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圣雄甘地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簡述甘地領導印度國民大會黨進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主要史實,認識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的歷史作用,培養學生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以“問題探究”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在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個人感悟和討論交流。學會從歷史文字資料、圖片、表格中獲取信息,認識歷史,理解歷史,感悟歷史;學會以科學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方法認識甘地,培養學生“持之有據,言之有理”的評價態度。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甘地為印度民族解放事業奉獻一生的堅定信念和自我犧牲精神;感受甘地偉大的心靈和高尚的人格;感悟非暴力、諒解、寬容等對促進和平和發展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難點:1、重點:簡述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并認識其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歷史作用。2、難點:評價甘地。教學過程:【導入】導入導入:第五十五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最出風頭的影片是獲獎八項的《甘地傳》,而最出風頭的人物是傳古多年的印度國父——甘地。甘地出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領袖,印度國大黨的領導人。他三次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以爭取民族獨立。為祖國獨立和人間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絕食,18次進監獄,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極右分子刺殺,時年79歲。具體而言,甘地又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呢?【講授】講授一、成長歷程:(即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歷程)(簡略處理)1、早年熏陶——仁愛、素食、苦行、不殺生2、英國求學——豐富的法律知識,基督教影響——宗教觀的形成(不要與惡人作對)3、南非工作——領導南非印僑斗爭——人生觀的滋生;——閱讀托爾斯泰等名著——形成社會政治觀☆關于甘地領導的南非印僑斗爭:1、原因:19世紀南非屬英國殖民地,英國在此推行種族歧視政策,甘地為爭取印僑權益而斗爭。2、準備:
①理論準備:a、認為任何政治斗爭都要以“仁愛”精神為主旨——消極抵抗b、在堅持“真理”的同時,寧愿犧牲自己也不不向敵人施加暴力——堅持真理非暴力理論:消極抵抗——————————
堅持真理
(弱者武器,用暴力手段)
(強者武器,仁愛與真理統一)②組織準備:“鳳凰新村”——培養非暴力斗爭的力量。3、斗爭:親自領導南非的印僑反對禁止印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條例。4、影響:形成一整套非暴力理論,日益成為極具聲望的政治家,積累了豐富斗爭經驗。
補充說明——甘地認為:真理是神,神是博愛的化身,人的愛必須符合神的博愛,不僅要愛自己、愛別人、愛人類、愛生物,而且要愛敵人。他以“神”的正義性來說明“真理”的正義性,進而說明多種族歧視進行抵抗的正義性,并用神的博愛規定斗爭方式的“非暴力”性。這種思想帶有神秘宗教色彩,具有強大號召力。用真理這個神,在印度便于把各階層、各派別、各種姓的人們吸引到民族主義的旗下。回國斗爭——成為印度國大黨領袖,領導印度民族解放運動。
印度國大黨:即印度國民大會黨,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建立的政黨。最初只要求在英國統治機構中讓印度享有較大的代表權;1906年提出印度自立、抵制洋貨、提倡本國民族工業和民族教育的斗爭目標;1920年,在甘地的領導下,開展“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二、領導運動(即甘地“非暴力”思想指導下的民族解放運動)1、運動背景:①19世紀中葉,印度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②印度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并發展,要求擺脫殖民統治和改變政治無權地位;③英國在印度制造種姓間的矛盾,并采用鎮壓和欺騙相結合的兩面政策;④“②+③”導致印度社會反英情緒增長。⑤甘地憑借極高政治威望,成為國大黨領袖,并貫徹“非暴力”思想于實踐。(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用服從非暴力、禁欲、民族觀念教育青年)2、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A、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19—1922)①準備: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培養具有非暴力不合作理念的青年骨干。[文本框:②起因]a、1919年,英國殖民當局頒布《羅拉特法案》,損害了印度人民的民主權利,激起全印度的激烈抵抗;
b、英國殖民當局實行高壓政策,制造阿姆利則慘案
a、方式:印度人民放棄英國殖民當局給予的頭銜和名譽職位;[文本框:③斗爭]對英國人的立法機關、法院和學校等實行普遍的抵制,號召家家戶戶恢復手紡車紡織并抵制英貨;逐步進行抗稅斗爭,爭取印度民族自治。
b、目標:實現印度民族自治;
c、手段:“非暴力不合作”;
d、過程:全國性的抗英斗爭——英經濟損失慘重;
1922年,出現暴力沖突,甘地停止了非暴力運動;e、結果:(原因:群眾運動突破“非暴力”界限,反映了印度資產階級在斗爭中的軟弱與妥協。)
隨后,甘地被捕入獄,完成自傳《我體驗真理的故事》[文本框:④影響]積極: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印度日后獨立奠定基礎;消極:發動了廣泛群眾,但非暴力又限制運動的深入發展;贏得敬意——“圣雄”
B、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①背景:a、1929年國大黨通過實現印度完全獨立的決議,授權甘地領導運動b、1929年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英國為轉嫁危機,加強對印殖民掠奪,英國在印度實行“食鹽專賣法”,損害印度人民利益。②運動:1930年,“食鹽進軍”使運動達到高潮③結果:釋放甘地,撤消取締國大黨的禁令,允許人民煮鹽,停止不合作運動。④影響:進一步打擊英國殖民統治,但沒有實現印度獨立。
C、“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新發展
二戰時期,甘地提出“英國退出印度”的主張,再次發出不合作號召。
特點:第一次真正提出獨立的要求,第一次沒有譴責人民使用暴力
3、運動意義: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印度日后獨立奠定基礎;但以非暴力限制人民革命運動,束縛了人民的手腳,沒能使印度獲得獨立,反映了印度資產階級在斗爭中的軟弱與妥協。三、人生結局在為祖國獨立解放的同時,甘地晚年還為消除種姓制度、消滅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紛爭而斗爭,致力于調解印度各個教派的矛盾,主張各派合作。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印度教的狂熱分子刺殺,時年79歲。【活動】探究探究: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的歷史作用(相關材料的提供)1、功:①領導南非印僑斗爭,創立基于仁愛、真理和個人精神力量的非暴力理論,不僅是印度人民偉大的思想財富,而且以人類廣泛的世界影響成為世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②發起組織多次群眾性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為喚醒印度人民的抗爭意識,實現印度民族獨立,促進印度資本主義發展和社會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