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一般路基設計_第1頁
第三章一般路基設計_第2頁
第三章一般路基設計_第3頁
第三章一般路基設計_第4頁
第三章一般路基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一般路基設計1、一般路基:指良好地質與水文條件下,填方高度(土方小于18m,石方小于20m)和挖方深度不大20m的路基。一般路基設計:可結合當地地形與地質情況,直接選用典型斷面或設計規定,不必進行個別驗證和驗算。2、特殊路基:位于特殊巖土地段,不良地質地段或受水、氣候等自然因素影響強烈的路基。主要有:1)滑坡地段路基;2)崩塌與巖堆地段路基;3)泥石流地區路基;4)巖溶地區路基;5)軟土地基路基;6)紅粘土與高液限土地區路基;7)膨脹土地區路基;8)黃土地區路基;9)鹽漬土地區路基;10)多年凍土地區路基;11)風砂地區路基;12)雪害地段路基;13)采空區路基;14)水庫地區路基;§3-1路基的斷面形式及特點一、路堤1、概念:路堤是指全部用巖土填筑而成的路基。2、分類3、特點:通風條件好,易排水;填料壓實度容易控制。矮路堤:填土高度小于1.0~1.5m高路堤:填土高度>18m(土)、>20m(巖)一般路堤:其它(a)矮路堤(b)一般路堤(c)浸水路堤(d)護腳路堤(e)挖溝填筑路堤路堤斷面形式二、路塹1、概念:路塹是指全部在天然地面開挖而成的路基。2、斷面形式3、特點:通風條件不好,不易排水;壓實度不好控制。全挖路基

臺口式路基

半山洞式路基

(a)全挖路塹(b)臺口式路塹(c)半山洞路塹路塹斷面形式三、半填半挖路基1、概念:位于山坡上的路基,通常取路中線的標高接近地面標高,以便減少土方量,保持土方橫向填挖平衡,而形成的路基。2、特點:①優點:有利于土方平衡,減少工程量;②缺點:填挖結合處易出現錯臺。3、填挖結合處處置措施:①為減少填挖之間變形差異,在按規定壓實度壓實后,再用沖擊壓路機或強夯法補壓,處理后路基比原來路基要低30~50mm。②加強地下排水系統。③在路堤邊坡坡腳處設置護腳或擋土墻等支擋工程。半填半挖斷面形式(a)一般填挖路基(b)矮擋土墻路基(c)護肩路基(d)(e)砌石路基(f)擋墻路基(g)半山橋路基四、一般路堤和矮路堤的構造要求:1)滿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2)因工作區可能涉及到天然地面,除填方路堤須滿足施工要求外,天然地基也必須進行壓實,必要時須換土或進行加固;3)可結合兩側排水溝進行挖土填筑路基,可在路基側設置護坡道;4)對地面縱、橫坡較陡處必須挖臺階再填筑,從而保證路基不沿坡向有滑動可能性;5)必要時可設置石砌護腳進行路基防護。五、高路堤及浸水路堤構造要求:1)必須進行個別設計;2)邊坡可采用上陡下緩折線形式或臺階形式;3)邊坡表面須采取適當防護或加固措施。六、路塹構造要求:1)邊坡可設置為直線或折線;2)挖方邊坡坡腳處須設置邊溝;3)路塹上方應設置截水溝;4)坡面易風化時須采取防護措施,并設碎落臺;

5)挖方路基下天然地基必須人工壓實,必要時應翻挖重填、換土或進行加固處理。七、半填半挖路基構造要求:1)對路堤和路塹的要求都應滿足;2)壓縮用地及減小填方量時,可在填方側設護坡或護墻,也可設置護肩墻或路堤墻,特殊時可設半山橋。§3-2一般路基設計一、路基設計的主要內容1、選擇路基斷面形式,確定路基寬度與路基高度;2、選擇路堤填料與壓實標準;3、確定邊坡形狀與坡度;4、路基排水系統布置和排水結構設計;5、坡面防護與加固設計;6、附屬設施設計;二、路基寬度1、路基寬度范圍:路基寬度包括行車道路面以及兩側路肩,高等級公路,也包括中間帶,路緣石,變速車道,緊急停車帶等。公路路基寬度圖a)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b)二、三、四級公路(4)技術標準-(4)技術標準-路面結構面層基層底基層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下路堤ab討論:a,b哪一個是路基寬度?2、影響路基寬度的因素:公路等級、設計速度、車道數(與交通量大小有關),在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中有推薦范圍,再根據交通量大小做適當調整。三、路基高度1、路基高度:指路堤填筑高度和路塹開挖深度,是路基設計標高和地面標高之差。2、路基設計標高:(1)新建公路路基設計標高:Ⅰ、高速公路、一級公路指中央分隔帶外側邊緣標高;Ⅱ、其他等級公路指路基邊緣標高;Ⅲ、加寬、超高路段為設置加寬超高前該處邊緣標高。(2)改建公路路基設計標高:一般按照新建公路執行,也可以采用中央分隔帶中線或行車道中線處的標高。3、路基設計標高與路線設計標高區別:(1)路線設計標高:即指路面設計標高。(2)路基設計標高:路面設計標高減去路面結構厚度。四、路基邊坡坡度1、表示:用路基高度H與路基寬度b之比表示,并取H=1。2、路基邊坡坡度主要影響因素:(1)邊坡的土質;(2)巖石的性質,主要針對巖石邊坡而言;(3)水文地質條件等自然因素。3、常用路堤邊坡坡度:1)一般路堤邊坡坡度:路堤邊坡坡度表1:1.51:1.3巨粒土1:1.751:1.5粗粒土1:1.751:1.5細粒土下部(H≤12m)上部(H≤8m)邊坡坡率填料類別2)高路堤及沿河浸水路堤單獨設計;3)填石路堤:用大于25cm不易風化的石塊砌筑,坡度可用1:1;4)陡坡填方可采用砌石護墻:頂寬0.8m,基底以1:5向內斜,H=2~15m;5)地震地區邊坡高度極限值1:0.751:0.6≤1531:0.671:0.5≤1021:0.51:0.3≤51外坡坡度內坡坡度高度(m)序號砌石邊坡坡度表3m6m粗粒土(細砂、極細砂除外)10m15m巖塊和細粒土(粉性土和有機質土除外)98基本烈度填料路堤邊坡高度限制(m)五、挖方路基坡率:1、影響路塹邊坡穩定性因素:路塹深度;坡體土石類型;地質構造類型;巖石風化和破碎程度;土層成因類型;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影響;破面朝向等。2、常用路塹邊坡坡度:

1)路塹邊坡設計時應考慮地貌、地質構造上的整體穩定性,不良情況時應使路線避繞,穩定的地質也應考慮開挖后能否造成坡面減少支承而引起失穩;2)土質路塹邊坡坡度:1:1中密1:0.75膠結和密實卵石土、碎石土、圓礫土、角礫土1:1.5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礫砂1:1粘土、粉質粘土、塑性指數大于3的粉土邊坡坡率土的類別土質挖方邊坡坡度表3)巖石路塹邊坡坡度邊坡巖體類型風化程度邊坡坡率H<15m15m≤H<30mⅠ類未風化、微風化1:0.1~1:0.31:0.1~1:0.3弱風化1:0.1~1:0.31:0.3~1:0.5Ⅱ類未風化、微風化1:0.1~1:0.31:0.3~1:0.5弱風化1:0.3~1:0.51:0.5~1:0.75Ⅲ類未風化、微風化1:0.3~1:0.5弱風化1:0.5~1:0.75Ⅳ類弱風化1:0.5~1:1強風化1:0.75~1:1巖石挖方邊坡坡度表§3-3路基附屬設施1、取土坑與棄土堆借方與棄方不可避免,若能結合不同標段進行協調處理,則不僅可以降低工程造價,還可以維護自然平衡,但須進行土方調配及合理計算運費。平坦地區用土量少時可沿路兩側取土,結合路基排水及農田灌溉安排,但對于堤頂至坑底高差大及軟弱地基區域,取土坑易遠離路基坡腳,并進行取土坑設計。廢方能利用應盡量加以利用,需堆棄也應盡量不影響路基,做好相關設計,尤其應控制廢方數量。路旁取土坑示意圖:1-路堤;2-取土坑2、護坡道與碎落臺護坡道有利于降低邊坡平均坡度、保護邊坡穩定,軟土地段助于路基沉降均勻及路基穩定。但護坡道設置涉及到土地占用及工程經濟,應兼顧好穩定與經濟合理性。碎落臺設于挖方邊坡坡腳處,保護邊溝不被碎落土石塊堵塞,也可同時兼起護坡道作用。3、錯車道錯車道一般用于單車道公路會車或緊急避讓之用,可每隔200~500m設置一處,長度不小于30m,前后各有10m出入過渡段。單車道路基寬度一般為4.5m,而錯車道地段路基寬度一般為6.5m,必須在路基設計時加以考慮。4、急流槽與消力池急流槽是路基排水采取集中排泄方式時必須設施,一般與消力池進行綜合設計考慮。急流槽過水斷面必須加以計算,并應進行其穩定性設置。1、名詞解釋:路堤;路塹;一般路基;路基高度;路基寬度;路基邊坡坡度;路基土的壓實度2、保證路基穩定性的一般技術措施包括哪些方面?3、何謂矮路堤?在什么情況下使用矮路堤?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