的免疫應答——cell免疫應答根據來源不同,Ag可分為兩大類:

外源性Ag:來源于細胞外(細菌)內源性Ag:來源于細胞內(病毒、腫瘤)T細胞不能直接識別Ag,只能識別由APC提呈的Ag肽—MHC復合物。一、Ag的加工處理與提呈——APC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及提呈過程Ag肽-MHCII類分子Ag肽外源性AgMHCII內源性抗原的加工及提呈過程Ag肽-MHCI類分子Ag肽MHCI內源性Ag外源性Ag內源性Ag降解為Ag肽Ag肽-MHCII類分子Ag肽-MHCI類分子CD4+ThCD8+Tc(CTL)提呈APC靶細胞二、識別活化增殖分化(一)識別活化

抗原識別信號(第一信號)雙信號

協同刺激信號(第二信號)

見課本(二)增殖分化

CK誘導——“悟空的猴毛”三、效應階段

CD4+ThCD8+Tc(CTL)Th1Th2參與cell免疫,抗胞內菌感染,介導遲發型超敏反應。輔助Bcell,參與體液免疫。參與cell免疫,清除腫瘤cell及病毒感染cell記憶性T細胞(Tm):再次遭遇相同Ag時【小結】:1、識別活化階段:雙信號的產生

①抗原識別信號——第一信號(TCR-CD3和CD4/8)②協同刺激信號——第二信號(CD28和B7)2、增殖分化階段:經CK誘導3、效應階段:①CD4+Th:Th1——cell免疫,抗胞內菌感染Th2——輔助Bcell,參與體液免疫②CD8+Tc(CTL):細胞毒作用,清除腫瘤cell第四節Bcell介導的免疫應答

一、基本過程:1、識別活化階段2、增殖分化階段3、效應階段——體液免疫應答Bcell可直接識別Ag。根據是否需要Th2細胞的輔助,Ag可分為:

TD—Ag胸腺依賴性AgTI—Ag胸腺非依賴性AgAgBcellBCR-AgBCR識別結合CD19-21-81分子協助第一信號協同刺激分子Bcell表面:CD40Tcell表面:CD40L第二信號活化Bcell

CK誘導增殖分化效應Bcell漿cellAb記憶Bcell

相同AgCH2結合補體(溶菌溶血)結合Fc受體CH3【小結】:特異性識別結合Ag:(中和毒素、中和病毒、阻止病原菌粘附宿主細胞)巨噬cell:調理作用NKcell:ADCC效應肥大細胞:I型超敏反應各類抗體發揮的生物學效應特異性結合Ag,阻止病原體粘附易感細胞;激活補體,溶菌、溶cell、溶病毒;調理吞噬作用,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促進NK細胞發揮ADCC效應,殺傷靶細胞;參與超敏反應。二、抗體產生的一般規律及其意義類型:初次應答再次應答

見課本初次應答再次應答潛伏期抗體抗體含量抗體的親和力維持時間長短IgM為主IgG為主低(效價低)高(效價高)低高長短初次應答和再次應答的比較Bcell對TI—Ag的免疫應答TI—Ag直接刺激Bcell活化,無需Th2細胞的輔助;不產生記憶Bcell,故只有初次應答,而無再次應答;只產生IgM。免疫耐受第五節免疫無應答:機體免疫系統經Ag刺激后,

不產生免疫應答的狀態。類型:免疫抑制:對所有Ag均不應答免疫耐受:僅對某種Ag不應答

①天然耐受:由自身抗原誘導產生②獲得性耐受:由外來抗原誘導產生

異卵雙生小牛(血型嵌合型)能接受對方的皮膚移植而不產生排斥反應,但不能接受其它無關小牛的皮膚移植。

人工誘導免疫耐受實驗胚胎期出生6周后皮膚移植脾細胞皮膚移植存活排斥最容易導致免疫耐受的時期?胚胎期【本章小結】:1、適應性免疫應答的概念、類型、特點;2、基本過程(3個階段);參與的各種分子;3、初次應答和再次應答的比較;4、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的區別。【習題】:1、名字解釋:免疫應答、免疫耐受、免疫抑制2、簡述免疫應答的類型及基本過程?3、試述抗體產生的規律。4、T細胞和B細胞的活化信號?二、免疫耐受形成的條件㈠抗原方面1、性狀:單體分子——易誘導耐受聚合分子——不易誘導耐受2、劑量3、進入機體的途徑:口服>靜脈>腹腔>肌肉>皮下>皮內㈡機體方面:1、機體的發育程度或年齡:胚胎期及新生期易形成耐受;成年期則不易。2、遺傳因素:與動物的種屬和品系有關。3、免疫抑制措施的影響:如放射線全身照射及應用免疫抑制劑等。三、免疫耐受的意義(一)理論方面(二)實踐方面1、通過建立和維持免疫耐受來防治某些疾病▲超敏反應▲移植排斥反應▲自身免疫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