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夏良英
2015年8月28日從“考情”出發走有效之路
——談2016年高考備考策略前言:新課程高考方案使用新課標理綜試卷(考試中心命題)的省份2015年全國新課標高考有兩套理綜試卷(2013年新課標高考開始用兩套水平不同的理綜試卷)。(1)理綜Ⅰ卷(8省)湖南、湖北、陜西、山西、山東、江西、河南、河北(2)理綜Ⅱ卷(13省)寧夏,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內蒙、云南,甘肅青海、貴州、西藏、廣西13研究全國卷和廣東卷對比分析選擇題試題特點分析及備考策略2314實驗題試題特點分析及備考策略計算題試題特點分析及備考策略1.試題特點對比分析一、研究全國卷和廣東卷對比分析2.整份試卷考察內容所屬模塊及難易度5
6必修1和必修2所占比例相當,考查內容都有涉及,以核心內容為主,比如: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動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勻變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等。
7電學模塊中選修3-1的模塊所占比例更大一些。選修3-1的考點主要集中在電場和磁場,電路方面主要以實驗考查為主。而且電場和磁場方面又以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為重點考查內容,也會涉及一些諸如電場線,等勢線,等勢面,電容器等知識。選修3-2的考點主要集中在第一章電磁感應現象,關于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法拉第電磁感應現象的探究規律,電磁感應圖像方面的習題。所以重點加強該章節的復習備考。選考題的設置特點(1)3-3、3-4、3-5三個選修模塊,只選考其中一個,高中物理的主要知識考查不全。(2)在試卷中所占的權重偏小。三個模塊總共只有15分。而必考題平均每個模塊23.75分。(3)每個選考題由計算題和非計算題兩個獨立的小題組成,計算題一般9~10分,非計算題5~6分。選考模塊的比較與選擇8
9而對于選修部分,現在高二的學生選修3-3與3-5都已學完,學的時候都是參照廣東卷,所以選修3-5按廣東卷備考,學的很全面并且深度比全國卷要深,而選修3-3學的時候只是做選擇題,并沒有進行計算題訓練,因此建議16屆學生選做3-5,但是也要結合學校自身來選擇。
10二、選擇題試題特點分析及備考策略1.選擇題考查內容分析181920221723222415141523142019222416181720231815222524141617212223181516212424161915212520161715222119232524181420201617152221192325241814171420161715222119232524182025201617152221192325241814202016171522211923252418141622202525252224252520161715211923252418142016171522211923241814252215242520161715211923252418142016171522211923241814252216242519212425
(1)物理學史、物體的平衡、力與運動、功與功率、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電場、閉合電路、磁場、電磁感應等主干知識是出題的重點。其中物理學史、物體的平衡、電場、萬有引力定律、電磁感應、力與運動關系、功與功率各出1題的幾率較大。1.選擇題考查內容分析(2)涉及圖象的題有2-4題,重視對物理圖象的考查。試題配圖較多,考查考生從畫圖、圖象中獲取信息的能力
(3)重視考查物理模型建立(如對象模型、結構模型、運動模型、過程模型、狀態模型等)、物理學方法的使用(極限分析法、等效替代法、對稱分析法、圖象分析法、假設推理法等)、物理學基本觀點的應用(力與運動的觀點、能量觀點、功能關系等)。
重視對物理學史料的考查,弘揚厚重的物理文化
物理學史料是物理知識和方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和載體,新高考物理試題也加大了對物理學發展歷程的考查。這些試題體現的對物理學先驅的研究物理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而培養學生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2012年之前考查的模式是某位物理學家做了某個實驗提出某個結論.創立了某個學說等17如圖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實驗時的一頁手稿照片,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數據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時間,第三列是物體沿斜面運動的距離,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實驗數據時添加的。根據表中的數據.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結論是A.物體具有慣性B.斜面傾角一定時,加速度與質量無關C.物體運動的距離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D.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2013年新課標高考理綜I卷第14題以伽利略的手稿的形式提供了情境。2014年新課標高考理綜I卷第14題
14.在法拉第時代,下列驗證“由磁產生電”設想的實驗中,能觀察到感應電流的是
A.將繞在磁鐵上的線圈與電流表組成一閉合回路,然后觀察電流表的變化
B.在一通電線圈旁放置一連有電流表的閉合線圈,然后觀察電流表的變化
C.將一房間內的線圈兩端與相鄰房間的電流表相連,往線圈中插入條形磁鐵后,再到相鄰房間去觀察電流表的變化
D.繞在同一鐵環上的兩個線圈,分別接電源和電流表,在給線圈通電或斷電的瞬間,觀察電流表的變化將法拉第時代各物理學家為發現感應電流做的實驗的物理情境羅列出來.不僅有成功的例子。還有失敗的遺憾.比如其C選項“將一房間內的線圈兩端與相鄰房間的電流表連接.往線圈中插入條形磁鐵后.再到相鄰房間去觀察電流的變化。”其實就是瑞士物理學家科拉頓“跑失良機”的實驗過程。2015年新課標高考理綜I卷第18題
1824年,法國科學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圓盤實驗”實驗中將一銅圓盤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軟細線懸掛一枚可以自由旋轉的磁針,如圖所示。實驗中發現,當圓盤在磁針的磁場中過圓盤中心的豎直軸旋轉時,磁針也隨著一起轉動起來,但略有滯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圓盤上產生了感應電動勢B.圓盤內的渦電流產生的磁場導致磁針轉動C.在圓盤轉動過程中,磁針的磁場穿過整個圓盤的磁通量發生了變化D.在圓盤中的自由電子隨圓盤一起運動形成電流,此電流產生的磁場導致磁針轉動考查了法國科學家阿拉果的圓盤實驗。不僅考察了科學史,而且更好地考察了學生的科學素養,避免了學生死記硬背得分。21?情景新穎,難度較大,區分度可觀2、選擇題的試題特點?力、電題目數量趨于平衡?重點突出,熱點明顯?考查學生運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我們在用廣東卷時選題時當時注意的事項1.不可能在選擇題中出現的知識點,在備考中要剔除質量為m的人站在長為L、質量為M的船的一端,假設船在運動過程中與水的阻力忽略不計,水不流動,則當人從靜止開始走到船的另一端時,船對地發生的位移為()22此條在全國卷中仍可適用2.技巧性太強的題目要剔除(在全國卷中不用剔除)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個小定滑輪,細線一端拴一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A點,另一端繞過定滑輪,如圖所示,現緩慢地將小球從A點拉到B點,則此過程中,小球對半球面的壓力大小N、細線的拉力大小T的變化情況是(
)A.N變大,T不變
B.N變小,T變大
C.N不變,T變小
D.N變大,T變小23字數近130.3.題目長,且運算量大的堅決不用(在全國卷中用)4.題目較長,運算量即使不大的也不宜用(在全國卷用)靜電除塵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種高效除塵器。某除塵器模型的收塵板是很長的條形金屬板,圖中直線為該收塵板的橫截面。工作時收塵板帶正電,其左側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粉塵帶負電,在電場力作用下向收塵板運動,最后落在收塵板上。若用粗黑曲線表示原來靜止于點的帶電粉塵顆粒的運動軌跡,下列4幅圖中可能正確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氣阻力)字數近160.25(3)選擇題的備考建議①靜心審題,去偽存真26靜電除塵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種高效除塵器。某除塵器模型的收塵板是很長的條形金屬板,圖中直線ab為該收塵板的橫截面。工作時收塵板帶正電,其左側的電場線A靜心審題,去偽存真分布如圖所示;粉塵帶負電,在電場力作用下向收塵板運動,最后落在收塵板上。若用粗黑曲線表示原來靜止于P點的帶電粉塵顆粒的運動軌跡,下列4幅圖中可能正確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氣阻力)273、選擇題的備考建議①靜心審題,去偽存真28②專項訓練,提煉方法解答高考物理選擇題方法很多,例如:正、反例檢驗法、案例分析法、比較判斷法、量綱判斷法、極端思維法、快速估算法、特殊值帶入法、走為上法等。考生在考試時一定要學會靈活運用,遇到困難可采用不同方法和技巧來解答。1)正反例檢驗法(2004天津理綜)在靜電場中,將一電子從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了正功,則A.電場強度的方向一定是由A點指向B點B.電場強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點指向A點C.電子在A點的電勢能一定比在B點高D.電子在B點的電勢能一定比在A點高CAB?E有些選擇題的選項中,帶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詞語,只要能舉出一個反例駁倒這個選項,就可以排除這個選項;有些選擇題的選項中,帶有“可能”、“可以”等不確定詞語,只要能舉出一個特殊例子證明它正確,就可以肯定這個選項是正確的;這種方法稱為正反例檢驗法.反例:1)正反例檢驗法(2011全國新課標卷第15題)一質點開始時做勻速直線運動,從某時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該質點的動能可能A.一直增大B.先逐漸減小至零,再逐漸增大C.先逐漸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漸減小D.先逐漸減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漸增大ABD有些選擇題的選項中,帶有“一定”、“不可能”等肯定的詞語,只要能舉出一個反例駁倒這個選項,就可以排除這個選項;有些選擇題的選項中,帶有“可能”、“可以”等不確定詞語,只要能舉出一個特殊例子證明它正確,就可以肯定這個選項是正確的;這種方法稱為正反例檢驗法.正例:斜向上拋運動2)比較判斷法(2010全國Ⅰ卷第15題)如右圖,輕彈簧上端與一質量為m的木塊1相連,下端與另一質量為M的木塊2相連,整個系統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處于靜止狀態。現將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設抽出后的瞬間,木塊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有A.a1=0,a2=gB.a1=g,a2=g
C.D.
C有些選擇題要作兩個判斷,在某一個判斷確定的情況下,只需要比較選項中的另外一個判斷而快速得出結論,這種方法稱為比較判斷法.122)比較判斷法(2010全國新課標卷第21題)如圖所示,兩個端面半徑同為R的圓柱形鐵芯同軸水平放置,相對的端面之間有一縫隙,鐵芯上繞導線并與電源連接,在縫隙中形成一勻強磁場。一銅質細直棒ab水平置于縫隙中,且與圓柱軸線等高、垂直。讓銅棒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銅棒下落距離為0.2R時銅棒中電動勢大小為E1,下落距離為0.8R時電動勢大小為E2。忽略渦流損耗和邊緣效應。關于E1、E2的大小和銅棒離開磁場前兩端的極性,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E1>E2,a端為正B.E1>E2,b端為正C.E1<E2,a端為正D.E1<E2,b端為正DE=BLv3)快速估算法(2011全國新課標卷第19題)衛星電話信號需要通過地球同步衛星傳送。如果你與同學在地面上用衛星電話通話,則從你發出信號至對方接收到信號所需最短時間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數據:月球繞地球運動的軌道半徑約為3.8×105km,運行周期為27天,地球半經為6400km,無線電信號的傳播速度為3.0×108m/s)A.0.1sB.0.25sC.0.5sD.1sB選擇題無需解答過程,只需要準確地做出判斷。有些選擇題可以利用一些常識、數據快速作出估算,然后與四個選項數據進行比較,選最接近估算值的那個選項,這種方法稱為快速估算法.同步衛星的高度:36000km電磁波的傳播速度:300000km/s4)特殊值代入法【例】豎直上拋某物體的初速度與返回拋出點時速度大小之比為k,若在運動過程中空氣阻力大小不變,則空氣阻力與重力的大小之比為:C有些選擇題,可以利用題述物理現象中的某些特殊值或極端值,對各選項逐個進行檢驗,凡是用特殊值檢驗證明是不正確的選項,在一般情況下也一定是錯誤的,可以排除.上升過程由動能定理下落過程由動能定理①式÷②式將k=1帶入各選項5)走為上法有些選擇題讀完題后完全沒思路,或可能會做但運算量太大,用時可能超過5分鐘,就應果斷放棄運算,憑感覺勾一個選項,心情愉悅地往下走!這種方法稱為走為上法.2010第20題.太陽系中的8大行星的軌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圓軌道。下列4幅圖是用來描述這些行星運動所遵從的某一規律的圖像。圖中坐標系的橫軸是,縱軸是;這里T和R分別是行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和相應的圓軌道半徑,T0和R0分別是水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和相應的圓軌道半徑。下列4幅圖中正確的是BABCD(3)選擇題的備考建議①靜心審題,去偽存真②專項訓練,提煉方法③變式訓練,融會貫通
全國各地的高考試題經過足量的人群測試,有大量的測試數據和優劣分析。這樣的試題經過改造或翻新后,試題的難度容易準確判定,并且能保證有較好的信度、效度和區分度。所以,歷年的高考試題是高考備考最好的例題和訓練題。領悟近幾年高考試題中的一些規律,進行變式訓練,是改善高考備考效果的一種有效途徑。361、實驗題考查的內容:一力、一電●每年都有一道創新題,新在情境上和原理上,器材是書上的。三、實驗題試題特點分析及備考策略2015年新課標高考理綜I卷第22題
22.(6分)某物理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一個粗測玩具小車通過凹形橋最低點的速度的實驗,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車、壓力式托盤秤、凹形橋模擬器(圓弧部分的半徑為R=0.20m).完成下列填空:(1)將凹形橋模擬器靜置于托盤秤上,如圖(a)所示,托盤秤的示數為1.00kg;(2)將玩具小車放置在凹形橋模擬器最低點時,托盤秤示數如圖(b)所示,該示數為______kg.(3)將小車從凹形橋模擬器某一位置釋放,小車經過最低點后滑向另一側,此過程中托盤秤的最大示數為M,多次從同一位置釋放小車,記錄各次的M值如下表所示:序號 1 2 3 4 5
M(kg) 1.80 1.75 1.85 1.75 1.90(4)根據以上數據,可求出小車經過凹形橋最低點時對橋的壓力為是_______N,玩具小車通過最低點時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計算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2015年新課標高考理綜I卷第23題23.(9分)圖(a)為某同學改裝和校準毫安表的電路圖,其中虛線框內是毫安表的改裝電路。(1)已知毫安表表頭的內阻為100Ω.滿偏電流為1mA,R1和R2為阻值固定的電阻。若使用a和b兩個接線柱.電表量程為3mA:若使用a和c兩個接線拄,電表量程為10mA.由題給條件和數據,可以求出R1=_______Ω,R2=_______Ω。(2)現用一量程為3mA,內阻為150Ω的標準電流表A對改裝電表的3mA擋進行校準,校準時需選取的刻度為0.5.1.0、I.5、2.0.2.5、3.0mA。電池的電動勢為1.5V.內阻忽略不計;定值電阻R0有兩種規格.阻值分別為300Ω和1000Ω:滑動變阻器R有兩種規格.最大阻值分別為750Ω和3000Ω,則R0應選用阻值為_________Ω的電阻,R應選用最大阻值為_________Ω的滑動變阻器。(3)若電阻R1和R2中有一個因損壞而阻值變為無窮大,利用圖(b)的電路可以判斷出損壞的電阻。圖(b)中的R/為保護電阻。虛線框內未畫出的電路即為圖(a)虛線框內的電路。則圖中的d點應和接線柱______(填“b”或“c”)相連。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2015年新課標高考理綜II卷第22題某學生用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物塊與斜面的動摩擦因數。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物塊下滑過程中所得到的紙帶的一部分如圖(b)所示,圖中標出了五個連續點之間的距離。(1)物塊下滑時的加速度a=____m/s2,打C點時物塊的速度v=____m/s;(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為求出動摩擦因數,還必須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填正確答案標號)
A物塊的質量B斜面的高度C斜面的傾角2015年新課標高考理綜II卷第23題電壓表滿偏時通過該表的電流是半偏時通過該表的電流的兩倍。某同學利用這一事實測量電壓表的內阻(半偏法)實驗室提供材料器材如下:待測電壓表(量程3V,內阻約為3000),電阻箱R0(最大阻值為99999.9),滑動變阻器R1(最大阻值100,額定電壓2A),電源E(電動勢6V,內阻不計),開關2個,導線若干(1)虛線框內為該同學設計的測量電壓表內阻的電路圖的一部分,將電路圖補充完整;(2)根據設計的電路寫出步驟;(3)將這種方法測出的電壓表內阻記為R/v與內阻的真實值Rv比較,有R/v___Rv(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通過必考內容的11個指定實驗項目考查學生基本的實驗能力(經歷和技能),通過對陌生實驗項目,考查學生進一步的實驗能力(理解和設計),這是實驗能力考查的兩條思路,基本上是兩個實驗題的分工。2、實驗題的試題特點
全國卷(新課程)更注重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考查的實驗不再是顯而易見的大綱要求的實驗,以考綱和課本實驗為基礎進行拓展、遷移和變化(領悟設計),但主干內容仍為11個實驗中要求掌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423、備考策略①加強物理實驗基本儀器使用方法的歸納總結,使學生對基本儀器有系統性的認識。高考物理實驗要求掌握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秒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彈簧秤、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表、滑動變阻器、電阻箱、溫度計等13種基本儀器。對比分析,雖然兩份試卷在考查內容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基本儀器的使用和操作上卻基本相同,主要考查對螺旋測微器、電阻箱、電流表、電壓表、游標卡尺、刻度尺、計時器、滑動變阻器等基本儀器43在備考復習中,要力求全面復習《考試大綱》所要求的必考實驗,尤其是基本實驗原理、儀器使用方法、讀數方法要重點復習,不能有遺漏,更不能憑前幾年的感覺復習幾個“重點實驗”或“重點儀器”,而忽視其他實驗;對實驗原理和相關步驟要細致周到,不厭其煩地反復練習,做到真正理解實驗原理,而不是記憶實驗步驟;實驗操作、實驗數據的獲得、實驗數據的處理、結論的分析要親自進行,只有真正動手,才能了解實驗和儀器使用的細節之處.3、備考策略①加強物理實驗基本儀器使用方法的歸納總結,使學生對基本儀器有系統性的認識。②重視實踐、突出原理對策:縱橫交錯點線結合在復習過程中,并非孤立地將某個實驗融入相應章節知識專題中復習,而是一次性將具有類似裝置的實驗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尋找其共同點和不同點來進行復習。對于共通的實驗方法,如有效數字、坐標圖像等,一次性講透。在以后就只是不斷地重復和強化。45
縱向:1、宏觀把握力學實驗的基本規律和處理方法。如打點計時器的使用注意事項;紙帶的處理方法(求瞬時速度和加速度);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等。對策:縱橫交錯點線結合46縱向:1、宏觀把握力學實驗的基本規律和處理方法。2、宏觀把握電學實驗的基本規律和處理方法。如連線過程中開關、滑動變阻器的位置;實驗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措施等。對策:縱橫交錯點線結合47縱向:1、宏觀把握力學實驗的基本規律和處理方法。2、宏觀把握電學實驗的基本規律和處理方法。3、宏觀把握儀器讀數及保留有效數字的方法。如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的讀數方法;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的讀數方法等;講透有效數字的意義及處理方式。對策:縱橫交錯點線結合48縱向:1、宏觀把握力學實驗的基本規律和處理方法。2、宏觀把握電學實驗的基本規律和處理方法。3、宏觀把握儀器讀數及有效數字的方法。4、宏觀把握坐標圖像的處理方法。對策:縱橫交錯點線結合49識圖:知道這是什么圖(要看坐標)讀圖:縱橫坐標數值(還要看單位及倍數)與實驗原理結合用圖圖象的物理意義計算相關的物理量(包括處理的方法)反映的物理規律函數表達式曲線的斜率代表的物理量曲線所圍面積代表的物理量縱、橫截距代表的物理量獲取信息處理信息4、宏觀把握坐標圖像的處理方法50縱向:1、宏觀把握力學實驗的基本規律和處理方法。2、宏觀把握電學實驗的基本規律和處理方法。3、宏觀把握儀器讀數及有效數字的方法。4、宏觀把握坐標圖像的處理方法。5、宏觀把握電學實驗的設計和作圖方法。對策:縱橫交錯點線結合51實驗設計過程:測量部分→電壓控制部分→電源部分測量部分:注意電流表內接法和外接法。(這部分最先設計)電壓控制部分:注意滑動變阻器的分壓式和限流式連接。(這部分是第二個要設計的。)電源部分:注意開關要能控制整個電路。(這部分最后設計,因為最簡單。)52
實驗連線的順序和實驗設計的順序截然相反,因為所有分支都是搭載在主干上的。實驗連線順序:主干→第一分支→第二分支53橫向:1、對比分析有關打點計時器的四個實驗。對策:縱橫交錯點線結合54例1:關于打點計時器的4個實驗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探究影響加速度的因素探究動能定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55例2:同一套裝置可以適用4個不同的實驗但因為實驗的目的不同,原理不同,所以裝置的細節各不相同,處理數據的方法也不同。做實驗題時一定要首先勾畫出“實驗目的”。56橫向:1、對比分析有關打點計時器的四個實驗。2、對比分析電學的三個實驗。對策:縱橫交錯點線結合57例:涉及伏安法的3個電學實驗測定金屬的電阻率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三個實驗的原理各不相同,導致實驗主體也各不相同,因此關注點會不同。58橫向:1、對比分析有關打點計時器的四個實驗。2、對比分析電學的三個實驗。3、對比分析同一個實驗的不同方案。對策:縱橫交錯點線結合59例:同一個實驗的幾種不同方案探究動能定理的5種不同方案橫向:1、對比分析有關打點計時器的四個實驗。2、對比分析電學的三個實驗。3、對比分析同一個實驗的不同方案。4、單獨分析胡克定律實驗、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動量守恒定律實驗、油膜法測分子線度實驗。5、掌握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多用電表的使用和讀數。對策:縱橫交錯點線結合61具體做法一:從問題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存在問題的“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裝置“探究彈簧伸長量和彈力的關系”實驗中出現異常的圖像出現異常的“探究影響加速度的因素”實驗的裝置和圖像裝置有誤操作不當導致圖像異常裝置有誤引起圖像異常典型錯誤歸類(1)作圖習慣沒有養成典型錯誤歸類(1)作圖習慣沒有養成(2)電路原理或器材結構不清楚典型錯誤歸類(2)電路原理或器材結構不清楚典型錯誤歸類第一道是電學實驗題:“測金屬電阻率”。考查了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讀數,“等效替代”的基本方法
,比較簡單,但易錯點多。
34.(1)某同學測量一個圓柱體的電阻率,需要測量圓柱體的尺寸和電阻。①分別使用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測量圓柱體的長度和直徑,某次測量的示數如圖15(a)和圖15(b)所示,長度為_____cm,直徑為_____mm。正確答案:5.01/5.02(2分)5.311-5.319(2分)多帶單位扣1分5.01cm/5.02cm(1分)5.311-5.319mm(1分)正確答案:
②按圖15(c)連接電路后,實驗操作如下:(a)將滑動變阻器R1的阻值置于最_____處(填“大”或“小”);將S2撥向接點1,閉合S1,調節R1,使電流表示數為I0;(b)將電阻箱R2的阻值調至最______(填“大”或“小”);將S2撥向接點2;保持R1不變,調節R2,使電流表示數仍為I0,此時R2阻值為1280Ω;③由此可知,圓柱體的電阻為_____Ω。
大(1分)大(1分)1280Ω(2分)多帶單位扣1分
1280Ω(1分)失分點:重復帶單位2010年的高考實驗題是漏帶單位。2010年廣東省高考題(1)圖13是某同學在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中獲得的一條紙帶。①已知打點計時器電源頻率為50Hz,則紙帶上打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_________。②ABCD是紙帶上四個計數點,每兩個相鄰計數點間有四個點沒有畫出。從圖13中讀出A、B兩點間距s
=________;C點對應的速度是_____
___(計算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失分點:沒有注意到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12年高考題)重力加速度取9.8m/s25或5.0(0分)(42%)填寫錯位的:出現很多這樣的學生(12年高考題)34.(1)研究小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如圖16(a)所示其中斜面傾角θ可調,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紙帶上計數點的間距如圖16(b)所示,其中每相鄰兩點之間還有4個記錄點未畫出。①部分實驗步驟如下:測量完畢,關閉電源,取出紙帶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工作穩定后放開小車將小車依靠在打點計時器附近,小車尾部與紙帶相連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讓紙穿過限位孔上述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用字母填寫)②圖16(b)中標出的相鄰兩計數點的時間間隔T=
s③計數點5對應的瞬時速度大小計算式為v5=
。④為了充分利用記錄數據,減小誤差,小車加速度大小的計算式應為a=
(2013年高考實驗題評卷情況分析)34(1)主要存在的問題(6.6分)在大綱規定的實驗基礎上進行重組與創新,旨在考查學生是否熟悉常規實驗器材,是否真正動手做過這些實驗,是否能靈活運用學過的理論、實驗方法、儀器去處理、分析、研究某些未做過的實驗。包括設計某些較簡單實驗等。實驗題多源于課本而高于課本,所給情景和要求跟課本是不同的,是教材中的變形實驗,以課本實驗為背景,通過改變實驗一條件或增加條件限制。加強了對遷移、創新、實驗設計等能力的考查。③重視利用課程標準所列實驗的原理、方法和器材再與其它知識重新組合、推陳出新。76③重視利用課程標準所列實驗的原理、方法和器材再與其它知識重新組合、推陳出新。如:力學實驗越來越注重考查考生在不同的力學實驗新情境設計方案下如何“理解新實驗原理”的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電學實驗仍以“測電阻”為核心,考查考生在給定條件下電學實驗設計的能力,同時越來越多的突出了對“實驗過程”的考查:如實驗的操作過程、數據的處理過程、誤差的分析過程、實驗結論的認證與評價過程、規律的應用過程、理論的探究過程以及從圖線得到所求物理結果的能力等等,能力要求較高.77使用儀器+能力遷移
基本儀器的使用是必考的內容,完整實驗的考查基本是取材于課本中的學生實驗,屬考試大綱所要求的實驗內容,但實驗裝置和方法會有遷移變化。具體考查情況如下表所示:替代法測電阻替代法測電阻替代法測電阻雖然能力遷移考查大多是垂直遷移能力要求,但大多是常見的,學生熟悉的方法,象伏阻法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替代法測電阻都是學生平時學過的方法。
只有多用表的電壓擋測電壓,要考慮多用表的紅、黑筆的正負,連線接入較為新穎。兩種圖象的分析也與學生平時所見的圖象有所不同,需要學生結合實驗原理進行分析,垂直遷移能力要求較高。
“基本儀器使用+拓展應用”組合,夯實基礎,開闊思路
基本儀器使用要從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項,可以直接測量什么物理量(或控制什么物理量),能夠間接測量什么物理量(或組成什么測量電路),從拓展的角度,還能夠和其他器材組合測量什么物理量等問題展開,如下面方框打點計時器的復習,配套對應的例題和練習,明確基本儀器的功能,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熟悉基本應用。“常規實驗復習+方法遷移”組合,靈活思維,拓展能力
常規實驗復習要從實驗器材,步驟,方法和原理展開,注重操作的細節,特別是重要實驗步驟的操作,重視實驗數據的處理手段和方法的運用,知道誤差的分析和待求物理量的推導方法,從基本實驗原理出發,利用等效替代測量法的思維,強化實驗方法的遷移應用,使學生熟悉思維方法。如下面方框復習測金屬絲的電阻率:“常考點專題+重點實驗專題”組合,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實驗圖象和數據表格是常考點,也是考生得分的薄弱之處。
1.在細節處失分,對坐標的單位、倍數關系等觀察不細,導致數據計算失誤;
2.與原理或方法結合不夠,導致無法推導相關的物理量;
3.對表格的數據分析不夠或缺乏分析方法,找不到數據特點或問題所在。因此,必須通過專題的形式加強圖象和表格的復習,使考生掌握圖象和表格分析方法,提高考生處理圖象和表格信息的敏感度和熟練度,提高考生在這方面的得分率!如下面是關于圖象復習的方框圖,讓學生明確復習要點,通過典型例題和配套練習,訓練成型!從2013年起打破了壓軸題的命題慣例,有利于高中物理的全面復習。計算題的內容:一力、一電四、新課標理綜(物理)卷必考題的內容分析1.計算題內容的分析2015年新課標高考理綜I卷第24題
如圖,一長為10cm的金屬棒ab用兩個完全相同的彈簧水平地懸掛在勻強磁場中;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0.1T,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彈簧上端固定,下端與金屬棒絕緣,金屬棒通過開關與一電動勢為12V的電池相連,電路總電阻為2Ω。已知開關斷開時兩彈簧的伸長量均為0.5cm;閉合開關,系統重新平衡后,兩彈簧的伸長量與開關斷開時相比均改變了0.3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m/s2。判斷開關閉合后金屬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屬棒的質量。2015年新課標高考理綜I卷第25題返回一長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塊;在木板右方有一墻壁,木板右端與墻壁的距離為4.5m,如圖(a)所示。t=0時刻開始,小物塊與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運動,直至t=1s時木板與墻壁碰撞(碰撞時間極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變,方向相反;運動過程中小物塊始終未離開木板。已知碰撞后1s時間內小物塊的v–t圖線如圖(b)所示。木板的質量是小物塊質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求(1)木板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1及小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μ2;(2)木板的最小長度;(3)木板右端離墻壁的最終距離。2015年新課標高考理綜II卷第24題返回
如圖,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q>0)的例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A、B為其運動軌跡上的兩點。已知該粒子在A點的速度大小為v0,方向與電場方向的夾角為60°;它運動到B點時速度方向與電場方向的夾角為30°。不計重力。求A、B兩點間的電勢差。2015年新課標高考理綜II卷第25題返回
下暴雨時,有時會發生山體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某地有一傾角為θ=37°(sin37°=0.6)的山坡C,上面有一質量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與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處于靜止狀態,如圖所示。假設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總質量也為m(可視為質量不變的滑塊),在極短時間內,A、B間的動摩擦因數μ1減小為3/8,B、C間的動摩擦因數μ2減小為0.5,A、B開始運動,此時刻為計時起點;在第2s末,B的上表面突然變為光滑,μ2保持不變。已知A開始運動時,A離B下邊緣的距離l=27m,C足夠長,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在0~2s時間內A和B加速度的大小;(2)A在B上總的運動時間。2、計算題的試題特點計算題綜合性不強,情景較常規,難度適中,梯度明顯,模式單調,熱點突出!必考部分:題量只有兩道,考查相對固定,其中一題為力學部分考查(勻變速直線運動,牛頓第二定律綜合,曲線及圓周運動和受力平衡)。另一題主要考查電場磁場(帶電粒子在磁場或復合場中運動)或電磁感應(線框模型或導軌問題)。由于動量部分作為選修出現,因此對于電磁感應中的雙導桿模型中不再涉及(結合動量知識求非平衡狀態下速度等問題),實際減小了電磁感應部分難度。因此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運動問題作為第二題壓軸出現的概率依然較大,需引起重點注意。同時不能完全排除電磁感應考查的可能性,學生需同時注意電磁感應中線框模型問題的練習(因動量選修問題,導軌類模型難度降低,壓軸考察可能性較低。選考部分(3-5):此部分由于知識點限制,考察方式和內容相對單一。學生需加強各種模型的認識(彈簧,繩,1/4圓弧等)及各種典型問題(碰撞,二次碰撞,反沖爆炸等)的練習。尤其需注意碰撞(類碰撞)問題中的分別分步計算及彈簧模型中對運動過程的分階段分析。(2)計算題的試題特點計算題綜合性不強,情景較常規,難度適中,梯度明顯,模式單調,熱點突出!88突顯了考綱對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能力的考查
數學不僅是解決物理問題的工具同時也是物理學的一種重要方法。每年都有一半的題目涉及數學這一處理工具。(2013年)24.水平桌面上有兩個玩具車A和B,兩者用一輕質細橡皮筋相連,存橡皮筋上有一紅色標記R。在初始時橡皮筋處于拉直狀態,A、B和R分別位于直角坐標系中的(0,2l)(0,-l,)和(0,0)點。已知A從靜止開始沿y軸正向做加速度太小為a的勻加速運動:B平行于x軸朝x軸正向勻速運動。在兩車此后運動的過程中,標記R在某時刻通過點(l,l)。假定橡皮筋的伸長是均勻的,求B運動速度的大小。2013年的24題,除了列出A、B的運動學公式需要物理知識外,其他都是數學問題。將“橡皮筋的伸長是均勻的”轉化為數學比例問題,畫出大致的坐標圖找出相似三角形進而找到比例關系,這些都需要數學思維和扎實的數學功底;本題的關鍵是根據橡皮筋的伸長是均勻的特點,因而無論什么時候R到A和B的距離之比為2∶1,在此基礎上構建相關的幾何(解析)模型得出兩個物體運動的實際位移,本題中橡皮筋只是數學模型構建的載體。由于高中教材已弱化了定比分點的知識,所以考生只能選擇構建三角形相似比求解兩車位移。很多考生由于平時復習未經歷過類似的訓練,因而沒法在短時間內構建出數學模型,茫然而無法動筆。考查學生運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2010第20題.太陽系中的8大行星的軌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圓軌道。下列4幅圖是用來描述這些行星運動所遵從的某一規律的圖像。圖中坐標系的橫軸是,縱軸是;這里T和R分別是行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和相應的圓軌道半徑,T0和R0分別是水星繞太陽運行的周期和相應的圓軌道半徑。下列4幅圖中正確的是
考查學生運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BABCD階段性——將題目涉及的整個過程恰當地劃分為若干階段;3、備考策略①把握階段性、聯系性、規律性,培養物理過程分析能力聯系性——找出各個階段之間由什么物理量聯系,以及各個階段的連接點,比如“速度”這個物理量一般不發生突變,它既是上一階段的末速度,又是下一階段的初速度;規律性——明確每個階段分別遵循什么物理規律.因此只要對物理過程按時間順序,一步一步地列出相關式子,就可以使問題得解。92解題思維過程93文字情景過程模型過程特征規律方程數學解物理解形成抽象找出列出判斷確定93【例2】下面是一物理演示實驗,它顯示:圖3中自由下落的A和B經反彈后,B能上升到比初位置高得多的地方.A是某種材料做成的實心球,質量m1=0.28kg,其頂部的凹坑中插著質量m2=0.1kg的木棍B,B只是松松地插在凹坑中,其下端與坑底之間有小空隙.將此裝置從A下端離地板的高度H=1.25m處由靜止釋放,實驗中,A觸地后在極短時間內反彈,且其速度大小不變;接著木棍B脫離球A開始上升,而球A恰好停留在地板上.求木棍B上升的高度.重力加速度g=10m/s2.
圖3◆
會拆題——審題能力的表現對于復雜問題要善于分解,各個擊破9596AvB【例題1】如圖所示,質量為m,電荷量為q,重力不計的帶正電粒子,以速度v從A點垂直射入勻強磁場,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1問】為什么帶電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其圓心怎樣確定?其半徑、周期分別是多少?有何規律?OCf帶電粒子在單一場中的運動分析AvB【例題1】如圖所示,質量為m,電荷量為q,重力不計的帶正電粒子,以速度v從A點垂直射入勻強磁場,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2問】若粒子以A點為中心,可在垂直磁場的平面內向任意方向發射,但速度大小一定為v,那么,粒子可能經過的區域怎樣?2r【例題1】如圖所示,質量為m,電荷量為q,重力不計的帶正電粒子,以速度v從A點垂直射入勻強磁場,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3問】設置一塊足夠長的擋板MN,若粒子可從A點向擋板右側任意方向發射,但速度大小一定為v,那么粒子射到擋板上的范圍多大?若粒子分別以v1、v2方向發射,射到擋板上所經歷的時間差又是多少?已知v1、v2與MN垂線的夾角為θ.AvBMNP1vvvP1Av1BMNv2θθO1O2【例題1】如圖所示,質量為m,電荷量為q,重力不計的帶正電粒子,以速度v從A點垂直射入勻強磁場,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垂直于紙面向里.【5問】在發射點A右側距離A點為d(d<2r)處設置一塊足夠長的擋板,若粒子以A點為中心,可在垂直磁場的平面內向任意方向發射,但速度大小一定為v,那么,粒子能射到擋板上的范圍為多大?vMNP1P2QvABvMNP1P2QABvABNP1MP2vvO2O1QQMNAB“滾錢幣、鋼圈”QMNABQMNAB計算題簡潔表達就是要說清三要素:對象、狀態(或過程)、規律。②選準對象、狀態、過程、規律,培養學生簡潔表達能力③增強得分意識只有不會做的計算題,沒有不能得分的計算題!④提高得分能力:“規范表達,過程分析,詳列式”是得分的法寶!10235.(18分)如圖15所示,一條軌道固定在豎直平面內,粗糙的ab段水平,bcde段光滑,cde段是以O為圓心、R為半徑的一小段圓弧。可視為質點的物塊A和B緊靠在一起,靜止于b處,A的質量是B的3倍。兩物塊在足夠大的內力作用下突然分離,分別向左、右始終沿軌道運動。B到d點時速度沿水平方向,此時軌道對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B所受重力的3/4,A與ab段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g,求:(1)物塊B在d點的速度大小v;(2)物塊A滑行的距離s.簡潔表達,說清三要素:對象、狀態(或過程)、規律(1)物塊B(對象)在d點(狀態),由牛頓第二定律(規律)
解得(2)A、B(對象)分離過程(過程),由動量守恒定律(規律)
B(對象)由b到d的過程(過程),由機械能守恒定律(規律)
A(對象)向左滑行到停止的過程(過程),由動能定理(規律)聯立解得:10年廣東高考題增強計算題的得分意識和得分能力【例】圖1所示為一根豎直懸掛的不可伸長的輕繩,下端拴一小物塊A,上端固定在C點且與一能測量繩的拉力的測力傳感器相連.已知有一質量為m0的子彈B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0射入A內(未穿透),接著兩者一起繞C點在豎直面內做圓周運動,在各種阻力都可忽略的條件下測力傳感器測得繩的拉力F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已知子彈射入的時間極短,且圖2中t=0為A、B開始以相同速度運動的時刻,根據力學規律和題中(包括圖)提供的信息,對反映懸掛系統本身性質的物理量(例如A的質量)及A、B一起運動過程中的守恒量,你能求得哪些定量的結果?本題難度0.24過程分析,列式得分A、B碰撞,由動量守恒:A、B整體,在最低點由牛頓第二定律:A、B整體,從最低點到最高點的過程,由機械能守恒定律:A、B整體,在最高點由牛頓第二定律:A、B整體,一起做圓周運動的周期:T=2t0
…①…②…③…④…⑤增強計算題的得分意識和得分能力過程分析,列式得分mlv1v2聯立方程組①~⑤解出反映本身性質的量:守恒量:T=2t0
機械能:讓學生堅信: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標準維修服務合同示范文本
- 世紀佳緣 合同樣本
- 城鎮房屋拆遷方案范本
- 2025年的裝修施工合同樣本
- 推動團隊創新的策略計劃
- 書印刷供貨合同樣本
- 養鴨租地合同樣本
- 2025裝飾材料供應合同范本
- 出售二手房貸款合同標準文本
- UPS采購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年的租房合同范本標準版
- 2025-2030中國眼藥水和眼藥膏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焊接知識培訓課件模板
- 2022年陜西省普通高校職業教育單獨招生統一考試模擬題
- 靜脈藥物調配中心PIVAS靜脈用藥配置中心靜脈藥物配置中心靜配中心調配工作簡介培訓教學課件
- 常壓熱水鍋爐產品質量證明書
- 出廠檢驗報告范本(共3頁)
- 第三節 意大利現代設計
- 自體輸血知情同意書
- 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單元測試題及答案(全冊)
- 醫療衛生培訓消毒知識培訓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