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忻州市趙村中學高二地理月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下圖為世界某大洲兩條重要河流水系圖。讀圖,關于甲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于發源于赤道地區,流量的季節變化小B.由于依賴冰川融水補給,所以為季節性河流C.因為流經地中海沿岸所以冬季為河流豐水期D.下游地區,灌溉農業發達且流域面積小參考答案:2.讀“某地地質、地形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9.關于該地的敘述,正確的是A.該地地質構造是背斜B.該地地形是內力作用的結果C.①地良好的儲油構造D.該地是向斜成山10.關于②地說法正確的是A.不可能形成裂谷和陡崖B.不可能有泉水出露C.可能產生地震等地質災害D.可作為水庫的選址參考答案:9.D
10.C9.該地地質構造是褶皺,受內、外力共同作用形成該地地形;①地是向斜良好的儲水構造;該地是向斜成山,背斜成谷。選D正確。10.②是斷層,兩側巖層有相對位移,容易形成陡岸;在斷層處地下水易出露形成泉水;斷層處地質構造不穩定,易產生地震等地質災害;斷層處不可作為大型工程建設的選址。選C正確。3.右圖為“某區域略圖”,圖5為“該區域某月甲河水位及地下水位略圖”。據此回答27—30題。27.根據圖中信息,確定該地區為(
)A.南半球的七月
B.北半球的七月C.南半球的一月
D.北半球的一月28.甲河流域的氣候特點為(
)
A.全年溫和多雨
B.全年干燥少雨C.七月溫和多雨
D.一月炎熱多雨29.據圖中信息可知,甲河流域此時(
)A.盛行西南風
B.受副熱帶高壓控制C.盛行西北風
D.日落時刻在18時以后30.關于甲河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
B.雨季時南岸地表徑流量小于北岸C.甲河冬季時結冰期較短
D.甲河流域沙漠面積廣布參考答案:27.A
28.C
29.C
30.B4.讀東亞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3.此時東亞所處的季節最可能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此時A.北京降溫明顯 B.濟南風力強勁C.沈陽陰雨天氣 D.呼和浩特刮西北風參考答案:3.D
4.A該題組主要考查等壓線的判讀及天氣系統對天氣的影響。【3題詳解】由“東亞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得知此時亞歐大陸內部出現強高壓切斷副極地低氣壓帶,是北半球的冬季。故選D。【4題詳解】此時冷鋒影響北京,故北京降溫明顯,A正確;濟南所在地等壓線稀疏,風力強勁錯誤;沈陽在冷鋒過境前,此時還沒有陰雨天氣,C錯誤;由等壓線分布判斷此時呼和浩特的風向是東北風,D錯誤。故選A。5.讀圖,回答下列問題。8.根據圖中等溫線分布特點可知,該海區()A.在北半球,A處有暖流經過
B.在北半球,A處有寒流經過C.在南半球,A處有寒流經過
D.在南半球,A處有暖流經過9.A洋流可能出現在圖中()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參考答案:8.D
9.D
試題通過等溫線圖和區域圖考查等溫線的判斷和洋流的分布規律。8題:圖中等溫線數值向北增加,越向北水溫越高,該地位于南半球;洋流流向與等溫線彎曲方向一致,可知洋流自水溫高的流向水溫低的海區為暖流。9題:圖中甲、丙兩地位于北半球,可直接排除;丁處是巴西暖流,乙處是西澳大利亞寒流,D正確。
6.據報道,近些年來,日本一些科學家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認為世界上沒有“無用之物”,一切廢物都能被利用起來,并把實施“零排放”的社會稱為“循環型經濟社會”,經政府、企業和科技界的共同努力,日本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據材料回答日本政府認為的“循環型經濟社會”應該是
A.完全不排放廢棄物
B.不開采自然資源C.最佳生產、最少消費
D.適量消費、最少廢棄參考答案:D7.全球性大氣運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并對氣候形成產生重要影響。下圖為某半球局部大氣運動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23.關于圖中四處氣流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是極地高氣壓帶
B.②處氣流上升,常出現陰雨天氣C.③氣流為西北風
D.④為東北信風帶24.根據圖中氣壓帶風帶分布位置,判斷此時可能是A.1月
B.4月
C.7月
D.9月參考答案:23.B
24.A本題主要考查風帶和氣壓帶及其季節移動,要求我們熟悉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以及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23.①位于300N附近,是副熱帶高氣壓帶,A錯;
②處氣流上升,常出現陰雨天氣,B對;③位于北半球,氣流為西南風,C錯;④為極地高氣壓帶,D錯。24.從圖中可以判斷,副熱帶高氣壓帶偏向南,太陽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季,此時可能是1月。選擇A。8.若內蒙古自治區的荒漠化加劇,可能導致A.長江出海口出現咸潮
B.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加重C.華北地區沙塵暴增加
D.珠江流域出現水體污染參考答案:C若內蒙古自治區的荒漠化加劇,沙塵暴的沙源充足,可能導致華北地區沙塵暴增加,C對。長江出海口出現咸潮、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加重、珠江流域出現水體污染與內蒙古的荒漠化加劇無關,A、B、D錯。9.圖15示意我國華北地區某河流中下游一橫截面多年水位變化,圖16為該河流域氣候資料統計圖。讀圖回答17~18題。圖15
圖1617.關于甲、乙、丙、丁及相關地理事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處典型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B.
枯水期時,農民常在丁處種植水稻、油菜C.丙處地形平坦,適宜村落布局D.7、8月乙處易產生滑坡等地質災害18.導致圖中河流多年水位變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
B.蒸發加劇,降水量減少C.過度抽取地下水,河流水補給地下水D.降水季節和年際變化增大參考答案:DA10.下圖為沿45oN氣壓分布狀況,讀右圖回答下面3題14.圖中所示季節,②地的盛行風向是
A.東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
D.西北風15.圖所示季節,①地氣候特征是
A.寒冷干燥
B.溫和多雨
C.炎熱多雨
D.炎熱少雨
16.圖中所示季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華北正值春旱嚴重
B.我國南極長城站多日太陽不落
C.澳大利亞小麥生產正值忙碌期
D.我國南部沿海赤潮頻發參考答案:B
C
A11.過去的一年,地球似乎得了重癥感冒,噴嚏不止,火山接二連三地噴發。讀“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世界主要火山噴發地位置示意圖”,完成第6-7題。6.圖中火山噴發地多位于()A.太平洋東岸B.亞洲東部和東南部
C.歐洲西部
D.地中海沿岸7.圖中()A.甲地火山噴發致使歐洲多國機場被迫關閉B.乙地火山噴發對其西北部地區的危害大于東北部地區C.丙地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D.丁地東側海溝的形成與板塊張裂有關參考答案:6.B
7.C12.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等因素的改變而改變。下圖為“某地不同發展階段的示意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20.
該地在早期工業發展的基礎是(
)A.
環境優美
B.
勞力充足C.
煤炭資源豐富
D.
交通發達21.
由圖可知,階段二出現的問題有()A.
煤炭開采規模減小
B.
工業部門減少C.
濕地減少
D.
就業人口減少22.
從階段二到階段三,該地發生的變化有(
)①傳統工業不斷向河流上游擴展
②發展科技教育,完善交通③建設了自然保護區和綠化帶
④出現新興電子工業,接近河流和鐵路線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參考答案:20.C
21.C
22.B【20題詳解】根據圖例,該地有煤炭資源,在早期工業發展的基礎是煤炭資源豐富,該地是在煤炭資源基礎上形成的工業城市,C對。環境優美不是工業城市發展的基礎,A錯。早期該地缺少城市,勞力少,交通線路少,B、D錯。【21題詳解】由圖可知,階段二煤炭資源得到開發,城市興起,交通線路增多,濕地面積減少,出現的問題有濕地減少,C對。煤炭開采規模增大,A錯。圖中的工業部門增加,B錯。城市發展,就業人口增加,D錯。【22題詳解】結合圖例,從階段二到階段三,該地發生的變化有傳統工業數量減少,①錯。有高等院校建立,交通線路增加,說明發展科技教育,完善交通,②對。建設了自然保護區和綠化帶,③對。出現新興電子工業,位于城市外環線,靠近飛機場,④錯。B對,A、C、D錯。13.圖示意我國某地形區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完成1~3題1.造成該地形區地表形態變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質作用分別為(
)A.流水、沉積作用
B.流水、侵蝕作用C.風力、沉積作用
D.風力、侵蝕作用2.該地形區應重點防御的自然災害是(
)A.洪澇
B.干旱
C.低溫凍害
D.滑坡、泥石流3.該地形區可能位于我國的(
)A.黃河下游地區
B.長江中游地區
C.云貴高原
D.珠江三角洲。參考答案:1.A
2.A
3.B14.“竭澤而漁,雖得魚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這句話啟示我們A.農業生產要因地制宜
B.要保護生態平衡C.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D.要考慮區域差異參考答案:C15.1999年土耳其、我國臺灣、美國加利福尼亞等地區發生了7級以上的大地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三地均位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 B.三地均位于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上C.三地均位于消亡地帶上D.三地均位于板塊張裂地帶上參考答案:C16.張某承包了0.5公頃耕地,種植結構變化如下圖。當地1月平均氣溫3℃。完成49~50題。49.張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河套平原
B.太湖平原
C.華北平原
D.松嫩平原50.導致種植結構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場需求的變化 B.生產經驗
C.自然條件
D.國家政策參考答案:BA17.下圖為全國部分城1月平均氣溫及三類谷物發芽適宜溫度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根據圖示氣溫數據特征能夠推測(
)A.我國1月氣溫自北向南逐漸升高
B.我國1月南北最大溫差為41.4℃C.西安和鄭州最靠近秦嶺—淮河一線
D.三亞受海洋影響最明顯15.關于三類谷物種植時空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冬季水稻種植區面積大于小麥種植區面積B.云貴高原地區不適宜種植玉米C.三種谷物在海南島各地可以隨時播種D.西安所在的平原以種植冬小麥為主參考答案:14.C
15.D14.讀圖可知,成都比貴陽緯度高,但是溫度也比貴陽高,說明我國一月氣溫并不是自北向南逐漸升高,A錯。讀圖,我國一月南部最高溫為三亞22.0℃,北部最低溫為哈爾濱-19.4℃,二者溫差41.4℃,但此溫差僅為部分城市的計算結果,并不是我國南北最大溫差,我國北部最冷地大致在黑龍江漠河附近,最大溫差應大于41.4℃,故B錯。秦嶺-淮河線是我國0℃等溫線,讀圖可知,西安和鄭州一月平均氣溫最接近0℃,因此最靠近秦嶺-淮河-線,C對。三亞氣溫最高,但緯度最低,無法判斷受海洋影響是否最明顯,D錯。據此分析選C。15.西安位于渭河平原,海拔低,1月均溫為-1℃,冬季溫度較高,可推知該地區秋季溫度更高,能夠達到小麥適宜發芽的溫度要求。冬小麥一般秋季播種,該地區溫度能夠達到要求,且冬季溫度較高可以使小麥順利過冬,故西安所在的渭河平原適宜種植冬小麥,D項正確。水稻適宜發芽的溫度范圍為20℃-33℃,小麥為12℃-18℃,冬季我國溫度較低,適宜小麥生長的地方多于水稻,A錯。玉米適宜發芽的溫度范圍為18℃-26℃,云貴高原冬季溫度較高,春季氣溫回升,溫度適宜玉米發芽,可知該地區適合種植玉米,B錯。小麥適宜發芽的溫度范圍為12℃-18℃,三亞冬季均溫已達22.0℃,夏季溫度更高,不適宜種植小麥,C錯。據此分析本題選D。
18.城市人口猛增,導致交通擁擠,下面是人們對解決大城市交通擁擠發表的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①在市中心建環行道路,建設大量停車場拉動內需,鼓勵私人購買小汽車,減少公共汽車的壓力
②禁止大貨車白天駛進市中心區,在市中心區小汽車實行單雙日行駛制
③鼓勵市民使用公共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
④將生活區和工業區連在一起,減少上下班居民流動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參考答案:B19.據報道,在挪威、瑞典等北歐國家所降的酸雨,大部分是從西歐國家工業區的排放源傳送過去的,其傳送方式是
A.東北信風
B.中緯西風
C.極地東風
D.臺風參考答案:B20.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大量的人口外遷,以減輕人口對土地的壓力
②合理利用水資源,發展節水農業
③因地制宜利用太陽能、風能、水能和沼氣能,解決農村用能問題
④開發深層地下水,擴大農田灌溉面積
⑤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合理放牧,積極營造護田林網
⑥擴大植被覆蓋率,設置沙障與封育固沙,構筑防護體系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⑤⑥參考答案:D21.下圖表示的是某濱海地區陸地和海洋表面氣溫日變化的曲線圖。回答影視片中往往讓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風吹拂面部,讓頭發向后飄逸以反映女主人翁的快樂心情,如果你是導演你會選擇什么時間段來拍攝該情境A.18時—次日7時
B.7時—當日16時
C.16時—次日8時
D.6時—次日18時參考答案:B22.讀“甲、乙兩類工業生產成本構成示意圖”(圖13),結合所學知識,完成55-56題。55.甲類工業生產成本比重最大的是A.原料運費
B.產品運費
C.工資投入
D.科技投入56.乙類工業部門最可能是A.制糖工業
B.印刷工業
C.航天工業
D.電子裝配工業參考答案:55.D
56.A23.在德國和日本,隨處可見廠房和大樓屋頂的黑色“硅極”,這就是太陽能屋頂。風和日麗的白天,“屋頂”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把富余的電能送入電網。我國有關專家指出:上海沒有油田和煤礦,但有兩億平方米的屋頂,不能辜負了屋頂上這片免費的陽光。據此完成1~2題。1.上海的年平均太陽輻射量高于德國和日本,是因為A.地勢高,空氣稀薄
B.河湖縱橫,太陽有效輻射強C.地面裸露,比熱容大
D.緯度偏低,正午太陽高度大2.上海積極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主要因為A.常規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C.太陽能資源清潔,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人口稠密,經濟發達,能源蘊藏量大參考答案:1.D
2.A24.我國實施的“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的主要作用是A.防治風蝕荒漠化
B.防治水蝕荒漠化C.防治凍融荒漠化
D.防治土地鹽漬化參考答案:A我國實施的“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的主要作用是減少風沙危害,防治風蝕荒漠化,A對。區域降水少,對防治水蝕荒漠化作用不大,B錯。不能防治凍融荒漠化、土地鹽漬化,C、D錯。25.我國東南沿海某地擬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庫。下圖為“擬建水庫附近地形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1.建設成本最低的水庫大壩宜建在A.甲
B.乙
C.丙
D.丁12.水庫建成后能夠A.改善航運條件
B.開發河流水能C.增加徑流總量
D.消除地質災害參考答案:11.A
12.B11.水庫大壩宜建在山谷地區,同時具有較大的集水區。根據圖中等高線的分布可知,甲、乙位于山谷地區,同時考慮到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庫,則乙地海拔低,建設成本高,所以選甲。丙地位于鞍部不適宜建水壩;丁地建水壩,集水區范圍小。12.水庫建成后能夠開發河流水能資源,不會增加徑流總量,可能引發地質災害;該區域等高線密集,河流落差大不適宜航運。【點睛】水庫大壩的選址:大壩應建在等高線密集的河流峽谷出口最窄處,其次還應避開地質斷裂地帶,并要考慮移民、生態環境等問題。庫區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26.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題。16.靠近水源、受水患影響最小的居民點是
(
)A.①
B.②C.③
D.④1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②居民點最容易發展成城鎮B.站在M山頂可以通視圖中的所有居民點C.圖中河流干流從西北流向東南D.由⑤居民點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較耗體力18.⑤居民點到M山頂的相對高度可能為(
)A.368m
B.488mC.678m
D.708m參考答案:A
D
B二、判斷題(共10分)27.地面是低層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參考答案:A28.科技發展水平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
參考答案:B29.
“縮小區域差距,實現協調發展”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參考答案:A三、綜合題(共38分)30.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皖電東送”工程每年可從安徽淮南(我國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輸電500億度。(1)說出淮南成為我國重要能源基地的優勢區位條件。(2)說明實施“皖電東送”工程對上海市地理環境的影響。參考答案:(1)①地處我國中東部,地理位置優越;②臨近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能源市場需求量大;③煤炭資源豐富;④交通便利。(2)①緩解上海市能源供應緊張;②調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