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35018-2018 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分類及分級》是由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一項國家標準,該標準于2018年正式實施。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規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的分類與分級方法,為相關行業提供統一的標準依據,促進無人機行業的健康發展。

根據此標準,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簡稱“無人機”)按照不同維度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和分級。首先,在分類方面,標準基于無人機的使用場景、飛行高度、最大起飛重量等多個因素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類別。例如,按照用途可以將無人機分為消費級無人機、工業級無人機等;按照飛行高度,則可進一步細分為超低空、低空、中空以及高空無人機等。

其次,在分級上,《GB/T 35018-2018》針對無人機的安全性能要求設定了從I級到V級五個等級,每個級別對應著特定的安全性指標和技術要求。這種分級方式有助于指導制造商設計制造符合相應安全標準的產品,并為監管機構提供了明確的技術參考依據。

此外,該標準還對無人機的操作環境條件進行了規定,包括但不限于風速限制、能見度要求等,確保了在各種復雜環境下無人機能夠安全穩定地運行。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18-05-14 頒布
  • 2018-12-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35018-2018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分類及分級_第1頁
GB/T 35018-2018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分類及分級_第2頁
GB/T 35018-2018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分類及分級_第3頁
GB/T 35018-2018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分類及分級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35018-2018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分類及分級-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49020

V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35018—2018

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分類及分級

Classificationandgradingforcivilunmannedaircraftsystem

2018-05-14發布2018-12-01實施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35018—2018

目次

前言

…………………………Ⅰ

范圍

1………………………1

術語和定義

2………………1

分類及分級原理

3…………………………1

分類

4………………………1

概述

4.1…………………1

基于平臺構型的分類

4.2………………3

基于起飛降落方式的分類

4.3…………3

基于動力及能源的分類

4.4……………3

基于控制方式的分類

4.5………………4

基于導航方式的分類

4.6………………4

基于感知與規避能力的分類

4.7………………………4

基于最大設計使用高度的分類

4.8……………………4

基于最大真空速的分類

4.9……………4

基于續航時間的分類

4.10………………5

基于遙控距離的分類

4.11………………5

基于用途分類

4.12………………………5

基于操作可視性的分類

4.13……………6

基于應急處置的分類

4.14………………6

基于運營許可的分類

4.15………………6

基于身份識別的分類

4.16………………6

基于墜撞危害的分類

4.17………………6

分級

5………………………7

總則

5.1…………………7

分級示例

5.2……………7

GB/T35018—2018

前言

本標準按照給出的規則起草

GB/T1.1—2009。

本標準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航空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SAC/TC435)。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易瓦特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一電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

:、、、

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工業大學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曾佳舒振杰趙國成張顯志盧志輝祝小平陳明羅偉車嘉興馬宗鋒

:、、、、、、、、、、

賈博楊旸

、。

GB/T35018—2018

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分類及分級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的分類及分級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的產品研制交付使用及安全監管

、。

2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21

.

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civilunmannedaircraftsystem

從事民用領域飛行活動的航空器無機載駕駛員操縱控制單元數據鏈作業載荷運行支持單元

()、、、、

等組成的系統

3分類及分級原理

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可從不同的視角進行分類在某一分類下又可按照某一準則分級視角

,,。

應體現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分類及分級原理框架如圖所示

。1。

圖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