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4000-1996 焦炭反應性及反應后強度試驗方法》是一項國家標準,主要規定了測定焦炭與二氧化碳反應性能以及該反應之后焦炭強度的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冶金焦、鑄造焦等各類焦炭的質量評價。
根據該標準,試驗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測定焦碳的反應性(CRI),二是測量經過反應后的焦炭強度(CSR)。具體步驟如下:
- 樣品準備: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焦炭作為測試樣品,并按照要求進行破碎處理至一定粒度范圍。
- 反應性測試:
- 將制備好的焦炭樣品放入特制反應器內,在高溫條件下通入CO?氣體,模擬高爐內焦炭與CO?之間的化學反應過程。
- 反應結束后,通過比較反應前后焦炭質量的變化來計算其反應性指數。
- 反應后強度測試:
- 對于經歷上述反應過程后的焦炭樣本,采用特定方法施加壓力直至破裂,記錄所需最大力值。
- 根據所測得的最大力值與原始樣品重量之比得出反應后強度指標。
整個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溫度、氣流速度等因素以確保結果準確可靠。此外,還需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每一步驟,并做好數據記錄工作,以便后續分析使用。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文檔簡介
5180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4000—1996焦炭反應性及反應后強度試驗方法Coke-Determinationofreactivityandstrengthnafterreaction1996-04-05發布1996-10-01實施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
CB/r4000-1996前(B4000—83中規定的人工調制焦球的制樣方法,消耗工時太多,應以比較科學、簡單易行的方法代替,為此,該次修訂了制樣方法,其他內容按GB/T1.1一1993及有關技術規范進行了編輯性修改。本標準生效之日起,同時代替GB4000—83。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治金工業部提出。本標準起草單位首鋼鋼鐵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吳繼庭、唐全清、呂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4000-1996焦炭反應性及反應后強度試驗方法代替GB4000-83Coke-Determinationofreactivityandstrengtharterreaction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測定焦炭反應性及反應后強度的方法提要、試驗儀器、設備和材料、試樣的采取與制備、試驗步驃、試驗結果的計算及精密度。本標準適用高爐煉鐵用焦的焦炭反應性及反應后強度的測定,其他用途焦炭可參照執行2引用標準下列標準所包括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97—89焦炭試樣的采取和制備GB/T2006—94治金焦炭機械強度的測定方法3原理稱取一定質量的焦炭試樣,置于反應器中,在1000士5℃時與二氧化碳反應2h后,以焦炭質量損失的百分數表示焦炭反應性(CRI%)。反應后在焦炭,經I型轉鼓試驗后,大于10mm粒級焦炭占反應后焦炭的質量百分數,表示反應后強度(CSR%)。試驗儀器、設備和材料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