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忻州市河曲縣河曲中學2023年高三生物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加熱殺死的S型肺炎雙球菌和活的R型肺炎雙球菌的混合物可使健康小鼠死亡
B.高等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ATP、[H]和O2都在葉綠體基粒上產生
C.染色體結構的變異會使染色體上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
D.DNA中的G與C之和占全部堿基數的比例與其在一條鏈中所占比例不相等參考答案:C2.判斷卵子是否受精的標志是
(
)A.當卵黃膜和透明帶的間隙可以觀察到一個極體時B.當卵黃膜和透明帶的間隙可以觀察到二個極體時C.當卵黃膜和透明帶的間隙可以觀察到三個極體時D.當卵黃膜和透明帶的間隙中極體消失時參考答案:B3.學生將葡萄糖和酵母菌溶液放入一個保溫瓶中,并用帶有兩個孔的塞子封口,酵母—葡萄糖溶液的溫度隨時間慢慢地升高,指示劑的顏色也開始改變(該指示劑遇酸變紅)。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保溫瓶內的溫度將隨時間慢慢地升高B.保溫瓶中氧氣的含量對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式有重要的影響C.實驗可用來測定酵母菌呼吸作用釋放熱量的變化D.指示劑變色的情況與保溫瓶中空氣的量無關,與葡萄糖的量有關參考答案:D4.腫瘤是21世紀人類最主要的殺手,它是一種由環境因素與遺傳因素相互作用的復雜性疾病,下列有關癌細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癌變的內在因素是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發生突變B.減少癌細胞的營養供應可以抑制癌細胞的增殖C.所有癌細胞中DNA含量都相同
D.用化學藥劑抑制腫瘤細胞的DNA復制,使其停留在間期參考答案:C5.下列對有關鑒定性實驗、觀察類實驗、探究性實驗以及調查類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鑒定組織中還原糖實驗時,可依次向待測樣液中加入甲液和乙液B.在“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中,可以設置不同梯度的低溫進行實驗,確定染色體加倍的適宜溫度C.設計探究實驗時,自變量的設置應考慮周全,而無關變量可忽略不計D.調查某荒地內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時,所選擇的樣方數不影響調查結果參考答案:B斐林試劑由甲液(0.1g/ml的NaOH)和乙液(0.05g/ml的CuSO4)組成,甲乙液必須等量混合均勻后再加入樣液中,現配現用,A錯誤;在“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中,設置不同梯度的低溫進行實驗,確定染色體加倍的適宜溫度,B正確;設計探究實驗時,自變量和無關變量都要考慮周全,應保證各組無關變量相同且適宜,C錯誤;利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時,所選擇的樣方數應適當,樣方過少結果不準確,D錯誤.【考點定位】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檢測還原糖的實驗;估算種群密度的方法【名師點睛】斐林試劑極不穩定,其甲液和乙液需現用現配.基因突變屬于分子水平的突變,變化屬于基因內部,顯微鏡分辨率怎么能看到.自變量是被操縱的變量,設計探究實驗時,只有自變量是可以改變的,其它的無關變量都保持一致,以確保因變量的變化只是由自變量的變化而引起的.調查某荒地內蒲公英的種群密度時,所選擇的樣方數不合理會影響調查結果.6.如圖中,a、b、c表示一條染色體上相鄰的3個基因,m、n為基因間的間隔序列,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染色體上的三個基因一定控制生物的三種性狀B.m、n片段中堿基對發生變化會導致基因突變C.若a中有一個堿基對被替換,其控制合成的肽鏈可能不變D.a、b、c均可在細胞核中復制及表達參考答案:C【考點】7E:基因與DNA的關系;7F: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分析】1、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表達,一個細胞中一條染色體上的基因可以有選擇地進行轉錄和翻譯過程形成蛋白質;2、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突變是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3、DNA分子中特定的堿基排列順序使DNA分子具有特異性,由于DNA分子的特異性,不同人的m、n的堿基序列不同.【解答】解:A、該染色體上的三個基因不一定控制生物的三種性狀,可能是三個基因控制同一性狀,A錯誤;B、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m、n片段中堿基對發生變化不會導致基因突變,B錯誤;C、若a中有一個堿基對被替換,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其控制合成的肽鏈可能不變,C正確;D、基因的表達包括轉錄和翻譯,a、b、c均可在細胞核中復制及轉錄,而翻譯發生在細胞質中,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的知識點是DNA分子的特異性,基因突變,基因、蛋白質、性狀之間的關系,細胞分化的實質,對相關知識點的綜合理解應用,把握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是解題的關鍵.
7.下列關于人類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的敘述,正確的是A.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與性別決定有關B.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伴隨性染色體遺傳C.生殖細胞中只表達性染色體上的基因D.初級精母細胞和次級精母細胞中都含Y染色體參考答案:B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并不都與性別決定有關,如色盲基因,A錯誤;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性染色體上的基因都伴隨性染色體遺傳,B正確;不同的細胞里面的基因選擇性表達,并不針對某一條染色體,C錯;X和Y為同源染色體,經過減數第一次分裂,次級精母細胞有的含X染色體,有的含Y染色體,D錯。8.以下各項中,不能構成右圖中關系的是A.①代表年齡組成、②代表種群數量特征B.①代表細胞核體積增大、②代表細胞衰老的特征C.①代表酶、②代表蛋白質D.①代表生產者、②代表生態系統參考答案:C9.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與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A.內環境中含有多種成分,激素、抗體、淋巴因子、血漿蛋白、葡萄糖、尿素等都是內環境的成分B.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受體的結合,抗體與抗原的作用都發生在內環境中C.紅細胞的內環境是血漿;毛細血管壁細胞的內環境是血漿與組織液;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的內環境是淋巴與血漿D.人體內環境的穩態是在神經調節、體液調節與免疫調節下由各器官、系統協調實現的參考答案:C【考點】內環境的組成;內環境的理化特性.【分析】1、體液是由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組成,細胞內液是指細胞內的液體,而細胞外液即細胞的生存環境,它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等,也稱為內環境,凡是發生在血漿、組織液或淋巴中的生理過程都是發生在內環境中的生理過程.2、血漿、淋巴、組織液中物質:①小腸吸收的物質在血漿、淋巴中運輸:水、鹽、糖、氨基酸、維生素、血漿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細胞分泌物:抗體、淋巴因子、神經遞質、激素等.③細胞代謝產物:CO2、水分、尿素等.3、內環境穩態是在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的共同作用下,通過機體的各器官,系統的分工合作,協調統一而實現的,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內環境的各項理化性質是保持動態平衡的.【解答】解:A、激素、抗體、淋巴因子、血漿蛋白、葡萄糖、尿素都可以存在內環境中,都屬于內環境的成分,A正確;B、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受體的結合發生在突觸間隙的組織液中,抗體主要存在于血清、組織液和外分泌液中,抗體和抗原在內環境中特異性結合,B正確;C、毛細淋巴管壁細胞的內環境是淋巴與組織液,C錯誤;D、穩態指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相對穩定狀態,目前普遍認為,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內環境的知識,考生識記內環境的組成及成分、明確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是解題的關鍵.10.(05蕪湖一中5月模擬)下列關于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A.感應階段無淋巴因子參與B.B細胞與T細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C.“先天性胸腺發育不全”的患者,細胞免疫有缺陷
D.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形成的雜交瘤細胞都能合成單克隆抗體
參考答案:答案:C11.1958年科學家Taylor用3H標記蠶豆根尖細胞(含12條染色體)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不含3H標記的培養基中培養,在第二次細胞分裂的中期和后期,一個細胞中被標記的染色體條數分別是
A.中期12、后期12
B.中期12、后期24
C.中期6、后期6
D.中期6、后期12參考答案:A12.對某地區新引入的一種鳥類進行種群調查,資料如下:(數據都在每年的年底采集)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種群數量(只)5080
捕捉標志數(只)
80808080第二次重捕數(只)
80808080重捕個體中的標志數(只)
1681013那么2003~2008年該鳥類種群數量的K/2值出現在哪年?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參考答案:C13.下列現象屬于應激性的是
(
)①“風吹草動”②“飛蛾撲火”③海水在月球引力下形成潮汐④石頭扔進水里水面出現波紋⑤睡蓮的花晝開夜合⑥蟬在溫度20℃以上且光照強度0.6米燭光以上才鳴叫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⑤⑥參考答案:D14.將一片新鮮葉片放在特殊裝置內,給予不同強度的光照。測到氧氣釋放量如下表所示:對該數據分析,錯誤的是(
)A.該葉片呼吸作用吸收O2的速度為0.2umL/cm2葉面/minB.光強為2klx時,光合速度與呼吸速度相等C.光強為8klx時,光合作用釋放O2的速度為0.8umL/cm2葉面/minD.光強超過10kLx后,光合速度不再提高參考答案:C15.為了研究人的T細胞對B細胞的影響,研究人員將來自于同一個體的B細胞等分為三組,每組培養液中加人的細胞種類如下表所示(“+”表示加入該細胞,“-”表示未加人該細胞)。將三組細胞在相同條件下培養.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B組培養液中可能產生了記憶細胞B.A、C兩組沒有檢測到抗體的原因不同C.受抗原刺激的T細胞能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產生漿細胞D.第4-12天B組隨著培養時間的延長,抗體量逐漸增加參考答案:B16.(08海南卷)下列與生物體內核酸分子功能多樣性無關的是:
A.核苷酸的組成種類
B.核苷酸的連接方式
C.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D.核苷酸的數量多少參考答案:答案:B解析:核酸是由核苷酸連接而成的長鏈大分子物質,連接方式都是一樣的。DNA是由脫氧核苷酸連接形成的,RNA是由核糖核苷酸連接形成的,不同的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數量、排列順序都是不同的。17.(07上海卷)人們采用玉米經酵母菌發酵生產酒精來替代汽油。若每噸玉米可轉化為m噸葡萄糖,現要生產46噸酒精,理論上需要玉米(原子量:C—12
H—1
O—16)
A.噸
B.噸
C.噸
D.90m噸參考答案:答案:B解析:考查了呼吸作用中相關的計算。根據呼吸作用的反應式:可知:要獲得46噸酒精,需要葡萄糖90噸,又因每噸玉米可轉化為m噸葡萄糖,則需玉米為90/m噸。18.根據中心法則和右表所列已知堿基推測表中的正確密碼子為
雙鏈DNATC
T反密碼子
U密碼子
A.UCA
B.AGU
C.AGU
D.AGA
參考答案:A
19.巨尾桉具有速生、高產的特點。某地區將天然林全部砍伐燒毀,大量單一種植巨尾桉,對環境造成不利的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天然林替換成巨尾桉林的過程屬于初生演替B.天然林替換成巨尾桉林后物種豐富度增加C.巨尾桉林比天然林的抵抗力穩定性高D.在巨尾桉林中混種其它林木有利于改善該地區環境參考答案:D20.下列四項中能正確表示某池塘中魚個體的平均增長量與種群密度關系的是參考答案:B21.圖中甲曲線表示在最適溫度下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應速率與淀粉濃度之間的關系,乙、丙兩曲線表示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應速率隨溫度或pH的變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乙、丙兩曲線橫軸對應的影響因素分別為溫度和pHB.分析曲線可知,e、g兩點所示條件是短期內保存該酶的最適條件C.d、f兩點所示的α-淀粉酶活性一致,該酶的空間結構都遭到破壞D.若在a點升溫或在be段增加淀粉的濃度,都將使反應速率增大參考答案:A22.2009年8月19日,由于連續高溫高熱,武漢東湖出現大面積水華,使湖水變得腥臭。水華是藍藻聚集形成的,下列關于藍藻的描述正確的是()A.高倍顯微鏡下可觀察到藍藻的遺傳物質分布于細胞核內B.藍藻是好氧藻類,其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線粒體提供C.藍藻屬于生態系統的生產者,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D.只有基因突變才能引起藍藻可遺傳的變異參考答案:D23.ATP是細胞的能量“通貨”,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細胞需要儲備大量的ATPB.ATP與ADP相互轉化的能量供應機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ATP的合成總是伴隨有機物的氧化分解D.黑暗條件下,只有線粒體可以產生ATP參考答案:B24.(05上海卷)軸突是神經細胞的
A、一種細胞器
B、保護結構
C、分泌物
D、突起參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神經細胞的結構。神經細胞的結構由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組成,其中突起分為樹突(多而短)和軸突(少而長)。
25.下列概念不能用右圖表示的是①表示脂質,②~④可分別表示膽固醇、磷脂、胰島素
B.①表示脫氧核苷酸,②~④可分別表示含氮堿基、脫氧核糖、磷酸
C.①表示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②~④可分別表示有絲分裂、無絲分裂、減數分裂
D.①表示雙層膜的細胞結構,②~④可分別表示線粒體、葉綠體、細胞核參考答案:A胰島素成分為蛋白質,不是脂質,A錯誤;脫氧核苷酸由含氮堿基、脫氧核糖和磷酸組成,B正確;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絲分裂、無絲分裂和減數分裂,C正確;線粒體、葉綠體和細胞核都是雙層膜結構,D正確。【考點定位】脂質的種類及其功能;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細胞膜系統的結構和功能26.下列有關神經興奮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靜息狀態時神經元的細胞膜內外沒有離子進出
B.興奮部位細胞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膜內為負、膜外為正
C.突觸間隙中的神經遞質經主動運輸穿過突觸后膜而傳遞興奮
D.神經纖維接受刺激產生的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傳導參考答案:D略27.圖示正常情況下溶酶體所含物質及其內、外環境的pH值,下列哪項敘述與事實不符A.保持pH值的穩定需要消耗ATPB.被溶酶體分解的產物都要排出細胞外C.能吞噬并殺死某些入侵的病菌或病毒D.其膜上具有特異性轉運H+的載體蛋白參考答案:B從圖中看出,H+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進入溶酶體內,保持其pH值的穩定,而主動運輸過程需要消耗能量,即需要消耗三磷酸腺苷(ATP),A正確;溶酶體分解的產物有的對細胞有用,如氨基酸等,不會排出細胞外,而一些代謝廢物才排出細胞外,B錯誤;溶酶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吞噬并殺死某些入侵的病毒,C正確;H+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進入溶酶體內,主動運輸不僅需要消耗能量,還需要溶酶體膜上具有特異性轉運H+的載體蛋白,D正確。
28.下列各項中,依次為實驗試劑、作用或實驗結果,其中不正確的是A.斐林試劑,還原糖發生作用,生成磚紅色沉淀B.吡羅紅,把DNA染成紅色,觀察DNA的分布C.健那綠,活細胞染料,把線粒體染成藍綠色D.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檢驗CO2,溶液由藍→綠→黃參考答案:B29.水母發光蛋白由236個氨基酸構成,其中有三種氨基酸構成發光環,這種蛋白質基因如在轉基因技術中利用,所起的作用最可能是(
)A.促使目的基因成功導入宿主細胞中
B.使目的基因的成功導入容易被檢測出來C.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細胞中更容易復制
D.使目的基因更容易成功表達參考答案:B30.下面有關質粒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質粒上一定存在抗性等標記基因B.組成質粒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C.質粒上的基因可以獨立地遺傳給后代D.質粒上的基因是細菌生存和繁殖非必需的參考答案:C31.用丙酮從口腔上皮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成單分子層,測得單分子層面積為S1,設細胞膜表面積為S2,則S1與S2關系最恰當的是A.S1=2S2
B.S1>2S2
C.S1<2S2
D.S2<S1<2S2參考答案:B
考點定位:細胞膜的結構3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致癌病毒的致癌機理:將基因組整合到寄主細胞的DNA上,誘發細胞癌變 B.一個含n個堿基的DNA分子轉錄的mRNA堿基數為n/2C.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多排出葡萄糖,且需要更多的水分溶解,血漿滲透壓升高,因此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 D.下丘腦中不是每個神經元都能發生興奮的產生.能完成反射的是完整的反射弧,至少由兩個神經元組成 參考答案:B【考點】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細胞癌變的原因;體溫調節、水鹽調節、血糖調節. 【分析】1、細胞癌變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生基因突變.癌細胞的特點:無限增殖;細胞形態和結構發生顯著改變;細胞表面發生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2、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其中轉錄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mRNA的過程,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翻譯是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的過程,發生在核糖體上. 3、人體的水平衡調節過程:當人體失水過多、飲水不足或吃的食物過咸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減少.同時大腦皮層產生渴覺(主動飲水). 【解答】解:A、致癌病毒的致癌機理:將基因組整合到寄主細胞的DNA上,誘發細胞癌變,A正確; B、基因結構分為編碼區和非編碼區,只有編碼區能夠轉錄為RNA,故一個含n個堿基的DNA分子,轉錄的mRNA分子的堿基數小于,B錯誤; C、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多排出葡萄糖,且需要更多的水分溶解,血漿滲透壓升高,因此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C正確; D、下丘腦中不是每個神經元都能發生興奮的產生.能完成反射的是完整的反射弧,至少由兩個神經元組成,D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細胞癌變的原因、轉錄和翻譯、水鹽調節,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33.已知控制ABO血型與控制Rh血型的基因座不連鎖,假如父親的血型基因型為IAiRr,母親為IBirr,這對夫婦若生二個孩子,二個孩子中至少有1人為ARh-血型的概率為 (
)
A.15/64
B.169/512
C.1/8
D.49/64參考答案:A34.人體感染鏈球菌等細菌后可致急性腎小球腎炎,患者體內存在抗原-抗體復合物,并出現蛋白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用雙縮脲試劑檢測蛋白尿,需水浴加熱方可呈現出紫色B.患者血漿蛋白減少使血漿滲透壓升高,可出現組織水腫C.鏈球菌的抗原由核糖體合成并經高爾基體運輸至細胞膜D.內環境中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可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用雙縮脲試劑檢測蛋白尿,不需要加熱就可呈現出紫色,A錯誤,患者血漿蛋白減少使血漿滲透壓降低,導致組織水腫,B錯誤,鏈球菌委為原核細胞,不具有高爾基體,C錯誤,內環境中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可被吞噬細胞消化,D正確。考點:本題考查免疫。【名師點睛】吞噬細胞參與的免疫過程:1.非特異性免疫:參與第二道防線。2.特異性免疫:參與抗原的處理;參與抗原-抗體復合物的處理。35.捕食者對獵物種群有明顯影響,而寄生物對寄主種群影響不大,這是因為
A.寄生物不殺死寄主,而捕食者殺死獵物
B.寄生物只分泌毒素,而捕食者殺死獵物
C.寄生物殺死寄主,而捕食者只殺死老、弱、病、殘獵物
D.寄生物有利于寄主生長,而捕食者有利于種群發展參考答案:A36.某多肽的分子式C42H65N11O9,它徹底水解后只得到右圖所示的3種氨基酸,則此多肽中含有賴氨酸的個數為A.2個
B.3個C.5個
D.8個參考答案:B37.在腐乳的制作過程中,經檢測發現一個毛霉細胞中RNA比一個青霉細胞中的RNA多,最有可能的是(
)A.DNA的含量毛霉比青霉多
B.DNA的含量青霉比毛霉多C.合成的蛋白質毛霉比青霉多
D.合成的蛋白質青霉比毛霉多參考答案:C38.某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中開紫花、紅花、白花植株的比例為9:3:4。據此不能得出的結論是A.該植物的花色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不同類型的雌雄配子間能夠隨機結合C.子代紫花個體中有5/9的個體基因型與親本相同D.若對親本測交,子代分離比為1:1:2參考答案:CA、紫花、紅花、白花植株的比例為9:3:4,為9:3:3;1的變式,故花的顏色由兩對獨立的基因控制,該植物的花色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B、該植物的花色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不同類型的雌雄配子間能夠隨機組合,B正確;C、子代紫花個體有1/2×1/2=1/4AaBb的個體基因型與親本AaBb相同,C錯誤;D、因型為AaBb的開紫花的植株和開白花(aabb)的植株測交,紫花植株1/4A_B_,1/4aaB_,1/4A_bb,1/4aabb、紫花、紅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例為(或接近)1:1:2,D正確。【考點定位】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的實質及應用39.如圖為細胞中多聚核糖體合成分泌蛋白的示意圖,已知分泌蛋白的新生肽鏈上有一段可以引導其進入內質網的特殊序列(圖中P肽段).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若P肽段功能缺失,可繼續合成新生肽鏈但無法將蛋白質分泌到細胞外B.合成①的場所在細胞核,⑥的合成與核仁無關C.多個核糖體結合的①是相同的,但最終合成的肽鏈②③④⑤在結構上各不相同D.若①中有一個堿基發生改變,則合成的多肽鏈結構一定會發生改變參考答案:A.【考點】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分析】分析題圖:圖示表示翻譯過程.其中①是mRNA,作為翻譯的模板;②③④⑤是多肽鏈,由氨基酸脫水縮合而成;⑥是核糖體,翻譯的場所.據此答題.【解答】解:A、P肽段可引導新生肽鏈進入內質網,若P肽段功能缺失,可繼續合成新生肽鏈但無法將蛋白質分泌到細胞外,A正確;B、①是mRNA,主要在細胞核內轉錄形成,⑥為核糖體,其合成與核仁有關,B錯誤;C、多個核糖體結合的①是相同的,因此最終合成的肽鏈②③④⑤在結構上也是相同的,C錯誤;D、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等原因,①中一個堿基發生改變后,則合成的多肽鏈結構不一定會發生改變,D錯誤.40.一對等位基因經某種限制性內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斷長度存在差異,凝膠電泳分離酶切后的DNA片段,與探針雜交后可顯示出不同的帶譜。根據該特性,就能將它作為標記定位在基因組的某一位置上。現有一對夫婦生了四個兒女,其中1號性狀特殊(如右圖),由此可推知這四個兒女的基因型(用D、d表示)正確的是
(
)
A.1號為XdXd
B.2號為XDY
C.3號為XDXd
D.4號為DD參考答案: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40分。)41.[生物--選修2:現代生物科技專題]請回答下列有關現代生物科技的問題:(1)運用細胞培養技術可以從哺乳動物的早期胚胎中獲得胚胎干細胞,首先必須用
處理內細胞團,使之分散成單個細胞.體外培養胚胎干細胞能否獲得動物器官?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動物細胞培養技術與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就細胞增殖、分化來說,二者除了都需要增殖外,植物細胞不同于動物細胞的是還要進行
.(2)胚胎工程是指對動物
或
所進行的多種顯微操作和處理技術.胚胎工程任何一項技術獲得的胚胎,都必須通過
給受體才能獲得后代.(3)哺乳動物的體外受精主要包括
、
和受精等幾個主要步驟.若要充分發揮優良母畜的繁殖潛能,可給供體注射,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卵子需發育到
時期時,才具備與精子受精的能力.(4)過度放牧造成當地的生態系統失衡,這主要是違背了生態工程
原理.參考答案:(1)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
不能
胚胎干細胞在體外培養條件下可以增殖但不發生分化(類似答案可酌情給分)
脫分化和再分化(2)早期胚胎
配子
胚胎移植
(3)卵母細胞的采集
精子的獲取
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
(4)協調與平衡
【考點】胚胎移植.【分析】本題考查動物細胞培養的相關知識.1、動物細胞培養的流程:取動物組織塊(動物胚胎或幼齡動物的器官或組織)→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處理分散成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轉入培養瓶中進行原代培養→貼滿瓶壁的細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膠原蛋白酶處理分散成單個細胞繼續傳代培養.2、細胞貼壁和接觸抑制:懸液中分散的細胞很快就貼附在瓶壁上,稱為細胞貼壁.細胞數目不斷增多,當貼壁細胞分裂生長到表面相互抑制時,細胞就會停止分裂增殖,這種現象稱為細胞的接觸抑制.【解答】解:(1)進行動物細胞培養時,必須首先用胰蛋白處理內細胞團,使之分散成單個細胞.由于胚胎干細胞在體外培養條件下可以增殖但不發生分化,因此體外培養胚胎干細胞不能否獲得動物器官.植物細胞不同于動物細胞的是還要進行脫分化和再分化.(2)胚胎工程是指對動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進行的多種顯微操作和處理技術.胚胎工程任何一項技術獲得的胚胎,都必須通過胚胎移植給受體才能獲得后代.(3)哺乳動物的體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細胞的采集、精子的獲取和受精等幾個主要步驟.若要充分發揮優良母畜的繁殖潛能,可給供體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數排卵,排出更多的卵子.卵子需發育到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時,才具備與獲能的精子受精的能力.(4)過度放牧造成當地的生態系統失衡和破壞,這主要是違背了生態工程的協調與平衡原理.【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動物細胞培養和植物組織培養的區別.1、培養基不同:植物細胞(固體培養基),動物細胞(液體培養基);2、培養基的成分不同:動物細胞培養必須利用動物血清,植物組織培養則不需要;3、產物不同:植物組織培養最后一般得到新的植物個體,而動物細胞培養因為動物體細胞一般不能表達其全能性,因此得到的是同一種的細胞.42.(8分)圖(a)表示某沙漠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過程,圖(b)表示某植物氣孔導度(氣孔開放程度)、胞間CO2濃度的變化曲線.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圖(a)中C物質為
,其在葉綠體中移動的方向是
.(2)圖(a)植物的氣孔白天關閉、夜間開放.該植物夜間
(填“能”或“不能”)合成(CH2O),原因是
.光合作用所需的CO2來源于
、
(填生理過程).(3)由圖(b)可知,細胞間CO2濃度隨土壤含水量降低反而升高,從光合產物積累的角度分析:植物缺水,影響葉肉細胞光合產物向其他細胞的
.葉肉細胞中有機物的積累增加,使光合速率下降,導致
減少,因此細胞間CO2濃度升高.參考答案:(1)[H]
類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租賃合同樣本范本
- 2025普遍采用的鐵路運輸合同權利質押協議范本
- 2025購銷合同標準文本3
- 土石方運輸及回填合同
- 2025最詳盡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 2024年唐山市曹妃甸區交通運輸局招聘交通執法輔助人員真題
- 2024年祁陽市市屬事業單位考試真題
- 2024年南通市市屬事業單位考試真題
- 2024年馬鞍山市市屬事業單位考試真題
- 2024年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理崗位招聘真題
- 初級制圖員職業鑒定考試題及答案
- 大型機械設備進出場及安拆施工專項方案
- 創維電視機E710U系列電子說明書
- 《山谷回音真好聽》名師課件(簡譜)
- 醫院抗菌藥物臨時采購使用申請表
- 高考英語核心詞匯1000個
- 校園海綿城市設計方案
- GB/T 4706.66-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66部分:泵的特殊要求
- GB/T 4706.1-202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 2022年6月英語四級真題 第一套
- 《事故汽車常用零部件修復與更換判別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