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講課_第1頁
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講課_第2頁
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講課_第3頁
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講課_第4頁
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講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課標:列舉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征

元代青花人物罐“鬼谷下山”

2005年7月14日,新華社發出從倫敦傳來的消息:一件名為“鬼谷下山”的元代青花瓷罐于7月12日在倫敦克里斯蒂拍賣行拍賣時,由倫敦古董商埃斯凱納齊以1568.8萬英鎊(約2.3億元人民幣)投得,創下歷來亞洲藝術品拍賣的最高成交價,同時刷新中國瓷器及中國工藝品拍賣價格的世界紀錄。

概念

制瓷業

絲織業

經營形態主要部門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

冶煉業特征田莊手工業(地主官員私營)農民家庭手工業(副業)國家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發達的古代手工業

手工業:是指依靠手工勞動,使用簡單工具的小規模工業生產。開始從屬于農業,經營形態主要表現為家庭(田莊)手工業,后又出現官營手工業和民營手工業。古代手工業主要生產部門是紡織業、冶金業、陶瓷業。原始社會晚期:手工業形成獨立的生產部門夏商周時期:主要生產青銅器,由官府壟斷春秋戰國時期:官營手工業,民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業部門又進一步發展為資本主義簡單協作的手工業和工場手工業手工業的產生和發展(了解)一、古代手工業的經營形態1、家庭手工業

(1)管理方式——農戶的副業

(2)產品——供自己消費和交納賦稅(3)流通方式——剩余部分出售2、田莊手工業田莊(莊園)農業是本業,手工業是副業,處于輔助地位。是自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田莊就是一個相當完備的微型社會

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田滿野,奴婢千群,徒附萬計。

——仲長統《昌言·理亂篇》

(1)特點特殊行業的——服務對象的——產品的不計成本和奢侈性技術工藝的——各種行業的——勞動者缺少——壟斷性特殊性高超性封閉性積極性3、官營手工業(“工官”制度)—從漢武帝時代起,一些有利可圖的行業由政府壟斷。(2)“工官”制度的利弊加重了政府的財政支出技術不能服務于社會,新的生產技術難以推廣,技術傳承具有封閉性。匠戶的勞動創造性受到嚴重束縛利:弊:技術水平高(3)“匠戶”下列關于漢代“工官”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經營鹽鐵等高利潤行業②代表了古代手工業的最高水平③便于行業之間的技術交流④技術發明和革新不能服務于社會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③④C下列關于“工官”制度說法不正確的是A.設在長安的“東西織室”專門負責制造官家專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平民不得使用B.“匠戶”職業由子孫世代承襲,不得脫籍改業C.“工官”的制作工藝水平,代表了當時手工業技術水平的頂峰D.在“工官”制度下,各項手工技術工藝得到了很好的保存D官營手工業田莊(家庭)手工業勞動力生產技術產品流向生產規模消極影響無償調用各類匠戶進行生產田莊中的依附人口(農民自身)較高較低滿足官家專用和皇室私用滿足田莊和農民自身需要大小都阻礙了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擴大,不利于新技術的推廣。官營手工業與田莊手工業主要有哪些差異?經營形態管理方式產品去向性質和特點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政府直接經營、集中、大作坊民間私人自主經營農戶的副業武器等軍用品、官府貴族生活用品國家壟斷的手工業;在資金、人才、技術和經營規模上占有絕對強勢民間消費品商品生產性質;在重本抑末的社會環境下發展艱難供自己消費和交納賦稅的產品屬于自然經濟組成部分,以家庭紡織業為主,受小農經濟模式的制約

1、新石器時代:紡織業起源3、漢代:品種多、技藝高

(素紗禪衣、絨錦)

遠銷海外(絲綢之路、“絲國”)4、唐代:私營作坊出現;官營規模大5、宋代:棉紡織業開始發展6、明代:①棉紡織業普及②出現雇工和勞動力市場(資本主義萌芽)2、商周時期:紡織業在經濟生產中地位重要(“婦功”)(一)紡織業二、古代手工業的主要成就新石器遺址中的紡織器物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綢的國家

馬王堆織錦馬王堆素紗禪衣古絲綢之路長安敦煌起點

“賽里絲”

據史書記載,古羅馬人十分喜愛中國的絲織品,公元前1世紀,羅馬共和國執政官愷撒,身穿絲袍出現在劇場曾轟動一時。那時期,身穿中國絲織品衣服,成為羅馬社會上層的風尚。西方稱中國“賽里絲”(絲國),長期以來絲綢之路綿綿不絕。

(二)冶煉業1、冶銅業:(1)新石器時代:(2)商周時期:2、冶鐵業:銅器起源,但不是主要的生產工具青銅器制造水平世界領先

(1)春秋晚期產生(2)戰國時期推廣:(3)漢代推行官營:①塊煉鐵(鍛鐵)生鐵(鑄鐵)②煉鋼、淬火技術①燃料變化:②供風技術:自然通風人力畜力水力

(水排)

木炭煤炭(4)南北朝時期:灌鋼法(5)北宋時期:燃料——煤司母戊大方鼎: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重832.84千克。四羊方尊

在商代的青銅器方尊中,此器形體端莊典雅,無與倫比。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龍相對的造型展示了酒禮器中的至尊氣象.被譽為青銅器“十大國寶”之一。越王勾踐劍春秋金鐔金首鐵劍春秋銅柄鐵劍戰國鐵雙鐮范杜詩水排——水力鼓風

(三)陶瓷業1、制陶業制瓷業:(1)新石器時代:彩陶、黑陶(3)唐代:制瓷業成為獨立部門2、唐代陶瓷業成就:(1)唐三彩

(藝術陶制品黃綠白三色釉彩)(2)兩大體系:南青北白(越窯青瓷、邢窯白瓷)(3)唐朝晚期:首創釉下彩繪3、宋代名窯眾多4、清代:粉彩瓷(康熙、雍正)(2)商代到東漢:陶釉陶瓷的過渡

近日,甘肅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套2800年前古人類所用的陶制烹飪器具,其中一為陶鍋,另一為放置在鍋上用來蒸東西的籠屜(即為史書中記載的“甑”)新石器時代出現陶器半坡人面網紋盆彩陶山東龍山文化

黑陶商代出現原始的瓷器東漢,成熟階段享譽世界的制瓷業

青瓷(公道杯)青瓷熊形燈(三國)色彩絢麗的唐三彩白瓷鳳首瓶(唐)唐南青北白唐代越窯青瓷蓮花碗東漢白瓷唐朝白瓷唐朝青瓷唐代釉下彩繪瓷水盂青瓷極品--秘色瓷汝窯定窯鈞窯官窯哥窯景德鎮

定窯:在河北曲陽,以燒造白釉瓷器為主,胎質薄而堅硬,瓷釉潔白瑩潤。裝飾方法有劃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汝窯:在河南寶豐,以燒制青釉瓷器著稱。釉面有細小的紋片,稱為“蟹爪紋”。哥窯:相傳在浙江龍泉,開片較大,為冰裂紋或形成一種無規則的蜘蛛網線,叫百圾碎。官窯:在河南開封,以燒制青釉瓷器著稱于世,釉面多有開片。鈞窯:在河南禹州,產品有的青中帶紅,華而不俗,稱為鈞紅官窯哥窯汝窯定窯鈞窯宋定窯孩兒枕宋定窯八方四系瓶

玲瓏瓷顏色釉瓷粉彩瓷

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展覽區青花瓷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磐,明如鏡明洪武——景德鎮窯釉里紅四季花卉紋瓜棱罐明宣德——青花瓷器清朝粉彩瓷清朝粉彩瓷粉彩八桃天球瓶(乾隆)粉彩八桃天球瓶(雍正)455-586萬美元!成交價:1億1千5百4拾8萬港元清朝乾隆年間御制琺瑯彩瓶

康熙時期又出現了琺瑯彩的瓷器,其花紋凸起有立體感,畫面瑰麗,華美絕倫。到雍正時期,把琺瑯彩中花、鳥、竹、石與詩、書法融為一體,富麗中見古雅之風,使人愛不釋手。這時期,粉彩瓷器的畫面也開始有了明暗、濃淡、深淺的變化與過渡,色調溫潤柔和,極富立體感。乾隆在位60年,瓷業生產無論質量、數量均達高峰。所以清代瓷器收藏應以康、雍、乾三代為主,不僅收藏價值高,且可保值、增值。思考: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有哪些特征?

1)歷史悠久,源源流長

2)多種經營模式并存

3)分布廣,規模大,分工細,產品種類多,技術先進且長期領先于世界,產品遠銷歐亞地區,廣受贊譽。

4)明清時期工場手工業出現,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古代手工業品中質量最好的應出自A、官營手工業B、民營手工業C、家庭手工業D、私營企業明清時期手工業的發展,最重要的影響是A、促進地區或行業新的社會分工B、促進城鎮集市的發展C、促進生產規模的擴大D、促成雇傭關系的產生東漢杜詩發明的水排是一種A、灌溉工具B、冶鐵工具C、播種工具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