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39104.1-2020 紡織品 抗真菌性能的測定 第1部分:熒光法》是一項國家標準,專門針對紡織品材料抗真菌性能測試方法中的熒光法進行了規定。該標準適用于各種類型的紡織品,包括但不限于纖維、紗線、織物及其制品等,在實驗室條件下評估其對抗真菌生長的能力。

根據此標準,測試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 樣品準備:選取適當大小和數量的待測樣品,并按照要求進行預處理。
  • 接種與培養:使用特定種類的真菌孢子溶液對樣品進行接種,之后在控制條件下(如溫度、濕度)下培養一定時間。
  • 熒光標記:利用能夠被活細胞吸收但不能穿透死亡細胞壁的熒光染料對真菌進行標記。
  • 觀察與計數:通過顯微鏡或其他適當的儀器設備觀察并記錄下存活或死亡的真菌數量。
  • 結果計算:基于觀察到的數據來評價樣品表面或內部抑制真菌生長的效果。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20-10-21 頒布
  • 2021-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39104.1-2020紡織品抗真菌性能的測定第1部分:熒光法_第1頁
GB/T 39104.1-2020紡織品抗真菌性能的測定第1部分:熒光法_第2頁
GB/T 39104.1-2020紡織品抗真菌性能的測定第1部分:熒光法_第3頁
GB/T 39104.1-2020紡織品抗真菌性能的測定第1部分:熒光法_第4頁
GB/T 39104.1-2020紡織品抗真菌性能的測定第1部分:熒光法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39104.1-2020紡織品抗真菌性能的測定第1部分:熒光法-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5908001

W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391041—2020

.

紡織品抗真菌性能的測定

第1部分熒光法

:

Textiles—Determinationofantifungalactivityoftextileproducts—

Part1Luminescencemethod

:

(ISO13629-1:2012,MOD)

2020-10-21發布2021-05-01實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391041—2020

.

前言

紡織品抗真菌性能的測定分為兩個部分

GB/T39104《》:

第部分熒光法

———1:;

第部分平皿計數法

———2:。

本部分為的第部分

GB/T391041。

本部分按照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紡織品抗真菌性能的測定第部分熒光

ISO13629-1:2012《1:

》。

本部分與相比在結構上調整如下

ISO13629-1:2012:

將的內的懸置段內容調整為其后條號順延

———ISO13629-1:20128.58.5.1,;

將第章內的懸置段內容調整為其后條號順延

———ISO13629-1:20121010.1,;

調整了中的結構將列項調整為樣品洗滌其后條號

———ISO13629-1:201212.1.2.2,d)12.1.2.1“”,

順延將列項調整為試樣滅菌

,e)12.1.2.4“”。

本部分與的主要技術性差異如下

ISO13629-1:2012:

關于規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術性差異的調整以適應我國的技術條件調整的情

———,,,

況集中反映在第章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具體調整如下

2“”,:

刪除了

●ISO105-F02;

增加引用了見第章

●GB/T20944.2—2007(2);

明確了的中培養基配方純水用量為最終定容至

———ISO13629-1:20128.5.1SDB1000mL;

補充了中孢子懸液的冷藏溫度條件

———10.7;

補充了中必要時對樣品進行滅菌的規定

———12.1.3.1;

將的和中必要時可按或其他適當方法洗

———ISO13629-1:201212.1.2.2d)12.1.3.1“,ISO6330

滌試樣修改為必要時按的方法洗滌試樣

”“,GB/T20944.2—200710.1”;

補充了抗真菌效果評價

———14.3;

附錄中增加了國內保藏機構對應真菌菌株的保藏號

———A。

本部分還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

:

將的英文由修改為與國內外其他抗菌標準保持一致

———3.1“controlspecimen”“controlfabric”,;

將中離心機的離心加速度表述形式由g調整為g

———7.18“2000”“2000×”;

明確了中生物安全柜的等級

———7.5;

明確了中血球計數板的計數單位為

———7.20“CFU/mL”;

將中腺嘌呤核苷三磷酸酯二鈉鹽三水合物的分子式調整為

———8.4.2-5'-“C10H14N5Na2O13P3·

3H2O”;

明確了第章中孢子數量單位為

———10、12.1.2.3“CFU/mL”;

對中的注進行了修改

———10.7。

本部分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部分由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SAC/TC209)。

本部分起草單位中紡標檢驗認證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平心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中山海關技術中

:、、

心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浙江安吉華逸化纖有限公司浙江匯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潔爾

、、、、

爽高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貝格曼紡織品有限公司百事基材料青島股份有限公司聯潤翔青島紡

、、()、()

GB/T391041—2020

.

織科技有限公司奧譜天成廈門光電有限公司上海愛麗紡織技術檢驗有限公司晉江中紡標檢測有

、()、、

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呂靜謝小保王京力商成杰劉亞和魏婷姚玲徐雪峰張井東黃效華

:、、、、、、、、、、

吳大偉梅志生劉鴻飛李亞

、、、。

GB/T391041—2020

.

引言

由抗菌整理紡織品制成的特殊產品在各領域中的應用逐年增加而且這些紡織品無疑有助于防止

,

紡織材料變質并改善環境和生活質量

,。

基于以上因素在年制定了并繼續開展紡織產品抗真菌性能

,ISO/TC38/WG232007ISO20743,

測試方法系列國際標準的研究

本部分采用熒光法作為抗真菌性能的定量分析方法

ATP。

熒光法的特點如下

:

與菌落計數法相比誤差極小

———;

消除了菌落形成的培養時間縮短了試驗時間

———,;

簡化了試驗操作

———。

的其他部分為

GB/T39104:

第部分平皿計數法

———2:。

GB/T391041—2020

.

紡織品抗真菌性能的測定

第1部分熒光法

:

1范圍

的本部分規定了通過檢測酶反應三磷酸腺苷法所產生的熒光強度測定紡織

GB/T39104[(ATP)]

品抗真菌性能的定量試驗方法

本部分適用于各類紡織品如纖維紗線織物服飾床上用品家居裝飾用品及其他紡織產品

,、、、、、。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

紡織品抗菌性能的評價第部分吸收法

GB/T20944.2—20072: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

對照樣controlfabric

用于驗證試驗真菌生長條件的織物

注對照樣可采用與試樣材質相同但未經過抗真菌整理的紡織品如果無法獲得上述試樣用不含熒光增白劑及

:。,

未經整理的棉織物作為對照樣使用前按規定在不添加任何洗滌劑或增白劑的條件

100%,GB/T862960℃、

下循環洗滌次每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