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三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_第1頁
專題三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_第2頁
專題三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_第3頁
專題三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_第4頁
專題三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課程導入:小故事

一老教授昔日培養的三個得意門生都事業有成,一個是官場上春風得意,一個在商場上捷報頻傳,一個埋頭做學問如今也苦盡甘來,成了學術明星。

于是有人問老教授:你以為三人中哪個會更有出息?老教授說:現在還看不出來。

人生的較量有三個層次:

最低層次——技巧的較量中間層次——智慧的較量最高層次——人格的較量目錄人格概述影響人格形成和發展的因素健康人格的培養和發展課堂實踐環節第一節人格概述一、什么是人格二、人格的特征三、人格結構理論四、人格的內容5一、什么是人格?“你……你這是對我人格的侮辱!”“我這樣做對不起我自己的人格。”“噓,那個人人格不健全啊……”

……這些“人格”的含義一樣嗎?6“人格”(Personality)拉丁語“面具”(persona)心理學沿用其含義,把一個人在人生舞臺上扮演的角色的種種行為的心理活動都看作是人格的表現。因此,各種心理學著作中都把“人格”看成是人與人區別開來的獨特的心理特性。7人格的界說:人格(personality)是心理學中最難下定義的概念之一。法律上講“保護人格尊嚴”,是將人格視為權利義務主體的資格。日常話語中講“人格高尚”或“人格低下”,是將人格視為道德的主體,與人品、品格同義。但心理學中講的人格,雖涉及人的權利和責任,也包含人的道德品質,但遠遠不只是這些方面。8心理學中的人格概念,倒是更接近日常話語中的“性格”一詞,如內外向、情緒穩定性、處事和待人的方式等等。但不同的心理學家對人格的理解不同,因而所下的定義也不同。據人格心理學家奧爾波特(G.W.Allport,1937)說,人格的定義有50種之多。9人格裂變的姑娘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周圍,有一個人,有15個名字、15種不同的裝扮、15種不同的發式、15種不同的聲調和面孔、15種不同的性格、15種不同的生活,您會有怎樣的感覺?我想,你一定會感到非常驚異和迷惑。您首先的反應可能是不信,這太超乎我們的想象了,這能是真的嗎?可是,這恰恰就是紀實體的心理分析小說《人格裂變的姑娘》中主人公西碧爾的現實。這部小說除了人名是假的,其它事實幾乎都是真實、未加修飾的。她就是存在著15種不同的裝扮、聲調、面孔、性格和生活的那個人,活生生的人。心理學上,把這種一個人具有多種人格的現象,稱做“多重人格”。10《化身博士》,故事主角杰克爾博士是個雙重性格的人,表面上他學識淵博、德高望重,內心深處卻潛伏著一種尋歡作樂的邪惡。他既要在人們面前保持一種虛假的莊重神態,又必須時刻隱藏和壓抑著自己追求享樂的丑惡欲望。后來杰克爾醫生發明了一種特殊的新藥,吃下去便會變成另一個自我--野蠻殘暴的海德先生,外出尋歡作樂,干盡壞事;回到家后,再服一劑藥水,他則又變成了受人尊敬的杰克爾博士。可是,藥物漸漸地被用完了,杰基爾博士發現自己再也不能變回原來的自己,只能作為罪孽深重的海德先生留在世上,就服毒自殺了。他的朋友厄塔森先生從他遺書中,得知了其中的秘密并為讀者講述了這個故事。該作品情節迭宕,撲朔迷離,驚心動魄,扣人心弦,充滿了科幻色彩。11

人格是一個人具有的不同于他人的獨特而穩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征或特質。

人格與人們穩定的和持久的特質有關,包括個體感知自我、世界和他人方式的一致性;體驗和處理個人的情緒的一致性;行為方式的一致性。獨特性社會性整體性穩定性二、人格的特征13

(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中有三個成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人格結構理論1415本我:

是原始的無意識的先天本能或欲望,是基本的驅力源,包括性與攻擊等。本我以非理性的方式工作,遵循“快樂原則”——即不受現實和道德的約束而滿足其原始欲望。16自我:

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在人格中代表現實性一面,其主要作用是調節本我與超我兩者的矛盾,她遵循“現實原則”——以合理的方式來滿足本我的要求。17超我:

是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次,是由于個體在生活中接受社會文化和道德規范的教養而逐步形成的,是社會化的結果。超我有兩個重要成分: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循“道德原則”,它具有三個作用:抑制本我的沖動、對自我進行監控、追求完善的境界。

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是基于心理病理學的假設,在他看來,當本我、自我、超我三者處于協調時,人格表現出一種健康狀態;三者失調時,就引發心理疾病。19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治療的案例病例——安娜(化名)。安娜21歲時(1880年)找弗洛伊德看病,那時她已患病兩年了,病情發作后的主要癥狀有:右側肢體感覺喪失,強直性痙攣,不能用母語(德語)講話,但能說英語,意識不清,不認識熟人,自言自語,嗜睡等。經各種檢查均未發現器質性病變,診斷為歇斯底里。(一種精神疾病,可出現各種各樣的感覺、運動或精神障礙。無任何器質性病變,傳統上歸屬于神經癥)

原來,安娜是一個獨生女,自幼很愛父親。兩年前(1878年)父親身上長了個大膿腫,發高燒,她和母親輪流守護。有一次她母親不在,她一個人守在床邊,等著外科醫生里開刀。這時父親問她幾點了,她本來想好好看表,但眼里充滿淚水,看不清表,又怕父親看見她流淚,便努力克制自己。從那以后,她就得了視力模糊的毛病。又有一次她坐在父親病床邊的椅子上,感到疲倦,右臂放在椅背上在幻想著什么,忽然她好像看見一條蛇從墻上爬到病床要咬她父親,她非常恐懼,想站起來把蛇趕走,但放在椅背的小臂怎么也抬不起來,人也站不起來,同時右側肢體失去了知覺,她焦急地想禱告,但說不出話,只想起了小時候讀過的幾句英文詩,便背了出來。21以后她發病后就只能講一些簡單的英語,而不會講德語。安娜生病后不能喝水,口渴時拿杯子,見了水就怕。后來在催眠狀態下,安娜講了一件事:她小時候,一個英國女人帶著一條狗來她家做客,那狗當著安娜的面喝了杯子里的水,當時她很惡心,但出于禮貌,只好把怒氣壓了下去,什么話也沒說。當她回憶起這件事并講出來之后,立即喝下大量的水,而且不能喝水的癥狀也從此消失。(二)伯恩的人格結構理論

1964年,加拿大臨床醫生埃里克·伯恩博士在其專著《人們玩的游戲》一書中,提出一種新的人格結構理論,認為人格由“兒童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和“父母自我狀態”三種自我狀態構成。大體上與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相對應。22四、人格的內容個人的心理特征人格傾向性人格性格氣質能力思想價值觀興趣動機

需要氣質和性格是人格的重要方面氣質是表現在心理活動強度、速度和靈活性等動力特點方面的人格特征;性格是表現在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1、氣質的定義氣質是指一個人與生俱來的、人的心理活動典型而穩定的動力特征。氣質相當于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脾氣、秉性或性情。(一)氣質2、氣質的心理特性1、感受性2、耐受性3、不隨意反應4、反應速度5、靈活性6、情緒興奮性7、可塑性8、傾向性27課堂上討論問題時,往往會有這樣的典型表現:甲:總是搶先發言,講起話來粗聲大氣,像放連珠炮一樣快,爭論得手舞足蹈,漲得臉紅脖子粗。乙:講話口齒伶俐,眉飛色舞,有手勢但又較節制,一邊講還一邊觀察別人對自己講話的反應。丙:先思考一番,然后再不慌不忙地陳述自己的意見丁:坐在那里,半天不言,等大家說完,或在伙伴的催促下,才講出自己的獨到見解,講話時語調舒緩,但口氣十分肯定。(二)氣質的類型及特征氣質測驗(15-20分鐘完成)本測驗是有關個人興趣、愛好、態度等方面的問題。每個人對這些問題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回答自然也是不同的,因而答案并沒有“對”、“錯”之分,請不要有所顧忌,你完全應該根據自己的真實體驗和實際情況來回答,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去思考,應順其自然,根據第一印象作出判斷。注意:測驗中的每一個問題都要回答,不要遺漏,以避免影響測驗結果的準確性。記分方法:很符合,記2分;比較符合,記1分;介于符合與不符合之間,記0分;比較不符合,記-1分;完全不符合,記-2分。1.做事力求穩妥,不做無把握的事。

2.遇到可氣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的話全說出來才痛快。

3.寧肯一個人干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

4.到一個新環境很快就能適應。

5.厭惡那些強烈的刺激,如尖叫、噪音、危險鏡頭等。

6.和人爭吵時,總是先發制人,喜歡挑釁。

7.喜歡安靜的環境。

8.善于與人交往。

9.羨慕那種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0.生活有規律,很少違反作息制度。

11.大多數情況下情緒是樂觀的。

12.碰到陌生人覺得很拘束。

13.遇到令人氣憤的事,能很好地克制。

14.做事總是有旺盛的精力。

15.遇到問題常常舉棋不定,優柔寡斷。

16.在人群中從不覺得過分拘束。

17.情緒高昂時,覺得干什么都有趣;情緒低落時,又覺得什么都沒有意思。

18.當注意力集中于一事物時,別的事很難使我分心。

19.理解問題總比別人快。

20.碰到危險情景,常有一種極度恐怖感。

21.對學習、工作、事業懷有很高的熱情。

22.能夠長時間做枯燥、單調的工作。

23.符合興趣的事情,干起來勁頭十足;否則就不想干。

24.一點小事就能引起情緒波動。

25.討厭做那種需要耐心、細致的工作。

26.與人交往不卑不亢。

27.喜歡參加熱烈的活動。

28.愛看感情細膩、描寫人物內心活動的文學作品。

29.工作學習時間長了,常感到厭倦。

30.不喜歡長時間談論一個問題,愿意實際動手干。

31.寧愿侃侃而談,不愿竊竊私語。

32.別人說我總是悶悶不樂。

33.理解問題比別人慢些。

34.疲倦時只要短暫的休息就能精神抖擻,重新投入工作。

35.心里有話寧愿自己想,不愿說出來。

36.認準一個目標就希望盡快實現,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37.學習、工作同樣一段時間后,常比別人更疲倦。

38.做事有些莽撞,常常不考慮后果。

39.老師或師傅講授新知識、技術時,總希望他講慢些,多重復幾遍。

40.能夠很快忘記那些不愉快的事情。41.做作業或完成一件工作總比別人花的時間多。42.喜歡運動量大的劇烈體育活動,或參加各種文藝活動。43.不能很快地把注意力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情上去。44.接受一個任務后,就希望把它迅速解決。45.認為墨守成規比冒風險強些。46.能夠同時注意幾件事物。47.當我煩悶的時候,別人很難使我高興起來。48.愛看情節起伏跌宕、激動人心的小說。49.對工作抱認真嚴謹、始終如一的態度。50.和周圍人們的關系總是相處不好。51.喜歡復習學過的知識,重復做已經掌握的工作。52.希望做變化大、花樣多的工作。53.小時候會背的詩歌,我似乎比別人記得清楚。54.別人說我“出語傷人”,可我并不覺得這樣。55.在體育活動中,常因反應慢而落后。56.反應敏捷,頭腦清楚。57.喜歡有條理而不甚麻煩的工作。58.興奮的事常使我失眠。59.老師講新概念,常常聽不懂,但是弄懂以后就很難忘記。60.假如工作枯燥無味,馬上就會情緒低落。計算方法:

(1)把每題按下面題號相加,計算各欄總分。膽汁質:2.6.9.14.17.21.27.31.36.38.42.48.50.54.58

多血質:4.8.11.16.19.23.25.29.34.40.44.46.52.56.60粘液質:1.7.10.13.18.22.26.30.33.39.43.45.49.55.57

抑郁質:3.5.12.15.20.24.28.32.35.37.41.47.51.53.59判定方法:如果某一欄得分超過20分,其他三欄得分較低,則為典型的該氣質;如果這一欄在20分~10分之間,其他三欄得分較低,則為一般氣質。如果有兩欄的得分顯著超過另兩欄的得分,而且分數比較接近,則為兩兩混合型氣質。如果一欄的得分低,其他三欄都不高,但很接近,則為三種氣質的混合型。有一項關于大學生氣質類型的調查表明:

大學生中混合型氣質多于單一型氣質。總的趨勢是多血質類型人數最多,共占56.32%;其次為粘液質,占24.18%;再次為膽汁質,占13.74%;抑郁質類型最少,占5.77%。文理科大學生四種氣質分配的差異是:理科大學生屬于粘液質的比文科大學生多;文科大學生中屬于膽汁質、多血質、抑郁質的多于理科大學生。男大學生中屬于膽汁質、多血質者多于女大學生,女大學生中屬于粘液質者多于男大學生。(1)體液說:2500多年以前,古希臘哲學家希波克拉底就觀察到人的心理活動的這種現象。他根據自己的觀察將人劃分為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和抑郁質四種體質類型。500年后,羅馬醫生蓋倫才在希波克拉底類型劃分的基礎上,提出了氣質這一概念。1、氣質類型及生理機制巴甫洛夫指出,兩種基本神經過程的三個特性之間的不同組合,構成了高級神經活動的不同類型。從理論上講可以組合成12種不同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但是,有些類型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巴甫洛夫根據大量的實驗確定,只存在著四種最基本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即興奮型、活潑型、安靜型和抑制型。(2)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學說多血質:多血質的神經過程的特點是強、平衡且靈活。活潑好動,言語行動敏捷,反應速度、注意轉移的速度都比較快,行為外向;容易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善交際,不怯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注意力容易分散,興趣多變,情緒不穩定2、氣質類型的特征膽汁質:

膽汁質的神經過程的特征是強但不平衡。顯得精力旺盛,行為外向,直爽熱情,情緒興奮性高,但心境變化劇烈,脾氣暴躁,難于自我克制。

黏液質:黏液質神經過程的特點是強、平衡但不靈活。穩重而缺乏靈活,踏實卻有些死板,沉著但生氣不足;

抑郁質:抑郁質的神經過程的特點是弱,而且興奮過程更弱。多疑多慮,內心體驗深刻,敏感機智,膽小,孤僻,愛獨處,不愛交往;做事認真仔細,動作遲緩,防御反應明顯。(三)氣質意義與實踐活動1、氣質具有雙重性,一方面無本身無好壞之分,一方面還表現在一種氣質類型在影響人的心理過程的進行和個性品質的形成上,都存在向好、壞兩個方面發展的可能性。2、氣質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價值與成就的高低,但是對人在不同性質的活動中的適應性,甚至活動的效率卻有一定的影響。(四)性格性格是一個人比較穩定的對現實的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是人格結構中表現最明顯,也是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可從以下三方面理解:1、什么是性格性格是表現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個性心理特征性格是個性中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征性格是比較穩定而獨特的個性心理特征441.性格的態度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3.性格的情緒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自私或無私,勤勞或懶惰謙虛或驕傲,創新或守舊主動或被動,快記或慢記幻想或現實,獨立或依賴強度,穩定性,持久性,主導心境目的明確,控制行為,長期工作中表現的特征,在緊急危難時表現出來的特征2、性格的結構與結構特征(1)性格的結構道德特征(2)性格結構的特征理智特征情緒特征3、性格的類型理智—情緒型獨立—順從學說外向—內向型A-B-C型第二節影響人格形成和發展的因素一、影響人格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二、影響人格形成的因素48弗洛伊德認為,成人的人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早期的童年經驗。在童年的不同發育階段,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共同的發展動力是一致的,即源于心理性欲或力比多的滿足。他將性本能的能量稱為力比多(1ibido),把它看成人類行為的最重要的動力。

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人格發展的順序依次經歷五個心理性欲發展時期:口唇期、肛門期、性器官期、潛伏期和生殖期。(一)弗洛伊德的觀點一、人格形成與發展的過程491、口唇期(0—18個月):在此階段,兒童的大部分滿足與口腔部位的吸飲、咀嚼和吞咽等活動有關。如果此一時期出現問題,個體的人格發展就會受到挫折。比如,斷奶過早可能形成一種“口唇人格”。擁有接受性口唇人格的個體表現為過分依賴他人,非常容易輕信。如果兒童的滿足受到父母嚴格的限制,可能會發展出表現為野心勃勃、攻擊性很強的攻擊性口唇人格。每個人都經歷口唇期的階段,到成人后抽煙﹑飲酒﹑嚼口香糖的快感都是口唇快感的延伸。502、肛門期(18—36個月):在這一時期,肛門區成為主要的滿足源。此期衛生習慣的訓練,對兒童的人格的發展十分關鍵。如果管制過嚴或順遂兒童的意志,人格發展會出現偏差。如固著在這一時期的兒童有可能形成所謂的肛門人格,表現為吝嗇、教條、頑固,或者表現得特別慷慨與樂善好施。

513、性器官期(3—6歲):這時的兒童,動作與知覺能力進一步發展,人際交往技巧開始形成.此時,兒童開始關注自身及他人的性器官,注意到兩性之間的差別,3-5歲的孩子變得依戀父母中的異性一方,男孩是戀母情結,女孩是戀父情結。正常發展的兒童通過分別認同自己的父親、母親來解決這些問題,但如果產生認同問題會形成所謂的性器人格,男性表現為極強的虛榮心、沖動和自我膨脹,女性則表現為不斷追求凌駕于與男人之上。

524、潛伏期(6歲—青春期前):在此期,心理性欲力的力量處于低潮,主要是兒童的興趣擴大,對周圍事物的關心大大增加。潛伏期的顯著特征是男女之間的情感相對疏遠,團體活動中呈男女分離趨勢。5、兩性期(青春期及以后):此期個體性器官逐步發育成熟,兩性生理與心理特征差異顯著,性的需求轉向相似年齡的異性,開始有了兩性生活的理想和婚姻家庭的意識。53弗洛伊德認為,在心理性欲發展的早期,那些避免了嚴重問題的成人容易形成適應較好的人格,他們成熟、適應良好、有能力愛與被愛。54艾里克森構建了一個貫穿個體一生發展的“心理社會性”人格發展模型。盡管艾里克森和弗洛伊德一樣認為人格的結構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組成,也認同本我是人格的原動力,但艾里克森更強調自我的重要性,認為自我是個人本體意識同一性的源泉,是個人適應環境的保證。艾里克森尤其注重個人與社會環境的交互作用對人格的影響。(二)埃里克森的理論5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