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力量的崛起【人民版】課件_第1頁
新興力量的崛起【人民版】課件_第2頁
新興力量的崛起【人民版】課件_第3頁
新興力量的崛起【人民版】課件_第4頁
新興力量的崛起【人民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課新興力量的崛起新興力量的崛起“歐洲人的歐洲”迅速興起的日本東方巨龍的騰飛發展中國家的呼聲

探究一:有學者指出∶“二戰后以美蘇為兩極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續,代表著戰后力量均勢的出現和保持。在這種力量均勢被打破之前,兩極格局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是它又因國際力量對比的不斷變化而受到撼動,并且已受到逐步壯大起來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戰。”思考:在兩極格局下,“逐步壯大起來的其他力量中心”指的是哪些力量?西歐中國日本第三世界相逢一笑泯恩仇——歐洲人的歐洲這是什么旗幟?12顆星象征什么?圍成一個圓形有什么寓意?歐共體的旗幟;代表12個成員國;它的寓意是歐洲的團結、統一。

歐共體12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英國、丹麥、愛爾蘭、希臘、葡萄牙、西班牙

材料一西歐各國力量削弱,美蘇冷戰的威脅。

(一)歐洲國家為什么要建立“歐洲人的歐洲”?漫畫中的法國人和德國人正在討論

怎么辦美蘇一、“歐洲人的歐洲”(歐洲的聯合)材料2二戰使歐洲喪失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心的優勢地位,面對經濟凋謝、政治危機、社會動亂等諸多困難,西歐各國紛紛實行社會改革,發展經濟。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西歐國家間的聯系日益密切,開始了一體化的過程。——摘自課本(人教版)材料3要使歐洲國家統一起來,必須結束長達百年之久法德之間的沖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鋼生產置于一個其他歐洲國家都可參加的高級聯營機構的管制之下……這樣結合起來的聯營生產意味著將來在法德之間發生戰爭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質上也不再可能。——《舒曼計劃》(1950年)歐洲經濟的發展,為聯合奠定了基礎。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1、西歐各國力量削弱,美蘇冷戰的威脅。2、歐洲經濟的發展,為聯合奠定了基礎。3、聯合有助于歐洲穩定和發展。

(一)歐洲聯合的原因4、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歐洲共同體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歐盟(1951年)(1958年)(1958年)(1967年)(1993年)

爭取在成員國之間逐步實現商品、人員、勞務和資本的自由流通。進程:目標:(二)歐洲一體化的進程(1)經濟一體化“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用一個聲音說話”

“歐洲議會”成立

共同體防務合作(2)政治一體化戴737580

材料三歐盟決不甘愿充當美國小伙伴的消極角色,歐洲作為獨立的一極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材料二進入70年代,……不可避免要導致美國同盟國政治關系的變化,表現在西歐六國外交上的獨立自主傾向日益發展……美國也不能像戰后初期和50年代那樣,在西方陣營頤指氣使,發號施令。

增強了同美國抗衡的實力,沖擊了美蘇兩極格局。(三)歐洲聯合的影響

材料一

1958—1969年間,歐洲共同體內部貿易年平均增長率為16.5%。1984年,歐洲共同體10國對外貿易總額達13747億美元,超過美國1.43倍。促進了西歐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推動了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1964年日本舉辦第18屆東京奧運會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的標志日本是亞洲第一個舉辦現代奧運會和世博會的國家。請問:日本能在20世紀60、70年代舉辦奧運會和世博會憑借的是什么?二、日本的迅速興起

材料一除了直接的援助和投資外,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美國大批軍事及后后勤物資訂貨,也進一步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發展。(一)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材料二1946年盟軍總部提出《日本國憲法草案》,3月6日新憲法正式公布,開始進行民主改革。按照新憲法,天皇是“日本國的象征,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征”,只是沒有任何實際權力的象征性元首。4、美國的大力扶植和朝鮮、越南戰爭的有利條件(5)民主改革(消除封建落后因素,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二)日本迅速崛起的表現(2)60年代末:世界第二經濟大國(1)50年代中期:高速發展。(3)1987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西方之首。(4)90年代:最大的債權國;貿易出口大國和對外援助大國。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記者招待會上說:“日本跟著美國腳步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同時,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開了所謂的“多邊自主外交”。(三)影響(1)謀求政治大國地位,開始擺脫美國控制,沖擊美蘇為中心的兩極格局。

20世紀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一次演說中明確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強日本的發言權,不僅增加日本作為經濟大國的分量,而且增加其政治大國的分量”。(2)使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領域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小泉美夢2004年9月,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的第59屆聯合國大會上發表講話稱,日本希望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請思考:

中國正在進行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我們應該從日本經濟的崛起中學習借鑒哪些經驗呢(啟示)?1、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是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2、大力發展科技、教育,確立科教興國戰略。3、制定合乎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4、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樹立科學的發展觀。5、把握機遇,充分利用有利的國際環境。過度時期(1949——1956)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1956——1966)文革時期(1966——1976)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年以后)

中國成為多極化趨勢中重要的一極三、東方巨龍的騰飛1.背景:①二戰后,亞非拉經過民族解放斗爭,誕生許多新興獨立國家②新興獨立國家在美蘇對峙格局下安全受到威脅③要求改變不合理狀況,謀求和平獨立發展的途徑四、發展中國家的呼聲——不結盟運動2.興起標志:1961年第一次不結盟會議在貝爾格萊德舉行

鐵托南斯拉夫總統

(倡議)尼赫魯印度總理納賽爾埃及總統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不結盟運動的目的,是要使大國認識到,世界命運不能掌握在它們的手里。①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深入發展,加速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②標志著第三世界登上了國際政治舞臺。③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6、意義4、主要內容3、原則和宗旨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5、行動綱領:1、各國、各地區的崛起模式不同說明了什么?日本發展中國家歐洲中國——聯合謀發展——政策促發展——探索求發展——斗爭求發展符合各國國情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發展變化歐洲的聯合——歐洲日本的崛起——亞洲不結盟運動——亞非中國的振興——亞洲美國——美洲蘇聯——歐亞實力迅速上升實力相對下降世界多極化格局的出現課堂小結1、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的表現有以下方面,其(

)①西歐的聯合②日本的崛起③不結盟運動的興起④中國的振興⑤社會主義體系的形成⑥“北約”的建立

A.①②⑤正確③④⑥錯誤B.①②③④正確⑤⑥錯誤C.①②③④⑤⑥均正確D.①②③④⑤⑥均不正確2、20世紀中期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是()①“舒曼計劃”提出②《羅馬條約》簽定③《巴黎和約》簽定④歐共體成立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3、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提出成為“政治大國”的目標,其根本原因是()A.美蘇兩極格局即將瓦解B.日本開始奉行獨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經濟實力的膨脹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BCC4、二戰后,日本和西歐經濟發展的不同點()A.都得到美國的大力扶植B.都受益于朝鮮戰爭C.政府都實行了一系列社會改革D.都經歷了高速發展5中國日益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不可忽視的力量,得益于()A.中蘇友好關系的確立B.“一五”計劃的完成C.亞非會議的召開D.改革開放和經濟的發展6、中國與不結盟運動的關系是()A.在不結盟運動中起領導作用B.反對發展中國家加入不結盟運動C.與不結盟運動保持軍事同盟關系D.與不結盟運動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7、關于20世紀70年代世界格局表述,不正確的是()A.資本主義世界美、日、西歐三足鼎立局面開始形成B.美國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戰C.兩極格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